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到底,已经是大唐的皇帝,而不是天策上将了。
因此,在这次高句丽之战中,本可以先奇袭乌骨城,夺取其中辎重粮草,再打安市城的唐军,最终还是放弃了不攻安市,直下鸭子江的战略构想。
“安市城守军之所以如此抵抗,还有部分原因,乃是太宗皇帝放出了攻破安市,男子尽屠”的狠话,这就导致安市守军的抵抗格外激烈。”
对后世各种战争,早已研究透彻的汉武帝,徐徐开口道:“正如墨翟先祖所言,以暴制暴,最后只会换来更大的暴力。”
“驻跸(bì)山之战,唐皇以三万兵力打败高句丽援军15万,和当年的虎牢关之战皆为一场经典大战。”
“由此可见,唐皇依然还是天策上将的余勇,唐军依然具备奇袭的实力。”
汉武帝一边说,一边走到太宗皇帝身旁,抬头看向灰色之镜:
“朕看后世有史学家推算过,高句丽当时守军足有六十余万,若想以10万之军扫平具备城墙堡垒的高句丽,就必须出奇制胜。”
“可惜,由于唐皇在场,导致你的将士打得实在是束手束脚!”
太宗皇帝:“!!!”
第1022章 亲征还亲错了?
“朕亲征还亲错了?”
太宗皇帝鄙夷道:“要不你亲征试试?!”
“若非朕得筹钱远击匈奴,你看朕亲不亲征?!”
汉武帝冷然道:“朕的大汉也就是穷了些,可再穷又如何,倾一国之力去打几仗,若是输了大汉就会败亡,和朕亲征有何区别!”
“那你倒是说说,朕怎就拖唐军的后腿了?”
太宗皇帝很不服,虽说现在他没有这么干过,但要是说历史上的那个自己也不行!
不然,他会生气的!
汉武帝字字千钧道:“在你到达战场之前,李道宗和李勣打得十分自如,两条战线互相攻伐,又总能在必要时会合一处,打得敌人溃不成军!”
“凭着超高的机动作战手段,他们轻松突破辽河防线,越新城直取盖牟,一月之间就包围了辽东城!”
“但在你到达战场之后,将士们就不得不顾及他们的皇帝,冲锋的同时得时刻顾及到你,无法发挥唐军在野战中的机动优势。”
“就拿驻跸山之战来说,你没发现,李道宗和几位副将时刻在你周围么?”
“若是没有你,这些将军率军冲阵能带动多少唐军的士气?”
“朕在同样能带动士气!”
太宗皇帝拂袖道:“朕在,唐军虽然束手束脚,但他们会始终知道,大唐天子就在他们身边,在和他们并肩作战!”
“朕未当皇帝时,将士们知道秦王在,无不士气倍增,各个身先士卒,朕当上皇帝,御驾亲征更能带动士气,何来的士气衰弱一说?!”
“御驾亲征的确可增士气,但对小兵团的大战略而言,就是画蛇添足!”汉武帝反驳道。
“朕不认同你这个观点!”太宗皇帝昂起下巴。
“才带十万人就御驾亲征,将士们哪敢放手去打?”
“你的到来,直接让唐军最开始的“城有所不攻”战略,化作了“步步为营,一步步平推”的求稳战略!”
“可十万军队,怎么可能平推人家六十万防守坚固的国家?”
“若你带的是二十万兵,长孙无忌还会不同意奇袭吗?”
“若你带的是二十万兵,一手打安市,一手攻平壤,高句丽岂能不灭?”
“退一万步而言,只要你不在,长孙无忌就敢和李道宗一起奇袭!”
“还有你,你自己也变了!”
汉武帝指点道。
太宗皇帝下意识道:“朕没变!”
“要是年轻的你,敢不敢奇袭?”
“当然敢,这可是朕的拿……”拿手好戏?
太宗皇帝话说到一半,顿时哑然。
现在想来,当时的他的确是老了,居然都不敢奇袭了!
要知道,自己最擅长的就是长驱直入,出其不意地破坏敌人的部署,再在敌人的咽喉给敌人迎头痛击!
怎么到那时候,就不会用呢?
“归根结底,还是你顾虑太多!”
汉武帝提点道:“要朕看,你此次回去之后,少做御驾亲征之类的事情!”
“朕就不!”
太宗皇帝脸色气得跟乌云似的,才不想听汉武帝的。
这不是摆明说他耽误了兵团的大战略吗?
可是想想,唉……怎么不是呢?
若是自己不在的话,就算是长孙无忌也敢奇袭!
跟他一同走过隋末的文臣武将,就没有一个是胆小的!
这点,是大宋朝廷永远学不会的。
这可是一个武将死战,文臣亦敢死战的朝代。
最重要的是,这群人还很会隐忍,会知耻而后勇。
渭水之盟打醒了贞观文武和李世民,于是就有了三年之内灭突厥!
太宗皇帝越想,越觉得,好像自己真是拖了点后腿?
要是他在李道宗提出奇袭的时候,让他率军试一试,或许真有奇效?
嗯哼……
但是,他依然不打算承认错误。
“不过这一战,你打得还是很不错的。”
汉武帝略带赞赏地看向太宗皇帝。
太宗皇帝白了他一眼,很不喜欢他用看后世的眼神看自己。
自己也是皇帝好吧!
好吧,看在是夸朕的份上,就原谅他一次……
“此战,高句丽迁徙户口7万人入关,大唐歼敌4万,基本消灭了高句丽主力,反观大唐损兵才2000。”
说到这,汉武帝突然有点羡慕太宗皇帝了,打一场战,不仅没亏多少,反而还带了七万多的劳动力,并给李治灭高句丽打下了基础。
虽说,这并没有达到大唐的战略预期,但也算是收获颇丰了。
只是在当时的大环境背景下,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李勣、李道宗,都觉得没灭国,就算是失败罢了。
这事过后,李世民去到李靖的府邸问过失败的原因,得出来的和汉武帝所说的无异,李世民的亲征,让唐军失去了大部分的机动能力,没能彻底发挥出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在李世民出征前,还召见过李靖,对李靖说:
“你在南边平定吴会,北边扫清沙漠突厥,西边安定吐谷浑慕容,只有东边的高丽没有征服,你意下如何?”
当时李靖虽然已经年过七旬,但仍表示愿意从行,回李世民道:
“微臣过去凭借天子的威力,做了点微小的贡献,现在已是残年朽骨,应该随从这次出征。陛下如果不嫌弃,老臣的病就要好了。”
李世民思前想后,看着李靖这么瘦弱衰老的身形,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若是李靖跟上,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呢?
没人能知晓这个答案。
或许,李靖会病死途中,或许李靖会劝谏李世民同意李道宗的奇袭方针,协助李世民打败东边的高句丽,完成攻灭八方之国的大战绩。
或许,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对于一个唐将而言,比起只能病死在长安,他更加希望,死在为大唐,为黎明百姓出征的路上……
第1023章 可会惭愧?
看到年老时的李靖,观众们不由想起,当年这位军神在沙场上何等肆意。
可惜,再厉害的英雄,也会有迟暮的一天。
两鬓白发,瘦弱无力,身上除了皮,就只剩下骨头。
这样的他,竟还想着为大唐建功立业……
华夏文明之所以能走到今天,之所以能天下凝一,何尝不是一个又一个皆有此心的人,打出来的呢?
战斗民族,我华夏,才是真正的战斗民族!
观众们昂首挺胸,胸中似有一股热血迸发,那是一股名叫自豪的情绪,是一股守卫家国天下的热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因此,朕看唐皇今后回去,还是少御驾亲征的好,你的武将足够强大,多不多你这个天策上将,倒也无所谓。”
汉武帝冷不伶仃地嘲讽道。
太宗皇帝面色又沉了下来:“你就不能多说几句好话是吧?”
“后世为人,亦当如此!”
就在这时,汉武帝话锋突然一转。
“卧槽,汉武帝这是要教导我们后世吗?”
“牛逼啊,这不就相当于先祖们在博古通今给我们上课吗?”
“没错没错,还有那么多记者采访呢,麻的,早知道我花几万抢个机票了!”
若是能在现场一听,该有多好?
此时此刻,观众们都仿佛自己损失了好几个亿。
“城有所不攻,放在你们的生活之中,亦是如此。”
汉武帝侧过身,正对着记者们的摄像头。
摄影师迅速调整到最合适的视角,将这一幕小心翼翼地呈现。
“来到后世,朕除去看了大汉之后的各类军事战争之外,看得最多的,便是后世之苦”
汉武帝正色道:“后世之苦,苦在要与生活抗争,苦在要房、要车,要动辄就是为了病魔花上成万,乃至于上十万的积蓄。”
“这,还仅仅只是为自己一人,后世还上有老,下有小,若有任何一人不慎生出疾病,去一趟医馆,就会花光你们大半月的积蓄。”
“若是有两人,三人生病,耗费之积蓄更是数之不尽。”
“因此,朕希望,后生在做事求存之时,要,城有所不攻。”
汉武帝踱步在俑坑中,眼神时刻注视着摄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