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隋炀帝 第143节

  门阀氏族,铁板一块,就算是皇帝,都不愿轻易招惹,你动这个,连带就得罪了另一个,一个接一个,能揪出来一串。

  别看独孤家是鲜卑族,人家独孤伽罗的生母,出身汉族正统的清河崔氏。

  整个大隋的统治阶层,说到底,是一回事。

  甚至当年还有人用一句话形容关陇集团:皇帝轮流坐,今日到我家。

  说这话的人,被杨坚诛了九族。

  陈淑仪还是第一次听说祖母住进了大兴,短暂的呆愣之后,赶忙点头道:

  “那我可不可以迟点再去仁寿宫?”

  杨铭点了点头:“可以,去见你祖母的时候,可以到库房挑一些礼物,别寒酸。”

  陈淑仪努了努嘴,转身走了。

  当天晚上,杨铭住在了裴淑英那里。

  不得不说,河东之地,真可谓是人杰地灵,一个柳氏,一个裴氏,子弟遍布天下,能人辈出,杨铭很难想象,一个小地方,是怎么冒出来这么多利害人物。

  吃过晚饭之后,杨铭在床榻上跟裴淑英聊起了她的老家。

  裴淑英出生在闻喜县,大概四岁的时候,就来了大兴,别看她在大兴住了那么多年,其实心里一直都只将闻喜视为故乡。

  她是女人,所以将来是与夫君合葬,杨铭将来葬在哪,她就葬在哪,

  如果是男丁,必然会葬在闻喜,无论生前多么显赫,死后除非受皇帝恩宠,准许陪葬,否则的话只能埋进故乡的土里。

  在裴淑英的印象里,老家闻喜似乎都是姓裴的,实际上,这叫幸存者偏差,因为她很难接触到姓裴之外的人,才会有这种错觉。

  不过倒也不算夸张,闻喜县一半人姓裴,这是不争的事实。

  正如解县一半人姓柳一样,柳述出身河东柳氏西眷房,陈淑仪的祖母柳敬言出身东眷房,都是一个祖宗。

  据裴淑英说,自打她来到大兴之后,便经常能见到族人。

  似乎大兴的每个角落,都有姓裴的,弟弟裴宣机从前跟着刘居士厮混的时候,经常会在外面惹事,但事后却不需要阿爷出面,就有族人在背后给摆平了。

  十二卫府,长安县、大兴县县衙,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十一寺,都有姓裴的。

  而眼下的河东裴氏,又以父亲裴矩为主心骨,包括极得至尊器重的裴蕴,遇事第一时间想到的,也是找裴矩商量。

  裴蕴,就是那位高颎告他一回,升一回官的奇人。

  直到被告到上开府仪同三司,高颎这才作罢,不敢再告了,怕接下去把人家告成上柱国。

  杨坚有时候册封官员,就是这么任性,甚至有点儿戏。

  长女杨丽华的女婿李敏,当年也是这个情况,娶了女儿宇文娥英之后,杨丽华希望父亲杨坚给封个勋位。

  因为李敏本身袭了父亲李崇的广宗县公,所以爵位没得封。

  杨坚刚开始给了个仪同三司,杨丽华笑了笑,不说话。

  杨坚又给了上仪同三司,杨丽华还是微微一笑。

  就这样,父女俩讨价还价,最后封了李敏柱国,遥领蒲、金、华、敷四州刺史。

  他可是一点功勋没有啊,就因为娶了杨丽华的闺女,就一步登天了。

  裴淑英特别喜欢这种夜深人静,躺在杨铭怀里,夫妻俩谈天说地的感觉。

  在她看来,杨铭给了自己所有可以拥有的东西,包括丈夫对妻子的敬爱,得夫如此,妻复何求?

  察觉到杨铭有打扑克的意思,裴淑英赶忙劝止:

  “夫君明日要参加朝会,昨天又刚从仁寿宫赶回来,身体乏累,还是早点歇息吧。”

  对于裴淑英的体贴,杨铭心里一暖:

  “怕你在意这些东西。”

  “不会的,”裴淑英蜷缩在杨铭怀里,柔声道:“我都想好了,等茵绛为你诞下子嗣,咱们再要孩子。”

  杨铭点了点头:“你的孩子,我当视为嫡出。”

  “都一样......”裴淑英闭上眼睛,喃喃道:“能陪在你身边,我已经知足了。”

  杨铭终究还是没忍住,在裴淑英欲迎还拒下,夫妻俩打了扑克。

  这一次,他没有避孕。

  .......

  ......

第177章 长孙论功

  杨铭是寅时起床,在裴淑英的服侍下更衣,除了穿上他那件绣着金龙的朝服之外,还套着上孝服。

  他的孝服已经从斩衰换成了齐衰,他是独孤伽罗的嫡孙,所以再过两年才能脱掉。

  收拾好一切,裴淑英将丈夫送出府门,由陈奎驾车,赶往大兴宫。

  因为杨坚在仁寿宫的原故,如今的朝会在东宫举行,由太子杨广主持。

  除了奉诏前往仁寿宫的官员之外,其他人都要在这里参加朝会。

  千秋殿,一向勤政的杨广早已经坐在主位上,等候诸位朝臣。

  历史上的杨广,被扣上了暴君、昏君的帽子,但实际上,他是一个对自己近乎苛刻,特别勤政的君王。

  天下大小事宜,他都要亲自过问,各方细碎琐事,他都会一一过目。

  大殿内,杨广的左手位置,依次是苏威、牛弘、裴矩、韦冲、薛胄,宇文恺,在他们背后坐着的,有各部侍郎,如杨恭仁、高孝基、杨玄感等、

  右手位置,依次是晋王杨昭、贺若弼、宇文述、杨铭、薛道衡、韦福嗣、

  在他们后面,有杨达、赵绰、郭衍、张衡、裴蕴等人。

  今日参加朝会者,有三十一人,大家都是坐在蒲团上,面前有一张长几,长几上摆满了各类卷宗。

  见人都到齐,杨广这才微笑望向儿子杨铭:

  “今日是河东王第一次参加朝会,因不熟谙政务,旁听为宜。”

  杨铭赶忙起身,朝众人揖手一圈。

  裴矩笑道:“殿下现已成年,是该早早参议国事,以分太子之忧。”

  晋王杨昭也笑道:“吾弟尚且稚嫩,还需诸位多多指点。”

  杨铭坐的位置,是有讲究的,他是郡王,从一品,门下省纳言,正二品,右领军大将军,从二品。

  以最高的从一品算,他应该坐在杨昭之下,贺若弼宇文述之上。

  但是贺若弼和宇文述是老臣,资格在那摆着呢,杨广为了体现对二人的尊重,故意将杨铭放在两人之下。

  门下省纳言,有谏议皇帝之权,贺若弼和宇文述可没有这个资格。

  今日朝会议事,议的是洛阳。

  实际上,修建东都洛阳,在杨坚时期,就已经被列入计划,只不过随着杨坚病重,才被暂时搁置下来。

  之所以要营建东都,主要是为了缓解关中地区的粮食压力。

  历史上,杨广迫切的重建洛阳,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汉王杨谅造反。

  杨谅发并州之兵,由河东直取关中,这让杨广觉得,关中以东除了河东之地外,没有其它屏障可以拱卫京师,如果关东地区有造反者,将对京师构成直接威胁。

  这里的关东可不是闯关东那个关东,而是指函谷关以东地区,可以理解为河南。

  当然了,现在杨广还没上位,杨谅也还没反,所以营建东都,杨广并不是很着急。

  这一决策,非常之复杂,牵扯多方面因素,杨广几乎是继承了杨坚的政治意图,有抛弃关中本位的念头,这对关中门阀是空前打击。

  所以对外宣称,营建东都,是因为关中地区人口剧增,粮食供应不足,才需要营建东都,做为关中地区粮食转运的枢纽。

  实际上,非常非常复杂。

  工部尚书宇文恺认为,营建东都,工程浩大,至少需要四年之久,这与历史上的一年建成,相差了足足三年。

  在宇文恺看来,单是准备工作,就需要一年时间来筹备。

  此时的杨广,也比较认同这一观点,毕竟眼下他只是太子,说了不算,急功近利如今在他身上还体现不出来。

  虽然营建东都的事情,大家也没有议出一个所以然出来,但是无疑已经被提上日程,杨广命宇文恺斟酌筹备,一年后动工。

  接下来议的,就是长孙晟的问题。

  启民可汗如今已经顺利接收步迦可汗所部,成为新的东突厥大汗,长孙晟已经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动身返回大兴。

  杨广道:“长孙回朝,诸位看来,如何嘉奖为宜?”

  长孙晟身上的爵位勋位,非常寒酸,因为他是次子,袭不了父亲的爵位,再加上长孙氏眼下在大隋朝堂,没有扛旗人物。

  但杨铭知道,这个人生平所做之事,乃开国之功,封个国公都不为过。

  当然了,杨坚不会封,杨广也不会封,因为长孙晟没什么威望,犯不着扶植这么一个人出来。

  真要封长孙晟一个国公,他在中枢也站不稳。

  贺若弼道:“长孙是有功的,此番为受降使者,助启民掌控突厥,实乃大功一件,可加封为大将军。”

  大将军,是勋位第四等,长孙晟干了这么多,贺若弼觉得封个大将军就可以,杨玄感毛都没干,却是勋位第一等。

  所以啊,没有什么公平可言。

  干的再多再好,都不如有个好爸爸。

  刑部尚书薛胄,也说话了:“下臣认为,长孙劳苦功高,大隋北患非此人不可胜任,宜封上大将军。”

  长孙晟的生母,出身河东薛氏,薛胄帮忙说话无可厚非,不过也挺寒酸,就给提了一等。

  杨铭旁听也觉得无奈,干实事的人最后都落不着好,耍嘴皮的倒是一个比一个混得开。

  “我想问诸位一个问题,”

  这时候,杨铭终于站出来说话了:“如果没有长孙晟,现今突厥又是如何态势呢?”

  众臣闻言,纷纷思索。

  既然杨铭提出了问题,自然要有人来回答,在座的这些人无一不是成精的老狐狸,自然会想一个妥善的答案,不能张嘴就来。

  牛弘思索片刻后,说道:“若无长孙,北境多战事。”

  事实上,大隋对北方突厥之患,都是从长孙晟那句“远交近攻、离强合弱”发展来的,说白点,就是在突厥内部挑拨离间。

  虽然大部分时候,杨坚、高颎、杨素才是真正的决策者,但是做为具体实施者,长孙晟干的已经不能再好了。

  如果不是长孙晟,换成其他人,未必会有这么好的结果。

  虽然大隋与突厥连年交战,但并没有一次能够真正威胁到大隋国本,这和长孙晟的功劳是脱不开的。

  而且长孙晟常年与突厥皇室打交道,颇得突厥人敬重信赖。

  这个人,自身价值非常巨大。

  右仆射苏威,没有给出答案,只是问道:“河东王的意思,该如何嘉奖呢?”

  他猜到杨铭之所以这么说,是对贺若弼与薛胄的提议不满,认为封的小了。

首节 上一节 143/5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