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第187节

“我们终于不用带着一群醉醺醺的酒鬼在海上航行了。”

但实际上低度酒并不能解决士兵喝醉的问题,因为他们会比之前喝得更多。

陆军同样盛赞弗兰茨开发的皮尔森啤酒,要知道酒和糖可是这一时期军队士气的重要保证。

这种所谓的皮尔森啤酒不光廉价,保质期还很长。这就让战争部的将军觉得十分受用,在拉图尔伯爵的号召下,它成为了军队宴会的必备品。

其实军队是一个相对容易满足的群体,毕竟他们连那种超级难喝的速溶咖啡都能甘之如饴,更不要说现在这种清爽的啤酒了。

此时的速溶咖啡远没有后世的口感,按照当时军官的形容。

“那些该死的东西就像是石子和锯末的混合体,味道又苦又涩,让人忍不住作呕。”

但实际上在此时奥地利帝***队之中,普通士兵对于速溶咖啡还是很满意的。

首先,它能起到提神的效果,其次,这种咖啡并不麻烦,只要有热水就

能就能冲调。

尤其是对于边军的将士们来说,这种咖啡真是上天赐给的礼物,他们在野外执行巡逻任务的时候最缺的就是时间。

面对军队的海量订单,弗兰茨不得不扩大产能。

很快皮尔森啤酒就成为了波西米亚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还带动了一系列周遭产业的发展。

比如玻璃制造产业,此时的奥地利是世界上最大的玻璃出口国。皮尔森啤酒不同于传统的艾尔啤酒,它有更长的保质期。

这也就意味着它可以采用独立包装,而波西米亚刚好又是奥地利最大的玻璃制造业中心,条件可谓是得天独厚。

随着奥地利的啤酒大举进军德意志邦联,以普鲁士为首的德意志诸邦开始反对这种违反《啤酒纯酿法令》的啤酒。

普鲁士、巴伐利亚等国觉得奥地利的做法有违德意志关税同盟的精神,奥地利则是坚称波西米亚是奥地利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在《啤酒纯酿法令》颁布的时候它并不属于奥地利,所以不应该遵守此法令。….

面对德意志诸邦要将波西米亚踢出德意志关税同盟的呼声,当地那些整天蛊惑捷克人要独立的德意志人终于消停下来了。

波西米亚的德意志贵族整天鼓吹捷克民族主义不过是因为***能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利益。

但如果独立会让波西米亚脱离德意志关税同盟,那他们是万万不会做的,毕竟德意志关税同盟带来的利润实在太丰厚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反应得过来,有些自己把自己忽悠瘸了的德意志贵族真的觉得捷克人应该独立。

虽然同为捷克人,摩拉维亚的捷克人则是对脱离奥地利帝国表示了深深的担忧。

摩拉维亚虽然不如波西米亚在德意志关税同盟中受益大,但是当地的很多产业都依赖于奥地利帝国这个平台。

如果离开了帝国,他们可能什么都不是。

由于这个时代运输成本的问题,弗兰茨想要称霸啤酒行业的愿望落空了,但此后凡是在海上航行的船只都会载有皮尔森啤酒。

其实啤酒这种饮品,一旦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它的消费量就会随之激增。此时的啤酒产能远远跟不上奥地利的发展速度,当然它对粮食的消耗也是巨大的。

为此弗兰茨不得不考虑继续改革农业,化肥是现代农业之基。但是硫酸铵这种东西显然太落后了,李比希和助手们一起研究出了钾肥。

历史上这种钾肥直到1850年才被研制出来,不过此时由于弗兰茨的干预让其提前了8年。

但弗兰茨依旧不满足,他心中有一个金坷垃计划。

“李比希先生,您既然觉得氮对于植物生长那么重要,那为什么不直接开发氮肥呢?”

弗兰茨的话让他陷入了沉思,确实一种直接用氮作为肥料绝对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李比希是一位毫无疑问的化学天才,他的观点和发现,与弗兰茨的计划十分契合。

他认为植物生长需要碳酸、氨、氧化镁、磷、硝酸以及钾、钠和铁的化合物等无机物。

人和动物的排泄物只有转变为碳酸、氨和硝酸等才能被植物吸收。这些观点是近代农业化学的基础。

他还认为动物的食物不但需要一定的数量,还需要各种不同的种类,或有机物或无机物,而且须有相当的比例。还提出发酵作用的原理。

他大力提倡用无机肥料来提高收成,在这个时代这一点尤为难得。

1842年,南非。

南非英国的开普殖民地吞并了布尔人建立的新布尔共和国,当然给出的官方解释是为了保护南非白人免遭恩德贝勒和祖鲁两个黑人国家的荼毒,但实际上只是为了避免卷入不必要的全面战争。

但实际上布尔人长期抱怨英

国没有强硬对付在开普殖民地东部边境上的科萨人。

科萨人其实就是南非土著,他们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一个民族,而是英国人和布尔人对当地所有不服统治的黑人的代称。

最近的历史上,科萨人发起了一系列战争,以保护他们的土地,阻止白人入侵者更进一步掠夺他们的家园。

这些原始部落十分勇猛,甚至还占领过一艘英国战舰,然而这些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却拿这些漂浮在海上的巨兽毫无办法,最终只能无功而返。

科萨人一直坚持着这种微弱而又勇敢的抵抗,直到一个骗子巫师的出现,才真正瓦解了他们的抵抗。

这名叫莫哈拉克扎的巫师四处散播通过献祭便能战胜英国人的虚假预言,最终导致十几万科萨人活活饿死。

此后元气大伤的科萨人再也无法对殖民者造成任何有效的威胁,最终不得不住进英国人划定的保留地中,与北美洲的印第安人落得同等下场。

第六章 不安的年份

1842年注定是一个不安的年份。

奥地利在西印度洋击败扎瓦散海盗的事迹很快便传遍了欧洲,要知道他们在大航海时代的恶名可是丝毫不逊于横行地中海的巴巴里海盗。

不过欧洲各国更感兴趣的是,阿曼帝国居然将包括巴加莫约在内的整个坦桑尼亚海岸全部送给了奥地利帝国。

由于阿曼帝国的强势,东非一直是欧洲列强的禁区。而阿曼帝国的行为明显是在向奥地利帝国示弱,任何一个强国都不会相信为了表示感谢就将自己的领土拱手让人这种愚蠢的说法。

原因只可能有一个,那就是阿曼帝国不如奥地利帝国。

这自然会让英、法动心,他们早就对蒙巴萨港垂涎三尺了。

蒙巴萨这座曾经由葡萄牙人建立的城市,现在已经是整个东非最大的贸易中心了。尤其是在奥地利帝国获得巴加莫约之后,东非或者说世界的奴隶贸易中心转移到了蒙巴萨。

而且相较巴加莫约来说,蒙巴萨港吞吐量更大,地理位置也更加优越,周围有天然珊瑚岩形成的天然屏障,让其成为了一个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塞。

当然什么阿曼帝国为了感激弗兰茨一行人的行为而将坦桑尼亚海岸线相赠的说法,完全是赛义德为了掩盖自己战败之后虚弱的事实而编造的。

只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自以为高深的伎俩,居然如此轻易地就被人识破了。

好在阿曼帝国余威犹在,英、法只是提出了试探性的要求。在惨败给奥地利帝国之后赛义德也算是认清了自己的实力,而且他在之前就与法国人打过交道,所以便理所当然地玩起了制衡。

此时的英、法要比历史上矛盾冲突大得多,从西班牙内战开始,再到之后的中美洲,英国人每一次都让法国人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如果此时当政不是亲英派的基佐,恐怕两国之间的矛盾还会更一步激化。但即便是他,也快要压制不住民众的怒火了。

尤其是在中美洲法国人付出了巨大代价参与中美洲内战,而英国人一枪不发一分不花就拿走了盛产金、银土地肥沃的洪都拉斯。

更过分的是英国人派人秘密营救了中美洲的前总统莫拉桑,并且暗中给予其支持让他反对法国人的统治。

其实这个时代贿赂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就像是当初弗兰茨明明是想让米洛什永世不得翻身,但是英国人却能轻易将其救出。

这当然少不了内女干的帮助,否则后世的FBI、克格勃、华夏龙组之类的真是要羞愧得无地自容了。

莫拉桑这位老兄也是不负众望,他在逃出的第一时间选择了萨尔多瓦地区。这是他的根基所在,再加上此地穷山恶水刁民多,乃是法国统治最薄弱的地方。

于是乎,法国人刚刚结束代价高昂的中美洲内战,此时又要面对莫拉桑的反叛。….

当然莫拉桑是不会称自己为反派的,在他眼中是法国人背叛了他。

然后中美洲《讨贼檄文》第二版正式发布,水平还是一如既往地低,内容更是乏善可陈,实际上就是搬弄是非,外加指鹿为马。

大意就是法国人背叛人权宣言,和教会走到了一起,而他是拿破仑的继承人,要竞拿破仑没做到的事情,推翻帝制恢复共和。

拉莫桑说自己当年请法国人来就是个错误,他们就会浪费自己的粮食和金钱,还和那些该死的叛军沆瀣一气。

如果没有法国人捣乱他就完成了统一大业,就不会出现今天的局面了。为此拉莫桑赋予任何人杀死在中美洲境内的法国人和教士的权利,他要为了自由和人民而战....

拉莫桑的一番话可是气坏了法国高层,要知道这么多年来他们花在中美洲联邦内战的钱可以用天文数字来形容,就算是比起之前的西班牙内战来讲也毫不逊色。

法国教

会也觉得冤枉,他们是看那些中美洲的教士们被双方屠来灭去才决定帮忙的。可现在倒好,他们反而成为了杀戮普通民众的刽子手了。

法国内部的波拿巴派更是被气得火冒三丈,他们第一次见冒牌货这么嚣张的。阿卡姆监狱中路易·拿破仑更是忍不住想要跳出去砍死这个混蛋,问问他有什么资格继承拿破仑的事业。

“你也配叫拿破仑?”

面对路易·拿破仑的梦呓,狱友和狱卒们都表示习惯了,毕竟他这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此时因为讽刺教会而入狱的维克多·雨果和银行家贝列拉兄弟已经刑满释放,由于过度使用暴力的治安官弗兰克·米勒睡相狰狞。

一位画着小丑妆的年轻人在仔细读着路易·拿破仑写的那本《消灭贫困》不时发出桀桀的怪笑之声,而那位来自东方的神秘杀手“古”依然倒吊在房梁上,没人知道他是睡着还是醒着。

.....

对于中美洲战事有些了解的国家和当事人都知道莫拉桑干了多少坏事,但是对于欧洲大陆上广大的吃瓜群众来说,这无疑是法国的一大黑料。

一时间对法国国王和政府的声讨之声不绝于耳,几乎所有人都在指责他们的贪婪和残忍,毕竟这次的受害者是白人,而不是其他有色人种。

其实法国人是真想拔掉莫拉桑这根肉中刺,但是由于萨尔多瓦多山地沼泽,并且靠近太平洋不与大西洋相连,此时巴拿马运河还未开通,想要从海上入侵就必须绕过南美洲,这样的代价谁都承受不起。

而想要从陆上进攻,同样代价高昂。可又不能放任不管,不只是因为莫拉桑背叛了法国,还给它带来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更是因为萨尔多瓦地势险要,是进攻危地马拉的最佳跳板。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法国人当然想要处之而后快。

可是很快他们就发现了新的麻烦,因为莫拉桑能东山再起,本就是有心人在幕后操纵。

只不过这并不是英国人一家,美国人也参与到了其中,他们希望莫拉桑再次统一中美洲联邦。

这倒不是因为美国人真心想帮助他们,而是一个混乱的中美洲对美国更有利,至少不能让列强们在中美洲扎根。

当然除了美国人,还有墨西哥人,他们自然也不希望法国人在此地扎根。因为一旦法国势力在中美洲稳定下来,就对墨西哥形成了包夹之势,塔桑·安纳可不认为自己能打赢法国人。

甚至就连奥地利也不得不资助了莫拉桑100万弗罗林,这倒不是弗兰茨想要搅屎,只不过是怕被莫拉桑这条疯狗反咬一口,而不得不交的份子钱。

第七章 毕业典礼

1842年7月20日。

维也纳,皇家女子学院。

今天,学院内格外吵闹,但是却无人制止。

因为今天是维也纳皇家女子学院第一届毕业生毕业的日子,没有人想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干破坏气氛的事情。

学校的食堂里堆满了毕业生们的作品,因为要离开学校了,她们希望能多做点食物喂饱那些“可怜的教授们”。

对于那些女孩子来说,每周烹调课都是她们投喂“宠物”的机会。

只不过这些学生作品之中质量差距极大,弗兰茨是不会让那些宝贵的人才们随便以身犯险的,哪怕是拉肚子也不行。

学校的工作人员会先进行试吃,味道和毒性鉴定没问题的才会教授们食用,大量劣等品和无人问津的食物会送到附近的驻军营地,最后的残羹剩饭会用来接济贫民。

在学校中被评为劣等品的食物,到了军队就成了犒劳士兵的美味佳肴了,毕竟这个时代厨子分为普通厨子和军队伙夫,普通厨子是为了做饭,而军队伙夫只是想把东西弄熟。

首节 上一节 187/3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