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 第446节

汉国坐拥大半中原疆土,长江以南是有东晋小朝廷,巴蜀之地有李氏成汉,凉州以及西域是张氏凉国,不正是被包围在中间吗?

刘彦的这个时期情况要比汉景帝时期的汉帝国恶劣得多,汉景帝时期的南方虽然是异邦却保持一种相对良好的外交,东晋小朝廷与汉国虽然停战却只是蛰伏,不用谈汉国实际上已经对上了石碣赵国和慕容燕国。

“是啊……”刘彦也是有些发愁:“一旦石虎入了草原,短时间内就无法消灭了。”

“有消息称石虎已经将幽州割让给了燕国。”桑虞不久前从豫州返回,随行的还有吕议。桑氏一族原先的大多数族人是在石碣赵国为官,有更多的消息渠道,他说:“幽州归于慕容燕国,我们在东北方向就正式与他们接壤。”

说起来石虎的魄力真的太大了,不但无视掉大片疆域被攻占,还主动割让幽州给慕容燕国,偌大的石碣赵国只想要保留并州和朔州,看着是崩盘的趋势,可实际上因为丢掉那些疆土却是盘活了整体的大局。

从地图上看去,汉国的西北方向是石碣赵国,东北方向是慕容燕国,西边有无主的关中三秦之地和李氏成汉,南边是无法共处的东晋小朝廷,除开东面是大海之外,汉国几个方向都是敌对国家或是势力。

一旦汉国无法在这一次大战灭掉石碣赵国,以后就是汉国被各个敌对国家牵扯的局面,汉军想要攻击哪一个国家势必引来其它方向诸国的围攻。

有一个事情是刘彦所不知晓,石宣本来是想要进入关中,幸亏是被谢安堵到了壶关以北,要不然汉国的软肋还要再增加一处。

吕议在适当的时间开口说:“代国近来对大汉很不友好。”

刘彦已经得知拓跋代国那边的情况,他下令“非我族类尽诛”之后,谢艾被拓跋什翼健进行驱逐,连带麾下的那批嫁妆部队也是脱离重归拓跋代国建制,等于是汉国与拓跋代国的友好一去不复返,双方的关系进入到了寒冰期。

既然敢下那样的命令,刘彦就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甚至是李氏成汉开始出兵袭扰豫州都在预料之中。

“能够争取中原遗民的民心,对我们来讲就是值得。”纪昌手里有一个粗略的数据,说道:“今次北伐,仅是征北将军冉就地收编的青壮就达到十七万,谢郎将以及吕郎将也各自收编五六万青壮,解救的黎民数量该是三百万以上。”

关于胡人被消灭多少还没有一个精确的数据,各方汇集上来的数量是该有个七八十万,相对而言的是这场浩劫也让近百万的遗民丧命。

仅是一年不到的时间而已,能够有个统计的就有将近两百万人丧命,没有统计的肯定更多,要是非要猜测不可的话,保守估计该是有个三百万人,而这个还是非汉境内的种族仇杀造成。

汉国境内倒是有精确一些的数据,消灭以及俘虏的胡人数量达到八十万,加上一些虽然是同出一脉却与汉国敌对的豪强,总数量是接近百万。

一年之内有三四百万人丧命真是一件无比恐怖的事情,笼统而算中原的总人口也就一千七八百万的样子,直接就是锐减了差不多四分之一。

历史上冉闵号召杀胡,半年之内中原各地损失人口超过四百万,胡人后续的奔逃又互相仇杀死掉一百五十多万,因为瘟疫爆发,甚至是后面的干旱和蝗灾,两三年之内中原就锐减大量的人口,一直是慕容鲜卑南下之后进行人口统计,偌大中原的总人口竟然只剩下不到七百万。

刘彦这个时期与历史上冉闵的那个时候有相当多的不同,首先是石碣并没有经过一再的内部消耗,等于是他们面对的是全盛时期的羯族,能够打成现在这种局势其实是非常不错,局势也演变成为石虎至少还对羯族拥有全面的控制力,才有了羯族向并州和朔州撤退的局面。

“征北将军的任务是北伐。”刘彦抬手阻止众臣说其它的闲话,再次展现意志:“寡人的命令没有更变,打到哪里算是哪里。”

会有以上的话,是有人忧虑冉闵手头的兵力膨胀速度太快,建议取消就地收编青壮为兵,限制冉闵手里的兵马数量。

刘彦不是无条件相信冉闵,关键是有五万禁卫军作为提防中坚,汉国的正规军不会跟冉闵走,再来是后勤完全掌握在手中。他知道冉闵是一柄非常锋利的剑,能伤敌也能伤及,现阶段却是需要冉闵一直向北,想要进入草原也肯定会得到强有力的支持。

“或许可以挑动代国、匈奴诸部与赵国?”桑虞刚才没怎么说话,重新开口就着眼于胡人之间的矛盾:“匈奴诸部长久栖息的朔方一代,他们虽然名义上服从赵国,实际上却是自治。代国一直想要消灭或吞并匈奴诸部攻占朔方。现在石虎想要全面控制朔方成为后路,他们的矛盾很尖锐。”

匈奴现在已经全面弱势,内部的仇杀不断,外部有拓跋代国长期讨伐。另外是匈奴诸部也不全是匈奴人,刘渊建立伪汉吸纳了相当多的晋人,到了刘耀时期又吸纳诸多杂胡,等于是虽然还称呼匈奴,真实情况却是多族混居,才有内部的不断仇杀。

“右丞相所言极是。”纪昌首先肯定了桑虞的意见,后面话锋一转说道:“再有一个多月便会进入冬季,北线的战事规模会减少,是不是对伪朝廷再敲打一次?”

关于东晋小朝廷近期又开始蹦跶对汉国这边不会是什么秘密,汉国接纳了相当多从长江以南迁移而来的人,那些人虽然是离开了长江以南却依然会有自己的关系网,对褚裒在上蹿下跳可以说一清二楚。

“北线的战事会长久化,此等关头容不得南线不稳。”纪昌已经不是建议的口吻,是一种极度的需要,说:“鉴于巴蜀那边的挑衅也该给予强有力的回击,臣的意见是调桓温南下,组织征讨兵团讨伐巴蜀。”

刘彦暂时陷入沉默,汉国境内胡汉的矛盾由于处理得当已经没有什么危机,北线绝对是该保持稳健的推进,南线稳不稳还真的成为关键。

西汉孝武皇帝是全面解决南边的麻烦才专注针对北线,一旦与石碣赵国、慕容燕国的战争陷入长久化,不管是东晋小朝廷还是李氏成汉真的成了需要优先消灭的对象。

需要先解决南方的理由很简单。北边的敌对国家后面是广袤无边的草原,不管是石碣还是慕容鲜卑,只要汉军无法一次性消灭,他们还能够退往草原深处。南边的东晋小朝廷后方是大海,李氏成汉的背后是大山密布和沼泽遍处,他们一旦正面战场扛不住根本就没地方可以退。

“我们……”桑虞见刘彦在沉思,迟疑了一下才说:“战争持久化,后续必然是一边作战,一边需要建设国家。这样一来只能是优先解决南边的麻烦。”

第456章:先南后北

汉国有登记造册的人口数量是五百万出头,那是包含青州、徐州、兖州局部、豫州局部、辽东郡局部、冀州局部的数字,没有将近期占领的地盘人口算进去。

五百万是将晋人以及归化的胡人算进去,归化胡人有将近四十万,余下则是汉家苗裔,这个数字没有将奴隶算进去,算上奴隶汉国的总人口该是接近七百六十万。

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汉国不会只针对青州和徐州着重发展,势必要对全面占领了的兖州进行建设,以最快的速度来恢复中原的元气。

若是将那些没有统计的地方算进去,汉国该是能够再增加两三百万的人口,堪堪是接近千万的数量,对于一个建立仅是六年的国家来讲,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可以说非常之迅速。

光是拥有人口而没有建设无法得到国力的增涨,那么恢复各地的农业就是首要。

农业牵扯到的事项非常多,去荒成田只是第一步,灌溉系统的重新梳理才是重中之重,要不种子种下去而没有水源庄稼也活不成。这样一来的话,重新对一些灌溉水系进行修复就成了先期的必做之事。

恢复农业只是一方面,农耕是出产,有了物品还得互通有无,使各种产出得到流通,也是为国家贡献税收。

“青州各地没有遭受胡人暴动的太大影响,只是近期在乡劳动的皆是老弱和妇孺,复苏的速度呈现急速下降趋势。”桑虞管的是内部的生产规划和监控,对一些数据了如指掌,他说:“我们本来计划只是大举用兵一年,臣的意见是压下国内胡人暴起之后,使劳动力回归家乡。”

汉元朔二年的时候,汉国进行了三次大征兵,第一次征募二十万,第二次征募三十万,第三次征募了十五万。三次的征兵抽掉了民间大量的青壮,征募的还是那一批最先纳入汉国治下的人,对民间的生产体系确实是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现在汉国的版图一再增加,实际上不止是有青州和徐州这两个完整的州,兖州也是得到全面光复。

在豫州方面,有部分的疆土是被东晋小朝廷所控制,不过汉国却掌握了十分之八。

冀州因为是一直在拉锯的关系,以河间郡和渤海郡为界,北边是胡人掌控,南边则为汉国所有。

新一年攻下的疆土没有计算什么人口,更是别想从中得到什么产出,相反是会一再耗费国力进去。

目前汉军的总数量非常庞大,元朔二年新征的六十五万新军,之前原有的十四万野战兵团,仆从军以及奴隶军的接近四十万,再加上近期收纳和整编的三十余万,总兵力差不多是一百五十万。

“国内逐渐稳固,释放兵力回归乡野本是在计划之中。”纪昌是左丞相,汉国没有任命太尉,更没有大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卫将军,左丞相被分管了军务,他也就有权对军方的事务进行发言:“北伐兵团的本部是十四万,又有当地收编的青壮,这一边的兵力数量不受限制。元朔二年新征的六十五万,臣的意见是保留十万作为地方郡县兵,其余归乡。仆从军以及奴隶军撤销编制,不再接纳非我族类。”

纪昌没有提到原有的野战兵团,早先的野战兵团是在征战过程中不断损员,到元朔三年的时候仅是剩下八万的建制。

汉国一直没有边军这个体系,那是汉国的国境线还没有稳定下来,再则是现在为汉国的开拓时期,不是划线固防的节点,边军的存在属于没有必要,必须要有的是野战兵团。

后面纪昌就提到了野战兵团,他说:“除开北伐兵团之外,将野战兵团的数量维持在二十五万是一个合适的数字。”

汉军的野战兵团就真的是主战兵团,一再改制之下已经确认一点,伍、什、队、屯、曲的建制不变,该是有多少战兵就是多少,到了五千人为一部的时候,步军一部是四千二百战兵,八百为辅兵,那么就不再是每一名战兵都有一名随身辅兵,变成了拥有专门的辎重兵和服务兵种。骑军因为比较特殊的关系,一部五千骑兵的同时,除开轻骑之外的其余骑兵兵种相应辅助骑手依然保留。

按照二十五万野战兵团的数字。步军占到的数量该是有十五万,要是再算上附属建制,其实步军就是拥有接近三万的非直接参战兵员。骑军的数量则有十万,七万为轻骑,两万突骑兵,一万甲骑具装,那么骑军拥有的辅助骑手有七万之多。总体算起来拥有人员的总数量还是有三十二万之多。

汉军的军制将对民伕的依赖完全消除,那么汉国的徭役政策就不再存在“更卒”那么一说。

所谓的更卒,就是徭役中的一个一年需要服役三个月的民兵。更卒与正卒是西汉和东汉时期的兵力来源。

西汉因为与匈奴进行了一百三十余年的战争,全国适龄男子几乎全部拥有当兵的经历,然而西汉的脱产士兵的数量,也就是正卒的数量最多的时候也就不到五万的样子。

首节 上一节 446/11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