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第169节

“全军!结阵!结阵!”郭兴嘶声大喊。

……

“快些!再快一些!”朱肃不断催促着手下的士兵们。

常茂话中所说的,便是蓟镇针对纳哈出兵临永平府的局面,所做出的应对方略:由巩昌候郭兴领大军在建昌驻扎,若纳哈出敢有异动,则与永平府的守军内外夹攻。突出的就是一个牵制。

虽然说这个战术很怂,但是若论稳妥,确实是一个好法子。

可现在局面已经不同了啊。听完常茂说完,朱肃已然洞悉了纳哈出的想法。

确实,如果纳哈出对永平府展开攻势,郭兴定然会出兵与永平府守军合攻纳哈出。

可是如若此时,八万朵颜骑兵骤然出现在郭兴军之后……那局面会变得怎么样?

到时候,会是郭兴和永平府守军夹击纳哈出,还是纳哈出和朵颜骑兵们夹击他郭兴?

他的脑海中,仿佛浮现出了纳哈出阴狠且得意的笑脸:这个老狐狸,不止是想联合朵颜三卫合攻大明。他还想趁着大明这边还没得到消息的空挡,将郭兴手下的七万蓟镇明军,给一股脑吞了!

第362章 血战!

朱肃还是小觑了天下英豪。

毕竟,纳哈出的一生,看起来简直就像是一个笑话:虽然一出生就身居元庭高位,手握重兵。但其在史书上记载的战绩,实在是有些让人无法直视。

元末天下大乱,纳哈出这样的元庭重将自然也被朝廷赋予了征剿乱军的任务。他于至正十五年奉元庭的命令,出兵征讨一部方才崛起,还尚且十分弱小的乱军。只不过这一部乱军的首领姓朱,名叫重八。

出身高贵、手握重兵的元军大将纳哈出,就这样屈辱的,成为了乱军首领朱重八的一介俘虏。幸好朱重八并非一般的乱军首领,他深知要苟着发展的道理,不愿引起元庭的注意。因此对身为俘虏的纳哈出好言相待,几日之后,就将他给放了。

纳哈出回到元大都后,并没有因为被俘经历而受到牵连。凭借着家族势力,他反而还一路高升,成为了驻守辽东的太尉。掌握辽东兵权之后纳哈出想展现一下武略,挽回一点对自己的信心。而这一回,他的目光瞄上了不安分的边陲小国:高丽。

但很可惜的是,他这一次在高丽对上的对手,叫做李成桂。

这位李成桂,就如他的后人寒国运动员一般不讲武德,趁着与纳哈出友好会谈的机会,他在会谈地点埋伏刺客射杀了纳哈出的副将和坐骑,要不是纳哈出这一次跑得够快,他险些就再次成为了俘虏。

而刷了一波纳哈出经验包的李成桂,也因此被高丽朝野奉为名将。后来这位李成桂借着这刷出来的名声,成功推翻了高丽王朝,建立了李氏朝鲜,勉强也算是成为了一代开国君主。

接连败在两位还未崛起的开国君主手上,从这个层面来说,纳哈出倒也算是倍儿有面子了。

之后纳哈出虽然继续雄踞辽东,然而在老朱“一边驻防威慑,一边遣人招降”的“大棒加胡萝卜”政策下,此人没做出什么大事,就很快“弃暗投明”了。

甚至在最后投降的时候,还因为酒宴上与蓝玉、常茂两人一言不合,闹出了被常茂一剑砍掉臂膀的笑话。

可以说,纳哈出在史书上仿如一个小丑,被老朱的一手空手套白狼玩的团团转,没能掀起一点儿浪花。

也正因为如此,让朱肃不自觉的忽略了,这位纳哈出,在此时这个时间点,可是老朱的头号心腹之患。

辽东正是大明的卧榻之畔,有纳哈出这只猛虎在侧,老朱几乎睡不安枕。

而能让洪武大帝睡不着觉的存在,又怎么可能仅仅只是一个笑话?

“殿下,可以看到永平府了!”朱肃身边,狄猛一边驾驭胯下战马,一边对朱肃说道。

朱肃闻言转头,只见远处永平府高大的城墙,已是隐约可见。然而无数不断生疼而起的粗黑烟柱,则更加的惹眼。这些烟柱有的是示警求援

的狼烟,有的,则是失火而燃起的浓浓火雾;然而无论是哪一种,都正说明了此时的永平府,正在处于战火之中!

“骑兵!好多的骑兵!”

拿着单筒望远镜的朱棣明显看到了更多,朱肃心头一惊,将望远镜从朱棣的眼前抢了过来,在马上眯起一只眼对着镜筒里观瞧,眼前的场景顿时将朱肃吓出了一身的冷汗:只见黑压压的军阵之中,一群打着明军旌旗的兵士们正在仓皇结成防守用的圆阵。他们的前方,是纳哈出足足十多万的大军,而他们的后方,则是如狼似虎一般的蒙古弓骑兵。

在两批人马的包夹之下,这一部明军就如海中孤舟一般,只能硬着头皮,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惊涛骇浪!

“巩昌候果然中计了……吹号!震慑那群朵颜骑兵!”

朱棣他们虽然不解朱肃为何将这一股骑兵称呼为“朵颜三卫”,但此时,他们也是了解朱肃意在何指。朱肃身周的吴王卫士们拿出了腰间悬挂着的特制铜号,鼓起两腮,朝着天空就吹了起来。

“嘟,嘟嘟,嘟,嘟嘟,嘟!!”

尖利的号角声顿时刺破了天空,在望远镜中朱肃看到,那些正不断往明军倾泻箭矢的蒙古骑兵们果然有了一丝的犹豫,而后,他们很快的分出了一半人马,齐齐调转过马头,准备阻截朱肃这一股明军。

“五殿下,他们过来了!”前队的常茂大声喊道。朱肃咬紧了下唇,方才响起的冲锋号,恍惚间让他感觉到,自己似乎身处另一个同样热血的时代,然而可惜自己现在手下的这支军队,用的还是弓箭长矛。这些军卒,也远远还没拥有那支铁一样军队那般坚韧的意志。

仅凭这些人,真的能熬得住这么多蒙古骑兵的进攻吗?

“妈的,等回应天之后,无论如何要先弄出一支近代化的军队来!”朱肃心中再一次恨恨的想。没有武器代差的每一仗,都如同在刀尖上跳舞,他实在是受够了这种居于劣势,只能用旁门左道、或是用拼命来弥补双方差距的感觉。

然而现在已经是不得不拼命了,看到面前那一线黑压压的骑兵越来越近,朱肃一勒马缰,战马人立而起。

“列阵!应敌!”

这一回,他只带出来八千人。面对数万蒙古铁蹄的逼近,八千明军轰然应命。手执大盾与长矛的定辽卫军兵立刻站到前方,在一处土坡下方列成了数排的防御阵型。而吴王卫与一同参与训练许久的曹渊手下士兵,则在坡上排成了数列。

“举盾!”

蒙古骑兵将将逼近前,便展示了他们引以为豪的骑射本领。随着一阵阵让人心神震颤的弓弦响声,一道暗色的幕带顿时从骑兵们的弓弦上冲天而起。

紧接着,天空中便下起了死亡之雨,随着一声声尖锐的破空声,一支支利箭如同暴雨一般的瓢泼而下。

对这一点朱肃早有防备,因此在收缴了观童败军残留的装备之后,就为自己手下的所有人全都配备了盾牌。此时随着各千户与百户的一声令下,所有的明军几乎在同时举起了盾牌。在蒙古骑兵的眼里,就如同在地面之上,突然凭空冒出了一道铁壁一般。

“夺夺夺夺夺……”

不断的箭雨袭击声之后,明军掀开了用以遮蔽身体的盾牌。为了提高射程,蒙古骑兵们用的是群体抛射,并没有施展出他们精准点射的拿手好戏。但饶是如此,仍有数百明军还未与敌人照面,就不幸的被从盾牌缝隙里钻进来的箭矢夺去了生命。

“稳住阵脚!稳住阵脚!谁敢异动,本王定斩了他!”见到前队有动摇的趋势,朱棣赶紧拔出长剑,大声吼道。听他一说,本来略有鼓噪的前队长矛兵们,顿时安静了下来。

朱肃却只凝神屏息,观察着来袭骑兵们的距离。“四百步,三百五十步,三百步……”

终于,骑兵们临近到了两百步的距离,朱肃眼中猛的放出精光,几乎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嘶声大吼:

“火铳,放!”

第363章 火力不足恐惧症

数万蒙古骑兵朝着同一方向发起冲锋,这一份气势,不止让本该一往无前的大明边军精锐们鼓噪不安,就连早有心理准备的朱肃,此刻背上也是汗毛倒竖,只觉得后脑勺发紧、耳根子发麻。

其实,蒙古骑军本是很少这样结群冲锋的。他们多是弓骑,最擅长的战术乃是“骑射袭扰”,也就是一边纵马狂奔,一边在马背上射箭。

这一战术极为难缠,在昔日蒙元铁骑纵横天下时,类似这样的战例经常发生:某部军队与蒙古人作战本该是优势,为了扩大战果奋起追击,结果被蒙古弓骑们边跑边射,射着射着,竟然渐渐攻守易形,反被蒙古人掉过头来追着跑了。

后世有一个词形容蒙古人的这个战法特别贴切,其名曰:“放风筝”。

在包抄前边郭兴部明军的时候,这些蒙古骑军采用的也是骑射袭扰的战法,并不正面与明军近战,而是不断的用弓箭,慢慢凌迟明军的血肉。

但面对朱肃时,或许是因为朱肃这一部兵马人数不多,这些骑兵的主将产生了轻敌心理;又或者是因为高高竖起的那两面“吴王”与“燕王”大旗,实在是太过诱惑。总之,这一部分骑兵在进行了一轮抛射之后,并没有选择使用蒙古骑兵最为擅长的骑射战术,而是妄图速战速决,决心以人数优势,直接冲溃朱肃这一部“误入战场的迷途羔羊”。

而这,也正给了朱肃以机会!

“火铳,放!”

随着朱肃声嘶力竭的嘶吼,早就在山坡上端着火铳严阵以待的第一排吴王卫们直接放出了手中瞄准已久的火铳。刹那之间,“砰砰砰”的放铳之声甚至盖过了数万马军共同奔驰的声势,明军阵型之中,腾起了一阵呛人的烟雾。

“啊!”第一排的蒙古骑兵们仿佛遭受了什么重击一般,齐齐应声落马。骑军阵中,顿时一阵人仰马翻。整支骑兵队的冲锋势头不由得一滞。

“好远的射距,这是什么火铳?”这一支骑兵的领队名为塔宾帖木儿,看到前排的勇士们纷纷被击中,他一勒马缰,霎时间有些错愕。

作为一名大元的部族首领,塔宾帖木儿并非没见识火铳。此时的明军亦有着数量尚可的火器部队,虽然比不上后来永乐年间的“神机营”那般有着专门的编制,但洪武火铳的威力,元军在徐达常遇春扫荡北方之时,便已经有所见识了。

可洪武火铳的射程极短,且射出的多是“铳箭”,就是将一种火铳专用的箭矢放在铳口,利用火药的威力推射出去。

可是如今这明军的火铳,非但射击距离达到了惊人的两百余步,射出的也并非是铳箭,而是威力骇人的铅丸。

且与寻常的铅丸不同,这些火铳射出的铅丸,其力道之大,到了极为骇人的地步!塔宾帖木儿

亲眼看见,有数头战马因为被铅丸击中,头骨都被砸的碎裂开来!

更别提那些只是身着皮甲的血肉之躯!

“不要停下脚步!火铳短时间只能射击一次!勇士们!你们都蒙受着长生天的庇佑!”

虽然惊讶,但战阵之上,已经来不及多想,眼看骑兵们冲势受阻,身为主将的塔宾帖木儿赶紧振臂高呼道。

被他这么一提醒,这些骑兵们才反应了过来。火铳自前宋时期已经在战场上投入使用,身为元庭的士卒,他们也都知道这种花里胡哨的中原兵器最大的弊端是什么:那就是,射速实在太过缓慢,往往在一场战斗中,只来得及射击一次。

方才,虽然被这种威力强大的新式火铳一时打慌了神,但那又如何?只要这种火铳的射速没有太大变化,以他们的胯下战马,很快就能冲到这一支明军的面前。

“冲啊!长生天加护我等!”这一长串的心理变化,放在现实中其实也仅仅只有一瞬而已。蒙古骑兵们只是滞了一滞,便很快反应了过来。他们踏过那些倒下的前排战友的尸首,继续朝着烟雾弥漫的明军阵型冲锋。

“砰砰砰!”

然而,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明军阵型还未散尽的烟雾中,竟然再度冒出了那如噩梦一般的星星点点的火光,紧接着又是一排铅弹扫来,刚刚才顶上前排位置的骑兵们,顿时又仆然倒地。

“什……”塔宾帖木儿惊呆了!

怎么可能!明军竟然,这么快就能射出第二枪?

出乎他预料的还在后头。第二拨烟雾还未散尽,方才的放枪声仿佛还在耳膜回响,紧接着又是第三阵的放枪声,然后是第四阵,第五阵……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如若完全没有间隔一般,炒豆一般的声音不断在这一处炸响,不断推进的蒙古骑兵们,仿若成了厨娘手中的胡葱(即洋葱,西汉时通过“张骞严选”传入华夏),被明军手中这些不断咆哮的怪异火铳给一层一层、一层又一层的不断剥落。

“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塔宾帖木儿已经呆立在原地了。

……

“咳咳咳,下一队上前!快!”明军阵中,朱肃亲自指挥着火铳手们。在他的身后,站在土坡上的火铳手们马不停蹄,前排放完一枪之后,立刻矮身向后。准备好的下一排则立刻顶上,抬手放铳。

数排明军,有如一台有条不紊运作着的机器履带,不断在这个土坡上前前后后,向骑兵们倾泻着铅丸。

没错,这正是朱肃此前曾经对朱棣说过的火铳战法,吴王卫除了鸳鸯阵之外另外一个训练了数年的杀招,本该发明自沐英的火枪连射之术:三段击!

说是三段击其实也不贴切,为了保证火力的持续与密集,朱肃足足将这些明军排成了六排。饶是如此,看着不断迫近的蒙古铁骑,朱肃仍然觉得有些心惊胆战。

“哎,火力,火力!火力还是不够啊!”额上挂着汗珠的朱肃,感觉自己十足十的,就是个罹患火力不足恐惧症的病人。

第364章 我承认我有赌的成分

其实,这一批的洪武铳,已经是经过一系列改良的新款了。昔日朱肃与沐英在太子府改良火药与火铳,朱肃曾经提出了“燧发枪”“后膛炮”等等概念。那些概念或者因为尚在摸索,或者因为技术尚不支持,又或者干脆是因为靡费太甚,大明如今还没有充足的府库,因而并未能投入使用。

但是除此之外,朱肃亦点明了一些更加容易改进现有火铳威力的方法,如“纸包火药”,以及“木马子”。

所谓的“木马子”,就是在火药与铳弹之间压入一个特制木片,使药室的密闭性更好,爆炸时产生更大的压强,提高火铳的射速与射程。

虽然在火铳的发展历程之中,这仅仅只是一个权宜之计。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是明军现在所能做到的最廉价、也最容易在短时间内大规模实现的改进。所需要的,仅仅只是在填装火药的时候,多塞入一块事先打磨、大小合适的木片而已。

莫要小看了这一块小小的木片,在历史上,直到永乐八年,大明才从安南人的手上知晓了这个火铳的改进技术。而改进后的火铳威力倍增,直接促使了永乐大帝下定决心建立大名鼎鼎的“神机营”,把火器作为大明朝的一大战争重器,专门予以发展。

“木马子”,“纸包火药”,以及“新式火药配比”,这三种看似微不足道的改良方式,已经足够让洪武年间本来颇为鸡肋的火铳,变得足以震惊塔宾帖木儿这样的元庭经年老将,给这一支蒙古骑兵带来了一丢丢的科技震撼。

事无不巧,在纳哈出破关而出、蓟镇上下选择收缩防御的时候,明军诸多卫所仓库中来不及带走的火器,大多为纳哈出所收缴。然而纳哈出破关之后,却并未打过什么硬仗,仅仅只是试探性的攻击过几次永平府的城墙而已。

攻城战火铳并无用处,且身为元人的纳哈出也更加崇尚骑射,对火器并不感冒,因此这些本该属于蓟镇军兵的新式火器,并没有为元军所用。

这数万把从大明抢来的火器,也就成了鸡肋一般的存在。而这一次观童攻昌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则带上了这些来自大明的火铳。本是想着如若明军胆敢出城迎战,先放他一枪,然后再拿去当烧火棍子也好。

却不料一夜之间内外交困,被朱棣和张玉迅雷不及掩耳的全军覆没,这些火器就辗转到了朱肃这一队明军手中。

这些火器就是按朱肃的意见改的,朱肃如何会不知晓他们的威力?当即命令吴王卫拿上这些火器。曹渊手下的那些明军素来也是按吴王卫标准操练的,虽然没放过新式火铳,但也曾经用旧式的火铳与吴王卫一同操练过三段击。如今仓促临阵,便与狄猛的吴王卫一起,组成了三段击的铳击

阵营。

也幸好这些蒙古骑兵承平百年,已经没有了先祖那般的勇悍,虽然冲锋起来的气势仍旧毁天灭地,但面对意料之外的铳击,终究还是犹豫胆怯了片刻。冲锋的势头略一受阻,他们就错过了一鼓作气击溃朱肃这一部明军的时机。

本来还是第一次用此法应敌,没什么信心的吴王卫与曹渊手下的明军渐渐的,配合的越发默契,火铳的放铳频率,也渐渐越来越高了。

首节 上一节 169/2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