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镇天司 第489节

  看到吴家官人额头见汗,手中握着一份纸卷和一块玉牌,妇人面色复杂。

  “相公,这是出皇城的调令吗?”

  “其实,我还有些压箱底的银钱,我们,可以再撑些时日的……”

  看着自家相公,妇人轻声道:“我明白,我们离开此地,就再不可能回来了。”

  这话,让吴家官人面上笑容更甚。

  “不错,离开此地,我们是不再回来了。”

  他将摊开手,露出掌心的玉牌。

  “这是内三城的房牌,有此物,我们就能在内三城有居住之地,再不必挤在此地,也不必奔波。”

  他上前将自家娘子搂住,低低道:“以后,我们能住在内三城了。”

  被他搂住的吴家娘子先是面色呆愣,然后浑身震颤。

  “娘子可是开心?”

  “娘子,娘子……”

  “吴家官人,快,你家娘子要生产了,快去唤稳婆——”

  ……

  朝堂与皇城之中掀起的风浪似乎与镇天司,与武御司无关。

  张远这几日除了闭关修行,就是在武御司中处理各种事务,查阅各种资料。

  “青阳侯,皇城书院山长,张横渠先生来见。”

  武御司大堂之外,声音响起。

  皇城书院山长?

  张远面上露出笑意。

  这位儒道大宗师终于舍得来了。

  他张远可是在武御司等了好久。

  那从皇城书院抓来的数百学子与教习,也饿了好久。

  “请,不,我亲自去迎接。”

  张远站起身,轻笑开口。

第519章 横渠先生说我镇天司不适合进学?

  镇天司二十八根撑天青铜大柱之前,身穿青灰色儒袍的短须老者背手而立。

  他身后,是两位青袍儒士,一位年过四旬,身形壮硕,那泛白的儒袍紧绷。

  另外一位眉眼灵动,二十左右袍服崭新的女儒生。

  当先背手老者,就是大秦皇城书院山长,原礼部侍郎,原南荣郡郡守,燕文公张横渠。

  他身后两位,一位是皇城书院儒道教习,武道教习长,儒武双修的洞明境巅峰强者百里奚;一位是书院礼学博士,出身公孙世家的公孙静观。

  公孙静观的哥哥就是工部侍郎公孙彦。

  公孙彦学识渊博,擅图工器,对冶炼、治河等事研究深厚,乃是工部之中尚书杜如晦最为信重之人。

  陛下对公孙彦也极器重,嫡亲妹妹云婵公主就是下嫁了公孙彦。

  镇天司门前,淡淡的血煞之气流转,青铜大柱上锁链微微震颤。

  公孙静观转头,看向不远处那大柱上流淌的金色纹痕,面上露出几分好奇。

  “这就是镇天司的镇魔铜柱……”

  听到她的话,一旁的百里奚笑着道:“公孙博士是第一次来镇天司?”

  公孙世家就在内三城中,以公孙静观身份,来镇天司门前看看还是不难的。

  公孙静观撇撇嘴,嘀咕道:“谁没事来这地方……”

  她话才说完,百里奚嘴角一咧,刚准备说话,前方有声音传来。

  “公孙博士说的是,一般人确实不愿来镇天司,不过皇城书院的俊杰大儒,应当常来。”

  声音传来,身穿黑色武袍的张远已经大步走出,面带笑意,向着站在石阶前的张横渠拱手抱拳。

  “横渠先生和二位先生能来镇天司,真是蓬荜生辉。”

  张横渠的目光落在张远身上。

  他身后的百里奚与公孙静观也看向张远。

  他们没见过张远,但来之前已经从玉珏之中看过张远身形相貌。

  此时看,依然有一丝惊异。

  张远实在太过年轻。

  此时看上去云淡风轻,笑容可掬的青年武者,就是一战封侯,杀伐果决的青阳侯?

  “青阳侯说的哪里话,镇魔诛仙之地,大秦武道圣地,镇天司若是蓬荜所在,那天下何处不是陋室?”

  张横渠面色平静,拱手回礼,然后淡淡道:“只是这等武道圣地实在不适合读书进学,横渠觉得,我皇城书院学子教习还是少在此地驻留的好。”

  如果不是皇城书院数百学子与教习被拘禁在镇天司,张横渠不会来镇天司。

  这镇天司连朝堂百官都避之不及,身为皇城书院山长的张横渠自然更不愿牵扯过深。

  张远面上露出轻笑。

  这位横渠先生倒是直接,开口就是要将皇城书院的学子教习带走。

  当然,哪怕是镇天司,也不可能将这些人当真羁押太久。

  皇城书院乃是大秦儒道圣地,大秦九成高官都在其中修习过,光是皇城书院在儒道文坛地位,镇天司也不可能轻易得罪。

  恐怕张横渠也开始也是这般想,以为镇天司拿了一众学子教习,三两日就放回,才一直观望,直到这数日不见镇天司放他们回去,才不得不亲自来镇天司。

  他亲自来镇天司,也是不想在镇天司气势最盛时候,掀起文武之争。

  不然以他身份,不管是在儒道传出风声,还是直接觐见皇帝,都能给镇天司施加压力,让他们放人。

  “横渠先生说我镇天司不适合进学?”

  张远看向张横渠,轻笑开口。

  “儒道修浩然,静心养气,镇天司杀伐太重,确实不适合进学。”站在张横渠身后的公孙静观朗声道,“就如你青阳侯,陛下让你在书院读书养性,你不还是杀心难消?”

  张青阳一战封侯,却因为杀伐太重,皇帝让他读书一年,再晋升战侯。

  结果张青阳近两年才回归,且一到皇城就掀起杀戮。

  大理寺外不告而杀,刑部血流成河,这等杀性之重,让人咂舌。

  皇城书院中不少人都私下说起,也不知青阳侯在何处读书,这等人就算是在皇城书院读书,恐怕也压不住杀心。

  只是私下里说归私下里说,这般当面讯问,着实有点不给青阳侯颜面。

  公孙静观话语说完,百里奚脚步微微挪移,将她身形护住。

  他怕青阳侯气恼难抑,向公孙静观出手。

  这位公孙家小姐在皇城书院就一向言谈犀利,常常驳斥学子教习哑口无言。

  本来山长来镇天司是没有准备带公孙静观的,只这位公孙博士不知怎么说动山长,让山长带她来。

  张远看一眼公孙静观,面色不变,点头道:“确实,读书养性,于张某而言难如登天。”

  “修浩然之气,哪有提刀杀人痛快。”

  张远话语之中透出的杀伐之性,让公孙静观皱眉。

  她刚准备出声,张远已经伸手示意:“横渠先生,请——”

  张横渠点点头,随着张远一起往镇天司中走去。

  百里奚回头看一眼公孙静观,犹豫一下,快步跟上张横渠。

  公孙静观低哼一声,也往镇天司走去。

  远处,街巷中,有人影踏出,看着镇天司位置,低低轻语:“好,张横渠既然进了镇天司,此事就无法善了。”

  “不错,镇天司羁押皇城书院学子教习,张横渠来,青阳侯必然要给个交待,若不然,皇城书院的颜面就要丢了。”另外一位青袍儒生握拳,沉声开口。

  更远处,一座阁楼上,数位身形气度不凡的身影围坐。

  一道流光飞入阁楼,显出张横渠等人踏入镇天司的虚影,然后化为火焰燃尽。

  阁楼中,当先的锦袍中年轻哼一声,淡淡道:“瑜远商行推动重建皇城,我等世家勋贵不惧礼部,不惧吏部,唯有镇天司才是高悬之刃。”

  “我唐家立足皇城三千年,怎么可能这般轻易离开?”

  他的话语让其他人轻轻点头。

  “就看张横渠入镇天司,能不能带回被镇天司羁押的皇城书院学子教习了。”桌案前一位灰袍老者眯起眼睛,轻声说道。

  “他要带不回学子教习,那我等就推动儒道文官,大秦儒道掀起浩荡大势,与镇天司争一场。”

  “大秦以文御武这么多年,朝堂百官压了镇天司这么多年,我不信这一次会斗不过镇天司。”

  听到他的话,另一边端坐的长须玉冠老者摆摆手,轻笑道:“最好的结果就是,青阳侯服软,张横渠带回学子教习。”

  “那时候,天下人皆看到青阳侯表里不一,行事圆滑。”

  “天下人不在意,可是陛下……”

  “陛下要的刀是要锋利无比,要一往无前,要杀伐果断,不计得失。”

  “他张青阳今日放了人,在陛下眼中就不再是最锋利的那柄刀了。”

  当张横渠踏入镇天司的时候,皇城之中无数人在观望。

第520章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皇宫。

  西苑。

  一方小案,黑白棋子密布。

  “琪儿这进退之道越发自如,”元康帝手中捏着黑色棋子,面上露出好奇,“你棋艺为何进步这么多?”

  他对面,琪贵妃掩面轻笑,抬眼看元康帝:“陛下真想知道?”

  元康帝点点头。

  琪贵妃面上笑容微微收敛,神色之中多出几分感慨。

  “从玉若帮我掌了瑜远商行,眼见那些丫头越发出挑,我这财货不缺,心情也舒畅了。”

  “时日久了,转回头看看,从前那些宫闱之争,都不过是小女人上不得台面的手段,实在有些无趣。”

首节 上一节 489/5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