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 第210节

十几天后,伊布哈兹出现在福州城内。大食商人长期在泉州一带做生意,福州也是非常重要的贸易城市人。当伊布哈兹经过现在的福州街头,回想起十年前的盛况,心里面就无比惆怅。这里曾经有好几万大食商人,他们曾经掌握着大宋整个南海的贸易,他们拥有巨大的财富,每到海船进出港的时候,数量庞大的船只上都悬挂着真神的旗帜。

随着赵嘉仁彻底摧毁了蒲家,随着大宋航海行会的崛起,属于大食商人的一切化为泡影。进出港口的船只比以前更多更大,然而船上飘扬的都是航海行会的旗帜,在船上与港口忙碌的都是宋人。他们只进出于宋人的商馆。大食人的商馆要么出售给宋人,要么改换做了别的生意。

有船队的大食人选择离开,留在福州的人口不到以前的半数,大部分的日子越过越糟。看着那些垂头丧气的大食人,伊布哈兹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这些兄弟的命运。

到了一处挺大的院落,门口的人见到伊布哈兹过来,便探身出去看看街道。见街道上并没有可疑的人,看门人这才让伊布哈兹进去。在主要的建筑中已经聚集了不少人,他们整齐的坐好,听着智者讲述。

“在大蒙古,蒙古人是一等人,我们和色目人是二等人,北方的汉人是三等人。在大蒙古,三等人敢对二等人和一等人动手,那是要杀头的。前一段,蒙古大汗就处决了好些汉人,因为他们居然在做生意的时候打了上等人……”

智者绘声绘色的描述大蒙古的美好生活,听讲的大食人各个如醉如痴。有人心痒难搔,忍不住发问道:“那要是上等人杀了汉人呢?”

这个问题代表了听众的心声,听众们都坐直了身体,目光灼灼的盯着智者。智者先理了理自己的白胡子,推了推鼻梁上福州眼镜行生产的玻璃老花镜,这才用一种理所当然的语气说道:“上等人杀了汉人,赔一头驴就好。”

哦!!!听众们马上发出了一阵欢喜的声音。看他们眉开眼笑抓耳挠腮的模样,真是恨不得马上就生活在大蒙古的统治下。

伊布哈兹在外面听着智者讲述这个从北边来的说法,心里面也颇为感动。大食商人在福建路很多地方都有居住,这些居住点串起来就组成了一个情报通道。伊布哈兹只是这条情报通道中福州情报节点的成员。不然的话他也不敢这么大摇大摆的进入福州。

大蒙古是不是真的如此,伊布哈兹其实也不知道,但是他愿意相信智者所言是真的。他对现在的日子已经受够了,等蒙古灭了宋国,他其实也不求日子如智者所说的那般好,只要能回到大食商人红火的时代就行。

大食商人自有自己在福州的渠道,伊布哈兹此行带来的是催促蒙古间谍抓紧行动,消息很快就送到了目标手中。又过了两天,在一个休息日,董永年再次被礼部官员的吃饭邀请。

理论上两人是同乡,在福州这个远离荆湖北路的城市,老乡们会面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见到那张脸,董永年的脸上登时就露出了些厌恶与不耐烦。然而他很快收起这些表情,挤出了笑容。

进了大食人开设的饭铺,上到饭铺的二楼包间,董永年觉得心中忍不住生出强烈的不安感觉。这里完全处于敌境,若是这些人要突然加害董永年,他大概是很难幸免的。

在此时,董永年不得让自己回忆起令丁飞那令人厌恶的声音。“你要记住你的心态。你若是把自己当做一个肃奸委员会的干事,你和间谍就是敌我关系。可在间谍看来,你和他只是同乡,是被他捏住痛脚的同乡。记忆起来你之前的心态,你厌恶他,你想摆脱他,你又因为害怕被官府知道你们有接触,所以你又不得不对他有所求。恳求他放过你。收起敌对的心情,记住这种不得不合作,又想友好结束合作的心态。只有这样,才不会被识破……”

虽然一想起丁飞来,董永年就有种负面的情绪。可他不得不承认,这小子的确在很多地方有可取之处。

此时伙计端上了茶,董永年连忙结果茶壶,给对面的‘同乡’主动倒茶。

同乡用居高临下的表情看着董永年的行动,他没有立刻喝茶,而是等伙计离开后开口问道:“董兄弟,你弄到配方了么?”

“汪哥哥。你还是放过我吧。”董永年哀求道。他原本以为自己说这话的时候会很生硬,却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回忆丁飞的话而酝酿起了足够的心情,他此时发现自己竟然完全进入被要挟着的心态,虽然还知道自己是肃反委员会的成员,但是那根本只是知道。此时的董永年只想摆脱被强加的盗窃配方的威胁,回到他习惯的正常生活中去。

第019章 南北之动(下)

“太尉,为什么要把火药配方交给那些间谍?”董永年语气严肃,表情也很严肃。

一天前,董永年拿到了要交给间谍的配方。一硫二硝二木炭的比例,把这些成分碾碎,用荞麦汁混合揉成块,阴干,再切粒。董永年拿到的配方里面主要部分其实就是制作颗粒火药的正确途径。虽然还有些其他部分也许不太对劲。譬如木炭选择含油木料,但是不要太油的木料烧制成的木炭。

看完对这部分内容,董永年当时就表示自己不会答应把这个给间谍。除非是上头有人给他一个明确的解释。态度坚定的董永年和丁飞等人就被送到赵嘉仁面前。赵嘉仁开口就承认,“给他们这个配方是我决定的。”

即便确定是赵嘉仁的命令,董永年也没有丝毫放松,他严肃的问:“太尉,为什么要把火药配方交给那些间谍!”

赵嘉仁并没有因为被质疑而生气,年轻人这么有责任心,他很喜欢。所以赵嘉仁解释道:“原因很多。譬如,这个火药不可能永远保密。所以由我们来选择性的给蒙古人,对我们有好处。譬如,我们想收网,但是得有个理由。火药被盗如果坐实,蒙古人就不会起疑心。他们会认为是我们事后追,而不是一开始就知道。反正这是个综合考虑的结果。”

“可这玩意送到战场上,我们会不会多死人?”董永年问。

这个问题让赵嘉仁不高兴了,他冷冷地答道。“如果你认为战场是一个永远不死人的地方,那只是说是你的妄想。蒙古人的火药再糟糕,他们也不是不懂火药。我们不可能不死人。”

董永年听出了赵嘉仁的不快,他连忙换了个说法:“太尉。蒙古拿到火药配方,会不会大规模的装备火炮?”

这个问题挺靠谱,赵嘉仁点头点,慢慢地答道:“武器装备永远都是最费钱的。但军事工业就未必如此。蒙古人要是敢大规模造炮,这只会让蒙古的消耗越来越大。我认为蒙古很有可能就在这种穷兵黩武下倒掉。至于他们多生产出来的那点火炮,根本改变不了战局。”

“……还请太尉明示。”董永年听不懂,却觉得自己又似懂非懂。

赵嘉仁反倒不太想讲了。为了能够说服高级干部,他已经废了很多口舌。对于做无用功,赵嘉仁感觉自己受够了。正准备让这帮年轻小子赶紧该干嘛干嘛,赵嘉仁却莫名的心念一动。他开口了,“我们用来生产火炮和火药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设备,每一个产品,都是我们其他生产者能生产的一部分。然而对蒙古人来讲,他们每一个环节都是负责这方面工匠的全部。所以我们的成本是蒙古的30%或者10%或者更低。蒙古人若是想维持和我们一样的产量,他们的消耗就要无限的提升。”

这番说辞虽然不能称为高度凝练,却也是赵嘉仁与高级干部们谈话时候归纳出来的。说完之后,赵嘉仁看着屋里面的几个年轻干部。他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年轻人在苦苦思索,却没有完全不明就里的感觉。这让赵嘉仁不得不问道:“你们怎么看这个?”

“因为咱们有工程师吧?”董永年迟疑地答道。

赵嘉仁整个人靠在了椅子上。这个回答不能算正确,然而这个回答却点出了一个要点。

继董永年之后,丁飞也开口了,“太尉。蒙古人只有经验,没有理论。他们不这么做也不行啊。”

这话一听就是从丁羽那边学来的,是丁羽从赵嘉仁这边听去的标准答案。赵嘉仁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失望,成为知识份子之前都得经历知道份子这个过程。在现在这个时代,一个正确的知道份子也很宝贵呢。

面对知道份子,赵嘉仁决定结束这次谈话,“和我们相比,蒙古人永远都只能生产出质次价高的产品。以蒙古人的文化和态度,他们只会野蛮的使用人力,这就会造成更大浪费。所以我并不担心蒙古人和我们比拼生产力。要是有什么担心的,我只是担心蒙古人不和我们比。明白这些就去安排吧。”

从赵嘉仁这边出来,董永年最初还挺感动。可等他接受了具体任务之后仔细思量,又觉得赵嘉仁的话好像有问题。蒙古的效率低,并不等于蒙古得到劣质的火药配方后无法增加蒙古火炮的产量与威力。董永年最在乎的‘给自己人增加伤亡’的问题其实没有得到明确回答。

不过董永年也不敢再回去问。如果再纠缠此事,那就是指责赵嘉仁无视军人的死活。这可是大不敬的态度。

交货过程很顺畅,拿过整整齐齐写了生产流程的纸看完,汪同乡把纸折好放进怀里。接着对董永年说道:“董兄弟,东西我拿到了。今日就到这里吧。”

董永年连忙吞吞吐吐的问起了‘赏钱’的事情。汪同乡呵呵一笑,“这方子是不是管用还不知道,我怎么给你钱。放心,如果真的管用,你定然能拿到钱的。”

听了这话,董永年一脸患得患失的表情。等此次会面结束,董永年与这位间谍同乡背道而行之时,他微微的叹了口气。如果没有加入肃奸委员会,他大概就会被间谍同乡给唬住。加入之后大家一分析,蒙古人哪里有能力隔着几千里有效操纵情报网。至于控制董永年父母的话也颇不可信,蒙古人控制大宋才多久,并不可能掌握大宋详细的户口资料。更何况以蒙古手中能够阅读人员的数量,他们并无进行详细查询的能力。

基于这些,董永年也明白间谍老乡许下的几百贯钱根本就是空口说白话。想到自己之前居然被这么个满嘴瞎话的混账东西给恐吓住,董永年感觉颇为羞愧。

之后的几天里,蒙古在福州与泉州的情报网开始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听着汇报的伯颜大帅看着手里的火药配方,从头到尾都一言不发。真正给蒙古人当间谍的南宋降臣并不多,大食人更是主动靠上来表示要和蒙古合作,提供情报传线服务。他们被赵嘉仁干掉,伯颜大帅既不心疼,也没有丝毫自责。

假如他知道大食人因为坚信南宋必败,期待在即将建成的四等人制度里面占据第二等级,因此被大宋给灭掉。他大概会说,‘你们居然这么想,让我也很绝望’。

当然,以伯颜大帅的性格,他更大可能是继续一言不发。因为手中的火药配方的价值对蒙古可比那些吃大宋的喝大宋的又背叛大宋的家伙更重要。

命人叫来张弘范,伯颜把火药配方交给他,“马上让那些工匠们配制。”

张弘范看了看配方,眉头已经微皱。他没有立刻领命,而是说道:“大帅,这硝石可不好找。”

硝石最初写作“消石”,在战国时已用做医药。其化学组成是硝酸钾。自然界中的硝石往往是土壤中含氮有机物质在细菌作用下分解、氧化成硝酸后与土壤中的钾素化合而成。每当秋高气爽的季节,它通常呈皮壳状或盐花状析出来,覆盖在地面、墙脚,这就是所谓的地霜。特别是在猪圈、马厩、厕所附近的墙角尤多。

硝民扫取这种含硝的土块,置于桶内,加水浸泡。经过滤后,将滤液熬煮或晒干,就得到硝石结晶。赵嘉仁一直是这么做的,特别是在有了显微镜之后,菌种培养选择更加给力。除了能有效生产硝石,更有效生产出亚硝酸钠用作食品防腐。

最近一年多来,硝石主要是靠从扶桑洲南部的干燥地区往回运。虽然在扶桑洲开采以及运输硝石的成本不低,却还是比生物生产的成本低多了。即便如此,赵嘉仁这边也只是刚够用。没有硝石矿,也没有生产理论的蒙古就更难大规模获得硝石。

张弘范接触火炮比较早,对配置火药也多有关注,一看配方就知道硝石需要量非常大,所以马上提出自己的看法。

伯颜问道:“江南各地的硝石都已经收集光了?”

“硝石都在药铺。现在药铺里面什么都不剩。”张弘范回答的非常果断。他麾下的蒙古兵已经把能抢夺到的各种值钱东西统统抢走。药铺这种地方早就连根毛都不剩,现在唯一没有开始大规模抢掠的只剩南宋人口。

伯颜对于明确的事情从来不废话,他给了指示,“现在是试着制作,用不了多少硝石。我会让北边尽快往咱们这边运。你也派人询问宋人里面谁是制作硝石的,找到之后就让他们制作上贡硝石。”

首节 上一节 210/9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