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第228节

  两人一边说一边往帐篷走去,原本苏定芳就感觉到这一路不太平,但是这个话从李象的嘴里说出来,苏定方就更加的紧张了,自从他跟着李象到现在,好像还没有事儿能让李象如此的看重,莫非这一路上有什么豺狼虎豹吗?我们这些人他也是经历过各种情况的,这点事应该难不住我们吧?

  两人还没有走进帐篷呢,身后就传来了骑马声,李象回头一看,远处一个白袍小将过来了,这也是他们的熟人,秦琼的儿子秦怀玉。

  本来这家伙也被调往了高句丽前线,但是那边并没有什么事情,所以这个人又开始钻营,他爹又卖了一把老面子,最终把他从高句丽前线给调回来了,可回到长安城之后也没什么事情,西域的战争已经结束了,程咬金的两个儿子都已经顶上那边的缺了,这家伙万般无奈之下,只能是直接来找李象。

  “行了行了,你要是愿意跟着的话就跟着吧,回头我去跟皇上说,高句丽那边也的确是没有那么多事儿,这路上我们遇到的事比较多,有你这样的一个好帮手也行,咱们进去一块儿看看。”

  没等着秦怀玉说话呢,李象就已经是先同意了,秦怀玉咧着个大嘴笑了笑,到底还是咱们自己人,如果要是换成别人的话,估计半天都说不好,这一趟去可能有危险,但他们这些将门之后,有几个是害怕危险的呢,他们都害怕战场上没事儿,至于危险,谁也不放在心上。

  “你先来说一下我们这一次的行进路线。”

  苏定芳早早的回到了长安城,也从长孙无忌那里把人给借来了,在最近十天的时间里,这家伙什么事也没干,就是专门制作这个行军路线了,但是还没有经过李象的审核,所以苏定芳的心里还没底,以前制定好了的行军路线,都必须得问过李象才行,要不然的话肯定要走不少的弯路。

  “我们走的这条路线是大家经常走的路线,从长安城出发向南先到益州,然后过南蛮,最后进入南诏,当然听起来非常简单,但这一路上也是有将近两千多里路呢,尤其是这个地形不行,咱们之前修路的计划全部集中在北方,江南地区现在也开始了,但是益州这边不行……”

  苏定方的路线还是可以的,至于说要在这一地区修路,李象一开始的时候就不怎么赞成,这地区号称十万大山,如果你想在这一地区修路的话,靠着现如今这个技术条件还是别想了,即便是在二十一世纪,这一地区的交通条件也没有办法和东部沿海相比,只能说是改进了一部分。

  “路线基本可以,但是沿途有几个危险的地方,第一个自然就是自然环境,咱们从长安城出发,进入川蜀之后,基本上都是山间小道,得让士兵们做好准备,另外一个就是过了成都之后,南面可就是蛮族的土地,这些人虽然早就归顺了我们,但他们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想必来往的商人们也都告诉你们了,比西域强不到哪里去。”

  李象在地图上写出了两个难点,旁边的人也都点了点头,李象所说的也是这一路上最难的,尤其是这个自然环境,小股部队如果要是过去的话还很容易,可如果要是大型队列南行的话,的确不是那么容易。

  当初李象要占领南诏的时候,朝廷大臣们已经是提出这个疑问了,李象也给了他们解答,那就是全部走海路,陆路这边顶多也就是几千名精锐的士兵,剩下的人都要靠着登州水师从海路运过去,那么我们就比较方便。

  “水师那边有信回来吗?”

  李象回到京城的时候,已经派人快马加鞭的送信过去了,因为没有到那边的航线,所有的一切都必须得重新制定,这一段时间也应该有结果了。

  “回殿下的话,水师提督丁奎的信已经是来了,目前还没有找到准确的航线,不过他们的第二批人员已经出去了,相信在月末的时候应该有消息。”

  李象虽然给他们提供了大致的方向,但是海上航行还是需要准确一点的,如果要是不准确的话,别看咱们人不少,随时都有可能葬身在茫茫大海里,尤其是运送大量的军队,吃喝拉撒都在船上,稍微计划不到这些人可能就要挨饿,吃的喝的到时候都没有,那就等着喂鱼吧。

第781章 川蜀的土司

  当然同等的风险也代表着同等的收益,如果要是我们这一次能够成功的话,那就证明我们可以从海上进军,到时候不管这个世界的什么地方,我们的水师都能够过得去,李象的世界战略才算是理论上通过。

  “殿下,您不是说我们这一次过去不会有战斗任务吗?我们这次不是纯粹为了收集情报吗?为什么水师那边催的那么急呢?”

  秦怀玉刚从高句丽回来,自然知道我们的水师战船多么厉害,给他们加装了火炮之后,不管岸边有什么样的防御攻势,只要是他们能够靠近岸边,那么各种防御工事都会被炸成一片渣渣。

  “所有的事情都得提前有准备,我心里打算着是过去收集消息的,但如果要是对方太弱,又或者是我们能解决的话,何必要等以后呢,另外路上的这些土司你们也要做好战斗准备,如果要是有人太过分的话,那我们最好一路杀过去,但这一次除了这三千名士兵之外,我不会多携带一个士兵,到底该怎么打就靠你们了。”

  李象指着川蜀南部的山林说道,这里聚集着大大小小的好几个土司,这些人都是蛮族的后代,他们表面上臣服了大唐,但实际上和西域的一些国家差不多,以前的时候懒得管他们,就是因为这地区的收获太少,即便是打下来对我们也没有多大的好处。

  可现如今这个情况不一样了,既然李象想要吞并南诏,那么以后很有可能会沿着这条路派兵,这些人正好在我们派兵的路上,他们和南诏的关系也不错,万一等我们打起来之后,他们切断我们的后勤线,那到时候前线的士兵可就没谱了,李象绝不能够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原本以为是一个轻松的行军路线,没想到现在已经要准备进攻了,不过殿下放心,虽然我们只携带三千人过去,但是我们现在的军队和以前可不一样了,这三千人跟着我们南征北战,几乎什么样的敌人都见过,或许我们没有在山上打过仗,但只要是我们训练得体,应该不会误事。”

  李象回来的时候已经给他们下命令了,让他们多进行一些山体作战,长安城的周围还算是有几个小山包的,不过这些小山包和南方的山比起来,那可是小巫见大巫。

  “话不要说的这么满,这几天的时间你们都要加紧训练,需要什么东西就列了条子去拿,如果要是朝廷供应不及时的话,直接去执到宝找我的掌柜的。”

  虽然李象运回来了不少钱,但大部分的钱都让李世民用来修黄河大堤了,这一笔经费是不能够动的,有很多地区李象也看到了,如果要是现在还不整修的话,明年或者后年肯定会决堤,到时候造成的损失可比修黄河大堤贵多了,几十倍的代价都有可能让你付。

  “有了殿下这句话,那我们可就什么都不害怕了,一支精锐的军队想要起来,银子可是必不可少的,有很多人光是用嘴喊的训练,可如果手上要是没钱的话,估计这支军队永远也没有办法成军。”

  秦怀玉所说的是实话,大唐王朝刚刚建立的时候,那也是有很多的精锐军队的,但是现在这些军队的作战力度都有所下降,就是因为战场上用不着他们了,反而是李象的手下用的比较多。

  李世民虽然也明白这一点,也想着把以前的一些精锐军队给训练起来,但是这是一笔小数吗?朝廷到处都有用钱的地方,如果要是把他们给训练起来的话,那就不知道要花多少钱了,别说是整修黄河大堤了,连你整修皇宫的钱都没有。

  “吆喝,这不有模有样?”

  李象正准备离开的时候,远处的长孙泽骑马过来,李象原本以为这个家伙都不会骑马,没想到骑着马还能快速的奔跑,而且刚才用连环弩射出了一支箭,虽然没有正中红心,但是也在四十米之外命中目标根本不像一个纨绔子弟。

  “这能算得了什么呀,长安城的世家子弟有几个不能够这么玩儿的,可别忘了以前他们的父辈都是怎么过来的,咱们大唐王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即便是文官的子弟也会打仗,那个时候谁也靠不了,只能是靠自己。”

  秦怀玉的一席话,李象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当时的确是不够稳定,大唐王朝掌握的区域也比较小,谁也没有想着大唐王朝能够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甚至还有人觉得可能会亡国,所以家里只要是有个男丁,从小就必须得让他训练这个,关键时候不但能够自保,还能够帮着大人照顾家里人。

  “这小子应该是个好苗子,别留在长安城当废物了,这几天你抓点紧,尽量把它给训练出来,咱们路上带着他。”

  李象能够看得出来,长孙泽手底下的功夫不弱,只不过以前的时候都慌输了,如果要是现在能够好好的练一下,将来在路上也能是个不错的帮手,谁让咱现在手里缺人呢,要不然怎么可能会把主意打到这种二世祖的身上。

  “你就别跟着我回去了,你既然是已经过来了,那你们两个互相配合,把这三千人给我使劲的训练一下,到时候我不要求以一当百,但一当十是必须的。”

  李象看到秦怀玉还想跟自己回去,马上就把这个家伙给劝回去了,这家伙从高句丽回来之后,在家里待的时间还没超过五天呢,不过为了能够跟着李象南下,少回家就少回家,光在长安城里待着能成什么气候?

  有了李象的这些话,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这三千人当真是叫苦不迭,他们虽然是被李象从系统当中兑换出来的,战斗力比普通的人要强很多,但是山地作战从来都没有训练过,这属于一个新的科目,差不多快把自己的骨头都给拆了。

第782章 得有个办后勤的

  皇宫

  “你让你三叔去当蜀王?”

  李世民正在和某个妃子玩乐呢,谁知道李象风风火火的来了,李世民也知道李象肯定有事,所以只能是穿戴好了到勤政殿了,没想到李象竟然是让吴王改封蜀王!

  虽然都是亲王,但是鼠王可是在吴王的后面的,只能是一步一步的升高,谁听说过能够一步一步的降低呢,如果要是李哥当初打败仗的时候,改封为蜀王也能够说得过去,可现在人家在长安城什么事都没有,你说改封就给封吗?

  “祖父请看,此去南诏,我们必经四川,这里还缺少一个能干之人,如果要是换了别人的话,孙儿恐怕不能放心,这里可是天府之国,只要是有一个能干之人,将来如果要是南边真的有战争,孙儿保证不会向长安城要一粒粮食。”

  李象把地图打开了,指着上面就是一顿忽悠,虽然现在都知道四川盆地的地形不错,但是很多地方都没有开垦出来,所以粮食产量还不是很高,既没有办法支援朝廷,有的时候还有可能会给朝廷要粮食。

  李世民别的东西没听见,光听见不像长安城要一粒粮食了,这些年李象在外面打仗,和其他的将领完全不一样,根本就没有向朝廷要过粮食,这是李世民最放松的地方,所以即便是李象的权利越来越大,掌握的军队越来越多,李世民也没有想着中间把李象给调回来,就是因为粮食的问题。

  李世民的心里有一本账本的,换了别人的话,果然是能够听自己的话,但是张嘴就是多少多少的粮食,把长安城的府库都给搬空了,恐怕也够不上战争所用的,到时候全国各地要是有个灾害的话,拿什么去赈济灾民呢?没有办法政绩灾民的话,那这些灾民恐怕就要闹事儿了,隋朝末年到底是为什么天下大变呢,还不就是因为老百姓吃不上饭吗?

  经过这几年的时间,李世民也算是看出来了,长安城必须得留一个能办事的儿子,老大李承乾就不说了,还算是能说得过去,老二李泰基本没啥能耐,后面的那些人就更不说了,所以李世民准备把吴王李恪留在京城,以备不时之需。

  如果要是有朝一日李象起兵造反的话,李世民的手下也能够有一个能用的人,可今天李象却想着把李恪给弄到川蜀去,是不是这小子有其他的想法呢?莫非他也和自己一样觉得李恪是个有用的人?将来起兵造反的时候会很为难?

  李象在旁边等着李世民回答呢,看到李世民眼珠子乱转的时候,李象就算是把自己的脑袋给打破了,他也不可能想到李世民会是这个想法,这里想着全方位地拿下南诏,你那里想着谁会来一场玄武门,祖孙两个根本就不在一条线上。

  “这件事情还是再斟酌一下,你三叔在北面失败之后,一直都是提不起精神来,朕也怕他耽误了你的事儿,要不然选另外一个,即便不是皇子亲王,只要是宗室中人,那也可以给你帮不上忙的。”

  李世民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那就代表着没有任何斟酌的可能了,如果要是李象犯傻继续提下去的话,那可能就犯了李世民的机会了,身在皇家这种地方,听话必须得听音儿,如果要是你听不出来的话,那你可能就平白无故的被人记恨上了。

  李象长叹了一口气,开始思考还有没有其他人,李世民看到李象这个眼神,忽然间觉得可能自己想错了,这小子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想法,纯粹就是觉得李恪是个能办事的人,所以才想着把他叫到川蜀去,不过话刚才已经说了,一国皇帝能随便反悔吗?

  “萧禹……”

  李象忽然提出了一个人,此人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个人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与其在中学生当个先知,不如跟着自己南下川蜀,只是治理一下民生的问题,这人绝对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准了。”

  李世民连思考都没思考,一个胡子都白了的老头,能够有什么大的作为呢,虽然原来当过大唐的宰相,但是在家赋闲那么多年了,李世民看到这个老头的时候,心里就有些不舒服,立马就能想起当年两人对立的时候,如果要是李象能够把这老头给带走的话,李世民高兴还来不及呢。

  “额…”

  李世民回答的这么干脆,直接就把李象给整的不会了,要知道李象找李世民办事儿,从来都没有这么干脆的时候,李世民也察觉出自己答应的太快了。

  “你一心一意为了朝廷,朕虽然也舍不得萧禹,此人可是个能人,但如果要是不让他去的话,的确是没有人能够给你打点后方。”

  李世民咳了一声,妄想用这些话来掩饰自己刚才的话,但李象根本就不相信,分明就是你不愿意看见人家,这才让人家跟着我南下。

  李象正准备告退的时候,边上有个黑衣人闪了一下,应该是有消息要汇报,对于这些人李象可是不想接触的,如果要是自己连这些人都接触了,那么李世民就更加没有安全感,到时候还不知道会折腾出什么事儿来,现在的长安城就是李象想要的,绝不能够有任何形式的改变。

  李象出去之后,黑衣人立刻跪倒在了李世民的面前,并且从自己的袖口里拿出一团纸,上面记录了一些李世民需要的东西,本人也跪在这里,等待李世民询问。

  这些东西都是关于南阳范氏的,现在都已经是调查清楚了。

  基本上和李象想的差不多,这样的一个小家族如果要是想把所有的一切都给抹去,他们其实是没有这个实力的,别管是李象的人还是皇上的人,只要是铁了心想调查的话,那还是能很容易找到其中的蛛丝马迹了,李世民看完了这上面的资料之后,气得连茶杯都摔了。

第783章 杀的光明磊落

  这件事情果然没有那么简单,除了南阳范家之外,还有其他的几个世家,甚至还有五姓七望当中的一些人,这些人被李象整治的已经没有原来的声势了,但他们依然不想放弃手里的权利。

  李世民本来想着他们已经很弱了,也就不去找他们的麻烦了,没想到这些人主动的跳出来了,李世民眯着自己的眼睛,现在又开始算计一些人了,早先李象太过耀眼,所以李世民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李象的身上,现在想想你们这些世家大族才是朝廷最大的敌人。

  我们爷孙之间就算是有矛盾,那也是家族内部的矛盾,到最后不管谁胜谁负掌握大权的还是李家的人,你们这些人就不一样了,你们可是害怕大唐发展,看来大唐如果要是不出问题的话,你们这些人有可能就急得睡不着觉。

  “把范家灭了,该杀的人给我杀了,不该杀的人也杀了,直接和范家联系的人,不管他们是哪家的人,全部都给我杀了。”

  李世民慢悠悠的说道,虽然他说这些话非常的容易,但旁边的黑衣人很清楚,光是这几个杀字,恐怕就得有三五百的人人头落地了,当然这对于一个帝国来说,这点儿人真的算不了什么,如果要是能够让一个帝国稳定的话,别说是三五百的人了,即便是乘以十倍的话,李世民也会去杀。

  “钦天监的范大人?”

  黑衣人忽然想到了在京做官的范家人,这些人可是在京城很长时间了,而且还涉及到了这个案子当中,如果要不是他们帮忙营救的话,东宫也就不会出那么多事儿了,说到底他们还是干涉了皇家的事。

  “去找长孙无忌,把朕的意思告诉他,要杀的光明磊落,要在午门问斩。”

  这位范大人就是南阳范家在朝廷最大的官儿了,这个人是不能够暗杀的,所以李世民让他去找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号称大唐第一阴人,他所做的事情别人不知道,但李世民非常清楚。

  长孙无忌掌握了情报部门,有很多脏活累活,都是他手下的人在做,如果要是想要正大光明的陷害一个人的话,那么长孙无忌就是最好的选择了,李世民这么做也是要给天下的世家看看,你们最好不要伸手,如果要是你们不守规矩,那么你们这些人就等着看范家就是你们的榜样。

  “五姓七望?呵呵……看来还是把你们整治的太轻,这阵子都把目光放在国外了,反而是给了你们休养生息的时间了……”

  李世民背着手来到了窗户边上,刚才还想着和后宫某个妃子运动一下,现在已经是没有那样的想法了,整个人浑身又来了力气。

  李象回到东宫的时候,立刻也接到了钱平的汇报,此刻钱平正在当地盯着呢,不过他们也发现了皇上的人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

  “你马上去回复他们,让他们按兵不动,在旁边看着就是,皇上不可能会饶了这些人的,范家所有的一切和我们没关系,谁也不能够拿一个铜钱。”

  李象也算是个言而有信的人,早就说把范家全家的资产贡献给朝廷了,如果要是这个时候拿点什么的话,那就显得咱有点小家子气了,难道这点钱都不舍得吗?更何况有些钱还是要拿去修河堤的,这也是为了造福万民。

  除了这些东西之外,他们还找到了另外的一些资料,上面有各种各样的阴险计划,甚至后期还有除掉李象的计划,李象这个时候也就算是明白了,单凭一个范家不可能会制出这么长远的计划。

  “顺着这条线继续查下去,能查到是最好的,如果要是查不到的话也不着急,看着皇上的人行动,等到他们行动完了之后,有任何漏网之鱼就扣起来给我狠狠的审。”

  李象的话说完之后,手下的护卫也立刻离开了,现在朝廷的两大秘密组织已经形成了,李象手里掌握了一个,皇上的手里掌握着一个,不过李象尽量不让自己的人和皇上的人发生冲突,一旦要是这种暗地里的人发生冲突的话,那可就没办法回旋了。

  李象不用猜也知道,范家的背后肯定是其他的世家,这件事情李世民肯定知道了,那么李世民也绝对不可能会饶了这些人,这件事情就交给李世民去做吧,咱还是好好的把目光对准南诏,只有占领了那里,这才打开了前往中南半岛的道路。

  一晃十几天的工夫就过去了,李象也到了再次南下的时候了,上一次可以带着程鸾前往西北,这一次是去南诏成亲的,如果要是再带着媳妇的话,李象自然是没什么的,可如果要是被人家南诏那边知道了,那这个事儿可是太看不起人家了。

  人家的国家是小,可是对大唐的礼数也没有松过,你现在带着个老婆到我们这边来娶老婆,这也太欺人太甚了,更何况南诏国的公主也不是一般人,据说是整个国家的一颗夜明珠,所以能够配得上李象,如果要是李象这么做的话,将来即便是把南诏给打下来,恐怕当地的老百姓也会异常反对的。

  “你这一次从南边回来,为娘一定去见皇上,务必要让你在长安城待上一年以上,现在还是一个太孙吗?这里跑那里跑的,难道咱们大唐就没有人办差了吗?”

  看着自己的儿子又要出征了,太子妃的心里真不是滋味儿,以前李承乾当太子的时候,也没有看到过离开长安城呀,大唐不是正常运转吗?怎么现在轮到自己的儿子了,各种各样的事情都离不开。

  对于太子妃的这个话,李象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李承乾在旁边也是脸上有些下不来台,你说这话不就显得我没有用处吗?儿子这是因为在各地有用处,这才能够离开京城的,你看看其他的皇子皇孙,如果想要离开京城的话,那必须得有皇上的圣旨才行。

第784章 出发南诏

  “母亲放心,这次还是从南边回来之后,一定在京城好好的休整一段日子,不让母亲抱上个大胖孙子,孩儿绝不离开京城。”

  听了李象的这个话,母亲那边已经是喜笑颜开了,李象就是因为占住了一个长子的地位,所以这日子过得非常舒坦,即便是庶出,但是皇上对这边也是宠爱有加,即便是李承乾看不顺眼,但李象毕竟是太宗皇帝的皇长孙,所以有些事情也不能做的太过分了。

  现如今东宫的几个小皇孙也已经成婚了,而且都在为着下一代的这个长子而努力,如果要是他们顺利的产下东宫的下一代长子的话,那对李象这边或多或少的也会产生一些威胁。

  对于下一代的第一人,李承乾反而是有另外的想法,不从李象这边出生反而是最好的,虽然李承乾还没有到李世民那种玩平衡的程度,但因为这次范姨娘的事情,李承乾也认为李象的权力过大,如果要是各种好处都占了的话,将来自己的命运比李渊好不了多少。

  当然这个话还不能够说出来,李象现在敏感的很,最主要的就是手下的实力太强,如果要是你把这个话说出来的话,恐怕李象会把你最后的力量也给扫平。

  有些事情李象看得非常清楚,母亲这边只有自己一个指望,所以以后肯定只能靠自己,但是李承乾这边就不一样了,度过了最危险的时刻之后,是个男人都会追求权利的,李承乾自然也不例外,所以父子之间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隔阂。

  如果要是李承乾一直处于危机当中,那么李象也没什么好担心的,问题就是这个家伙现在出来了,而且还自认为有了实力。

  当然这一次范姨娘的事情也算是给他敲响了警钟,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如果外面的人要给他设套的话,那还是一个非常容易的事儿,如果要不是李象及时找到并且解决了这个麻烦,现在的东宫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

  将来如果要是范姨娘生下儿子的话,那恐怕东宫的争斗会更加严重,这年头谁也不是吃素的,谁也想着为自己的儿子争取最好的利益,李承乾只是想着控制东宫,但绝不想着分裂动工,他也知道自己没有压住群臣的能力。

  “时候也不早了,该上路就上路吧,儿子也不是第一次离开了,千万不要误了吉时。”

  李承乾看了看日头也不早了,如果要是继续在这里磨蹭下去的话,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呢,女人这个时候就是眼泪比较多,除了太子妃之外,程鸾姐妹两个也是眼睛里带着泪花,尤其是程英刚嫁过来没多久,夫君这就要出去了,这心里可真不是滋味儿。

  李象知道李承乾还有话说,所以就告别了自己的母亲和媳妇儿,李承乾也上了马车,准备送到城外十里亭。

首节 上一节 228/4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