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镇天司 第497节

  这是连陛下恐怕都没有想到的结果。

  当张横渠领着一众儒道学子走出镇天司时候,各方驻留在镇天司外的神魂之力,也都探查到。

  只是现在的局势,更多人的兴趣反而在皇城书院那圣贤碑文上,镇天司这里,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答案,早就已经有了。

  “是朕输了。”西苑,元康帝笑着看向琪贵妃。

  “说吧,你可以向朕提一个要求。”

  琪贵妃抬头看他,面上都是笑。

  “真要我提?”

  “那就让玉若回来。”琪贵妃笑着说道。

  元康帝沉默片刻,轻叹一声,低低道:“其实,你可以……”

  他话没说完,琪贵妃伸手将他手按住,轻轻摇头。

  这让元康帝面上全是遗憾,转头看向光幕中映照的画面。

  镇天司外,走出门庭的学子和教习,不觉将目光投向门庭外的那几根青铜大柱。

  果然,大柱上斑驳锈蚀,那纹痕都已经快要看不清。

  “山长。”

  立在张横渠身后的教习杜源停住脚步。

  张横渠转头,看向杜源。

  其他人也看向杜源。

  杜源目光投在那斑驳大柱上,握住拳头。

  “山长,我不回皇城书院了。”

  “等重塑镇魔铜柱之后,我再回皇城书院。”

  杜源的话语,让一位位学子和教习目光投向那些大柱。

  这大柱上的斑驳,不只是岁月的侵袭,更是镇天司镇压妖邪,守护大秦的印记。

  此时再看,所有人的感受已经完全不一样。

  一切,为了大秦。

  这句话,在这一根根大柱上展现,绝不是一句空话。

  “我,我也不回去了。”

  一位学子低低出声。

  “我也不回去,我要去周天藏书楼看书,重塑镇魔柱,时不我待。”一位学子握拳高呼。

  一位位教习,学子,向着张横渠躬身。

  镇天司前,张横渠沉默片刻,看向一旁立着的张远。

  “青阳侯,他们,就交给你镇天司了……”

  他明白,当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就代表着这些学子,教习,以后都不可能再归来了。

  不说在镇天司中参与核心机密,镇天司往后会不会放人,光是这等参与镇天司重塑镇魔柱大事,往后在镇天司中就有一定地位。

  那还回皇城书院干什么?

  谁在皇城书院是为读一辈子书?

  镇天司中,又不是没有皇城书院学子任职,只是从前时候,大多数儒修心中有成见,不愿来镇天司罢了。

  人心中的成见,就是一座大山。

  “横渠先生放心。”张远郑重抱拳。

  张横渠抬手回礼,转身往外走。

  走过几步,他身后传来一声低呼。

  “山长……”

  张横渠脚步顿住,回头看双手握拳的百里奚面色涨红。

第528章 快传讯家主,这恐怕是要出大事啊

  张横渠低叹一声,摆摆手:“罢了,罢了,你也留在镇天司吧。”

  说着,他看着百里奚:“你儒武双修,本就该建功立业,留在皇城书院只是磨砺,并非开始。”

  儒武双修双洞明,百里奚的修为实力在皇城书院,确实没有在镇天司中发挥的作用大。

  百里奚身形挺直,躬身抱拳:“多谢山长。”

  张横渠点点头,转身往前走。

  走出数十步,再次顿住脚步,看向身后有些失神的公孙静观。

  “怎么,你也想留在镇天司?”

  “我……”公孙静观张张嘴,不知如何答话。

  “去吧去吧,我在皇城书院看到多少学子教习离开,早已习惯。”张横渠摆一下手,缓步往前走去。

  “你们都不走,后辈读书人怎么进皇城书院?”

  立在原处,公孙静观轻轻点头,躬身作揖。

  孤身一人,长袍大袖的张横渠大步往前走去。

  “学生张青阳,恭送横渠先生。”

  后方,镇天司方向,传来张远的声音。

  “恭送横渠先生。”一道道声音响起。

  张横渠仰天大笑,快步前行。

  那些街巷中,阁楼中,远处各处宅院,官衙中的身影,神念,都透着无法言语的复杂与茫然。

  张横渠带了百里奚和公孙静观来镇天司接人。

  现在人没接回来,反而连百里奚和公孙静观都丢在了镇天司?

  这,算镇天司低头,还是算皇城书院低头?

  阁楼之上,那立在窗台前的老者目光落在张横渠身上,恰好张横渠也抬头看一眼,然后笑着离开。

  老者面色变幻,低低叹一声。

  “算了,不争了……”

  他这句话,让身后几人都是面色大变。

  “胡老,这——”

  “国公,你都——”

  老者根本不去管众人言语,径直下楼去。

  阁楼上众人面面相觑,目中全是惊骇和恐惧。

  “完了……”

  “快,快传讯家主,这恐怕是要出大事啊……”

  ……

  西苑,皇帝看着光幕中缓缓消散的场景,面上露出喜色,转头看向琪贵妃。

  “琪儿,这到底算是朕赢了,对吧?”

  琪贵妃手中捏一颗棋子,犹豫片刻,低低道:“陛下,很多事情人算不如天算,顺其自然吧……”

  元康帝点点头,面上神色化为平静。

  确实,今日结果,是他都没有想到的。

  “张青阳这家伙……”

  他低声轻语,轻轻摇头。

  ————————————————

  朝堂的变局之快,快到朝臣和百姓都应对不过来。

  元康二十二年最后一次大朝会,监察司指挥使,晋升大宗师的成国公陆钧上书卸任。

  成就大宗师的陆钧,被元康帝任用为内阁枢密使,晋太尉。

  如此,大秦武官之首位置就定下。

  大宗师境的陆钧,也有资格坐这个位子。

  这也是陆钧放下黑冰台所有事情,一心突破的原因。

  成国公卸任,长宁侯苏靖任监察司指挥使,镇天司司首。

  青阳侯张远任监察司副指挥使,镇天司副指挥使。

  长宁侯早掌监察司,对于他的晋升,无人有意见。

  至于张远的任职,谁有意见也不敢提。

  朝会之上,大秦皇帝对礼部,吏部,户部,还有工部,御史台等官员都有嘉奖。

  元康帝还发出诏书,任命皇城书院山长张横渠为国子监祭酒。

  这是空悬千年的职位。

  从上一任国子监祭酒牺牲在北境长城,国子监三千监生陨落北境长城,国子监就名存实亡。

  特别是官试代替监生,各郡儒道官学和武学成形,国子监很少再被提起。

  但这一次的国子监重提,意义已经完全不同。

  元康帝直接命皇城书院所有学子晋监生,俸十五两,序同九品。

  入皇城书院,就有官身!

  这是可以直接跳过官试,直接获得官身的机会!

  如此一来,皇城书院在大秦文武心中地位,越发不同。

  之前的圣地是虚的,现在的圣地是实的。

  另外,元康帝下旨,招录青天洲儒修三千入雍天洲。

  其中白鹿山庄墨轩为大学士,领白鹿山数十教习弟子入皇城。

  诏浩然书院孟浩然入皇城,为皇城书院武学教习长,皇城书院副山长。

首节 上一节 497/5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