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十大贤后 第125节

朱棣:“……”

好吧,对牛弹琴了属于是。

洪武元年七月,就在朱元璋还在规划新朝体制的档口,徐达、常遇春率领的北伐大军已经一路势如破竹直达天津。

七月二十七日,克通州,八月,明军直逼大都,元顺帝携后妃、皇子出逃关外,蒙古彻底结束对中原的统治。

忽必烈:他喵的废物,九十八年啊,朕的大元九十八年就没了。

元顺帝@忽必烈:世祖别伤心,至少朕还没死,还给黄金家族留了后。

忽必烈:滚,你丫还是死了好,朕见你就来气。

元顺帝:“……”

诶!生活如此美好,祖宗您却如此暴躁,不好,不好!算了,我还是去造人吧,为帮家族留种,我也是操碎了心。

此一役,明朝取得了长城以内地区的统治权,并将石敬塘丢失四百余年的燕云十六州光复。

地盘儿取回来了,按说接下来还打什么仗,你朱元璋安安心心搞建设,元顺帝快快乐乐造小人儿不好吗?

朱元璋表示,不好!元朝残余势力(北元)必须彻底扫除,他可没忘几百年前宋徽宗干的傻逼事儿。

也就是花钱买空城那事儿,钱花了,傻名儿留下了,最后还不是又回到金人手里了。

有鉴于此,洪武一朝共发动了十三次北伐,嗯,有三次是找王保保的,关键还让这货逆风翻盘了一场。

要说这货三战大明天团,还翻盘一局,也是厉害,无怪乎被朱元璋称为天下奇男子。

王保保:那是,也不看我是谁?

徐达:收收你那小傲娇,本将承认是我大意了,没有闪。

常遇春@王保保:保保你很不错,下次爷还来找你玩啊!

王保保:“……”

我**你个**啊,把我当啥了?

朱元璋:你就知足吧,天下人这么多,谁不得叫你一声保保,这难道不是荣耀?

王保保:哦No!灭世吧,毁灭吧,人间不值得!

洪武二年二月初一,朱元璋下诏令儒臣编修《元史》,说:近克元都,得元十三朝实录,元虽亡国,事当记载,况史纪成败、示劝惩,不可废弃。

令李善长为监修,召集儒士,征集史料,费了大概两年不到的时间,修成了《元史》

于是,世讥《元史》粗率,基本就是照着元实录抄了一遍,分了卷章,这事儿正常,毕竟元朝都没了,还有多少人愿意好好修《元史》?

而且,废时不多,反而是历代修史的正常抄作,毕竟该有的实录里都有记载,反而像是清修《明史》那样的才不正常,“精益求精”了属于是。

也在同一年,朱元璋在天下州、府、县中都设立学校,以“治国之要,教化为先,教化之道,学校为本”为由。

嗯,大家不用感谢他,毕竟就是这家伙一手掀起的考试内卷,看看明清两朝为个功名都卷到什么程度了?

还有府学、县学、国子监,有木有想到小学、中学、大学,哪像之前的宋元几朝,学校什么的多是民间办学,朝廷都不怎么重视。

而他开办官学后呢?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考童生、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最大目标考状元,一路考考考,多少人表示学废了?哦不,是考废了,万恶之源了属于是。

恍惚间,像是有个淮西大汉,一脸狞笑的表示:卷起来吧,卷死他们。

嘛!愿人生再没有考试,谢谢!

朱元璋:怪我咯!难道像元代那样蒙古人随便当官,汉人为官难之又难才好?

范进:我啊!受害者啊,考多少年了都?

徐渭:你怕是忘了我,一生就一秀才功名。

蒲松龄:真好啊,都比我强,呜呜呜X﹏X

甘罗:当~学渣集合了!

商辂:连中三元的我表示考试算个啥?哈哈哈~

蒲松龄:真嚣张!

徐渭:好想淦死他。

同年,正月二十八日,朱元璋告谕群臣,更换赞呼之词。

说:遇朝贺之日,赞礼官云赞呼,众臣皆呼‘愿君有道!再赞呼,众臣皆呼‘天下和平!问众臣觉得如何?

然后大臣们就回了,说:应该三呼,至于赞呼之词,是臣祈君之至诚。

将词改为:一呼天辅有德,二呼海宇咸宁,三呼圣躬万福,老朱点头表示同意,自此以后,朝贺不呼万岁。

(所以,如果谁穿越洪武朝,开口就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没准会被人当傻子,毕竟老朱已经改了,你又改回去是要干啥?)

洪武三年正月,朱元璋派徐达、李文忠、冯胜三路进兵北元,皆胜,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逃往漠北,他儿子子买的里八剌等被俘虏。

同年,朱元璋下令禁海,嗯,这事儿被诟病很多,但严格来说真没干错,毕竟当时正值那小日……就那鬼子国乱战一片,不少倭寇游荡沿海,换了谁敢让百姓出海?

有人或许要说了,出兵扫平不行吗?行,当然行,问题谁给钱啊!为了出兵扫灭北元,朱元璋都得紧巴巴过日子,再来一次扫荡倭寇……日子不过了?

明朝,别的不说,穷是真的穷,前期国家穷、百姓穷、当官的也穷,后期国家穷、百姓穷,至于当官的?当官的相当有钱。

当然,你要刨除海瑞这样的,那是真穷,吃个肉都能成当世大新闻,就问你服不服吧?

所以,诚挚建议,老朱你还是收收商税吧,历朝这么多国家,就你明朝是穷死的,尴尬不?

朱元璋:? ? ?

第195章 文人如剧毒

可能是因为幼年、少年时过惯了苦日子,所以这个农民出身的皇帝上位后从不搞铺张浪费,包括他的皇后马氏也是厉行节约。

唯有太子朱标和一众皇子过得最好,尤其是太子,作为朱元璋的儿子,老朱和马皇后生怕他会吃什么苦,所以东宫一切都是给的最好的,连东宫臣属都是开国那帮子元勋。

如李善长兼任太子少师,徐达为太子少傅,常遇春为太子少保,剩下的像什么汤和、邓愈、冯胜,刘伯温、宋濂、章溢、杨宪,有一个算一个,但凡在明初比较有名的,基本都兼任着东宫官职。

这哪是啥太子,压根就是个半个皇帝嘛,最离谱的就是老朱要是兴致来了跑外边儿打仗,政事什么的就是朱标处理,半点儿动荡都不会有。

无怪乎后世一大群人对朱标表示羡慕,这确实该羡慕一下,自古以来太子位坐得最稳的可能就是他了。

当然,有人会说还有朱厚照呢?对,那确实稳,但问题那家伙是完全没人跟他争,他爹就他一根独苗,哪像朱标这样,其他二十一个兄弟不管,光嫡系兄弟就还有四个,但谁敢跟朱标争?压根儿争不过啊!

杨勇:都是做爹的,差距咋这么大呢?

杨坚@杨勇:小子,话里有话啊!

刘据:差距不仅大,还挺离谱,完全奔两个极端发展。

刘彻:“……”

要了亲命了,来自亲儿子的暴击,要肿么破?

李渊@杨勇:这你可得跟世民多学学,逼你老子禅了位,还不是想怎么干怎么干?比如欺负欺负弟媳什么的。

杨坚@李渊:你丫魂淡啊,瞎教些什么?

李世民满脸黑线,父皇您可真好,儿已经“感动”得泪流满面了。

刘彻:唔~这还有个比朕还惨的,呼~心态瞬间平衡了。

李世民:“……”

书归正传,因为幼年时的遭遇,老朱对自己很严格,对儿子很好,对百姓也很好,可这好却绝对不针对官员。

开国之初,他便定下了官员俸禄,最高一品年俸九百石,最低从九品年俸五十石,一眼看去确实不少吧,但这是年俸啊,一年的生活都在这儿了。

对比一下汉代所谓两千石高官,得,还是别比了,明朝官员得哭死在厕所。

明朝官员泪流满面,老朱你就抠搜吧,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吃得少,天底下啥时候有过这样的?

老朱则淡定表示,以前没有,现在有了,你们是给百姓做贡献去的,要什么锦衣玉食,要什么车马仆从,通通没有。

坦白说老朱定的这个俸禄体系也不算太差,按这个标准在洪武初年是绝对能活好的,可惜后面老朱的骚操作来了,他不怎么懂经济,所以印大明宝钞印得很欢快,结果就是宝钞彻底烂大街。

而官员的俸禄到了洪武后期恰恰是发放宝钞居多,于是乎明朝官员又哭了,不带这么坑人的啊,我装米的家伙都准备好了,你就给我这个?这不就是纸吗?有个毛用。

顶层的官员当然有办法处理这些宝钞,因为他们的收入来源其实很广,但底层官员就造孽了,兢兢业业一个月,到头就拿些纸回家,无怪乎明朝后期贪腐成风,官场腐败,不贪的话说饿死可能严重了,但绝对吃不好,比如海瑞那样的。

朱元璋:所以,这制度就坑了底层官员?

老朱嘴角一抽,这可真是个悲伤的故事。

除去俸禄外,明朝官员感触最深的可能就是休沐问题了,想像汉朝那样五天一休假?不可能的。

明朝制度规定,官员月休三天,其余就是如春节、元宵、中秋有休假,嗯,皇帝寿辰也有休假。

看着挺好是吧?但请注意这是明朝中后期才有的好日子,至于老朱的洪武朝……抱歉,节假日外,休三天,年休,且有一天还是老朱的寿辰。

老朱表示休什么假,只有对社会没有贡献的人才要休假,像你们这样的社会栋梁之才,要什么休假,麻溜的干活儿吧。

可能这也是明中后期文官集团彻底放飞自我的原因之一,实在是老朱把他们压得太狠。

想想宋时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想想汉时年俸两千石高薪,明朝士大夫们那是越想越气,越想越难受,这能忍?啪!就把皇帝按在那儿了!

文官们百年积攒的怨气,最后尽数倾泄在隆庆、万历俩倒霉蛋身上,于是他俩惊奇的发现,朝政就算少了他们,也是运转有度,完全不受半点影响。

俩倒霉蛋大受打击,一个自暴自弃,在后宫玩女人玩得飞起,最后把自己折腾没了,一个三十年不上朝,就躺后宫数银子,顺带跟大臣们争一争谁来当太子。

朱元璋:丢人!别说是咱的后人,咱丢不起那个脸。

朱载坖:“……”

朱翊钧:怪我们咯!这不是英宗皇帝一战留学,把武勋势力全祸祸没了,才导致文官做大的吗?

朱祁镇:瞎说,怎么什么锅都扣朕头上,朕不认。

朱元璋@朱祁镇:闭嘴,懂?

朱祁镇:是是是,这就闭嘴。(;一_一)

要说历朝文官闹得最凶的,那大概非明朝莫属,宋朝都得屈居次席,毕竟张太岳那句“我非相,乃摄也!”可没只是说说,而是真有那实力。

而那一段时间,也是文官势力达到鼎盛之时。

朱元璋:淦!这还敢自称摄政王?

朱翊钧:没自称,不过也就差个名义了。

朱元璋:滚一边去,咱看你不顺眼。

朱翊钧:得,还是数银子吧。

细看明朝的文官势力,如胡惟庸,相权想要抗衡皇权,最后被碾死了,李善长,老了回家也不甘寂寞,还想遥控朝堂,又被碾死了。

建文天团三秀,把朱允炆忽悠得直找不到北,结果让朱棣碾死了,于是永乐朝文官偃旗息鼓,三杨精通和稀泥。

洪熙、宣德差不多和永乐一个班子,也不用多说。

然后看天顺朝,李贤成了第一个首辅,成化朝,商辂敢带人跪宫门外大哭,阻挠皇帝圣旨颁行,弘治朝,那几乎已是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至于后面的,武宗想反抗,所以落水没了,嘉靖玩起了分化,大臣们斗个死去活来,隆庆成了吉祥物,大胖子万历被欺负得不行。

然后天启想反抗,得,又落水没了,至于崇祯……众正盈朝嘛,然后内乱不休,外敌不止,最后煤山成了归宿,怎一个惨字了得!

所以,除去明太祖、太宗、仁宗、宣宗四任老板外,多少都是受过些文官欺负的,毕竟宋亡不过百余年,宋朝那些老前辈还在天上看着,文臣们可是心心念念想和皇帝共治天下的。

但很可惜,折腾来折腾去,大明被折腾没了。

首节 上一节 125/2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