大秦镇天司 第474节

  张远面色淡然,等秦无涯将余愧贞转述的话语说完,方才目光落在掌中长刀上。

  这刀狭长,刀鞘上透着淡淡纹痕,如同霜华凝结。

  秋寒之名,自是霜降冰寒,以杀为意。

  手掌握紧刀柄,张远能感受到长刀之中透出的寒意。

  “诸位,此刀之意,不言而喻。”张远抬头,看向大堂之中所有人。

  “张某初掌武御司,陛下想看这柄刀利不利。”

  这柄刀,既是张远手中刀,也是镇天司这柄刀。

  所有人相互看一眼,面皮紧绷,一言不发。

  “说说吧,陛下想听镇天司之名,我们该如何做?”张远手掌按住刀身,目光缓缓从大堂中众人脸上扫过。

  如何做?

  黑冰台,镇天司,一向都是暗中行事多过明面上事情。

  众人对视一眼,却无人开口。

  张远的目光落在秦无涯身上。

  秦无涯犹豫一下,开口道:“青阳侯,镇天司在东境与域外强者碰撞,虽未败,但也落了颜面。”

  “卑职以为,当以镇天司强者集结,再战东境。”

  对于镇天司来说,不胜不败,那就是败。

  镇压雍天洲大势这么多年,镇天司有着属于自己的骄傲。

  秦无涯的意思是,张远战力足够强,既然来了镇天司,那就带着大家再往东境打一场。

  只要这一战能赢,镇天司的威名不就回来了?

  张远并未回应秦无涯的话,而是看向下首位置端坐的镇妖司司首陆天枢。

  陆天枢摇摇头,轻声道:“青阳侯初到镇天司,不知镇天司看似煊赫,其实困难不少。”

  “镇魔铜柱之力衰退,镇压的妖邪越发猖狂,天外邪魔时常侵袭,若是不加以应对,恐成大患。”

  如果说秦无涯的提议偏张扬,那陆天枢的建议则是内敛的多。

  张远才到镇天司,十二司中事情千头万绪都还没摸清,贸然出击,胜算能有多大?

  万一再败,那可真要将镇天司的威名丧尽了。

  “雷昊司首,你怎么看?”张远的目光转向端坐不动的诛仙司司首雷昊。

  雷昊抬头,看到张远目光,不觉浑身一颤。

  他被张远打怕了。

  “张,张司首,我觉得,当务之急我们应该斩妖除魔,惩奸除恶,让百姓看到我镇天司之威,让陛下听到我镇天司之名,让朝中文武明白——”

  雷昊话没说完,张远眉头皱起,朗声道:“明白什么?”

  “镇天司什么时候需要得到朝堂文武认同?”

第502章 去一份请柬,本王宴请青阳侯赴宴

  镇天司什么时候需要朝堂文武的认可。

  张远一句话,让雷昊愣住,也让大堂之中所有人抬头。

  黑冰台,镇天司,本该是镇压天下,无人敢不敬的存在。

  可是这么多年来,不知不觉中,镇天司已经沦为与供奉堂,钦天监,乃至内务府同等存在。

  甚至在百姓眼中,镇天司和黑冰台该是属于朝廷执掌,是那些朝中高官的走狗。

  “青阳侯,不如你说说,我镇天司这一次该如何做。”坐在张远斜对面的破军司司首,半步大宗师境的强者战无极看着张远,开口说道。

  大堂中,所有人双目之中透出精光。

  你青阳侯战力无双,你是陛下信重之人,那你说怎么办。

  这既是了解这位初任武御司司首的机会,也是了解青阳侯掌军能力的机会。

  这世上不是修为够强,就一定能有执掌一方势力的能力。

  很多强者,实力足够,却只能做个供奉。

  说到底,修行是修行,能力是能力。

  “不错,”下首位置,暗影司副司首影无痕眼中精光闪动,低低道:“青阳侯你行事,我等十二司定然鼎力相助。”

  张远已然是镇天司中武御司司首,张远行事,就代表着武御司,代表着镇天司。

  十二司无论相处是否和睦,但这一次必然是要站在一起,给张远撑住场面。

  大堂之中,等影无痕说完,所有人都不再开口。

  很显然,这是将决定权与选择权交给张远。

  “好,那张某这一次就斗胆统领十二司,让陛下看到镇天司之名。”

  张远的声音响起,大堂之中,瞬间所有人身躯挺直,神色肃穆。

  “武御司将所有掌军讯息,供奉资料,还有各处镇守黑骑信息,都交给我。”

  张远朗声开口。

  秦无涯站直身躯,抱拳躬身:“诺。”

  “暗影司整理皇城官员和各方镇守使讯息,事无巨细,我都要。”

  “玄机司将江湖与周边四国三域,以及各处潜伏信息,都刻录入玉珏,给我一份。”

  “镇妖司的各处镇压之妖,二十八星宿柱讯息,都呈报给我。”

  “迷踪司和御兽司在军中供职,各处供养讯息,我要一份。”

  “秘药司的秘药目录,幽冥司的黄泉狱中罪犯信息,诛仙司所有在押仙魔,供奉的讯息……”

  张远的声音在大堂之中回荡,一位位十二司司首或代司首站起身,躬身抱拳。

  武御司是十二司之首,武御司司首之令,就能代表镇天司。

  兼任镇天司司首的成国公闭关,执掌黑冰台的长宁侯苏靖无力兼顾镇天司。

  这镇天司中大小事情,武御司司首,青阳侯张远可一言而决。

  张远缓缓站起身,手中握住秋寒刀,向着众人抱拳。

  “张远多谢诸位。”

  ——————————————————————

  皇城,三皇子府。

  面色凝重的三皇子嬴显手中握一卷邸报官文,双眉紧锁。

  下方,数位三皇子一系官员,躬身而立。

  “你们就没有谁对这位青阳侯有足够了解,就一点交情都没有?”

  三皇子抬头,看向面前众人。

  大堂中几人相互看看,都是摇头。

  “殿下,青阳侯崛起太快,一战封侯,之后就是隐姓读书,别说皇城中,就是郑阳郡中也没有多少人与他交从够密。”

  说话的文官身穿红色官袍,五旬出头,纱帽遮住花白头发,面容方正。

  他是翰林院掌院学士赵度亭,儒道洞玄境,正三品官职,负责编撰国史,起草圣旨等官务。

  赵度亭算是三皇子麾下文官之首,大小事情都有参与谋划。

  赵度亭的话,让大堂之中众人都是轻轻点头。

  “殿下,青阳侯在皇城之中交集不多,那于殿下或许助力不大,可必然也没有什么矛盾。”

  立在赵度亭身后,穿青色武服的中年抱拳道:“以卑职之意,殿下近来谨言慎行,我等多约束麾下。”

  他的目光扫过其他人,低低道:“且先看看这位武御司司首行事手段。”

  三皇子面色微微变幻,最终只能点头。

  他也知道如果能与镇天司武御司司首有交情,对于他的助力极大。

  可惜,哪怕他是皇子,竟然一时间也不知如何与这位青阳侯产生多少交集。

  反倒是如今局面,只能坐看这位青阳侯手段了。

  ……

  京兆府。

  京兆府虽然是府衙,其实规格甚至在郡府之上。

  京兆尹肖楼如今是正四品官职,看似还未到三品之位,其实手中实权,比那些六部三品从三品的侍郎学士等,都更有威严。

  对于朝堂官员来说,实权与虚职之间,差距很大。

  正职与副职,同样天壤之别。

  “诸位不认识这位青阳侯,我肖楼认识。”

  大堂之上,身形挺直的肖楼面色平静,目光扫过下方一众京兆府官员。

  京兆府中官员之数,统辖之地,都不是其他州府能比。

  光是皇城三千坊,大小围城县令,以及其他巡卫司,监察司,大小官员数百人。

  哪怕此时大堂上,五品以上官员,都有数十位。

  听到肖楼说认识青阳侯,所有人都抬头。

  皇城中,认得青阳侯的人可真不多。

  “诸位,肖某给诸位提个醒,青阳侯此人杀性极重,在西北境是以杀成名。”

  “陛下用他执掌武御司,我不希望京兆府有人落在他手上。”

  “以我与他交情,我肖楼不会出面让他难做,他也不会为这等小事,卖我肖楼人情。”

  张远与肖楼的交情是在西北境出使燕国时候,算是并肩而战,袍泽之谊。

  肖楼不会轻易动这交情,此时只是为提醒京兆府众人。

  大堂中众人面色微微凝重,都是低头。

  自家这位府尹可是很有背景,连他都说出这样话,也就意味着,谁落在镇天司手上,那就自求多福。

  五皇子府。

  五皇子嬴礼手中握着邸报,面色虽然平静,但双目之中有淡淡的压抑涌动。

  “就说钟原他们为何倒戈,原来这张青阳竟是如此被父皇看重。”

首节 上一节 474/5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