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汉之魂 第162节

皇帝开口道:“朕无时无刻不担忧嗷嗷待哺的饥民,爱卿研种出如此高产农作物有大功于社稷,朕会不吝厚赏。”

“陛下,老朽已经高居庙堂心满意足,今日老臣举贤不避亲要为一位少年英雄鸣不平。”

满朝文武都知道徐光启准备说什么,崇祯皇帝乐得听下文,想着趁此良机给黄汉父子一个说法。

孙承宗感觉有些不妙,貌似压制那个投机之人困难重重啊!

一众东林党员知到此时此地在公然跳出来阻挠皇帝恐怕会自食其果,他们决定暂避锋芒,一个个装聋作哑,也算给曾经的党员徐光启面子。

见没有人打岔,皇帝有意大声问道:“爱卿是否准备为黄汉讨要公道?”

“然也!老臣在永平赈灾三个月,耳濡目染黄汉如何做人、做事,不错,他确实年少气盛,又是嫉恶如仇难免会得罪朝堂权贵。

可是他的拳拳之报国心老臣感触甚深,如此忠臣良将朝廷不予以重任简直是暴殄天物。”

黄汉请锦衣卫刻意散布不利于关宁军的言论,又由于此事跟正在京师把烤红薯和炸薯片卖得红红火火的黄汉有关,这几天这些言论是酒楼、茶肆热议的主流话题。

方正化主动求见曹化淳讲了辽人守辽土的弊端,皇帝当然已经得知这些言论,他认为有一定道理,心里在谋划着如何徐徐图之。

徐光启很明显是准备替黄汉讨要封赏,这正合帝心。

崇祯有意问道:“爱卿为何会如此抬爱黄守备,莫非他果然不同凡响?”

“黄汉确实有过人之处,老臣会指导农民种植甘薯和马铃薯,但是根本没有能力把这两样东西卖得火爆到需要排队。

从承担风险鼓励农民放下思想包袱去种植甘薯和马铃薯,到挖空心思想着如何把收成推销到千家万户,一步一步都是谋而后动,黄汉大才,老臣不及也!”

朝臣顿时不淡定了,他们开始窃窃私语,徐阁老恐怕言过其实了吧?要推销自己的关门弟子也用不着如此贬低自己啊!但是大家也觉察到了徐光启对黄汉的看重。

皇帝见火候到了,决定顺水推舟,问首辅大臣周延儒道:“永平、滦州大捷的封赏早就下达,为何黄汉父子以及‘红旗军’的封赏拖延至今?”

周延儒此时哪能不明白给予黄汉封赏的呼声占了上风,他从善如流道:“臣和内阁诸臣早就合议达成共识,今日正好请圣天子一槌定音。”

崇祯道:“内阁已经有了章程?爱卿请讲。”

“永平守备黄汉连升三级以正三品抚宁游击将军实授给予,为了给一块地盘让他练兵,故而兼职正三品抚宁卫指挥使。其父黄沂州因功官升一级,其余官佐升一级两级不等。”

“如此甚好,朕准了。不知兵部核准抚宁游击营多少兵额,军饷又出自何处?”

第二百一十五章:抬杠

梁廷栋出班奏道:“启禀陛下,抚宁游击营核准兵额三千六百,其中骑兵一千二百。

耗用银和军饷每年十八万两白银直接从辽饷中划拨。本色每年两万五千石,其中麦子和杂粮各一半,由永平府供给。”

皇帝沉吟片刻道:“给予‘红旗军’的兵额还是太少了一些。爱卿……”

这时担心黄汉兵强马壮更加为所欲为的孙承宗再也忍不住了,他出班奏道:“陛下万万不可再给黄汉兵额,他能够组织的人马已经过万了。”

皇帝讶异道:“这是从何说起啊?”

孙承宗道:“人的能力有大小,什么样的人带什么样的兵就是这个意思。

黄汉拥有卫指挥使的职务,以他的能力给他两年时间,五六千的卫所军都有可能不弱与边军,再加上他父亲一千三百六十滦州守备营的人马,总人数过万那是必然。”

徐光启见老友公然拆台很不开心,面沉似水道:“按照督师大人如此说法,大明拥有卫所千百,在册的卫所军应该有百万之多,那么你为何没有调几万卫所军去辽东参战?”

孙承宗尴尬道:“徐大人说笑了,卫所军哪里堪战,仅仅能够充当劳力而已,跟建奴作战岂是儿戏,当然要用大明边军营兵。”

徐光启更加不高兴了讥讽道:“督师大人两种标准昭然若揭也!黄汉拥有一个卫指挥使的头衔,他的五六千卫所军战斗力就会不弱与边军,其他卫所军就是劳力而已?你这是哪一家圣贤书总结的理论?”

群臣忍俊不禁哄笑起来,连崇祯都觉得有趣,孙承宗老脸一红随之就坦然自若了。

他自认为胸中无私天地宽,此时君前奏对乃是为了大明考虑,道:

“老臣不是认为黄汉没有才能,而是恐惧他才华横溢,大家拭目以待吧,老臣认为交于他一个卫所,他就能够把那些已经跟农民相差无几的卫所军再次变成嗷嗷叫的虎狼之师。”

徐光启不以为然道:“这样不好吗?我大明有了如此人才何惧东奴窥视?”

孙承宗跺脚道:“神兵利器可以杀敌于无形,可是也容易伤害到自己呀!”

徐光启道:“危言耸听,孙阁老莫不是嫉贤妒能吧?按理说你我都一大半年纪了,应该不遗余力提携后辈才对呀!”

“你、你、你个书呆子,老夫没办法跟你说明白,总而言之黄汉此子不可大用。”

“老夫跟你的看法截然不同,老夫认为此子出将入相都足以。”

两个老头为了黄汉在朝堂上抬起杠来,一个力捧,一个使劲儿踩。

其实这二人都是明末著名的忠臣、良臣,只不过他们二人对黄汉的看法截然不同。

孙承宗认为一个小小守备居然敢犯上袭杀一员副将,由此可见此人胆大妄为无法无天,如果他麾下兵强马壮谁还能够节制?

徐光启跟黄汉朝夕相处接近一百天,亲眼看到了黄汉的爱心,看到了他从来不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待升斗小民和基层小卒,认为朝廷用这样的人才是老百姓的福音。

崇祯本来是想着能不能再给“红旗军”一些兵额多分掉一些辽饷,谁知孙承宗的反应如此强烈,他只能作罢。

徐光启见爱徒的兵额大了一倍有余还拥有了一个卫所的主导权也就不再争取什么,他见识了黄汉的带兵方式,认为给了黄汉抚宁这个舞台,想必不出一年“红旗军”就会再次出彩。

黄汉不知道自己已经官复原职,实授还由守备将军升一级成为了正三品游击将军,他此时正带着小妾楚楚在满大街溜达,京师大街上卖烤红薯和炸薯片的摊位前无一例外都是人头攒动。

已经火爆销售了三天,二百个烤红薯炉子和二十个炸薯片铺子自始至终都有排队等候的人流。

一个炉子居然一天能够卖掉三五百斤烤红薯,三天时间二三十万斤甘薯就卖了出去,回笼了资金高达一千余两,加上炸薯片的营业额已经突破两千两银子。

黄汉知道广告效应和新鲜感过去营业额才会是正常体现,一个烤红薯摊位每天买二三百斤就可以接受。

以二百斤算账每个摊位的妇女月收入也不会少于一两二钱银子,能够做到三百斤销售的业绩她们会拿到一两八钱银子一个月,有了动力就不愁积极性,去其他城池扩展销售时再次招募人手就会面临追捧。

黄汉在京师卖烤红薯,搞得声势浩大尽人皆知,又在怡春院高调纳妾,京师诸多公子王孙追捧的头牌清倌人楚楚名花有主。

他还即将在十二月六日大婚,正妻出自名门,乃是当朝正二品大员的嫡女,这些消息不胫而走,连远在辽东的奴酋红歹是都知道了。

这不奇怪,“红旗军”屡次让建奴吃瘪,他们自然被后金细作盯上了,黄汉的一举一动乃是建奴暗桩的主要监视目标。

可是过了没几天,黄汉就不公开露面了,据说这位英雄儿女情长,得了美娇娘楚楚做妾留恋温柔乡,居然常住怡春院牡丹阁,终日饮宴歌舞乐不思蜀。

首节 上一节 162/7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