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仰头面向东方,微微阖眼,深吸一口气说道:“也许是苍天不忍汉家天下垂危,降帝星于世,梦游三千大世界,让陛下不止早慧,又具备如此见识和魄力吧。”
荀攸轻笑一声,舒展了两下胳膊,“虽然你这番话我不是很相信,但我觉得有道理。”
“有道理就行了。”荀彧微微一笑。
……
次日午时。
在早上简单休息了一下的荀彧就带着五百将士出发了。
而此时的西园,从长安各地征募而来的匠工们正在加紧铸造刘辩要求的那些农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犁铧、锄、铁锹等这些刘辩能想到的东西,在他看来是必须要有的。
刘辩并不知道这些东西在当下到底有没有,其实他也不是很在意。
他唯独可以很确定的一件事是,即便这些农具已经有了,可绝大多数的百姓并无可能同时拥有这所有的农具。
刘辩也没有可能将这些农具敞开了去供应天下,但他觉得自己的第一块试验田必须在硬件上达到一定的地步,先从小范围开始影响。
……
袁绍的讨董盟军,最近声势愈发的浩大了。
卢植送回来的奏报中说,袁绍以王匡、鲍信等何进旧部为主,纠合张邈、桥瑁等人已拉起了一支十数万的大军。·
这自然算不得是什么好消息了。
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的糟糕。
董卓的野心破产,刘辩以为历史在大的走向上肯定会发生一些变化。
关东盟军应该很难再拉起来。
虽然刘辩在向东的各关隘都布置了人手,阻挠消息传递。
但都已经过去这么久了,哪怕是翻山越岭他们都该已经知道董卓其实早就死了。
但很明显,历史大潮人家是有脾气的。
它就是不变!
哪怕是强行拉一个讨董的名义,他们也这么干了。
“公达,你看着到底是谁在把谁当傻子?”刘辩笑着对荀攸说道。
刚刚从河里抓上来的鸽子鱼,只需几味简单的调味,就变成了刘辩面前那锅热气腾腾的鱼汤,他尝了一口后给荀攸分了一碗。
荀攸连忙放下卢植送来的奏报,弓腰接过了皇帝赐的鱼汤。
他的喉结动了动,却不敢立马去喝,而是先说道:“袁本初想将天下人都当傻子,而有人是揣着聪明,却宁愿当一个傻子。大概只有那么一两个人,兴许是真正的傻子。”
“先喝汤吧。”刘辩抬了抬手腕,示意道。
“唯!”
荀攸已经非常克制的想让自己优雅一下,可在鱼汤浓烈的香味刺激下,还是不由自主的狠狠咽了几口唾沫。
一口汤下肚,荀攸发现了皇帝的另一个大本事——厨艺。
他今天可是亲眼目睹了皇帝杀鱼、做鱼的整个全过程。
若不是亲眼所见,别说他不相信这么鲜美的鱼汤是皇帝做的,就连皇帝会煮汤这件事本身他都一个字不信。
皇帝,是应该会煮汤的人吗?!
一碗鲜香的鱼汤,在荀攸的手中没撑过两三口,就宣告结束。
他抹了抹嘴,无声的打了个饱嗝。
这么一碗汤,对他的饭量而言根本不够看,只是喝的太快在短暂的一瞬有了饱腹感。
刘辩嘴角带笑看着荀攸,“朕以为等你喝完汤就该劝朕多读一些圣贤书,而远离庖厨了,你可是在酝酿措辞该如何劝朕?”
荀攸闻言,不禁莞尔,“陛下,臣在刚刚吃到了生平最鲜美的一碗鱼汤,臣并不希望这会是此生仅有的唯一一次。”
“好你个荀公达,你还想让朕给你当厨子不成?”刘辩佯做生气故意说道。
荀攸呵呵轻笑道,“臣更愿意成为陛下身边的厨子,将一桌寻常的食材炮制成稀世佳肴。只可惜,臣生来似乎就长了一张能品尝到美食的嘴巴,却并没有一双会炮制美食的双手。”
刘辩指了指桌上的鱼汤说道:“你口中的稀世佳肴在朕的眼中,不过是一碗寻常的鱼汤。你若能解了关东这个大困难,朕让你尝尝什么是真正的稀世佳肴。”
“此事若传将出去,世人恐怕要认为臣荀攸是为了饱口腹之欲而忠君报国的了。”荀攸笑着调侃了一句。
刘辩小口吸溜着碗里的鱼汤,随口说道:“这是你的本事,也是朕的本事。世间瞧不起朕者,不知道有多少,可能喝到朕亲手烹饪的鱼汤的人,却没有几个。”
“此乃臣的幸事。”荀攸无比赞同皇帝的这句话,随即又说道:“关东在臣看来,其实并不能算是一件艰难的事情。臣曾听闻,袁绍与袁术二人本就互相看不顺眼,不是很对付,可他们现在竟然成为了盟军。”
“袁绍与袁术还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都尚且如此,那么其他的人在臣看来,他们大概都需要袁绍竖起来的这面大旗,至于行几分事,恐怕全在自己的心意间。”
刘辩点了点头,“可若仅仅只是静观其变,恐怕并不合适吧?”
“他们是为讨董而来,应该没有脸面,一直揣着明白装糊涂。”荀攸说道,“陛下在等,在臣看来,他们应是也在等。”
刘辩冷笑了一声,“朕在等他们竖起自立的大旗,他们在等什么?若真有称帝之心,难道不是随时都可以造反吗?”
荀攸眼帘轻垂,在皇帝的语气中,他感受到了皇帝对州郡拥兵浓烈的不满。
西园里,此起彼伏的呼喝声,透过层层叠叠的绿植,传进了耳中。
眼前这一锅鲜美的鱼汤,就像是少年皇帝的野心。
用的虽然依旧还是寻常的食材,但皇帝想将天下这块鱼肉炖出鲜美的香味。
这大概便是皇帝不惜抛弃自己的名声,用荒诞不羁的行为来做掩饰的真正目的吧。
“陛下,对于心怀不轨者而言,天下越是动荡混乱,他们便越是开心。”荀攸说道,“他们一定是在等天下的局势,讨董若不成,他们还可以讨张、讨黄,甚至于他们直接杀到金城讨伐不臣。”
“哪怕他们早就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可他们不会轻言反叛的,除非他的拳头已经大到自觉可以无惧任何人。”
“现在这个时候,正是他们揣着明白装糊涂,大肆招兵买马的时候。”
刘辩面色微显凝重的点了点头,他知道荀攸说的并没有错。
但皇甫嵩率军西征之后,京畿之地的防御力其实十分的薄弱了。
这样的防守力量,刘辩不管怎么想,其实都不太踏实。
而其他的兵马,刘辩并不是很相信。
看着皇帝凝重锁在一起的眉头,荀攸思虑片刻,问道:“陛下可是在忧虑会有人忽然对京畿发难?”
“难免会有第二个董卓不是吗?”刘辩没有否认,直接说道。
在董卓被乱刀砍死之后,历史在大的走向上好像并没有变,可实质上还是发生了不少的改变。
起码,刘辩现在就猜不到接下来的历史会朝着哪一个方向去发展。
群雄角逐的大方向是注定了的,但延伸的,却是无数种可能。
“陛下不妨遣使前往关东,撕下他们脸上那层遮羞布,届时孰好孰坏便一目了然了。”荀攸说道,“那为数不多的几个傻子会成为那几位装傻的人,造反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刘辩却摇了摇头,“朕从不打没把握的仗,需加快募兵的步伐。”
荀攸:……
真是一个朴实无华,但却又直切要害的应对之策。
确实没有什么比让自己的拳头更大,更有力一点,更好的对策了。
……
曹操将双手拢在袖中,佝偻着脖子,坐在巨石上,眯着眼睛看不远处一群人热火朝天的垒砖坯。
“兄长,这有什么好看的?”夏侯惇在曹操的身边盘膝坐了下来,从怀中摸出一根羊蹄子递给了曹操,“陛下亲自烤的,我偷偷给兄长留了一只,是真好吃。”
“陛下亲自烤的?”曹操疑惑发问的时候,恰好看见夏侯惇又从怀中摸出了一只羊头。
看看自己手中干巴巴的羊蹄子,再看看那只羊头,曹操的表情渐渐变了。
他缓缓抬手,狠狠一个栗子敲在了夏侯惇的脑门上。
“兄长干嘛打我?”夏侯惇吃痛喊道。
曹操举起了手中的羊蹄,跟夏侯惇怀中的羊头比划了一下。
“这是陛下赐我的!”夏侯惇嘟囔道。
“我替你尝了,难道有什么问题吗?”曹操说道。
夏侯惇愣了愣,“……那兄长给我留几口吧。”
曹操这才满意的笑了,“你来分肉。”
夏侯惇:……
曹操一边享受着夏侯惇的伺候,一边挥舞着羊蹄说道:“你看啊,看他们在那里垒砖,我就像看到了多年后的自己。”
“兄长又在说浑话,你怎么也会去垒砖呢!”夏侯惇反驳道。
曹操没有理会夏侯惇的傻人傻话,只是摇头感慨道:“都是三公啊!”
第31章 袁隗的《孝经》
在曹操的眼中,他看到的一群曾经光鲜亮丽的公卿大夫。
可在夏侯惇看来,那都是一群该杀的贼厮。
两个人的聊天也因为夏侯惇这一句“该杀的贼厮”,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兄长,我是不是又说错话了?”还是夏侯惇率先问道。
曹操摇了摇头,“不,你说的没有错,他们的的确确都是一群该杀的贼厮。汉室垂危,他们每个人都有莫大的责任,朝廷公卿,若不是天下谋福祉,他们也就失去了活着的价值。”
夏侯惇神色微松,笑道,“只要我没有说错话就好,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我这张嘴。”
“你常常说错话?”曹操笑问道。
“我是什么样的人,兄长难道还不了解吗?”夏侯惇有些稍稍的郁闷。
曹操说道:“我对你怎会不了解呢,但在我的印象中,你好像并没有常常说错话。”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反正陛下常常说,我两个肩膀抬了个腚,脑子那玩意完全是摆设,还让我多读书。可兄长,你瞧瞧,我像是那种会读书的人吗?”夏侯惇嘟囔道。
曹操哈哈大笑了起来,“陛下让你多读书保证是没错的,你读着便是,我相信你是能读的进去的。人只要肯学习,不管什么时候都不会晚的。”
“兄长,我最最纳闷的事,我经常说错话,跟我脖子上这颗首级有什么关系?”夏侯惇问道,他不解,甚至还有些气愤。
曹操定睛看了夏侯惇片刻,“你确实需要多读书。”
夏侯惇:……
“你方才说,这是陛下亲手所烤?”曹操忽然问道。
夏侯惇像个铁憨憨一般,立刻就非常兴奋的跟曹操说起了这只烤羊的故事。
曹操一边听着,一面一脸严肃的将羊蹄剔的干干净净的,甚至连骨头表面那层骨膜都被他给刮了下来,“陛下竟然还有这样的手艺,只是这终归是小道,于治理天下而言,并无益处。”
夏侯惇忽然激动的拍着双手,喊道:“陛下真神了,他就说兄长你一定会这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