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343节

可这点,刘巴表示其实根本不重要。

陈仓道,可是刘巴做官方「走私」的重要渠道,陈仓道守将夏侯楙,那可是刘巴这段时间「走私」的最佳合作伙伴啊!

第五百零四章 陈仓守将

真的,你别看夏侯楙上任时间不长,成为陈仓守将也不过只有两个月多一点而已,但刘巴这段时间不停的向关中倾销商品,回收蜀中五铢钱,撬动关中物价上涨,夏侯楙可是帮了大忙的。

甚至,有很大一部分的蜀锦和纸张,都是通过夏侯楙的渠道,才能顺畅无阻的运往中原和河北地区的。

夏侯楙,好人呐!!!

刘巴一说起这个人,也是啧啧称奇,惊讶于这个人的底线怎么就这么低。

明知道是敌国的东西,只要能赚钱,只要能给他夏侯楙本人带来财富,夏侯楙可不会去管这些东西流入到魏国境内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他该「走私」就走私,不耽误他挣钱就可以了。

甚至于,夏侯楙本人还在这样的官方「走私」活动中,占有一定的份额,跟刘巴一起合作赚钱。

至于刘巴借机渗透陈仓道,收买陈仓道守关将士的事儿,夏侯楙更是一点都不关心。

这位甚至还主动的询问刘巴派出去的白手套细作商人们,军粮和兵械,你们蜀中商人要不要当刘巴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简直哭笑不得。

粮草也就算了,知道你们曹魏不缺,但特么军械这玩意儿你也敢倒卖?!

刘巴一开始还认为,这是夏侯楙的试探之语,目的就是试探细作的身份,想通过大汉是否在大量收购粮草军械,进而判断大汉的军事动向刘巴还挺谨慎的应对呢。

到后来才发现,这个夏侯楙根本没有想那么多,他就是单纯的要倒卖粮草军械给自己赚钱。

尤其是蜀中的五铢钱,夏侯楙非常的喜欢,这种足额铜钱,放到河北邺城去,能比魏五铢多出两三成的购买力来。

这一进一出的,至少是凭白多出五成的财富,这么多的钱,夏侯楙不想拿在手里就怪了。

就这样,夏侯楙肆无忌惮的在陈仓道倒买倒卖,不仅是蜀锦,盐,粮食,纸张这些东西,甚至连陈仓道的库存军械,夏侯楙都往汉中倒卖了不少。

反正他的身份放在那儿呢,大魏前大将军,忠侯夏侯惇长子,武皇帝女婿,大魏当今天子的妹夫别说在陈仓道,就是在长安,又有谁敢惹?!

这点军械缺额,回头跟长安的曹真打个报告,就说是军械保存不善,损耗严重,让曹真再运一批过来就是了。

他曹真总不能因为一些军械的「损耗」,就不给自己面子吧?!

这大概就是夏侯楙打的主意。

夏侯楙的这些骚操作,把诸葛亮等人都给弄的哭笑不得,简直无法评价。

这还是个正常人能做出来的事儿么?!

夏侯惇虽然不善征战吧,但好歹也是一员豪杰,由他坐镇后方安定军心,曹操才能安心的南征北战的.怎么就生了这么一个玩意儿?!

简直是虎父犬子呐!

就这么一号人物,却仗着家世地位,成为了陈仓道这么关键位置的主将曹魏方面的用人,真的很有问题呢。

经过刘巴这一段讲述后,哪怕是诸葛亮,这时候都不会把夏侯楙这个人放在眼里。

但问题是夏侯楙是蠢货也就算了,曹真难道也够蠢?!

先不说夏侯楙的为人曹真知不知道,就算曹真不知道,夏侯楙没有战阵经验,曹真真敢放心把陈仓道交给他?!

好吧,就算曹魏用人真的有问题,连曹真这样的人都喜欢偏向自家人可张郃这个曹魏老臣,郭淮这个能力出众的中生代,总不会看不出问题,连提醒都不提醒一下吧?!

诸葛亮真正担心的是,夏侯楙这个人,不过是一个幌子,让他当陈仓道守将不过是为了给他镀金的,真正主官陈仓道防务的人,根本不是夏侯楙。而关于这一点,刘巴提供了一个消息——夏侯楙确实有一个副将,是跟随夏侯楙一起上任陈仓道守将的。

此人复姓诸葛,名虔,字子修,乃是受曹真派遣,到陈仓道协助夏侯楙守卫的。

果然,曹真真的不傻,虽然不知道夏侯楙这人的能力怎么样,但曹真受过曹丕的叮嘱,知道夏侯楙就是来镀金的,真正的战事,曹真也不放心全部交给夏侯楙来处置,还是放了一个人辅助夏侯楙的。

只是这个副将的这个姓氏吧在场所有人,都把目光看向了诸葛亮。

中书令,您就没啥想说的么?!

诸葛亮也是一阵尴尬。

诸葛这个姓氏,起源其实非常的单一,他就是殷商时期伯益的后裔葛伯,在殷商灭亡后,有一支后裔迁徙到了琅琊诸县安居。

后来这一支葛氏后裔又从琅琊诸县迁徙到琅琊阳都县,可此时的阳都县,已经有了一支葛氏,两支葛氏也不是同一个祖先,不能当成是一个家族。

因此为了区分,就把后来从诸县迁过来的这一支葛氏,称为诸葛氏。

诸葛亮就是这一支的诸葛氏的后裔,而诸葛虔,光凭姓氏就可以确定,跟诸葛亮是同族人。

因为这个时代,除了诸葛亮这一支诸葛氏之外,是没有其他人再姓诸葛的了。

可诸葛亮尴尬的原因在于.他真的不认识这个诸葛虔。

诸葛亮的祖上从诸县迁徙到阳都县,已经有一千多年的时间了,这期间开枝散叶,另立分支的情况太多了,彼此之间的亲属关系也不见得是那么近的。

诸葛亮这一支诸葛氏,祖上是西汉的司隶校尉诸葛丰,非要说的话,跟诸葛诞的那一支还能找到一个共同的祖先诸葛丰,而且时间间隔不远,彼此还能算的上是亲戚.但这个诸葛虔,天知道是诸葛氏哪一支的后人啊。

可如果非要去追溯的话,两人确实可以算是一家人,毕竟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葛伯但那都是快两千年前的事儿了。

「五百年前是一家」这种话,到现在也不过是套近乎的用语而已,谁相信谁傻蛋,更别说两千年前是一家了。

可不熟归不熟,在场的其他人也没要求你诸葛亮跟人家多熟不是么?!

一笔可写不出两个「诸葛」来,好歹也是宗族后人,叙叙旧啥的,说不定这个陈仓道就可以不用打,直接拿下了。

或者实在不行,就装装样子,回头把锅都丢给夏侯楙好了反正夏侯楙倒卖军粮军械这事儿,可是实锤的。

再说了,现在琅琊郡也不在魏国的掌控中了,现在的琅琊郡归东吴管,有诸葛瑾这个大哥照看着呢,诸葛亮也不用担心诸葛虔忧心家族,不肯投降不是么?!

诸葛亮也是没办法,这帮家伙们有些不太好说了。

在场的人,除了张溪是寒门出身,不懂这里面的道道也就罢了.法正,黄权,刘巴,庞统,这四个人全都是世家大族出身的人,居然还在劝自己干这种事儿?!

世家大族,保证家族存续是第一位的,跟你姓什么其实没啥大关系。

诸葛虔也有自己的家族,他既然选择在曹魏出仕,那就说明诸葛虔这一支的家族里,是在曹魏方面下了本钱的.贸然投降大汉,那么诸葛虔这一支的利益,肯定会受到损失的。

这不是诸葛亮这个根本没有任何交集的所谓同族能劝说的动的。

这帮人不可能不清楚这一点,但这帮人还非要自己写这个信,想的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劝降。

这个信,诸葛亮是可以写的,无非是叙旧而已。

但以诸葛亮现在的身份地位,给一个还没什么名气的同族写信叙旧,怎么看都觉得不正常.这封信,可以说是叙旧信,但其实也可以说是离间信。

一旦诸葛虔接到了这份信,他拿出来也不是,不拿出来也不是。

拿出来给夏侯楙看,夏侯楙就算表面相信诸葛虔,内心也会有所提防。

可不拿出来给夏侯楙看,那问题就更严重要不是心虚,为啥要私藏书信,还是敌国核心人物的书信?!

这要是诸葛亮再学一下曹操,来个抹书用间的话,那诸葛虔浑身是嘴都解释不清楚。

诸葛虔可不是韩遂,韩遂跟马超是结盟的关系,马超就算再怀疑,也不能拿韩遂怎么样.诸葛虔就是夏侯楙的直接下属,夏侯楙要杀了诸葛虔,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

到了那个时候,诸葛虔如果不想死,那只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投降大汉。

另一个是杀了夏侯楙投降大汉。

虽然是好计,但这就等于是让诸葛亮设计坑害自家族人这帮人多少有点不要脸了。

第五百零五章 等

诸葛亮终究还是写了这一封信,不为别的,就为了大汉。

诸葛亮可以算是这个时代里,少有的把国放在家前面的人,他对匡扶大汉的理想,其实一点都不比刘备差。

再加上刘备的知遇之恩,诸葛亮做出这样的选择,其实并不让人意外。

而随着诸葛亮的这封书信寄出后,整个北伐的战略,基本也就确定了——采用庞统声东击西,出其不意的计策,走陈仓道攻取眉县,一举截断渭水曹军退路,然后围攻长安。

战略制定完毕,剩下的就是调兵遣将,完善细节方面的事儿了。

比如调遣多少兵马进攻陈仓道,派何人领军,如何在陇山道和褒斜道吸引曹军主力注意,如何解决进攻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等等。

这些都是细节方面的事情,而且有些还真的只能靠临阵随机应变,不可能在事前都预料到一切。

所以这五个人凑一起,也不过是尽可能的商量,如何降低风险而已。

至于刘巴,他可忙着呢。

一方面要忙着收尾关中经济战,另一方面也要跟庞统一起合作,尽可能多的收集关中情报。

刘备的第二次北伐,具体时间没有确定,但大概率,是在秋收以后。

这次不需要绕祁山道而出,可以直接从陇山道和褒斜道出兵,那么调兵和行军时间就能大大的减少,即使刘备九月下诏,十月出兵,也能在冬季来临前,攻入关中大地。

现在刘备之所以一直没有下诏,一方面是在等秋收的完成,另一方面,刘备也是在等一个时机。

中原腹地,孙曹两家的一场大战,到现在这个时候,还没有正式打响。

刘备真的不明白,曹丕到底还在等什么?!

从中原传递到蜀中的情报上显示,兖州从五月份开始就大规模筹集军粮,而豫州地区,屯兵汝南的曹休也领兵东进,威胁淮南地区.按理来说,这场孙曹之间的战斗,早就该打响了的。

可问题是,到现在都没有看到任何动手的迹象,快四个月了,曹丕依然蹲在邺城不动,而孙权也一直在建业没有北上。

刘备的想法很简单啊,就是希望孙曹两家赶紧先开打,等到曹军的大军全都动起来,被牵制在中原腹地,到那个时候他再领兵出关中,进攻长安,这样不是压力小很多么。

刘备的想法可以说没有任何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当今三分天下,三家主君都不是傻子。

曹丕虽然各方面都不及曹操,可在当世,也算是一个不错的主君了,该有的政治头脑他是一点都不缺。

曹魏又不是没往蜀中派遣细作,安插间谍,蜀中现在的情况,以及刘备方重臣几乎全员移驻汉中,这么明显的信号,曹丕多少也得防备着点。

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这是刘备要搞大动作了,也许只是刘备刚刚立国,试图解决国内内政的问题但万一刘备就突然出兵关中了呢?!

因此,曹丕私下给曹真写了一封信,让曹真提高警惕不需要大动干戈的提前做出布防,那样过于浪费军粮,但必要的警惕还是要有的,不能大意。

至于中原之地,因为刘备的怪异举动,曹丕到现在都没有下定决心,正式开启收复青徐的作战。

两年前在西北跟刘备一战,曹魏的损失其实真不小,尤其是洛阳,河东,宛城一带,那时候来回调兵防御,几乎把这些地区折腾的够呛,甚至可以说是一年不得安宁。

粮食歉收还是轻的,百姓丁口逃离,屯田败坏这些影响才是最重要的。

一直到现在,洛阳附近的区域,才算是勉强恢复到以前的状态,这还是曹丕拉下脸来,对河东的世家们一顿威逼利诱,让这些世家们把趁乱隐匿的人口给吐出来,这才能勉强达到的结果。

一旦曹丕驾临兖州,跟江东在青徐开战,而这个时候刘备出陇山,攻略关中,那曹丕就是腹背受敌,免不了的又要来回折腾洛阳一带的守军再来这么几次的话,即使是繁荣富庶的中原腹地,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所以吧,曹丕也在等。

反正江东那帮子鼠辈们是不敢先动手的,如果刘备真的出兵陇山,进攻关中的话,那曹丕直接就把兖州的士卒调往长安和宛城一带,只留下部分兵马监视江东。

等到击退了刘备的进攻后,再回过头来收拾这帮东吴鼠辈就可以了。

真不是曹丕看不起江东,实在是江东这些年除了偷袭青徐和淮南的这一战打的有模有样外,其他的战果都很拉胯江东唯一要注意的人是周瑜,只要把周瑜的精力牵扯在淮南,那么徐州方向根本不足为虑。

徐州方向曹魏不仅还有下邳郡在手,足以牵制占据徐州东南部的东吴军,守将臧霸也是地头蛇,能力和威望都不低,镇得住。

而且江东方面,派了一个没啥战阵经验的书生来主持青徐军事,多少有点所托非人。

曹丕打听过了,那个叫陆逊的主将,不过是因为仗着自己是江东世家豪族出身,又是孙策的女婿,算是孙氏外戚,这才得以掌权的孙权小儿如此用人,有何虑哉?!

因此,曹丕觉得,只要自己不主动去打青徐的东吴军,那东吴军绝对不敢贸然北上,在平原地带跟曹军骑兵争锋的。

而事实上,孙权确实没有这个想法。

孙权也不傻,知道自己的强项和弱点在哪里。

首节 上一节 343/4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