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仆少卿张万岁,校尉竟然不识?”
见小吏一脸‘你孤陋寡闻’的表情,李易只得讪笑两声。
他来洛阳也就一年多,之前和太仆寺几乎没有任何交集,怎么可能认识什么张万岁,不过提到这个名字,他还是有些印象的。
主要是,在古代叫‘万岁’的人不多。
小吏这时也没再多说,指着远处马群道:“你们现在可以检查一下战马,马鞍和铁蹄上都有你们右武侯的军印,若是没有问题,就可以领走。”
李易闻言,侧头看向徐虎:“要点数吗?”
“要的。”
徐虎点头,随后就安排人手将战马分批拉开。
一边点数,一边查看战马是否健康。
片刻后,徐虎回到李易身侧:“校尉,一共一千七百匹战马,无一缺漏,都是好马。”
“好,让兄弟们把马赶回去。”
李易当下点头,同时和小吏一同去做登记。
带着这么一大群战马,自然不可能堂而皇之的从闹市走,更不可能横穿皇宫,李易得先从坊门出洛阳东门,然后在城外绕一圈,由皇宫北门进宫回到军营。
等李易回来,营地里已经升起袅袅炊烟。
把一众事务安排好后,李易看着烟雾缭绕的大营,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烟气?
李易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随后走向后勤辎重营,把火头卒队率给叫了过来:“老范头,一天之内,能把干粮备齐吗?”
身为队率的范劲长的五大三粗,身上都是烟熏火燎的灰尘,见李易走来连忙制止:“校尉您怎么来了,这里烟太大。”
“你们受得了,我怎么就受不了。”李易摆了摆手,又把自己刚才的问题问了一遍。
范劲听罢,点头道:“可以备齐,一定不会误了军令。”
“那就好。”
李易稍稍颔首,随后才问出自己过来的真正目的:“我们在洛阳,营地生火这么大的烟倒是没什么,若是上了战场,安营扎寨时生火做饭,也会这么大的烟?”
老范头点头:“这,生火自然有烟,没别的法子。”
“没有无烟灶?”
“校尉,何为无烟灶?”
见老范头一脸不解,李易当下也不废话了,直接让人找了把锄头,三两下在地里挖出坑洞,随后顺着坑洞往另一侧挖出一段可以通烟的地道,再沿地道刨出一条细坑。
“来,往这大坑里添柴,用它埋锅造饭。”
努嘴示意老范头用自己挖的土坑生火,李易随后便在细长坑道上铺上一层树叶,再淋上水。
最简易的无烟土灶,便是如此。
炊火升起,土锅掩盖的严严实实。
而原本应该不断外露的烟气,却是顺着烟道朝着另一侧涌动,虽然有一缕缕细微烟气顺着枝丫溢出,却也没往上飘,随着清风吹过便彻底消散。
“这,这真的没烟。”
老范头活的大半辈子,当火头兵也有好几年。
眼前出现的这一幕,对他而言却是完全颠覆了他对做饭的认知。
谁家做饭能没有烟?
校尉这般施为,可谓犹如神迹。
“我这只是做了一条简单的排烟道,若是多做几条,把整个烟道分散,就这一点点烟气都不可能溢散出来。”
李易嘴角不禁上扬,心道上辈子看的那些影视剧,果然是很有用。不但能给他提供情报,还能让他展示很多这个世界没有的技能。
“校尉见识广博,连生火做饭都与旁人不同,老范我服了。”范劲这时连连叹服,随后说道:“校尉,那我们全营以后,是不是都用这种无烟灶?”
李易想了想,说道:“有灶台自然还是用灶台,毕竟灶台干活方便。若是日后出征在外,要埋锅造饭的话,那就必须用无烟灶。”
“我知道了。”
老范头当即点头,见李易没别的吩咐,便赶忙去继续忙手头上的事情。
只是一边干活,心底依旧在嘀咕。
谁能想到只是多挖些坑洞,就能弄出没有烟气的灶台?
身为老卒的老范头可是清楚,这个不起眼的改变,对将士们来说会有多大的影响。
为何出兵在外大多时候都得吃冰冷的干粮?
一来是时间紧凑,但更重要的不就是生火冒烟会暴露自己。
可若用无烟灶,那便可以吃上热乎的。
一口热食,有时候就是救命的东西呐。
“校尉当真了得,咱老范可得跟紧他,保不齐日后还能学更多本事。”范劲如此想着,原本一把年纪已经无所求的心态,忽然间发生了质的改变。
李易不清楚他随便露的一手,就能让一名老卒彻底归心。
他现在也在忙。
毕竟大军开拔在即,身为校尉自然要做很多准备。不少零零碎碎的东西要收拾,同时派人把家里的‘黑又硬’给带进军营。
毕竟,私人物件总的有人给他拿不是。
紧凑的一天一晃而过,第二日天刚亮,李易便被传令兵叫到了中军大帐。
尉迟恭,来了。
第66章 尉迟恭:李易带兵果真有一手
尉迟恭的到来,也就意味着大军开拔。
李易和杜牧、敬晖等校尉站在一群将军身后,听着尉迟恭对出征的种种布置,主要还是强调行军进程,并且安排好手下中郎将将要统率哪些折冲府兵马。
整个会议用时不长,不到半个时辰众人便各自回营做最后准备。
等兵马辎重整备妥当,时间也来到了午时二刻。
“出营!”
一声令下,李易带着骑营千余人,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走向中军校场。
亲卫营三支队伍在此集结,尉迟恭与一众将领同样披甲上马。
“这些小崽子,还都挺精神。”
出征在即,尉迟恭的心情却没有太多沉重,反而异常轻松。两眼扫过面前数千兵马,很快就被位于中央的亲卫骑营给吸引。
没办法,骑营上千人从穿戴到气势,都要比左右二营亮眼。
“李易那小子,带兵果真有一手。”
像尉迟恭这种沙场老将,很容易就能从将士的面貌上判断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如骑营千余人,完全没有十二卫其他兵马常有的骄纵,也没有时隔多年重上战场的浮躁。
是一群能沉住气的好兵。
在尉迟恭身旁,李道宗同样饶有兴致的看着李易和他身后的骑营兵卒。
最近可是有不少人和他说李易在瞎胡闹,不过就以眼前所见,骑营兵马并没被李易荒废,反而在短短不到十天的时间里,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让兵卒比试内务,能有这种功效?”
李道宗不知道答案,但他打算抽个机会亲自试试看。
校场的肃静并没一直持续下去,尉迟恭并没一直关注李易所率骑营兵马,环视一圈后打马上前两步:“这次出征,对手是突厥。那些突厥人,每年都要南下劫掠我大唐边境,导致边地百姓苦不堪言。”
“我不知道你们当中有谁是北地来的,也不管你们从前是不是和突厥人交过手,我对你们的要求只有一个,随我杀敌建功,踏破突厥牙庭。”
“有没有信心?”
一句问话在营地飘转,数千将士齐声高喝:
“有,有,有!”
“好,全军听令!”
尉迟恭当下点头,随即大手一挥:
“出发!”
出征命令下达,三营将士立刻出右武侯大营便往洛阳北门走,在德猷门与另一支兵马汇合。
左武侯亲卫军,同样也是三营配置。
领头将领李易没见过,但他知道是李唐宗室大将,赵郡王李孝恭。
也就是三十出头的年纪,身姿挺拔面容俊朗。
别的不说,老李家这一大家子的基因着实没的说。
都是男俊女俏。
在李孝恭麾下,李易看到了薛仁贵和高仙芝,和他一样也是一身校尉打扮。
“咚咚咚~”
一通密集鼓声,将李易的思绪拉回。
此刻抬头看向誓师台,只见两位年轻到不像话的青年相对而立。
其中一人是李世民,另一人自然是此次出征的行军大总管。
在历史上本该英年早逝的罗士信。
两人在台前共敬了天地,随后又一同饮了一杯,随后李世民又转过身,举杯遥敬了在场所有将士。
三杯酒过,鼓声愈重。
罗士信翻身上马,枪指北疆。
大唐!
出征!
………
出洛阳,北上第一站就是晋州。
李孝恭此时还遥领着晋州刺史一职,出行晋州的一切事物自然是早就安排妥当。
大军基本上没怎么在野外露营,众将士也就早上、中午吃自备的馕饼口粮,到了晚上便就近在县城停歇。
一天只休息不到三个时辰,大军很快就从晋州越过潞州进入太原。
然后大军在太原停歇一日,整顿河东道南部诸府府兵,等到出征第六日再度出发,大军人数已经上升至一万四千余。
行军队伍也从一开始的不足半里,扩充成了长达三里的长队。
继续往前,从代州开始便算是进入了地广人稀的大唐北疆,虽然距离边地云州还有一段距离,但代、朔二州的民情也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