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费祎对情报工作的保密性,有了直观的了解,也改变了一些费祎的为人处世原则。
伤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再一个,常年主持情报工作后,费祎也养成了一个习惯,对情报工作的分析和研判,往往需要结合多方面的情报后再得出结论,而即使得出了结论,也不能完全信以为真。
这也是费祎很少对情报做出自己判断的原因.情报线上,尔虞我诈的情况太多了。
但是一旦有些事情被费祎认可为「很有可能发生」,那这事儿,基本八九不离十的,就是真的会发生。
费祎不会对情报工作做出明确判断,是基于他主持情报工作的严谨性,万事要留个「万一」.可诸葛亮和张溪,可不会把费祎所说的「很有可能发生」,当成是一种主观推测。
因此,诸葛亮和张溪一听费祎判断「东吴恐有变」的话之后,立刻相信了费祎的话,诸葛亮甚至直接问起了,东吴有哪些地方不对劲的。然后费祎就一点点的,娓娓道来。
「祎此番前往江东拜谒吴主,吴主待祎与往日倒无相异,官员来往接待也一如既往,只是以祎在江东所见,结合襄阳给到情报,祎以为,吴国恐有异变。」
「此非祎之妄测,祎至江东之时,已是临近年尾,往常此时,东吴甚少朝会,吴主孙权亦甚少接见重臣,然近月间,孙权先后召见过张昭,周瑜,孙盛,顾雍,步骘,朱然,程咨.甚至祎听到传闻,远在下邳驻扎的陆逊,徐盛二人,也曾被孙权以述职为名,调回建业面见过一次。其中文武皆有,实在不符合以往惯例。」
「其二,据当地细作密报,数月间,东吴兵马调动频繁,对外宣称调防,吴中兵马确实调至建业,但建业兵马却并未调至吴中,去向如何,细作尚未查明。」
「其三,据江夏文太守来报,近日江东水军出操频率增多,虽也按照盟约提前通知了文太守,但根据文太守所言,以往冬日,江东水军甚少出操,如今异动,恐其有诈。文太守虽已加强防范,然依然心有不安,故此上报襄阳,请大将军决断。」
「其四,据武陵郡司马李球上报,长沙最近兵马调动异常,李司马担心东吴有变,已命人加强边境戒备,然武陵郡兵马不足,请求江陵石太守援兵,石太守兵力亦不足,不敢轻易调动,故此上报襄阳,请大将军决断。」
「其五,武陵郡上报长沙异动,王刺史派人询问零陵郡潘太守,潘太守却言,桂阳,交趾等地并无异常,长沙郡虽有异动,当为个例,并不足为惧。」
「其六.」
好嘛,都第六条了这要说东吴没有猫腻,打死诸葛亮和张溪都不能信啊。
如今荆州关羽重伤后恢复状况一直不好,一直是常年休养的状态,荆州事务一直都是徐庶和王基在操办,这两人能力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但威望上,却比关羽要差不止一点半点。
而且,因为这两年一直北伐,导致了荆州军大多集中在襄阳一带,荆南和江陵等地的防御,确实有些薄弱了。
如果东吴再来一次突袭.江陵倒是还好,有江夏作为眼睛和屏障,东吴不可能再来一次白衣渡江了,但荆南两郡,真有点不太好办。
现在诸葛亮万幸,自己提前安排了陈到带领一万北军入驻了白帝城,荆南两郡要是真的有警,那么哪怕襄阳的士卒来不及南下救援,白帝城的北军可以顺江而下,直接支援武陵郡。
只是东吴真的又要再次背盟了么?!
这个问题,如今连诸葛亮都不怀疑了。
如果说,上次东吴背盟,诸葛亮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觉得东吴之辈竟然短视至此.那么这次,诸葛亮是一点都不怀疑。
现在诸葛亮算是看明白了,江东之地,真正有长远的战略眼光的人,也就只有周瑜和鲁肃了。
可如今,鲁肃病故了,周瑜病重不理事,江东再出个类似吕蒙的人物,说动孙权背盟,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况且,以如今的三国局势.恐怕鲁肃复生,周瑜复出,也不见得依然还会支持盟约吧。
毕竟,大汉已据关中,而江东也已进军青徐。
魏汉吴三家,皆有问鼎天下的可能,如今又逐渐势均力敌谁又肯低头认输呢?!
第七百二十二章 诸葛回成都
在得出东吴很可能会发动背刺的猜测后,诸葛亮在长安坐不住了。
如果一切都跟诸葛亮预料的那样,那么东吴的这次背刺,很有可能也是曹魏在背后挑拨的,再结合北方凉州胡人入侵,很明显,曹魏这是要行驱虎吞狼之计了。
这可不是当年刘备在徐州城遇到的那种小打小闹,塞北的胡人入侵人数高达二十余万,江东更别说了,一旦背刺,以荆州目前的防御情势,荆南两郡和江夏都有可能直面孙吴最强大的水军。
因此,诸葛亮一面往荆州派出信使,一封给关羽,让他小心提防江东,一封信给徐庶和王基,让他们在必要的时刻,取代关羽的位置,全面指挥荆州保卫战。
倒不是诸葛亮不相信关羽,实在是诸葛亮太了解关羽了。
就关羽那个孤傲的性子,刘备能劝住他,不代表其他人能劝住他。
一旦关羽知道江东鼠辈有可能来犯,他肯定是不会愿意安心呆在府中养病的江东鼠辈都敢欺负到他头上来了,关羽要是不亲自挂帅出征,那才叫怪呢。
再加上,如今刘备已经驾崩了,能劝得住关羽的人已经不在了,关羽真的要一意孤行的话,即使以诸葛亮如今的权力,也是无法约束住关羽的。
大汉刚刚失去了一个主心骨,如今还在权利过渡和阵痛的阶段,可千万不能再损失一位大将军了。
哪怕这个大将军如今的情况也不好,以后也很难再领兵作战了,但对于大汉来说,关羽还活着,那就是一面军方的旗帜,是能够凝聚军心士气的那种代表人物。
对如今的大汉来说,关羽还不能死,起码在未来的两三年内,大汉还需要关羽来威慑曹魏,使得曹魏不敢南窥荆州。
对荆州方面做完了应急安排后,诸葛亮也不能继续的在长安呆下去了,他必须回去成都坐镇。
一东一北,两路大军来犯,诸葛亮可不想信,曹魏会就这么乐呵呵的嗑瓜子看好戏.将来关中免不了的也会有一场争斗。
曹魏煽动三路大军出击,虽然在诸葛亮看来,并不见得会有太大的战果,但成都的那些世家大族们怎么想,可就不好说了。
诸葛亮必须立刻赶回成都去,压制内部的一些声音,同时也得做好后勤准备工作,如果真的到了需要北军出征的地步,那诸葛亮也得提前做好准备。
这事儿,还真的只能是诸葛亮来做。
庞统做事有些急躁,他大概是不太可能用刚柔并济的手段来压制内部的不满声音的,再配合上法正那个睚眦必报的性格诸葛亮真怕自己回去晚了,蜀中会少掉几个传承百余年的世家大族。
倒不是诸葛亮护着这些世家大族们.其实诸葛亮也想瓦解这些世家大族的势力,但问题是,杀人,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
这种事儿,得慢慢来。
不管如何,诸葛亮继续在长安呆了三天,代表朝廷跟部分关中世家私下达成了一定的协议框架后,就直接启程,赶回成都去。
如今的关中,下了一个月的大雪终于是停了,但积雪可没那么容易化,诸葛亮这趟回去又要赶时间估计这一路上,也不会太好受。
张溪带着雍州刺史府的大小官员,以及刚刚抵达长安,接手经济和谍报工作的费祎,一起送诸葛亮出城回成都。
临走前,诸葛亮再三叮嘱张溪,要防备曹魏可能进行的骚扰策略这种骚扰策略,诸葛亮相信,以张溪的领兵能力,不至于会出现太危急的情况,但一旦打起来,很有可能会演变成持久战。
因此,诸葛亮给了张溪一个承诺,如果雍州粮草军械告急,张溪有权利先动用汉中的储备粮草和军械,事后再又朝廷补贴关中。
这事儿,诸葛亮会在回去的路上,跟新任汉中太守李严打招呼的。
张溪先是谢过了诸葛亮的好意,但同时,张溪也表达了对李严的不信任。
就这货,他要是能这么乖乖的听话,一心为公的话,以他的能力,至于到现在还只是一个汉中太守么?!
诸葛亮对此,也只能长叹一口气,嘴里不停的念叨着「相忍为国」.也不知道是说给张溪听的,还是说给自己听的。
不管如何,诸葛亮总是回成都去了,而张溪.继续安民救灾。
在大雪化尽之前,张溪不认为曹魏会提前出兵大举入侵需要运输粮草,大雪天的,曹魏也没有啥雪橇技术,拿什么运输粮草?!
至于渗透游击.这还没到开春呢,庄稼还没种呢,曹魏除非了是失心疯的拿关中百姓开刀,否则他打什么去?!
再怎么样,曹魏也是一个正经政权,还不至于这么没有底线,用这种方式来消耗敌人的战争潜力。
因此,关中的防务,暂时还不用太着急。
唯一需要提前安排的,就是拆分吴懿麾下的一万北军,作为五路接应使。
兵员没有问题,以北军的训练素质,不管是集合起来打团战,还是分成五路小规模作战,都不是问题。
唯一要提前安排的,其实是这五路军的领军将领。
魏延肯定是不可能派出去的。
不管张溪怎么跟魏延不合,以如今魏延的地位,张溪也不可能安排魏延去领一路接应使的职责.这不是在做战术安排,这是在赤裸裸的羞辱魏延。
因此,张溪给魏延安排的,是左冯翊地区所有驻守郡兵的总指挥,一旦曹魏大举入侵,北军放开防线诱敌深入的时候,就需要魏延率领两万郡兵出战,挡住魏军往长安的进军路线了。
当然,如果只是小规模骚扰,那么肯定是不需要魏延亲自领兵出马的,他就乖乖的呆在长安城呢,跟张溪一起,遥控指挥就好。
至于吴懿嘛.作为留守北军的实际指挥官,他肯定是统帅五路接应使的主帅,也不可能轻易派出去,最多就是执掌一路接应使作为总预备队,哪里出现问题了,吴懿再亲自出马顶上。
因此嘛,这剩下的四路接应使的人选,就有点不太好定了。
张溪突然感觉,自己的人手又不怎么够了。
本来吧,调来了句扶,张翼两员将军,张溪本以为够用了,但句扶让张溪安排去当柳隐的副手了,右扶风地区也需要将军指挥布防,句扶是不能调过来继续使用了。
因此,张溪手头就剩下一个张翼能使唤总不能把张翼劈成四瓣用吧?!
这时候,胡遵倒是给张溪推荐了一个人选——他儿子,胡奋。
用胡遵的话说,这叫举贤不避亲可张溪哪里能不知道,胡遵这就是想在左冯翊,增加安定胡氏的话语权。
再一个,你儿子今年才二十一岁,没有任何从军经验,突然出任五路接应使你是真不怕出问题是吧?!
本来吧,张溪是不想答应的,但奈何手里实在没有像样的人才,再加上.谁让这是胡奋呢。
张溪其实并不知道胡奋后来做到了曹魏的车骑将军一职,也算是一代名将.在张溪的脑子里,胡奋是属于那种在游戏里,四维还能看,勉强能用的将军。
至少他不是一个莽夫,作为率领两千兵马的一名将领,应该是够用了。
因此,张溪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同意了胡遵的推荐,任命胡奋为一路接应使。
可张溪这么一任命吧,就引发了连锁效益了。
先不说那些关中世家变着法的托关系,想把自家之地推荐到张溪面前,就是魏延,都板着一张脸,亲自来找张溪,说要推荐一个贤才。
实话实话,魏延这还真的是第一次,豁出脸面来找张溪,希望张溪能任用一下他手下的将领。
魏延可是一向对张溪不怎么服气的,虽然也认可张溪的用兵能力,但对张溪的用兵风格,魏延一向是嗤之以鼻的。
用兵畏畏缩缩,毫无大将之风,这就是魏延对张溪的评价。
可如今,魏延难得的主动上门,出面为属下求官,可见魏延确实是拉下脸面来了。
可问题是张溪真的不能答应啊。
谁让魏延推荐的人是王双呢。
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选
对于王双这个人,张溪其实了解的并不多。
当初王双驻守眉县的时候,张溪正忙着跟张郃,王昶这两人斗智斗勇呢,根本连王双的面都没有见过。
可虽然张溪是没见过王双,可好歹他玩过游戏嘛。
玩过游戏的人,对王双应该都有一个印象——这是一个武力高达91,但智力勉强达到两位数的货色。
这种人,即使是在游戏里都不是太好使,更别说如今雍州用兵,就不是一个游戏,没有重来的机会。
再加上,张溪在进入长安后,也听人说起过王双的作战风格最出彩的是对毌丘俭的那一次几乎单骑突阵,但最窝囊的,也是对着魏延单骑突阵。
这就给了张溪一个印象——这王双,就会一招单骑突阵。
单骑突阵这一招,用的好了,自然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王双突阵毌丘俭,确实给魏延争取了足够的时间,破解了毌丘俭对魏延后军的骑兵突袭,保存了战力。
但用不好,那可就跟眉县城下一样,兵败被擒一个结果。
最要命的是,张溪看不出来王双是有意识的在选择单骑突阵的时机,在张溪看来,王双只要是被逼急了,他就会下意识的选择单骑突阵,能不能成,全看天意。
这样的人,张溪就算需要先锋也不敢任用他,又怎么可能让他独领一军,成为一路指挥使呢?!
可张溪这么一拒绝,魏延立刻脸色突变,冷哼一声,起身要走。
张溪也是无奈。
要搁年轻时候吧,张溪还真的不会惯着这个低情商的魏文长,但今天.情况是真的不一样了。
首先呢,张溪和魏延年纪都大了。
张溪的闺女都已经快及笄了,而魏延的长子,早就已经开始跟在魏延身边,经历沙场锻炼了。
很多时候,真没有那么大的火气,你看不惯我,我就非要看不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