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最近,安德烈的心情的确有些不好。他推测着。
怎么会好呢,从你今年的1月开始,俄国的工人运动就在愈演愈烈,罢工、抢劫、暗杀、上书这些出格的事儿都干了。舆论和武力压力下,现在俄国的立宪民主党又在轰轰烈烈说要推动杜马。
也就是君主立宪中的俄国议会。
按照清国的话来说。
“老佛爷,这些乱臣贼子是要动摇国本啊!”
所以,安德烈本以为朱传文的到来能给他带来点面粉厂建设的进度,却没想到还真是临时来抱他的佛脚,自然要敲打敲打,明确一下俩人合作,到底谁是主导。
在门口等了一会儿,就看见卫兵请威斯康夫过来。
这还是朱传文的老熟人。
威斯康夫对着朱传文也是点头示意,在他从安德烈办公室出来之后,让朱传文跟上他。
“威斯康夫中校先生,您上次的不辞而别可是让我很是苦恼,被安德烈大人知道了,还以为是我照顾不周呢?”朱传文打破了俩人的沉默。
“军情紧急,安德里这边更需要我。”威斯康夫解释了一句,安德烈已经选择与朱传文合作,在威斯康夫简单的脑子里,那他就是自己人,并没有摆着他平常那张臭脸。
到了门口,朱传文带着俩护卫就往守备区的军营走去。
第53章 夏元璋入股
从守备司令部出来,朱传文对着等在门口的护卫夏驰吩咐一句,他就小跑着朝着冰城警察局方向去了。
朱传文则是带着熊振,跟着威斯康夫前往冰城守备军的军营。
俄国人在冰城部署的军队规模不大,大概有3500人,算是个加强团的规模。
相对是后方的守备部队来说,这算是重兵把守,冰城,属于俄国西伯利亚大铁路在远东最重要的枢纽,西接外贝加尔铁路,东接至海参崴的乌苏里铁路,属于妥妥的军事要地。
所以这支人数略少,火力却不弱,优先配备了1903年才在俄军列装的麦德森轻机枪24挺、M1900-76mm野战炮4门。这时期的俄军制服还是长大衣,和世被称为“灰狗子”的警察制服有些相像,亮点就是金黄的大肩章,确实带感。
门口的卫兵见是威斯康夫前来,小跑着前来敬礼,带他进了大营。
朱传文和熊振则只能在门口等着。
……
当朱传文带着熊振,从俄国军营方向赶着满满一大马车的山货回到了【麦香记】时。
夏驰带着夏元璋的伙计早就回到了店里。
早在门口等候多时的夏元璋看见伙计平安无事,自己的货也要回来了。抓着朱传文的手是越发的用力了,感激之情无法用言语表达。
他在滨江厅也的确有些关系,但他的关系听闻是俄国人,那是连连摆手,也只能宽慰着夏元璋破财免灾,没想到在朱传文这里又峰回路转,人生的境遇就是如此神奇,谁能想道,一个半年前还是从齐鲁逃难的农家子弟,摇身一变成了俄国人的座上宾呢。
“夏掌柜,我看你也别回你住的旅馆了,就在我这儿住下吧。你那也不安全不是?”等货物暂时存放在【麦香记】,打理好了一切,朱传文向着夏元璋说道。
夏掌柜对这两天在冰城,那叫一个心有余悸,朱传文3楼的客房恰好还留着,也有地方住,就吩咐春和盛的伙计明天小心的去收拾东西,自己则是带着妻子和儿女就在朱传文这里住下了。
在这儿,他住的安心。
晚饭后,平复好心情的夏元璋和朱传文聊起了面粉厂的事宜。
“夏掌柜,我打算开办的面粉厂机器我已经谈好了,算上介绍人的佣金,大概要31万5千卢布,也就是3万1千5百两白银,不知夏掌柜想投入多少呢?”
夏元璋则面上不动声色,但心里早就是翻江倒海,这本钱,属实有些太大,他老爹夏老爷子和他折腾了这么些年,除去旅顺的损失,现在也就上万两银子的家产,小半还是三江口的不动产。整个春和盛,流动的现银也就3000两,剩下的都是些山货。
这次他来冰城,可谓是壮志雄心,打算大施拳脚,带的山货可谓是他的小半的家产也不为过,所以才如此的紧张。
不过,琢磨了一下,想着幕后的大股东可能是俄国人,谨慎的问道:“传文,你看我占多少合适?”
这面粉生意铁定是赚钱的,每月10万斤面粉就是个大单子。
“夏掌柜,我也实话和你说,这门生意能长久,按现在小麦的价格和这洋面粉的价格来看,再算上人工,大概四年就能回本,往后就是赚钱的营生,算上后期的工厂建设,3千2百两银子,一成的份子,您看怎么样?”
这几乎抽光了春和盛现在所有的流动资金,不过夏元璋也是咬咬牙,打算跟着朱传文干了,四年的回报周期,不算长,他那生意每年挣个几百两也就顶了天了。
“好,传文,那就一成的份子。”
“还有个事儿,夏掌柜,这往后,冰城的面粉厂就交给你了。你呢就是这冰城面粉厂的总经理。”
“总经理?”夏元璋很是不理解这其中的含义。
朱传文笑着解释了一句,“以后啊,您就是我们【汉耀面粉厂】的大掌柜了!”
说着,俩人是连击三次掌,这口头契约算是立下了,后面则是得去冰城的市政厅报备,这厂子的手续才算是全了。
……
晚上,夏元璋夫妇住在旅馆里。
夏夫人轻轻推了一下夏元璋,“老爷,咱家的生意就不做了?”
“不做了,这两天我算是看明白了,在冰城做生意,没有俄国人当后台,这是举步维艰。”夏元璋幽幽的叹了一口气,干了快半辈子的山货生意了,临了,成了别人的大掌柜。
夏夫人本名姓李,安徽合肥人,说起来家中也是因为那位被太后老佛爷视为“辅佐中兴,削平大难,匡济艰难,辑和中外”的洋务领袖有点不远不近的亲戚关系,才能在旅顺,顺风顺水的做起了生意。
与夏元璋成亲之后,夏元璋又在他家的基础上整合自己老爹的山货生意,东北的山货,就在这个渠道上源源不断的流进了直隶、京城等地。
“那这传文会不会是龚半伦似的人物?”夏夫人轻轻的推了下夏元璋。
《己亥杂诗》的作者龚自珍,正是这位龚橙,龚半伦的父亲。坊间传闻,这位龚半伦,精通满、蒙、藏、英等多种文字,据说曾在英法联军期间,还当过了英国人帐下当幕僚,真相是什么不得而知,但这时候夏夫人说起了这位龚半伦,自然是暗指朱传文是否已经完全投入了俄国人的怀抱。
夏元璋哑然,笑着说道:“夫人,你太小瞧朱传文了,你知道他给面粉厂起的什么名字吗?汉耀,耀汉,这个朱传文,可不会一屁股坐在俄国人那边!我估摸着即使股东有俄国人,那他朱传文也有着足够的话语权。”
夏夫人轻轻嗯了一声,便不再说这件事儿了。生意上的事儿她不懂,国家的事儿她也不懂,既然自己丈夫认定了,那她也就只能支持。
……
10天后
别拿列夫最终还是回到了冰城,找到了朱传文,他的面粉厂在长春实在是找不到买家,思虑再三,也免得夜长梦多。索性,叫上厂里剩余的俄国工程师,将机器陆续拆除,又留下心腹盯着机器,机器,会在一周内,陆续抵达冰城。
第54章 风骚贺老四
当然,这10天里,朱传文也没闲着,先找道格还了短枪,在夏元璋的陪同下,在冰城火车站南侧,现在还是埠头区郊区的地方,购置了一块10亩大小的荒地,朱春山和夏元璋轮流,雇佣着国人,开始平整土地。
水泥的购买也提上日程。
虽说这种东西据考证在中国历史上早就出现过,但这这片土地上,真正实行工业化生产的,还是由于“洋务运动”的兴起,在1889年开办的启新细绵土厂,只是现在被英国人骗走了。
朱传文虽说想支持国货,但如今,也只能在冰城寻找俄国商人购买。
“传文,这两天我在铺子周围,发现了一些练家子。”有一天,朱春山匆匆走到朱传文身边,小心的告诉他一个这样的消息。
“是盯着我们吗?”朱传文问道。
“还不知道。我已经让兄弟们留意起来了,家里人出门会有俩护卫跟着,晚上值夜的护卫也增加了1名。”
“嗯,春山叔就这么办,等厂子办起来,护卫们还得分一波去厂子,得找个机会把埋在城外的枪运进来。”朱传文说道,没枪,他还是有点不太安心。
道格那边,1万5卢布的佣金也先付了过去,还是黄金结账,原本朱传文还想购买点短枪,但安德烈不同意,只是把两支毛瑟1896当做礼物送给了朱传文,一支在朱春山身上,一支在朱传文身上,两把短枪各500发子弹。
……
其实曾经在安德烈家,发生过这样的对话。
书房
“少爷,朱先生已经购买了别拿列夫先生面粉厂,但他没有选择继续在长春,而是将面粉厂的设备搬到了冰城了。佣金我已经收到了。”道格说道。
“知道了,这朱传文是少有的聪明人,他的选择很明智!”安德烈将目光从书本上收回,抬头先是称赞了下朱传文,又问道:“看来,这算是最近我听到最好的消息了,你预计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生产?”
“应该还得1个月,厂房在郊区已经开始建设了。朱传文还雇佣了一部分别拿列夫曾经的工人。”
“嗯!”安德烈轻轻的答应了下,表示他知道了。
“还有件事儿,朱先生那边提出购买100支短枪和5000发手枪子弹,您看?”道格说道。
“知道他想干什么吗?”安德烈问道,这些东西他有,全在道格的仓库里,但最近因为俄国内部不断的刺杀问题,手枪的来源也在开始展开调查,可能,俄国工人们刺杀用的手枪就是从远东,再次回流本土的。所以由不得他不谨慎。
“说是成立个工厂护卫队!”道格说道。
安德烈沉默半晌,思虑再三,手枪还是算了,但是又说道:“送两只毛瑟过去,就权当是送给朱传文的礼物了。手枪的购买让他以后不要提了!”
“知道了,少爷。”
……
鹞子山
贺老四意气风发的走在上山的路上,将自己拾掇的干干净净,甚至都可以说有些风骚。
他和林老八每人每月各15天轮守在老金沟,今天,是他回鹞子山大营的日子,但是他打算和朱开山请几天假,要说干什么,当然是找媳妇去。
“大哥!”贺老四走进山寨,这里早就大变样了,山寨大门,瞭望塔,大营内的木质的住房、马厩、伙房一应俱全,雏形是搭出来了,往后就是往细里打磨。
“老四,回来了,我这里有件事情交给你去办。”朱开山听闻贺老四声音,头也没抬,对着桌子上大营的规划图,就要吩咐贺老四去给他干活。“你他娘的要当新郎官了?”朱开山猛然抬头,看见自己这个平日里不修边幅的兄弟,现如今打扮的干净利落,一身新衣,这骂娘的话脱口而出。
“大哥,那个,你让王可仁去办吧。我是想来找你告几天假。”贺老四扭扭捏捏的说明了来意。
“贺老四啊贺老四,还是你开窍!”朱开山听明来意,笑着拿指头点了贺老四几下,他早就让兄弟们该找媳妇的找媳妇,该安家的安家,等了这么久,都没一个人来找他说这事儿,现在贺老四有这个想法,他是巴不得的。对他的兄弟们,他觉得是有些亏欠的。
三江口一带,除了每年按季节流窜的蒙古马匪,最大的土匪就是杜宝山,眼下周围没什么威胁,贺老四现在有这个想法,他是拍手叫好!当初,带着兄弟们拼死运金是为什么,不就是给自己和兄弟们安个家,现在日子好过了,成家立业,立业成家,这不就相辅相成了。
“好!去吧,瞧上哪家姑娘了?”朱开山饶有兴趣的问道,和兄弟们的大事儿比起来,山寨内的修建,缓一缓没啥大问题。
而且他打算等贺老四媳妇说好了,就立起他这面旗帜,告诉兄弟们,好日子就在眼前了,赶紧啊!
“我早就给曹忠德去信了,找的元宝镇的李媒婆,定金我都给了,今天带我去见见。”贺老四喜气洋洋的说道,活了这么久,还是第一次跟着媒婆去姑娘家上门,但父母早就没了,身边就朱开山这个大哥,现在寨子里事儿多朱开山铁定得坐镇,没办法,硬着头皮也得自己上。
“嗯!那就好。”朱开山也知道自己没办法给老四当家长,陪着上门了,转身,从屋子里拿出一根5两重的金条,递到贺老四手里。“去,在放牛沟给我建个好点的屋子,往后,我就去你家里吃饭!”
“好嘞,大哥!”贺老四也没推辞,当初兄弟们一人分了5两的金子,他们这些头头一人分了10两,这钱,在放牛沟置几晌地都够了,建房子,用得了多少钱,但这这是他大哥的心意,他也就收下了,推辞?客气?哪里用得着。
“快走吧!办喜酒了来个信儿,我带兄弟们给你捧场去!”
“知道了,大哥!那个,我还想借你的青骢马,第一次上门总得有点趁着。”贺老四又支支吾吾的说道,像极了后世第一次去老丈人家的毛脚女婿。
“骑去!”朱开山大方的摆了摆手。
贺老四脚下生风,“嗖”的就不见了身影。
留下朱开山,一脸的哭笑不得。
第55章 贺老四相亲记
元宝镇。
“四哥!这儿!”曹德忠在元宝镇和鹞子山方向的必经之路上早就等待着。
他旁边还有着一位,这人穿的大红大紫,包着头,缠着脚,脸上略施粉黛,容貌嘛,却有些惨目忍睹。
但她却是这元宝镇一带最有名的媒婆,李如花。也就是贺老四之前给朱开山说的李媒婆。
黑省地广人稀,一个镇子里有着几千人那就顶了天了,这媒婆的作用就不可忽视起来,哪个村有了待嫁的姑娘,哪个村有了到年龄的小伙儿,李如花啊,心里有着自己的一本账。一般的小门小户是请不起她的,她的起步价那就得是1两银子。
所以,这有着姑娘家的看见李媒婆登门,那是清水撒地,好酒好菜的招待着。
贺老四要求不高,只要不是丑他是都能接受,但就有两点,做的饭好,能生养。
在曹德忠一出手就是2两银子的价格下,李媒婆心满意足的接受了贺老四这个超龄客户。
“这就是贺爷?”远处,贺老四胯下青骢,身着雪白的坎肩皮袄,内搭的黑色棉短褂,一双崭新的皮靴,纵马飞驰而来,任谁远远见了,都得竖起大拇哥,赞一声“好汉子!”
曹德忠没答话,他也被贺老四的夸张给惊着了,同时也是在心里发问,这就是贺知义?这真的是贺老四?
贺老四走到俩人的马车前,对着曹德忠问道:“德忠,咱去哪儿?”
曹德忠还在发愣,旁边的李媒婆看着贺老四这幅样子,心里那是乐开了花!不是她瞧上了贺老四,而是这2两的银子她是挣定了,三江口,哪个有着这样的骏马,哪个姑娘瞧不上这样的汉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