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就连余愧贞都有些意动。
好在,他明白有些东西内务府不需要争。
元康帝静静看着大堂之中,眼中深邃。
待争论稍歇,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好了。”
只两个字,大殿瞬间鸦雀无声。
“工部取三颗雷鸣核心,全套图纸图录。”元康帝做出裁决,“责成工部炼器堂,优先用于旗舰‘镇海舟’改造提升,工部设专班钻研新型战舰及大阵应用。”
“户部掌两颗雷鸣核心,其余怒雷鹏尸身材料七成归户部入库,作储备及大宗调配拍卖之用。”
“供奉堂一颗雷鸣核心,一成怒雷鹏尸身精血及精选雷羽材料。”
“钦天监得千年雷击木一千方,用于星台仪轨稳固与推演。”
“余下雷鸣核心一颗,存入内库;怒雷鹏材料两成,拨付东境行营有功将士。”
分配迅速而精准,照顾各方,却也凸显了核心资源的珍贵稀少。
各方虽仍有不甘,但也知这已是陛下深思熟虑后的平衡结果,只能齐声应诺:“臣等遵旨!”
然而,当众人以为今日议毕,心思还在那些惊天重宝上时,元康帝脸上的那丝激越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大殿内的气氛,因帝王的脸色,瞬间从方才的“热烈争抢”坠入了“山雨欲来”的沉闷。
元康帝缓缓抬手,指向一旁。
余愧贞会意,向侧后方轻轻挥手。
两名内务府内侍神情肃穆,小心翼翼地抬着一只沉重的青铜箱子走上前来。
箱子打开,露出两样东西:一块布满古老斑驳痕迹的石碑拓片,以及一块奇特的、刻满诡异扭曲星轨符文的石台碎片拓片。
众人的目光被牢牢吸引过去,心头俱是一沉,预感到将有更为惊人的事情披露。
“这石碑拓片与阵图拓片,”元康帝的声音低沉而凝重,“乃青阳侯于东海极深处,古鲲沉岛之地所得!”
“石碑内容已被熟悉古秦的儒道大家初步解读。”元康帝目光扫过众人震惊的脸,一字一句道,“其上记载,古秦‘镇海卫’,曾在十万年前于此岛设立‘穿星台’,试图建立连通……域外战场之门户!”
第710章 这不再是海疆之事,而是真正的帝国国运之争!
“镇海卫……”成国公陆钧眼中爆出精光,“他们的覆灭,莫非与此阵有关?!”
大堂之中,所有人都是目中透出惊异。
那支传说中的、曾力挽大秦海疆狂澜的古老强军,他们的覆灭,与域外战场有关吗?
“穿星台?!连通……域外?!”陈国公秦承业亦是身躯微震,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陛下!东海之下竟有此等秘辛!此阵之价值,远胜万千珍宝!”
他看着那些拓片,身上气息震荡:“若真能重现此阵,联系域外我大秦可能存在的先民或盟友,甚至能迎来强援……”
“那我们北境长城、整个大秦的压力,都将天翻地覆啊!”
“嗡——!”
整个大殿瞬间哗然!
碑文的信息和传送阵的存在,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的不是涟漪,而是惊涛骇浪!
木玄道人一步跨出,急切道:“陛下!此物事关重大!祖龙卫在域外战场浴血,若能修复此阵,建立稳定通道,援军可源源不断输入,大秦何惧九洲内外任何强敌?”
“恳请陛下务必倾举国之力,修复此阵!此乃关乎国祚存续、人族气运之壮举!”
祖龙卫实力强横,但毕竟人数不多。
驻守虚空的祖龙卫,只能做到阻敌与探查,渗透九洲,根本无法应对洲陆之间的大战。
但要是能有源源不断的援军,那可就不一样了!
“臣附议!”来自北境长城满脸风霜、气息如铁血狼烟的镇岳侯韩光远单膝跪地,声音沙哑却充满炽热,“北疆将士枕戈待旦,日夜浴血!”
“若有此通途,援军可朝发夕至,长城防线将固若金汤!末将请命,愿赴东海,护卫阵法修复!”
大秦就有传送大阵。
可那阵需要周转,传送速度和距离都无法达到洲陆之间的穿行。
大堂之中,一道道目光之中透出凝重。
祖龙卫也好,北境长城也罢,都是大秦屏障。
大秦无数年来,应对外敌的策略,都是真正国策。
“此阵玄奥非比寻常,远非雍天洲现有阵法可比!”
钦天监中一位精研阵道的道人抚摸着那符文拓片,手指微颤,语气充满了震撼与敬畏。
“陛下!要修复此等超越时代的跨界传送大阵,非集合天下顶尖阵法师、符箓大师不可!”
“所需材料,更是……更是……”他艰难地吞了口唾沫,“恐怕需要动国本,倾皇室内库!”
镇天司灵阵司的阵法大师郭冲走上前,仔细打量那些拓片。
他的面色也凝重越发凝重。
“陛下,此阵基构造精奇,残留气息古老宏大,其核心符基及空间锚定之术,所需材料珍稀难寻,恐非寻常库藏能满足。”
“臣斗胆,请陛下开放秘库,并诏令四方,征召九洲及可能请到的域外阵道大能,集中所有力量!倾……举国之力修复!”
郭冲和钦天监中道人的话语,让大堂之中的王安之等人神色变幻。
举国之力。
这等国策,要做出决定实在艰难。
大殿内,关于这古阵的讨论、请命声一浪高过一浪。
震惊之后,是巨大的机遇感攫住了所有人的心。
若能打通此阵,大秦将在战略层面获得前所未有的主动权!
这不再是海疆之事,而是真正的帝国国运之争!
元康帝默默听着所有人的激烈陈词,手指无意识地在那冰冷的青铜箱边缘划过。
直到议论声渐歇,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期待着他的决断时,他才缓缓抬起头。
深邃的目光扫过一张张因激动、狂热而涨红的面庞,最终,他抛出了一个似乎与眼前古阵修复之争略有偏差,却又紧紧关连的问题:
“众卿以为……”元康帝的声音不高,却如重锤敲击在每个人心上,“青阳侯欲重建‘镇海卫’,如何?”
“重建镇海卫?!”
瞬间,整个钦天监内的气氛再一次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如果说之前围绕传送阵是关乎国运的战略争论,那么“重建镇海卫”这五个字,则像一把烧红的刀子,猛地捅进了充满野心和渴望的冰层下!
在场所有勋贵、武将、甚至部分嗅觉敏锐的文臣,心脏都猛地一跳!
镇海卫!
这三个字在碑文和元康帝口中,代表的是上古天庭前那支守护大秦海疆的强军!
重建它,就意味着……
意味着一个全新的、位高权重的实权军府即将诞生!
意味着将设立全新的、足以执掌一方海疆生杀大权的将军、都统、乃至副帅职位!
意味着有无数的统领、校尉、百夫长等中低级军官空缺需要填充!
意味着海量的资源投入、兵员调配、战船建造!
更意味着,这是泼天的功勋,是武将扬名立万、勋贵家族延续辉煌甚至更进一步的绝世良机!
成国公陆钧、陈国公秦承业等人眼中精光暴射,呼吸都不由得粗重了几分。
他们身后代表着各自庞大勋贵集团的子孙、门生故吏的前程,此刻都系于此议!
长宁侯苏靖眼神闪烁,迅速盘算着家族中哪位子弟更适合进入这支注定是帝国重器的未来强军。
户部、兵部的官员则在急速权衡重建如此庞大兵团的财力和后勤压力,但这压力在巨大的政治和权力诱惑面前,似乎也不那么沉重了。
刚才还齐心要修复古阵的道人和供奉们,此刻也不禁互相交换着眼神。
古阵修复固然重要,但若家中子弟能在新建的镇海卫中谋得一官半职,掌握实权,也是家族长治久安的根本。
大殿内的气氛,由震惊、狂热争辩传送阵,倏然转向了另一种暗流汹涌、充满权力角逐野心的沉默。
每个人都在心中飞速盘算,每一个眼神交流都似乎在传递着无声的讯号与较量。
东海的波涛,通过一块碑文、一个提议,已然掀动了整个大秦皇城,甚至帝国权力格局的巨大浪潮。
元康帝将这一切尽收眼底,负于身后的手,缓缓攥紧。
东海的势,正在以他预想的方式,滚滚向前。
第711章 梁原域那边,也该有个结果了吧?
星辰大殿内,元康帝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落下:“镇海卫重建之事牵涉深远,暂缓再议。然东海大局不容旁落——工部、户部听令!”
公孙彦与左迁即刻上前躬身。
对于元康帝暂时放下镇海卫不议的做法,众臣并不意外。
此等大事,怎么可能如此草率做决定?
真要组建镇海卫,可不只是牵扯官职,更是数以百万计军卒的后勤供应,牵扯整个大秦的物资调动。
这等事情牵一发动全身。
何况,现在是青阳侯在东海巡猎顺利,收获丰盈。
万一东海有大妖难敌,巡猎之事以失败终止,那镇海卫的事情就要另外考虑了。
大秦的军卒也不能白白送死。
大堂之中,元康帝的目光落在左迁和公孙彦身上。
“命尔等督造百艘新式镇海舟,以怒雷鹏雷骨为龙骨,雷鸣核心为灵枢,千年雷击木锻甲板!”元康帝展开一卷灵光流转的阵图,“图纸皆按青阳侯所呈‘玄龟镇海图’炼制,限三年内列装东海!”
公孙彦指尖微颤地抚过虚空阵图幻影,看着其中精密嵌套的承雷炉与星纹锚链结构,眼中爆发出狂喜精光:“臣领旨!有此神舟舰队,我大秦海疆将固若盘石!”
户部尚书左迁更是呼吸粗重。
百艘镇海舟耗材虽巨,可一旦铸成,东海妖族资源将如江河汇海涌入户部库房!
他仿佛看到万千商船跟随舰队纵横沧溟的画面,激动叩首:“臣必倾尽钱粮,助工部成就此千秋伟业!”
兵部尚书郭铭站在武将队列中,看着两部重臣失态模样,嘴角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轻嗤。
他指尖在腰间虎符上轻轻一扣,用仅容身侧几位国公听到的声量低语:“镇海舟都铸了……镇海卫还远么?”
陈国公秦承业闻言眸光一闪,成国公陆钧则抚须无声而笑。
陛下做事稳重,必要谋而后动。
“长宁侯苏靖。”元康帝目光转向阴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