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皇孙身份被朱元璋曝光了 第784节

朱怀听着内阁中肯的建议,沉声道:“刘夫子,方夫子,你们怎么看?”

刘三吾想了片刻,才缓缓地道:“防民之口胜过防川,若是任凭百姓非议朝政,终有一天,朝廷大事要受流俗影响。所以这报刊,当好好防范,至于可不可以执行,老夫是支持的。”

方孝孺点头道:“治国之道,当刚柔相济,徒以刚强,必将自折。况且士民与天子,若连为一体,则国家昌盛,若互相猜忌,则亡国可待。故民者水也,当因势利导,物有利弊,当取其利而防其弊,不必因噎废食。”

朱怀点点头,见两名夫子也没有什么反驳的意见,便道:“好!那报刊我们就先拟定发行。”

他说完,又对内阁道:“你内阁和都察院好好商议商议,如何拿出章程来杜绝祸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未雨绸缪,永远都要放在首位。”

内阁三阁老纷纷抱拳道:“臣等遵旨。”

朱怀挥了挥手,道:“如此,诸位就回去吧。”

杨靖三人走在宫内的御道上,不知过了多久,首辅杨靖才开口道:“殿下着实厉害。”

朱怀想要做什么,三阁老几乎一眼就看出来了。

设置报刊都是其次,恐怕朱怀的深沉目的,是利用报刊,来推荐摊丁入亩。

大地主大士绅不是喜欢邀买读书人吗?

天下那么多读书人,他们能邀买的完全么?

许多发不了声的读书人,报刊不就是他们发声的地方么?

殿下这是在用读书人牵制读书人!

说实话,能想到这么一种机构的存在和设立,就足以看出朱怀的手段究竟多么老辣。

站在他们这种高度,去判断一个人的行为动机和韬略城府,已经不单单是一片华丽的文章,或者倒腾出一个稀奇古怪的东西就行的。

无论文章多么经天纬地,无论发明多么利国利民,但对于这些政治家来说,这些东西都太渺小了。

他们放眼的是国家,是未来,是一个能根治和改变国朝体制的思想和革新。

而朱怀正在做的就是这一点。

他在用他超高的智慧,去真正的指点江山!

他不需要具体去说该要做什么事,朱怀只需要提出一个大方向,只要这个战略大方向是对的,那他就是高屋建瓴,就是集智慧韬略于大成。

这种东西,内阁三阁老只能在内心去细品,却谁也不敢说出来。

当日中午,内阁回值庐后,就召见了都察院和六部。

各部堂高官齐聚一堂,开始对报刊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有些人认为这报刊的设立就压根不妥,会管控不住渔轮,会对国家统治造成威胁。

有人则认为这是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全民监督。

不过在这么一个集权的封建社会,搞出这么大阵仗的东西,一定是十分危险的。

没有人敢冒这个险。

若是最后高调的建设报刊,却草草的收场,这才是对朝廷公信力最大的打击。

但是当内阁说朱怀已经决定了建造报刊之后,六部和都察院也就不敢再多说什么了。

0

朱怀的金口既然开了,就没有收回去的道理。

于是众人又开始就报刊立法方面展开辩论。

对于哪些事可以说,哪些事不允许说,他们还是做了一部分的界定,防止渔轮过激,会影响百姓的思想。

总而言之,报刊的建设,是不能阻挠朝廷集权,也不能阻碍了官僚阶层的特权,这是他们考虑的根本。

想要完全实现后世所谓的渔轮自由,最起码在这样的封建社会,是一定行不通的。

内阁值庐在热火朝天的聊着。

朱怀则优哉游哉的回到东宫。

许多事朱怀只需要提出一个大方向,手下的这些大臣自然会给统治者完善。

.

不必事必躬行,若是帝王对任何事都指手画脚,一来会缺失威严和威信。

二来会让百官对帝王产生轻视心里,也会让他们懈怠。

国家养仕,就是为了让他们治理国朝的。

“今个咋回来这么晚?咱们都吃好饭了,你吃了么?”

朱元璋看着朱怀,随口问道。

朱怀摇头:“还没。”

朱元璋哦了一声,对吕芳道:“去让膳房弄点饭菜过来。”

“遵旨。”

朱怀坐在老爷子旁边,随口问道:“太医院那边给檀儿看的胎儿如何?”

朱元璋笑骂道:“你这小子,是你媳妇儿还是咱媳妇儿啊?还要咱操心这茬事?”

“咱还能给你操心多久?”

朱怀笑着道:“那不也是您孙媳妇儿嘛?你这老头,不操心自己孙媳妇儿操心谁?”

说话间,吕芳端着饭菜走来。

一碟青菜,一碟青椒肉丝,一碗米饭。

首节 上一节 784/8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