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长派了我们不少书院教习学子随青阳侯到东瀚郡来。”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山长明悟儒道圣贤之言,看得比我们长远。”
三旬出头,意气风发的青袍儒生向着曹家达拱手,笑着道:“山长记着你的论政,向青阳侯举荐你。”
“刚才陶先生嘱咐我等随你一起去北麓村。”徐汉年看着曹家达,面上都是羡慕,“曹兄,这是侯爷器重,让你独当一面啊……”
山长举荐?
独挡一面?
器重?
曹家达张张嘴,还未开口,一旁有声音淡淡传来。
“曹县令,在下暗影司金越林,奉侯爷之命,领一队暗影卫随行护卫。”
“你行事尽管施为,洞玄之下,绝不能伤你分毫。”
曹家达面上神色透出红晕,握紧手中鱼符。
原来,青阳侯对自己是真的器重!
……
青木车架之中,张远看向车窗外苍翠山野。
一旁,陶公子下意识的将衣襟收紧些。
心脉伤早就好了,可陶公子已经养成了穿着厚布袍子,将衣襟拢紧的习惯。
“这位曹县令所谋,已经难得。”
“特别是他在东境为官十年,对东境了解颇深,徐徐图之,十年之功,未尝不能成。”
陶公子开口,话语之中带着几分感慨。
张远点点头,手掌在秋寒刀削上轻抚。
“他的出身,能说出四座大山之言,也算是政务通达了。”
“可惜,格局还是差了。”
“让他去与世家周旋,历练一番也好。”
张远双目眯起,手掌缓缓握紧长刀刀鞘。
秋寒刀似乎感受到他心意,轻轻震鸣。
“以我身份,来镇东境,为的是快刀斩乱麻。”
“大秦缺能以十年之功,荡平东瀚郡的朝官吗?”
“我如果真在东境十年,恐怕陛下都要忘记我张青阳之名。”
转头看向陶公子,张远轻声道:“温流带黑骑去郡城,陈武封堵九川河,山岳宗和青云剑宗弟子在来东瀚郡的路上,世家那边让陆家先牵制。”
“陶公子你坐镇郡府,掌控全局。”
陶公子点点头。
官府,江湖,世家,都有布局应对。
那张远自己要做的,恐怕就是应对外敌了。
四座大山之中,最凶险的,也是外敌这座大山。
三国探谍,外域强者,还有那些仙道修行者,能在东瀚郡肆虐的,谁是好对付的?
何况牵一发而动全身,官府,江湖,世家,最终恐怕都要引到外敌身上。
就如九江郡一样,不能一战灭东魏大宗师,九江郡就不可能安定下来。
看向张远,陶公子目中闪过一丝惊异。
据他所知,镇天司大宗师都已经离开东境。
张远难道真有与大宗师一战之力?
不过战力如何先不看,不知不觉中张远对大势格局的眼界和掌控,已经站到足够高度。
车窗外战骑奔行,陶公子低声道:“保重。”
他随温流的黑骑一起,往郡城方向去。
另外一队战骑,则是随着陈武的呼喝,往九川河闸口去。
张远的青木车架旁,片刻间只剩百余骑护送着,向着远处驶去。
那方向,是白鹭洲方向。
一个月前,白鹭洲的雪云宗,被灭门。
————————————————
东瀚郡。
郡守府。
后堂的青铜鹤嘴炉腾起袅袅青烟,代郡守刘培元攥着密报的手指节发白,鎏金镇纸在青玉案上投下扭曲的阴影。
“赵兄可知青阳侯昨日在玄微观斩了多少颗人头?”刘培元掀开茶盖面色透出几分沉郁,“三百黑骑踏平丹阁,连玉宸上仙的祭坛都砸成了齑粉!”
郡丞赵德芳的神色倒是坦然的多,看向窗棂外飘雨,轻笑摇头:“刘大人慌什么?那玄微观不过是我等抛给侯爷的开胃菜。”
“这位青阳侯既然想杀人,那就让他杀。”
“且看看是他青阳侯的刀利,还是东魏大宗师的神通强横。”
刘培元霍然起身,盯着赵德芳:“你疯了!宇文绝的头颅还在云沧城门挂着,这时候引东魏大宗师入境.”
“嘘——”赵德芳压住刘培元颤抖的手臂,淡淡道:“三日前魏国天狼卫送来密函,说只要青阳侯往断魂峡谷,自有大宗师等待。”
大宗师!
青阳侯在云沧城外斩大宗师,可那不是他真正实力。
宇文绝当时已经力竭,且青阳侯依靠三百万大军战阵之力汇聚,才能功成。
见刘培元面色依然凝重,赵德芳笑道:“刘兄放心,就算青阳侯能在断魂峡逃脱性命,来到郡守府也无妨。”
“你与那九江郡唐正不同,东瀚郡位置紧要,我等自然要保住你的位子。”
“郡中世家也已经答应了,绝对让张青阳无法在东瀚郡立住跟脚。”
“郡府之中大小事情,还是刘兄你说了算。”
这话,终于让刘培元松一口气。
这才是他真正在意的东西。
铁打的东境,流水的官。
东境为官,背后脱不开世家江湖,还有那隐藏在其后的外域之力。
大秦朝堂这些年来,只要东境不丢了疆土,便没有真正动过东境官场与世家江湖。
毕竟每年那么多武卒从东境征召离开,这是世家与江湖悄然递出的投名状。
刘培元沉吟一下,忽然低笑出声:“周家那老狐狸答应配合了?”
东境世家,可不是那么容易对付。
“周家主昨夜亲手把雪云宗遗孤送进了魏军大营。”赵德芳双目之中透出深邃光影,“至于陆家.”
他望着窗外,喉间溢出阴鸷冷笑:“陆长吾那小子以为攀上高枝,陆家就能洗白钨铁矿的血债?”
“等齐军压境时,本官倒要看看青阳侯是先保边境还是先斩世家!”
第577章 紫极殿,大秦真正的底蕴
皇城。
紫极殿。
大秦元康帝嬴川,身穿黑色衮袍,立在殿前玉阶上,神色肃穆。
他身后,一道道身影,都是身穿玄黑或朱紫袍服,身形挺拔凝重。
滕王嬴铸,誉王嬴离,常平王嬴九辰,陈国公秦承业,北境长城的驻守王爵国公,来了四位。
陵兰王嬴冲霄,还有成国公陆钧,都是第一次踏入这紫极殿,此时神色中竟是透出一丝紧张。
陆钧微微握拳,目光与身侧的陵兰王对视,都是轻轻点头。
他们明白,如果不是修为踏入大宗师境,此刻他们连踏入这紫极殿的资格都没有。
前方,元康帝微微躬身。
“嗡——”
大殿上震鸣传来,一道金色光幕升腾而起。
光幕先是如水一般震荡,其上光影虚幻,再过片刻,方才慢慢凝实。
此时,光幕之中数道身影浮现。
“后辈皇族子弟嬴川,恭迎诸位先祖。”
元康帝的声音带着恭敬。
他身后所有人都是躬身施礼。
不踏入这大殿,不成为大秦真正的核心,根本不可能知道,大秦到底有怎样的底蕴!
嬴冲霄悄悄抬头,看向那几道身影,双目之中全是崇敬。
“不必多礼,你是大秦帝王,按照皇族规矩,我等该给你施礼。”
光幕之中,淡淡的声音传来。
那金色光幕震荡,几道身影真的微微躬身。
“大秦规矩,世俗帝王,掌管九洲权柄,为人族之根基……”嬴冲霄低低轻语,神色之中多出一丝感慨。
这就是大秦,哪怕是绝世强者,也要服从于大秦皇权。
这就保证了,大秦百姓背后,有着无数顶尖强者护持。
这也是九洲崩裂,雍天洲上人族却能守住最后防线的原因。
嬴冲霄身侧,成国公陆钧抬头,面色微微变幻。
他认出了那些光幕之中身影的身份。
这些人的身影,他只在监察司的密录之中见过。
他没有想到,这些人,竟然还活着!
不觉中,他的目光打量光幕之中身影。
那身着玄冰夔龙铠,手持定坤戟,独坐于冰封王座之上的,是大秦初代镇国武王武王嬴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