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隐表示自己虽然无能,但怎么也不至于要让百姓僭越去住天子宫殿大不了自己把自己的郡守府开放了,都留给灾民居住,自己带着一家老小去住军帐。
而胡遵则表示,长安城内世家林立,如果张溪开放城内世家空宅给百姓居住,势必会伤了世家之心,还请张溪三思。
张溪越听吧,越觉得这事儿,跟自己想的,好像有点不太一样.真的。
张溪原本以为,自己的这个决断,反对的人大多也是集中在世家一面。
毕竟,这年头世家的影响力极大,长安世家虽然数量少了不少,但终究还是有不少留下来的,而且侵占世家产业这事儿,肯定是会遭到世家的严重抵制的,闹不好,这次救灾不成不说,还可能引发地方动荡。
可谁知道,手下这帮属下们,他们其实更关心的是天子宫殿的问题,对于世家,这些人基本没人当回事。
蒋琬和陈祗说对付世家是可以商量的,甚至是胡遵,作为关中世家的代言人,他给出的说辞也仅仅是世家会因此「伤心」,希望张溪「三思」.这咋看都不像是后果会很严重的样子哈?!
所以.
「按诸位之见,此时,有损皇家威仪却无关世家颜面?!」张溪有些不太懂的,询问道。
陈祗对此,一脸无奈的解释道,「此事纵然不妥,然世家非比皇家,皇家之事,颜面攸关,世家之间,终究可获得谅解,只需刺史付出一二既可。」
那意思吧,世家嘛,只要利益到位了,也不是不能安抚和商量的。
蒋琬微微点头,但又有些不太同意的说道,「昔日关中一战,关中世家多随魏贼入关,此乃弃汉就魏之举也。先帝仁厚,未曾追究,如今关中百姓疾苦,世家为国分忧本是义举,又何来反对之声?!」
那意思吧,那些内迁到关内的世家,真要严格追究起来,刘备都可以按照叛汉的罪名处置他们,没收他们财产也说的过去.只不过当时刚刚占领关中,顾虑比较多,也就没有动手。
如今不过是借用他们名下的资产救济百姓,他们本人也不在长安了,怎么安排也是咱们说了算的,回头只要对外宣扬这些世家是主动出借的空屋,对他们在民间的名声也有好处,何乐不为呢?!
蒋琬的态度,就稍微强硬了一点了。
可黄权却还是说道,「关中世家式微,却也不该如此对待老夫所虑者,乃是中原,河北世家。若我等如此轻易决断世家财物,难免招人非议。然此番刺史行事,不过应急而已,临时开放世家资产,又非占为己有,事后归还世家并予以补偿即可。胡太守之意,想来亦是如此。」
黄权到底还是站在世家的角度,帮忙说了一些话的。
这话的意思吧,其实是告诉张溪,如今关中的世家们也没几个成规模的,他们自然不敢对着大权在手,又是托孤重臣的雍州刺史张溪龇牙。
所以胡遵给张溪的文书里的说辞,才会这么软。
但同样,这些世家担心的,也不是张溪要开放那些内迁世家的产业,他们最担心的是张溪会借故没收这些世家的产业。
你要是没收这些内迁世家的田地,重新划分,这都有个理解,毕竟人都跑了,也没人来种地了,地总不能一直荒着吧。
这年头再大度的君主也不会在土地问题上跟你客气。
但房屋族产之类的东西不同,它本身不值几个钱,但象征意义却大,如果连这个资产都要侵占的话,世家们肯定是无法接受的。
所以啊,关中世家其实是通过胡遵,给张溪传递了一个底线——可以开放给百姓避难,但不能占为己有,事后要归还,同时要给出一定的补偿。
这个补偿嘛.已经内迁到关内的世家们虽然是拿不到了,但不能没有,哪怕装装样子也是要有的。
在搞清楚了属下的这帮人的想法后,张溪顿时豁然开朗了。
早说嘛,早知道关中世家那么好说话,那剩下的事儿就更好办了。
张溪立刻写了一封信,给胡遵,请他代为转告那些世家们,征用房屋安置百姓,不过是一时之举,事后必当归还。
堂堂雍州刺史,还看不上那几座空屋子。
至于长安宫殿嘛.这事儿张溪根本没放在心上。
起码在张溪看来,长安宫殿群的开放,是最不成问题的。
以诸葛亮的性格,只要能安抚百姓,救灾济民,你就是要求把成都的皇宫让出来,他诸葛亮都敢做这个主。
再一个,这事儿,对刘禅其实也不是没有好处的。
如今大汉初定关中,民心未附,又遭遇了那么严重的雪灾.如果刘禅下诏,开放长安宫殿群安置灾民,待灾后这些灾民重建家园后,最感激的人会是谁?!
自古以来,普天之下,有几个皇帝会愿意开放自己的行宫给百姓度灾的?!
刘禅作为新君登基,最缺的是什么?!
是民心,是威望。
这事儿刘禅只需要一个诏书,就能让关中百姓感念刘禅的恩德,这可比什么轻摇赋税的行政措施,更容易让百姓感激。
就算刘禅意识不到这个举措意味着什么,诸葛亮也会帮他意识到的。
因此,张溪是真的不担心刘禅和诸葛亮会不同意这个事儿。
但是吧,自家属下说的也有道理。
作为托孤大臣,又身处在外,真不好无诏令而行。
因此吧,张溪还得是专门上奏此事,走一走流程.疏奏寄出去之后,张溪根本没等天子回复,直接让陈祗做好了开放皇宫的准备。
做完了这些事情后,张溪才勉强的能松口气.住的地方有了,吃的暂时还不缺,唯一缺乏的东西,大概就是冬日取暖的问题了。
火碳不够啊.
一想到这儿,张溪立刻委托黄权,去联络长安城内的各大世家负责人,雍州刺史张溪想要请人吃饭。
说白了,张溪要「化缘」了,就看有没有关中世家愿意给他这个面子。
官方的火碳存储已经是不多了,但张溪相信,这些关中世家手里,应该会有不少存货的就看怎么让他们拿出来了。
第七百一十五章 关中世家
事实上,张溪早就想跟这些关中世家们好好谈谈了。
倒不是跟以往那样,张溪想要整治这帮关中世家.说实话,张溪依然不信任这些世家豪族们的节操,但,关中的特殊情况,让张溪突然有种想法,想要尝试一下对世家进行「改造」。
事实上,张溪对于世家的厌恶,主要源自历史上两晋南北朝时期,世家的胡作非为,互相内耗,甚至有奶就是娘.这段历史,简直是百姓的黑暗悲歌。
真的,但凡那个时代的世家大族们能多点公心,少点私利,就算是十个司马衷在位,也毁不了一个刚刚大一统不到五十年的王朝。
而之所以造成这些世家豪族无法无天的原因,除了司马家的纵容外,世家豪族掌握从地方到中央的权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而造成这一切的元凶,真不是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只是世家掌权的一个体现,真正让世家有底气跟中央朝廷对抗,掀起八王之乱的底气,在于世家们掌握了大量的地方土地所有权。
张溪其实也不偏向中央集权,但世家这种公然兼并土地的行为,显然更加让张溪无法接受。
汉武帝还有下轮台罪己诏的一天,但世家对土地的贪婪,是不会有任何收敛的。
因此,张溪希望,能减少世家对土地的兼并,而这事儿,在这个时代,却相当的不容易。
世家追求利益,而这年头,能有最大利益产出的,就是土地。
粮食这东西,在任何时代都是硬通货,盛世要吃粮,乱世更需要吃粮。
你想要让世家减少多土地的渴望,必须给与世家另一条可以取代土地的利益产出链。
但事实上,这并不容易。
张溪不是没有想过,想办法提高商人地位,推动商业发展,引导世家转型成为商业性家族,这样就能让世家通过商业积累财富,从而降低他们对土地的需求。
张溪早年还在成都当兵部尚书的时候,曾经正儿八经的跟诸葛亮,刘巴两人讨论过这个问题,但遭到了两位当世经济奇才的一致反对。
理由很简单,这根本不现实。
如今的土地亩产就那么多,而人总是要吃饭的,你在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时候贸然去发展商业,只会让财富更加向世家集中,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平民百姓失去对基本生存商品的定价权。
这样做的最后结果,只会让世家在掌握了大量钱财的同时,加大对百姓土地的兼并。
而一旦世家做到了那一步,手里有粮,同时又有钱他们要是不造反,也得变着法的来掌控朝政,通过朝廷让他们拥有更多的土地和钱财。
诸葛亮和刘巴这么一说,张溪才算恍然大悟,明白为啥历朝历代的皇帝都要重农抑商了。
重农,是为了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只有百姓吃饱了,他们才不会起来造反。
抑商,目的绝对不是为了老百姓农闲时做出来贴补家用的那三瓜两枣,也不是因为什么无女干不商.纯粹是为了防止那些地方豪族们借此敛财坐大,威胁皇权。
历朝历代,都是鼓励各地开办集市,允许百姓在集市上自由交易的,甚至很多朝代对于这种市税的定额都很低,这算是增加百姓收入的一种办法,朝廷只会鼓励,从来不会禁止。
朝廷真正防的,是大宗货品的交易,而往往能进行大宗货品交易的人,从来就不是单纯的百姓。
这样的人,不给他打成商人,从根上断绝他们进入仕途的可能,皇帝怎么能安心呢?!
因此吧,张溪建议提高商人地位,发展商业的想法,第一时间遭到了刘巴和诸葛亮的劝阻。
所以说啊,那些一穿越回古代都想着要发展商业来代替农业的前辈们,大概率脑子都不怎么样.也不想想,国家财政收入再多,地主阶级再富裕,你却没有足够的粮食让百姓吃饱,管屁用。
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张溪顿时息了好多的心思.包括但不限于,发展羊毛产业,派兵凿通西域,重新打通丝绸之路,等等。
这些事儿,可以做,但不是现在。
如今三国鼎立,最重要的还是要先平定天下,让国家安定下来,然后才能去考虑那些事儿如果现在就搞这些事情的话,徒耗钱粮不说,就算成了,带回来的金银,也无法让治下百姓提高生活水平,只能凭白的让那些世家拿走大头。
如果说,如今的大汉闹钱荒,这事儿倒还有进行一下的理由,起码可以让那些世家们把藏在地窖里的铜钱拿出来流通.可问题是,自打越巂郡那边开始铸造铜钱起,大汉的五铢钱因为制作精良,都已经流通到辽东去了,大汉根本不缺钱。
如今的大汉,已经不是诸葛亮需要用官方走私蜀锦的手段去收敛他国五铢钱,补贴大汉财政的时代了,大汉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钱。
现在的大汉,需要的是通过五铢钱,从他国走私粮食.而这,也是张溪希望跟关中世家们谈谈的最大原因。
大汉如今也算是有了三个产粮基地了,但如今大汉的地盘也大了。
荆州那边的汉江平原,要负担荆州的消耗,同时还要承担荆州作为北伐基地的需要,能做到自给自足已经很不错了。
而成都平原呢,同样要支撑南中矿业基地的发展,那边的大量铜铁铸造给大汉带来了钱粮军械的同时,那边的民生也同样需要成都的支持。
至于关中,虽然如今已经拿下了,但关中人口减半,短时间内无法达到预期的农业收入,同时还得负责供应西北的秦州,凉州的发展。
秦州附近基本都是羌族,这些羌族可不好惹,后汉朝廷有一百多年都是在跟这些人打交道,那是出了名的桀骜不驯,没有足够的粮食支撑安抚工作,就算马超顶着个「神威天将军」的名头也不管什么用。
而凉州就跟麻烦了。
凉州那地方地处西北苦寒之地,本来就不合适发展农业生产,可耕种面积少不说,人口也少。
但凉州又不能放弃,那是大汉为数不多的产马基地之一,想要组建出一支像样的骑兵,没有凉州的支持,是绝对不可能达成的。
而且凉州周边的异族也同样不少,常备的边军数量也不能少。
这一切,都需要粮食。
因此,如今的大汉,依然还是缺粮的。
而隔着一条黄河的曹魏地盘,却恰恰相反。
整个中原地区,河北地区,都是产粮区,粮食储备丰富,即使是幽州地界,那地方虽然也是产马基地,但农耕开发程度比凉州可要高的多,甚至你往北,往东再走走,到了朝鲜半岛,依然有足够的耕地可以用来生产农耕。
那地方开发程度,是受限于异族不懂耕种,而不是缺乏土地。
这也是曹魏连续数次大战之后,依然是三国中最强一国的原因——人家粮食够,只要想,随时可以爆兵。
而张溪呢,想跟关中世家们聊聊的,就是希望通过关中世家们的关系,从河东,乃至洛阳地区,走私粮食,运来大汉。
大汉不缺钱缺粮,而曹魏那边呢,别的不多,就是粮食多。
而且吧,曹魏那边,上到王公贵族,下到世家大族,最喜欢的就是大汉铸造精美的五铢钱和蜀锦,还有纸张。
而关中世家们在这方面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关中世家本来就跟河东世家,洛阳世家之间来往密切,再加上当初满宠迁民入关,带走了大部分的关中世家连内应都有了。
那些入关之后的关中世家,在失去了大量的土地之后,肯定也急需一种方式来输血,而留在关中的关中世家们,跟这些入关的关中世家之间,肯定也有足够的办法,可以绕过曹魏关卡,取得联系。
这些可都是现成的内应。
张溪那意思吧,还是刘巴之前留下的经济渗透思想咱走私,半官方的走私。
这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发展商业,而是嗯,非要说的话,张溪其实并不介意在曹魏的领地内,也培养出「八大皇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