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冉闵势弱,邀请任何一个有心的势力都能共起诛胡,例如那一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冉闵特指的东晋小朝廷和张氏凉国,刘彦完全不需要邀请这两个国家。
另有“今日已后,与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各任所之”这一句,前面还号召杀胡,后面却表明可以留下胡人同伍,漏洞也太直接了一些。
可以说恰恰是因为冉闵《杀胡令》上面的诸多漏洞,再来是很多用词是现代语,以及前后矛盾的地方挺多,表明那是一个后人书写的文章,并不是真的出于冉闵手笔,不说刘彦能不能记住全文,说什么也不能抄一个漏洞百出的文章。
更有针对性的檄文由汉国发出,且先不谈各地汉家苗裔是什么动静,首先震上几震的当属安分一段时间的东晋小朝廷。
这年头讲究名正言顺,大范围的号召更是需要名份,东晋小朝廷从始至终都认为自己是天下共主,正是因为自认正朔才会在历史上对冉闵对全民发出号召而愤怒,后面不但无视北上的大好时机,还直接宣布冉闵是叛逆。
刘彦先后发布檄文对东晋小朝廷的震动远比冉闵要大得多。
在原有历史上,东晋小朝廷可以无视冉闵,那是因为冉闵势力小的同时背景同样不光彩。东晋小朝廷后面直接宣布冉闵是叛逆也有根据,原因是冉闵先为石碣效力,还是那种十分卖力的效劳,杀的晋人比一些胡人还多,冉闵先为石碣家臣又因为权力诉求得不到满足而造反,很多人看来就是叛逆。
对于东晋小朝廷来讲,刘彦已经正式立国,国号还是“汉”,虽然没有称帝,可“汉”这个国号的份量没人敢于轻视。再来是刘彦也在中原打下大片江山,国力强大不说,军队战力也是一再经得起考验,真有问鼎中原的实力。
要不是前一段时间汉国真的将东晋小朝廷打怕了,刘彦发出第一道檄文的时候东晋小朝廷就该上蹿下跳,那个时候东晋小朝廷因为刘彦发布的檄文并没有太强太明显的针对按耐了下去。
刘彦发出第二道充满针对性的檄文,东晋小朝廷有了反应,那是因为刘彦这一次是明明白白地将自己自绝于天下诸胡。
现今天下胡人势大,哪怕是有汉国与石碣赵国战争中取得优势,可不是还有另外胡人建立的慕容燕国、拓跋代国、李氏成汉吗?另外,高句丽、百济、新罗等等算不算是胡人?一些没有建国的胡人数量更是不少。
东晋小朝廷最先按耐不住的是前一段时间刚刚被释放的褚裒。他视自己的被俘为奇耻大辱,没有一刻不想着报仇雪恨,先通过自家闺女对朝中的态度进行试探,得知不少人也有想法才站到台前。
褚裒第二次找到了庾翼,再次提出携手合作的意向。
庾翼现在是无官一身轻,子侄这一代没有可堪造就的人,就着力培养家族中的孙子辈分这一代。褚裒来找他时,他已经做出安排,要亲自带着一些挑选出来的孙子辈前往长江以北,进行一次眼观为实的游历。
褚裒找庾翼,携手要的是庾氏的力量。他话没有说几句就谈到了刘彦自绝于天下诸胡的事情,最后面又说:“联合赵国、燕国、成国、代国,凉州刺史府我们也能左右,可以再次形成全天下围剿伪汉的局面。这一次是伪汉自寻死路,各国必将更加众志成城!”
当时的庾翼是听愣了,他沉默了很久,有如火山一般地爆发:“胡虏肆虐中原数十载,杀我百姓,夺我祖庙,狼子野心,以掳掠屠戮为乐。汝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今朝汉王传檄天下百姓奋起抗胡,尔却非但不心怀百姓,却要助纣为虐!?”
褚裒被庾翼一阵怒吼,是吼得目瞪口呆外加莫名其妙。
要说,目前的国家观念是有,民族观念也有形成,要不就不会有那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话。但是世家出身的人根本不会想什么民族之分,看的是家族利益与个人荣辱,要不也不会发生中原众多所谓大儒和世家争先恐后为胡人效力,更多是帮助胡人残害同族。
庾氏一族在长江以南绝对是特殊的一家,那是受到庾亮的影响,再有庾冰和庾翼以庾亮的遗愿为奋斗目标。庾翼有多次与刘彦见面并聊天的经历,相对比长江以南的任何一人,他该是最了解刘彦,双方在一些思想和意志上多有重合的地方,只不过是屁股下面的位置不同。
没有了官职的庾翼不需要再根据屁股而决定行事方针,从他想要带家族子弟前往汉境可以看出一点,那就是一种思想到实际行动上的落实。他更是不需要对一些看不过眼的人再曲意迎逢,可以明白地展现出属于自己的意志。
褚裒被一阵怒吼只能选择离去,少不得是要在一些同盟面前絮叨庾翼有靠拢汉国之心。且不管他们对庾氏一族是什么看法,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暂时动不得庾氏一族,能采取的只能是刻意的冷落。
大概是刘彦发布更针对性檄文后的半个月,汉国采取了更有力的措施,是广派人手进入石碣赵国境内,领导各地百姓对胡人残暴的反抗,有效地整合更多的力量与胡人进行抗衡。
后面的举措是由于一点,石虎再次从邺城突围,大批主力追随石虎撤离后,冉闵的北伐兵团全面围住了邺城,切断了邺城与后方的交通线。
石虎再次不战而逃,对各族胡人造成的影响十分恶劣,引起了各地胡人的恐慌,给予汉家苗裔的却是底气和士气上的鼓舞,一起一落之下优势更加倾向于汉国这边。
汉国核心高层对于石虎放弃邺城却是开心不起来,种种迹象都在表明石碣的重心开始移往并州和朔州,大有要放弃其余诸多州郡的意思。
刘彦下达明确的杀胡令,不需要石虎再做什么动员,迁往并州和朔州的胡人仅是一个月就达到百万的数量。
“要是胡人将根牢牢扎在司州,我们哪怕艰苦也能缓慢推进并逐渐消灭。”冉闵身处邺城战场,对部下谈到石虎北迁造成影响的深远:“一旦胡人入了草原,恐怕是会再次演变为‘马邑之战’前的情势。”
马邑之战是发生在西汉,那个时候汉帝国实力远超匈奴,可是却无法一举灭掉匈奴,双方的战争前前后后打了一百三十余年……
第455章:再来一次百年战争?
一朝虏夷乱中原,士子豕奔懦民泣,确实是中原现如今最真实的写照。这种背景之下,汉军坚持北上自有救黎民于水火和解百姓于倒悬的使命感,亦是能够使各地遗民自主自发地向汉军靠拢。
冉闵率军围困邺城,周边百姓自发前来者无数。
经过这一次石虎挑动的种族仇杀,中原遗民总算明白一件事情,忍受不是长久之计,分散自保也无法保证安全,只有奋起抵抗才能活命,靠拢向汉国才能得到安生。
石虎并不是没有原因的不战而逃,是石碣赵国的粮秣已经难以支应大军的消耗,再来是邺城数十万的苦力愤然而起,内外皆是不稳守城难以持久,不逃难道要打一场绝对被动的战争?
邺城原先是在大建宫阙,四面八方被强迫来劳动的百姓一直在增加,他们的奋起自然是受到冉闵派人的鼓动。冉闵对那些人说得非常清楚,大仇杀之下没有无辜之人,不奋起配合汉军只有死路一条,早早就憋着一口气的数十万人见汉军真的到来哪有再沉默的道理。
外有汉军虎视眈眈,内有数十万苦役愤然而起,冉闵只是花费七天就攻克邺城,他一面向临淄中枢发去捷报,另一面是收编邺城青壮,仅仅是休整了三天就继续开拔北上。
邺城以北就是石碣赵国的核心地带,曾经这里汇集着羯族、羌族、氐族等各族的核心人口,要不是胡人没有选址建立居住点的习性,必定是村庄和城镇林立。
胡人对城池没有什么追求,习惯的是四处迁徙,邺城再向北方的区域先有一座临水城,再往北六十里便是古城邯郸。
临水城建造于滏水北岸,滏水是漳水的支流之一。
冉闵率军继续北上之后,抵达滏水边上时,迎接他们的是一支从冀州方向突入的汉军舰队,连带临水城的城头飘扬的也是汉军的旌旗。
已经是征北将军的冉闵,他有权过问的事情非常多,其中就包括吕泰兵团近期的动静。
冀州那边的战事没有太多的变化,双方依然是沿着漳水两岸在对峙和僵持,吕泰却是有向中枢汇报一些相对特别的事情,例如发现对峙敌军后方有很大的活动迹象。
“石虎要经营并州和朔州,迁移人口前往充填乃是必然。”冉闵对冀州方向的战事没有变动感到满意,他们要继续北上的话,冀州那里的吕泰兵团就成了他们的侧翼。他对部下说:“我们的下一步是攻克邯郸,再取广平全郡。”
若说吕泰所部现在是冉闵的右侧护卫军的话,位处上党郡的谢安所部就是冉闵的左侧护卫军,三支大军是在大范围形成一个三叉戟的箭头,相对而言的却是冉闵本部才能决定这一场北伐之战。
察觉到石碣赵军以及众多胡人在后撤,冉闵表现出了攻势如火的一面,他仅是留下三万人马,其余是分散出去。
汉军每到一地都能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护,一幕幕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画面不但极大鼓舞汉军将士的作战热情,亦是极力汉家全民士气。
身在临淄的刘彦每天都能接到前线的战报,对冉闵保持高速推进的速度没有什么意外,对物资的消耗亦是早有心理准备。
汉军每到一地都要帮助当地的百姓,医治会大量消耗药材,放粮同样会消耗大批粮秣,那是决定大举北伐之前就已经预料到的事情,尽管是大批量消耗掉物资,却是获得了土地以及人口。
大殿上的朝会结束,内殿的核心会议才刚开始。
“征北将军已经攻克了邯郸,下一步是想要直接向襄国推进。”纪昌说这话的时候没有感到欣喜,看上去反而有些忧虑。他一脸思索地对刘彦说:“看到石碣是真的想要进行全面龟缩,真的形成这种局面……”
并州还算并不是全部草原,存在大片的山地以及水系,再加上一个朔州则真的能让石碣在龟缩后能够蓄积力量。
刘彦明确下达杀尽胡人的命令,不但是激励各地的人抵抗胡虏,为的还是减少胡人的总体数量。汇集过来的情报却显示一点,撤往并州的人口不下于一百五十万,并州和朔州本来也有个一两百万的人口,他计算下来石虎拥有的人口恐怕还有个四百万左右。
对于局势的发展汉国中枢有个预判,一旦石虎不再重视疆域的争夺,真有意保住人口放弃土地,整体的局势真的有可能往曾经的汉帝国对匈奴的方向发展。
纪昌忧虑的就是石碣撤往草原,尽管汉国是在开疆拓土显示情势一片大好,可短时间大举的开疆辟土必定使内部更加不稳,再来是无法将石碣消灭在地形复杂的中原地区。
要是有一张地图的话,可以看到汉国的疆域已经有点像是曾经汉景帝时期的规模,缺失的是并州、幽州、辽东以及关中三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