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镇天司 第720节

  一道英姿勃发,手持虚幻断剑锋芒毕露,战意冲霄,正是赵破虏!

  张远冷目如电,脑后悬停的“明王镇世金轮”嗡鸣震动,光芒瞬间暴涨!

  那轮缘处二十八道灭魔神纹,连同核心处由“噬魂魔轮”所化的深邃漩涡,同时投射下前所未有的粗大光柱!

  一道纯金色,蕴涵着神圣、净化、镇压的无上威能!

  一道暗金色,流转着掌控、统御、驾驭的无边权威!

  两道金轮神力,如同九天银河倒灌,精准地轰入赵无忌与赵破虏的英灵虚影之中!

  “吼——昂——!!!”

  在惊天动地的无声咆哮中,赵无忌父子的虚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凝实、坚固!

  如同不朽神金铸就!

  赵无忌身上战铠修复,绽放出不灭神光,手中凝聚出一柄如山峰般的降魔巨杵。

  赵破虏断剑重生,化作一柄燃着赤金烈焰的神矛!

  他们的身形变得更加巨大,威势比之前的三首犬王全盛时更要恐怖数分!

  金光笼罩下,废墟大地中,无数影影绰绰、穿着各式古老残破甲胄的战士魂影纷纷凝聚。

  他们肃然列阵,沉默如渊又杀气盈天,正是当年追随赵氏父子战死于此的三万忠魂!

  此刻在神道敕封与金轮伟力下,尽数化为神圣威严的“镇魔英灵军”!

  他们同时向赵氏父子与张远所在的方向单膝跪地,无声叩拜!

  与此同时,那道由“噬魂魔轮”衍化的暗金光柱带着无上的统御之力,狠狠刺入三首犬王与散布战场残存的无数大小魔犬体内!

  魔犬们凄厉的嘶吼瞬间转化为恐惧的呜咽。

  全身魔纹被强行烙上金轮的神圣印记。

  狂暴的魔气被瞬间净化、梳理,转化为一种带着暗金光泽的、驯服的神力魔焰。

  三头犬王那三颗巨大头颅上,属于魔道的疯狂戾气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高阶神祇奴役后的绝对顺从与战栗。

  “吼……”

  中间最巨大的犬首低低吼了一声,竟带着一丝敬畏,对着赵无忌父子缓缓垂下了狰狞的头颅。

  所有战场上的三头犬族,无论大小,尽数匍匐在地,向着新生的英灵神将与张远表示臣服!

  赵无忌英灵金身一步踏出,足下神光蔓延,瞬间覆盖破碎的魔渊入口。

  赵破虏手持赤焰神矛,立于新成的神军阵前,矛尖指向臣服的犬群。

  英灵军列阵向前,接管了整个战场核心。

  驯化的三头犬族被神光驱赶、烙印,纷纷遁入魔渊深处或被约束在特定区域,化作神将座下的特殊战兽,既清理残余魔物,又成为第一道屏障。

  随着魔巢核心被彻底镇封,污秽源头断绝,整个梁洲大地仿佛卸下了万钧重担!

  天空常年弥漫的阴郁魔气如潮水般退散,久违的阳光如同金色的巨柱,穿透云层,洒向饱经沧桑的大地。

  枯竭的地脉在神道伟力与大秦国运的滋养下缓缓复苏,干裂的大地上开始顽强地冒出点点翠意。

  无处不在的佛光仿佛也得到了净化与升华,不再仅仅是信仰的辉光,更融入了坚韧的守护意志与大秦的刚健气息。

  金色的佛光与亲卫阵的暗红煞气、新生的神道金光交织在天地间,形成一种前所未有、象征着“佛兵共济,神道永昌”的奇异天象!

  ……

  一个月后。

  万佛坪上,梵钟长鸣。

  木杖上尊、妙智等九位上尊,连同梁洲各寺挑选出的三百位最富智慧、修为精深的高僧大德,尽着庄重法衣,神色肃穆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与虔诚。

  他们的队伍中央,是两道散发着淡淡神性光辉、被特殊法器稳固了形态的身影,赵无忌与赵破虏父子。

  他们的存在不再仅限于魔渊,其力量核心与大秦敕封神位已与梁洲本源相融,可化身虚影巡视州郡,亦可随时响应征召,更代表梁洲对大秦神道效忠的象征。

  无数梁洲百姓、僧俗信众夹道相送,人潮如海。

  礼部员外郎孙铭早已一扫往日焦虑,意气风发地指挥着庞大的使团队伍与商队,缓缓开拔。

  目的地——大秦皇城咸梁!

  ……

  大秦皇城,大殿之前。

  白玉广场广阔肃穆,文武百官身着朝服,依序列队如林。

  大秦皇帝元康帝,身着十二章滚龙袍,头戴平天冠,神情庄重威严,立于高高的丹陛之上,目光深远,似能穿透无穷空间。

  “嗡!!!”

  一声古老苍茫、仿佛穿越万古时空的巨鼎轰鸣从广场中心轰然爆发!

  只见那座象征着雍天洲正统的皇鼎之下,七座代表失落七洲的青铜巨鼎中,早已沉寂多年的“梁洲鼎”猛地剧烈震动起来!

  它通体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神圣而炽烈的金色光芒!

  “轰隆——!!”

  整个雍京城仿佛随之震颤!

  天空之中,无尽的神光从九天之外汇聚而来,如同金色的洪流瀑布般倾泻而下,直直灌注入震颤不已的梁洲鼎内!

  “吼——!”

  “铮——!”

  其余六座代表着陈洲,阳天洲等六洲的青铜巨鼎仿佛同时苏醒!

  鼎身上古老的神兽图纹竟似活了过来,发出无声的咆哮与共鸣!

  它们通体绽放出各色霞光,与雍洲鼎、梁洲鼎的光芒交相辉映,彼此呼应!

  就在这万鼎齐鸣、神光充塞天地的震撼时刻,皇城恢弘的宫门缓缓洞开。

  在无数道炽热、震撼、敬畏的目光注视下,木杖上尊等九位上尊,手持代表梁洲最高法统的九环木禅杖与佛门信物,当先肃容缓步踏入广场。

  身后,三百高僧组成的队伍紧随其后,梵唱声虽轻,却汇成一股洗涤人心的洪流。

  队伍中央,赵无忌与赵破虏的神灵虚影骤然清晰,散发出浩然正气与神道威严,引动广场上空的神光更加璀璨!

  陈武率领三千气息肃杀如修罗的亲卫,最后压阵而行,铁甲铿锵,煞气凝结成暗色云龙盘旋于队伍上空,昭示着大秦无可匹敌的兵锋!

  在他们踏入白玉广场中心,沐浴在漫天灌顶神光之中的刹那——

  “轰!!!!!!”

  梁洲鼎的光芒彻底内敛,爆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宣告着“归来”与“臣服”的鼎鸣!

  鼎身之上,一道清晰璀璨的金色光柱升腾而起,与象征大秦中央的皇鼎彻底连接、稳固!

  风停了,云驻了。

  整个皇城寂然无声。

第795章 大河剑宗,非请莫入

  九座巨鼎之上,前所未有的恢弘神光交织成一张覆盖天穹的光网,散发着煌煌帝威与不朽道韵!

  元康帝眼中神光暴涨,龙袖下的手微微握紧,胸中激荡着开创盛世的豪情。

  他声音如洪钟响彻天地:“梁洲归附!失土首复!此乃我大秦国运昌隆,天命所归!”

  “自今日始,雍天洲不再孤悬!”

  “九洲重聚——自此而始!”

  人群中,张远望向那座光芒冲天的梁洲鼎,望向与皇鼎相连的浩荡神光之链,眼神深邃,平静之下是即将点燃星火燎原的野望。

  季云堂立于稍后处,捋须含笑,睿智的目光扫过激动的人群和威严的九鼎,深深地点了点头。

  ……

  乾阳殿。

  九座巨鼎神辉交织如天网,帝威道韵笼罩苍穹。

  元康帝冕旒下眸光如炬,声震寰宇:

  “梁洲归鼎!九洲重聚自今日始——”

  玉阶之下,季云堂青袍玉带立于群臣之前。

  他指尖轻捋长须,含笑望向神光冲霄的梁洲鼎。

  当鼎身金光彻底融汇皇鼎的刹那,这位儒道砥柱的瞳孔深处映出燎原星火。

  诏官捧玄黑龙纹玉轴踏前一步,浩荡之音响彻白玉广场: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梁洲重归,首复失土。擢主事功臣季云堂,掌教化之功,定佛兵之策,直入中枢内阁,领文渊阁大学士衔!”

  诏音未落,季云堂袍袖微震。

  睿智目光扫过沸腾人群与威严九鼎,从容颔首的姿态里,是二十年布局终见青云的沉淀。

  诏声续响如惊雷裂空:

  “皇城书院山长张横渠,以儒道定青天,教化哺育兆民,晋华盖殿大学士!”

  “原礼部尚书王安之,督梁洲礼典有功,转武英殿大学士!”

  “御史台大夫曹越,执律刚正,擢升礼部尚书!”

  阶下暗流骤涌。

  张横渠垂眸不语,袖中《春秋》竹简隐现清光。

  王安之朱紫袍服下的指尖微微蜷曲。

  曹越凝视自己新赐的孔雀补服,喉结无声滚动。

  当诏令宣至最后,满场气息猛然凝滞:

  “青阳侯张远卸东境行营副都督职,特留东瀚郡镇守使、黑冰台副指挥使、镇天司副司首、武镇司司首之职,另作大用!”

  乾阳殿的诏令如同巨石投入朝堂的深潭,激起千层浪。

  季云堂这位推动梁洲重归的儒道砥柱,以其功勋与老成谋国,毫无争议地直入权力核心。

  成为内阁三位大学士之一,与皇城书院山长张横渠、原礼部尚书王安之并立。

  王安之虽失礼部尚书之位,却也入阁晋位大学士,与季、张共掌机要。

  新任礼部尚书曹越的上位,让不少官员看到了新的门路,朝堂格局悄然变动。

  至于青阳侯张远的变动,表面看去确似“退让”。

  卸下东境行营副都督这等显赫军权,却保留了东瀚郡镇守使的根基、黑冰台与镇天司的核心副职,以及武镇司司首的实权。

首节 上一节 720/7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