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中唐 第265节

敬罗府不过只有四千兵将,面对五万大军,很难承受对方几次攻击。正当大军将攻城阵型摆好,一箭未发,回鹘军从原路返回。连捡来的那座小城也没要,来得快,去得更快。

谁也不知道回鹘搞什么名堂,绝不可能因为郭昕是郭子仪的侄子而放弃攻城。但有一件事可以肯定,回鹘最近应该不会攻击西州了。暂领陇右西州节度使的武达夫和众将商量,将要对付回鹘的五千竹杆兵,派去支援陇右西州城。

西州城的战事打响,这个消息被几只小鸟送到长安,离皇宫不远的天机营。

最近一年才成立天机营,最高官职是正六品、天机营主事赵卫。

赵卫现在的官职比他老爹还高,在京城混得还不错。就是太忙了,按朝廷要求,不但要在各军中建立飞鸽系统,在全国各道州也要建立。钱和人虽是由朝廷出,但他事事都要亲自兼细。还好有个好妻子帮忙,才让他能缓口气来。这个好妻子以前是小妾,现在已经转为平妻。

紧急军情他不敢怠慢,亲自送到宫中。这个消息并没让大家如炸雷降临,两国屯兵边城有不少日子,不进攻才不正常。只是大家没想到,为什么回鹘会自动退兵。李豫和几个大臣一番商量,决定招回鹘驻京使臣阿干达前来问话。

中年太监一天跑了三回,三回阿干达都以重病为由拒绝。没办法,李豫派出两个太医前去医治。马上将何浩然招来,准备派些太医去医治受伤将士。太医署被他搞得和以前是一个天一个地,怎么实行大家都不懂。

李豫甚至太医署到底有些什么机构、人员等等都不知道。当甩手掌柜,放开权力让他的好女婿改造。

太医署原有太医十六人,那太医的弟子和一般医者并不是太医,这部分人朝廷发的工资不多,又当助手又当下人。可以说除正副两个太医令,其他全是兵。

何浩然掌管太医署的时候,他的医疗改革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功,以县城为单位,发展到全国各地。他将一些比较年青、好的医生招集到京城来,分成内外科、儿科、妇科等等八大科、三十六个小科。

他征得李豫的同意后,将这些学业逐渐有成的医生分成几个等级,全部纳入太医院。最高级为太医教授,目前一共有十五人,以前的十六人有两人没上榜。

暂时是预设品级,因为朝廷还没答应他。太医教授属正六品,以前太医除当官的几个,不过只有七八品。被他一次性提成正六品,大家的积极性都突飞猛涨。

他们负责从事各种医学的带头研究,可以说都是何浩然理论上的亲传弟子。这些太医并不是全方位学,他们以前就有自己的专业,比如儿科妇科之类的,何浩然只是在基础上有所增加。还要轮流负责传授知识,对象是从全国各地来的大夫。

第二个等级是太医,目前一共有六十八人,不少人是各个太医教授的弟子。如陶林那种,属于太医中的佼佼者。太医是从六品到七品范围,大家的贡献、水平不同等级也不同。目前预设全都是从七品下,没一人得到升职的机会。

第三个等级医师,有三百八十多人,几乎全是从全国各地来的大夫。八九品范围,谁要是能升到七品,自然提升至太医。医师具有从医资格,当然如果是为王公大臣治病,必须要太医。

第四个等级是护士,护士最苦,又当学徒又当护理。比如一些手术病人,端屎端尿那些都是护士的事。目前有一千八百多人,少部分是从全国各地来的大夫,大部分是何浩然在京城周边招的年青人。

护士没有品级,工资还不错,每个月三两,包吃住,目前暂时住在租的民房中。每月有三天假期,其中优秀者,和前面三个等级一样,享受年终奖和假期。当然,不可能有医师那样高。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他将自己实施的医疗改革娓娓道出。所有人,包括李豫都呆住了。对他一直有气的蔡襄最先回神,指着他怒吼:

“你将我大唐的太医院都搞成什么了?养这么多闲人,工资你开吗?”

蔡襄的责怒谁也没帮他,现在的官员逐渐增多,有不少人白拿工资没事干,这方面颜真卿最清楚。就算蔡襄不责怒,他也要质问。

“医师和护士的工资是我开的,都开三四个月了。加上吃住路费等等,花了好几万。这些钱我记着,待朝廷宽裕了我再报销。”

“哈哈哈哈,”蔡襄心情高兴得有些失态,赶忙将嘴巴闭上,正色道:

“你就慢慢养吧!皇上没承认你这样搞,朝廷也没承认。太大胆了,枉皇上对你如此信任,居然胡作非为,将太医署搞成如此样子?皇上,臣建议立即取消何浩然对太医署的管理之权,并责令恢复原样。所有费用,由他自行负责。”

李豫没有开口,其他官员也没有开口,都在等他的下文。连元载恨他如骨,在心里也不得不承认,在内政上他是个奇才,不可能会犯那样的错误。

他笑了笑问:“蔡大人,我请问你,医疗改革到现在,朝廷在这方面亏没亏钱?”

蔡襄现在算是中上层,这些事他知道。想了想回答:

“前两年没赚,今年除开朝廷的支出外,赚了二百余万两。”

“医疗这个行业,绝对是稳赚不会亏,一年年只会越赚越多。”他十分有自信地说:

“我先前的医疗改革只是第一步,现在太医署改革是第二步。我要让大唐的子民可以做到有病得治,十病九愈。提高大家的寿命,让我大唐越来越繁荣昌盛。”

大家还在想他说的话,他举了一个例子:

“比如妇产科,生孩子不少人知道,那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我大唐婴儿出生的存活率不高。如果我们能将婴儿的存活率提高几倍,那是不是意味着我大唐每年要增加几倍的人口?还不算被救活延长寿命那些?人口多了,各种劳动力都会增多,这是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必不可少的一件大事。”

第两百二十七章 建医院的构想

第两百二十七章建医院的构想

官员也是人,不可能智商都一样。吏部一个年青官员质问:

“人多吃的就多,那些小孩可不能种庄稼,还有这样一来老人会逐渐增多。如果任其疯长,以后我大唐饿死之人只多不少。”

说这话就表示已经认可何浩然的医疗改革,能为大唐增加人口。但这个官员说得太现实,让不少人看着他皱眉。在有些人快出声弹劾他之前,何浩然给这个勇于说实话的年青人去掉一些麻烦:

“你说的是个问题,不说其它,小孩老人在增加,年青人也在增加,这是相辅相成的规律。并且他们不是什么都不能做,小孩可以带动经济,不能做事的老人,怕要在七十岁以上。操劳了那么多年,对国家所做的已经够了,远远抵得过他的收获。

以后我们还要对农业、工业等等进行一些改革,大家不用担心粮食不够。我敢向大家保证,以后的粮食只会越来越多。”

他这些改革,除了士农工商影响到大家族,遭到不少人反对外,其它的改革对大家都有利,基本不可能有人出来反对。

不少人比刚才那个官员的智商高,根本没有那种杞人忧天的想法。李豫已经听得十分心动,催他将第二步医疗改革说出来。

“我先声明,这并不是与民争利。主要是为了提高我大唐子民的寿命,让他们过得更好。”他先是一番说明:

“现在有百分之八十的县,都有我们的医疗室。有不少医疗室的医生,只是看过发放的书籍,医术并不高,在不少地方竞争不过当地的大夫。我的理想是至少在每个县,搞一个医疗院。什么是医疗院,至少有一个太医、五个医生、数十个护士。形成手术、药物、理疗为一体的全方位国家医疗机构。”

李豫在吞口水,几个宰相眉皱眼小,百官一阵迷惑,这是他停顿后看见的场景。懒得看那些对自己不信任之人,盯着李豫又开始演讲:

“当然,以目前朝廷的经济实力,这些还难以实现,所以我觉得饭还是一口口吃好。我的建议是在长安、太原和杭州三个地方,先建立一个这样的医疗机构。太原和杭州各有一个太医教授、十个太医、五十个医师及护士若干坐镇。那里同样可以手术、输血等一套高难度的治疗。不分对象,视其病情、所用药物等等收取相关费用。”

“啊!”许多人终于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叹。他们不是傻子,知道这笔帐大概怎么算。如手术、输血等这种东西,目前只能在长安,并且针对的对象不是大臣就是皇亲。在外面建医疗院可以针对所有人,包括外国有人。如果真那样做,只怕接银子能接到手软。

“浩然此法太好了,朕同意,就这么做。”

只有李豫一个人同意,百官各怀心思,何浩然没想到第一个站出来的是阳城。阳城因为上次舒家一案,立功加李豫赏识,现在是从六品朝请郎,升了几级。

“这样的确可以赚很多银子,但赚的只是富家之银。下官想问问何将军,那些急需手术、输血等等贫民,他们很难交得起那笔银子,那些人该如何是好?”

阳城的问题很犀利,让他很难回答,苦笑道:

“以目前朝廷的经济来看,很难为他们免单。你说的那些,是我以后的医疗改革,提前我告诉大家吧!以后朝廷富裕了,可以全民医保。什么叫医保?比如一个贫民,他在医疗院花了一百两银子,朝廷可以报销至少一半。如果是官员,可以报销百分之七八十。无论什么病,这样能大大缓解他们的压力。以后朝廷都能那样富裕,我想百姓同样能负担那些银子。”

超前卫的思想,许多人一时不能想明白。但他的出发点和现在的仁德相同,大家都听得懂。一时间大殿冷清下来,许多人在想,极少数想明白之人,用一种无法形容的目光看着他,朱泚就是其中之一。

可能是与他合作多了,礼部尚书王延绍问:

“何将军的想法非常好,简直是完美。我大唐如果能那样,什么安宁和谐、边界等等都不是个事。有如此强大的国家,绝对能让四海归心。做我大唐人有那么多好处,谁都会争着来投。相信有朝一日我大唐能如何将军所言,但怕是我们都无法等到那一天了。

我们说点现实的,这个医疗改革的好处我就不说了。必须要尽快建立,才能让大唐子民享受到这些好处。十年内朝廷怕是拿不出那么大一笔钱,何不像邸报那样将它民间化?让所有人都能办这样的医疗院?至于其中的技术等等问题,我相信何将军一定可以完善好的。”

首节 上一节 265/9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