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第229节

  “这次萧禹跟着你一起南下,并且还要出任益州刺史,这个老家伙不是个简单的人,你心里得有个心眼儿,你祖父只是让他给你督办军粮,保障后勤,但是并不想着他掌握权力,如果要是大批世家子弟进入川蜀的话,你心里得有个数。”

  李承乾知道这个事情的时候已经晚了,在他看来还不如让李恪去办这个事情,但是他也知道他父亲想的是什么,皇城当中必须得留个有用的儿子才行,要不然的话晚上睡不着觉,最关键的时刻还得靠这些儿子。

  “谢父亲提点,萧禹肯定是想要振兴兰陵萧家,不过路上儿子会和他说明白。”

  李象也想到了这一层,任何一个世家的族长都不是简单的人,你可别以为他是专门来给你帮忙的,这样的人可能不会被任何人拉拢,只是暂时的合作而已,萧守规那样的人还可以拉拢,但萧禹这样的老狐狸李象连想都没有想过,提前把各自的利益给说清楚,省得以后瞎掰扯,耽误前线的事情。

  “你心里有数就行,这个老家伙可是两朝元老了,算上大隋的日子,说他是三朝元老也不为过,兰陵萧家以前萧皇后在的时候,那是何等的辉煌,甚至都能够压过五姓七望,所以内部潜力大的很,如果要讲条件的话,千万别被他给坑了。”

  谁是最痛恨世家大族的,满朝文武如果要是说一遍的话,李承乾肯定会站在第一位,这条腿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恐怕就只有他和李世民知道了,所以说起这些世家大族的时候,李承乾那可是咬牙切齿了,恨不得把他们给生吞活剥了。

  父子两个说话的时候,前面又有另外一支队伍会合进来,此人就是两人正在聊的萧禹。

  “见过太子殿下,见过太孙殿下。”

  李承乾的马车足够宽大,即便是里面坐上三个人,那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所以当看到有队伍会合进来,李承乾就让人把萧禹给带过来了。

  “老世伯何须如此快请坐,这一次小儿前往南方,一路上正愁没有人指点,老世伯能够陪同前往,当真是我儿的幸事。”

  李承乾说这个话的时候,颇有一番礼贤下士的滋味儿,李象在旁边也是听得一愣一愣的,谁说自己的这个父亲没有能力,就凭刚才说的这几句话,满朝文武又能够找出几个人呢,看来真是一会儿精明,一会儿糊涂。

  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事儿,李承乾从幼年到现在,生下来就是尊贵无比的秦王世子,接着就被立为大唐太子,这一路可是显赫无比,可无奈让李世民给玩坏了,动不动的就要加恩与魏王李泰,李承乾就算是心胸再怎么宽广,也不可能保持一颗平常心,所以也就有了现在的这一切,这脑子,有时候好用,有时候不好用。

  “微臣惶恐,请太子殿下放心……”

  萧禹自然也是个非常精明的人,大家这个时候要维持的自然是一团和气,该谈的条件那也要上路之后再谈。

第785章 给你萧家个机会

  其实有关于后勤督办这件事情,李象的手下也有人能够胜任得了,之所以会让萧禹办这件事情,无非就是让李世民放心而已,之前的几场战役李世民也总结出来了,前方后方全部都是李象的人,这会无限度的增加李象的权利。

  所以这一次即便是李象不提出来找个专门督办后勤的人,李世民也肯定会提出来的,与其安排一个和自己不对付的人,何不找一个还稍微有能力的人呢,省得将来因为争权夺利耽误前线的事情,这可就本末倒置了。

  萧禹虽然在中书省出任了某部官员,也算是显赫无比,但毕竟就是一个空名号而已,中书省所有的权利都在房玄龄的手里,房玄龄怎么可能会分出一部分权利给这个老狐狸呢?毕竟萧禹也是曾经当过宰相的人,万一要是哪天李世民突发奇想给这个老家伙提升权力的话,那很有可能会威胁自己的地位的,所以房玄龄对他也是防着这家伙在中枢上无法施展拳脚。

  这一次虽然是前往川蜀之地,要知道天府之国现在还没有显现出来,本地可以说是荒凉无比,连粮食都要从外地调运,萧禹虽然知道这是个艰难的事儿,但如果要是能做出点功劳的话,那也比留在长安要强的多。

  更何况兰陵萧家的年轻子弟一批接一批的,现如今长安那边已经无法安置了,至于老家那边那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很多有才能的子弟都安置不了,所以萧禹现在急需开辟一个新的地方,川蜀虽然看上去不怎么样,但至少也能够安置一批家族子弟,让他们不至于顶着一个白丁的帽子在社会上混。

  按照世家族长的想法,先安排你进入官场,别管是在什么地方,至少你已经是有了官身的身份,接下来如果要是有了其他的机会的话,那也可以进行调动,可如果要是你只是个老百姓的话,那么即便是有了机会,那也要走两层手续,求两拨人,没准儿等你办完了这个事儿之后,人家早已经安排妥当了,这职位还能给你留着吗?

  当皇上的圣旨下来之后,兰陵萧家的很多子弟都不高兴,川蜀那是一个什么地方呀?据说那里沼气横生,进去的人都不偿命,谁愿意在那样的地方做官呢?

  但当他们表露出这种意思的时候,萧禹就把他们叫来狠狠的骂了一顿,有几个还直接扔到祠堂里去了,川蜀那里就算是再怎么不好,难道还能比西域更差吗?

  萧守规当初被安排的时候,人家嫌弃西域那个地方了吗?现如今还不是已经有了官职,而且在李象的手下越干越好,还从家里调动了好几个子弟过去帮忙,这都是李象允许的,你们这些人现在还挑肥拣瘦的,两京和江南最好,但是以我们兰陵萧家的能力,能给你们安排吗?

  马车很快就到了城外十里长亭,李承乾就代表朝廷进行送别,除了李象手下的这些人之外,三千军队已经整装待发,萧禹还是第一次看到朝廷新军,此刻也被眼前的局面给震撼的不轻,虽然都是骑着战马的,但马蹄都老老实实的,没有任何的异动,可想而知平时都是怎么训练的,这样的军队何愁打不了胜仗的?

  太子殿下对着军队讲了几句,但是发现并没有多少人愿意听,虽然自己也是一朝储君,但从来没有带兵打过仗,太子殿下也很清楚,军队里崇拜的是强者,对于自己这样一个文官太子,他们没有表现出嫌弃,这已经是看在李象的面子上了。

  好容易等着太子殿下说完了李象只是随手挥挥手,军队里就发出了要命的呼喊声,太子殿下这个时候黑着个脸,一国太子现在就开始没权了,还没有登上皇上的位置呢,这就已经得看自己的儿子脸色过日子了,将来登上皇位之后,恐怕也是个傀儡。

  当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李承乾心里虽然不高兴,但是想想自己以前做的那些荒唐事,如果要是没这个儿子的话,现在早不知道被那帮兄弟给整成什么样了,或许现在连魂儿都没有了,大家争斗到那个程度,怎么可能会让自己活下来呢?

  如果要是长孙皇后还在的话,多少还能够保住一条命,可惜自己的娘亲不在了,兄弟之间的情谊也就没有了,动不动的就要下死手。

  等李承乾回过神儿来的时候,远处的军队已经开拔了,李承乾说不羡慕是不可能的,谁不想着掌握军权呢?只要是你的手里有了军权,别管是太子还是皇上,对你的话都要斟酌再三。

  想想在皇宫里的李世民,有些事情不也要和李象商量吗?如果要是李象不点头的话,那李世民也要费一番心思,只不过李象现在的心思都在国外,如果要是放到长安城的权利上的话,到时候这爷孙两个还不知道要掐成什么样。

  李承乾无奈的摇了摇头,不想那么多了,回去好好享受自己的生活,既然世家女子不能往东宫,那普通年轻漂亮的也有的是……

  这小兔崽子不是不让自己碰权利吗?那就使劲花你的钱,东宫的银库都快装不下了,花钱这可是咱的强项。

  正在南下的李象没来由的打了个喷嚏,不知道谁又在背后算计自己,不过这样的事儿,李象也没放在心上,身为大唐皇太孙,每时每刻都有人算计,不管是外面的人还是家里的人,李象都有信心迎接这个挑战。

  大军离开长安城三十里,由左侧奔出快马四十余骑护着一辆马车疾驰而来,李象的嘴角笑了笑,这次回长安城都没有去长孙娉婷那边,不过李象也给长孙娉婷写信,答应带着长孙娉婷一起南下。

  李象这么做也是有想法的,此去南方需要动脑子的地方比较多,那么长孙娉婷的这个脑子要是不用,那真是白瞎了。

第786章 与美同行

  苏定芳和秦怀玉都在领头的位置,中间所有的人都是李象的人,大家此刻目不斜视,即便李象带上一支女军的话,也没有人会在这里嚼舌头根子。

  说白了就是一个原因,如果弟兄们看你顺眼的话,那么你做什么事情都是对的,可如果弟兄们看你不顺眼,又或者是你在军队里没有什么威望的话,哪怕连呼吸你都是错误的。

  李象这一次也没有骑马前行,毕竟这一路上远着呢,所以李象也把自己的豪华马车给拉出来了,长孙娉婷来了之后,这马车里的欢声笑语虽然没传出来,但是李象自己心里明白,这日子过得舒坦。

  “算你个小没良心的还有良心,知道这回去南方带着我。”

  马车里的长孙娉婷已经恢复了女儿身,平时如果要是在外面的话,还得套上铠甲才行,如果要不是知道底细的话,谁也看不出这是一个女人,毕竟铠甲经过特别制作里面已经是加上了一些支撑,从远处看过去还以为是个五大三粗的壮汉。

  李象的手指划过长孙娉婷的香肩,这舒服感就别提了,虽然家里的媳妇也不错,但老人们总结了那几句话终究是不会错的。

  妻不如妾,妾不如婢,婢不如……

  当然李象可不敢在现场说出这个话来,如果要是把这个话说出来的话,估计长孙娉婷就要翻脸了,人家毕竟也是大家贵族的小姐,只是因为运气不好,所以才耽搁下来,但绝不能够让李象这么侮辱。

  “生意都已经上正轨了,你留在长安城也不是那么忙,不如跟着我到南国去看看去,看看我大唐的美好河山,也去看看南诏的风景。”

  李象是不赞成把人关在一个地方的,这样有点儿太泯灭人性了,虽然唐朝的风气比较开放,但是一个女孩子不管是结婚前还是结婚后,总不能够各处到处跑,但李象并不在乎这个,还是觉得漫漫长路有个红颜知己陪着比较好。

  要不然的话,光是外面那些爷们儿,李象还没有出长安城,就知道这一路是怎么过的了,白天的时候骑马前行,晚上的时候打猎喝酒,刚开始的这几天或许还感觉到有趣儿,可接下来还能有趣吗?

  “把话说的那么好,还不是因为这一路上寂寞了,没有人陪着你,我还不知道你了,要不然的话什么时候能想起我?”

  被长孙娉婷一句话说破了心中的想法,李象这个时候脸上有点尴尬,不过很快就没什么好尴尬的了,小别胜新婚,李象虽然回到长安城的时间不短了,但是也没有到长孙娉婷那边去,这会儿看着长孙娉婷绝美的容颜,能忍得住的那就是石头了。

  当李象这边收工的时候,第一天的路程基本上也走完了。

  “你就穿上这身衣服就行,这是在我的军营里,没有人会嚼舌头根子的。”

  虽然铠甲经过改良了,但每次穿上脱去的还是有些太麻烦,李象拿出了准备好的小厮的衣服。

  长孙娉婷本来想反对的,不过这穿脱铠甲的确是很麻烦,再说李象既然已经这么说了,那就是有十足的把握,对李象的办事能力还是非常相信的,长孙娉婷就把旁边奴仆的衣服穿上,不过脸上还是带了个面具,对外就说脸上有颗胎记,怕吓着大家。

  快要到宿营地的时候,李象先换的马,然后等到营地建立完毕之后,长孙娉婷才从马车里出来,如果要是两人一起出来的话,难免会有人说闲话,以为李象有龙阳之好。

  今日前行了大约七十里,这还是因为李象坐马车的原因,如果要是李象和大家一块儿骑马前行的话,那么今天至少能够跑出去一百二十里。

  原来大唐军队每天只能够前行三十里,如果要是想要走的再快一点的话,那可能就有人跟不上了,李象整顿军队过后,每天至少前行八十里,要不然的话就得有人为此负责,今天因为出行仪式的原因,所以才减为七十里。

  刚开始的时候有人觉得太难了,毕竟比原来的行进速度快了一倍,骑兵自然是很容易达到的,甚至还觉得有点少了,哪怕是一天三百里也无所谓,可是大军前行总有一些奴仆,这些人都是乘坐马车前进的,而且上面还有各种各样的东西,跑的太快的话容易损坏,更何况他们的马车只比步行稍微快一点,一天八十里虽不到极限,但从长远来看也差不多了。

  如果要是在北方的话,大量的水泥路都已经修完了,那么他们的速度就能够快起来,可是南方还没有修路的计划,今天幸好是没有下雨,这才能够完成目标,如果要是下雨的话,一天能走二十里就算你的运气了,到了深山老林里面,甚至一天十里都走不了。

  好在这些年大唐的商业发展比较快,商人们也算是走出来了一条小路,能够容得一辆马车经过,这也比大唐初年的时候要好的多,那个时候南北的交通差点都要断了。

  “大人今天可还习惯?”

  别人李象是不担心的,这些人各个战场上到处轮换,所以对于这样的行军简直就是小儿科,哪怕给他们加上两倍的速度,这些人也都能够欣然接受,没有后勤补给他们就当地解决,总之不会饿到自己。

  但是萧禹就不一样了,这家伙也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姐姐是隋炀帝的皇后,自己又出身于名门世家,所以从没有吃过这样的苦。

  现在虽然气喘吁吁的,但毕竟人老成精,脸上没有露出厌恶之色,这次不仅仅是为他自己争取政治筹码,最主要的还是为家里的人铺路,如果要是他能够在益州站稳脚跟的话,那么家里的年轻人也就有路子了。

  可如果要是连这点苦都吃不了的话,那还谈何家族发展呢?身为族长还能称职吗?

第787章 土司的国中之国

  “谢过殿下的挂念,老朽真是没有进行过这种行军式前进,不过老朽这把骨头还能够顶得住,只是如果要是再加快速度的话,那老朽只能是和殿下告假了。”

  萧禹所说的非常实在,并没有硬顶着,就拿他这把老骨头来说,今天的前进已经是到了极限了,如果要是继续增加速度的话,那只能是跟在后面的奴仆队伍里。

  “大人说什么告假呢,本身你就是为了我军后勤而来,跟随后方的这些人一起前进,那也是大人的职责所在,如果要是没有大人跟着他们的话,我还害怕一路上都跑光了呢。”

  李象的话让人很舒服,明明是萧禹的身体跟不上了,但是从李象的嘴里说出来,那就是萧禹为了工作要跟着奴仆的队伍,这不管说到什么地方,不仅没有过错,甚至是还有功劳的。

  “谢过殿下体谅,此去川蜀,老夫也制作了一个条陈,请殿下过目。”

  萧禹是个实干派,当初李象之所以同意,就是因为萧禹对工作比较认真,先别管这个老家伙心里想的是什么,在工作方面他肯定能够完成,就凭这一点李象带着他就不亏了,这一路上换成其他人的话,估计身体都适应不过来,但人家还是写出了一份计划书,这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

  首先罗列出来的就是修路这一点和李象不谋而合,北方因为修路的原因,各地的联系大为加强,不仅增强了朝廷对各地的统治,甚至还对各地的一些流民起到了疏导的作用,本身这些人都没地方吃饭,现在朝廷要修路,除了危险的地方使用战俘之外,其他地方这些流民也有了口饭吃。

  其次就是关于经济方面的,大路修好了之后,不仅仅方便了朝廷的军队,最主要的也是方便了各地商品之间的流通,让各地的金钱都流通起来,老百姓的日子也就好过了,商业贸易无非就是让钱流动起来,每个人的手里都有流水,那么这日子也就好过了。

  其次就是发展当地的农业,民以食为天,朝廷现在已经有经验了,高句丽聊中的大片土地都得到开发,所以朝廷的粮食比以前多了一倍有余,萧禹也查过川蜀之地的地形,除了周边多有高山之外,内陆其实是一个盆地,而且还曾被称之为天蜀之国,东汉末年的蜀国就在这里发展起来,后来因为战乱的原因,反而是有所凋零。

  如果要是咱们能够在当地发展的话,就如同李象对李世民所说的一样,不但前线不需要长安城供应一粒粮食,甚至是战争结束之后,天府之国还能够拿出不少的粮食来,以帮助朝廷安定其他地区。

  最后就是当地的土司,按照萧禹的条陈上所说的,朝廷如果要是有实力的话,尽量先解决这些土司,最后再去解决南诏,毕竟自己的土地上都有一些不听话的人,如果要是你绕过这些土司先打南诏的话,我们的后勤有可能会被打断。

  “大人这最后一条,莫非是无法安抚住这些土司吗?”

  这一点是和李象有些排斥的,按照李象以前的想法,把萧禹弄到成都来,就是让他坐镇成都,然后震慑南方的各路土司,让他们在李象进行战争的时候不敢乱来。

  可没想到萧禹竟然想要先打他们,这就和李象的计划有些不同了。

  “殿下,南方的土司微臣研究过,他们虽然表面上归顺我大唐,但其实和西域各国没有多大的区别,平时也只不过上奏几个奏折而已,真正的好处从来都没有过,反而是经常劫掠我川蜀官民,地方官害怕自己担责任,所以从来都不写这个,皇上那边又喜欢……”

  萧禹说到这里的时候就说不下去了,虽然所说的是实话,但是说李世民的坏话,萧禹还是不愿意去说的。

  李象明白萧禹要说的是什么,那就是李世民好大喜功,动不动的就喜欢整个万国来朝,表面上看的确是如此,但实际上有几个真心臣服于你的呢?

  就拿这些土司老爷们来说,他们除了上几封奏折之外,一毛钱的礼物也没有,这是真正的臣服吗?反而是遇到灾害的时候需要长安城支援,那个时候李世民为了面子,从国库里挤出来了一部分钱运过来,就是要维持这个万国来朝的局面。

  其实朝廷内部的很多人都不满意,包括文官集团的一部分人,萧禹就是最不满意的,他认为拿着真金白银去买一个虚名,这根本就没有什么用处,与其每年浪费金钱,还不如派兵剿灭他们,把这里变成朝廷的州府制,按大唐律法设置地方官员收取税收,这才是最该干的事儿,而不是动不动的补贴他们,反而是补出了一堆白眼狼。

  听完了萧禹的话之后,李象当真是要好好的思考一下了,原本想着先拿下南诏,然后再慢慢地解决这些土司老爷,现在看来远不是这么一回事儿,不过李象也没有急于下决定,准备这一趟到土司老爷的领地上去看看,到时候再下决定。

  “殿下先看看也好,长孙大人那里有这些土司老爷的资料,这些土司老爷做的事情,也该让朝廷的一些人知道了。”

  萧禹看到李象没有急于表态,自己也是不着急,他本身就是一个沉稳的人,当然不能够奢望李象做的多么激进,就算是李象做的多么激进的话,萧禹很有可能还让李象好好的思考一下,万事都要靠自己的眼睛,而不是要靠耳朵。

  吃过饭之后李象就回到了自己的帐篷里,长孙娉婷已经换上了女儿装,李象看到穿着白纱裙的长孙娉婷,心里不禁又有想法了,不过长孙娉婷一个白眼儿拉着李象就到了旁边的木桶这里,让李象先行沐浴。

  想想自己一身臭汗的,的确是让人家讨厌,更何况都给准备好了,泡个热水澡也是自己比较舒服。

第788章 有问题的是地方官

  本来李象还想着两个人一块沐浴的,可惜这里条件有限,木桶实在是太小了,况且人家长孙娉婷早就洗完了,怎么可能还让自己再洗一遍呢,只能是李象在里面泡澡,长孙娉婷在旁边帮衬着。

  “咱们有没有和巴蜀这边的土司老爷做过生意,你有他们的一些消息吗?今天我和萧禹谈了一下,貌似这些人做了很多出格的事儿,我看他说话的时候也是欲言又止,或许关乎到朝廷一些人的官帽子,所以他不想得罪这些人。”

  李象忽然想起了自己的买卖,现在长安城的大部分买卖都交到了长孙娉婷的手里,一个女人平时如果要是没什么事的话,那恐怕就要琢磨一些要命的事儿了,现在这么多的营生到了长孙娉婷的手里,比原来的时候扩大了两倍有余,最主要的就是没空去找李象的麻烦,这算是一举两得。

  对于萧禹的做事方式,李象虽然是有点看不上,但是也不能够干涉人家,毕竟人家背后有一个世家大族,要考虑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得失,还有整个家族的收益,可能这些官员里面有人和他们的家族有利益往来,更何况这些事情李象也能够查得到,人家只需要点一下就可以了。

  “老狐狸们都是这样考虑问题的,我爹爹也是说话说一半,不过这些土司老爷的风评真的不怎么样,我们的商队路过这里的时候,如果要不是因为我们的武装力量比较强,给了他们几次有效的打击,可能我们也要遭遇抢劫。”

  听到长孙娉婷说这个话的时候,李象立马就坐不住了,原本以为这些家伙和朝廷貌合心不合,没想到已经到了打劫商队的份上,这不是对朝廷的收入造成直接影响吗?商人手里的收入少了,交给朝廷的税款自然也就少了,这可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他为什么在长安城一点都没听到呢?

  “出了这样的事情,地方官员也不汇报?”

  李象有些奇怪的说道,要知道土司老爷们这样做最受关联的就是这些地方官员了,可能他们的手里也没有足够的军队,但他们只要是奏报朝廷的话,朝廷应该会派兵进剿的。

  “据我所知,原来的地方官员也是汇报的,朝廷也曾经派过军队过去管这件事情,当朝廷军队来的时候,土司老爷们的人立刻就撤到山上,你可能不熟悉当地的情况,真要是进了山的话,别说是几万军队了,即便是十几万军队都找不到那边的山实在是太大了,等到朝廷军队走了之后,这些土司老爷们又会卷土重来,你能拿他们怎么办呢?后来他们就开始贿赂地方官员,地方官员也知道,上奏朝廷什么事儿都解决不了,凭空给自己的名声带来一些危机,干脆也就不上奏了。”

  早先李象告诉长孙娉婷要南下的时候,长孙娉婷就把南边的这些情报都准备好了,分享着找个机会给李象一块汇报,没想到机会一直没有找到,趁着今天这个机会,该说的都说了。

  “简直是一群畜牲,拿着朝廷的俸禄不为民做主,甚至是还勾结这些土司老爷,看来萧禹的想法是对的,即便是不解决南诏也得先把这些蛀虫给挖出来。”

  李象一直在外征战,在他的心里总觉得大唐的本土是没有什么事儿的,更何况现在是贞观年间,这个时候的官场还是比较清廉的,猛然间听到有人贪污李象,还有点儿接受不了呢。

  “让我来说的话,萧禹的计策也是可以的,如果要是贸然进攻南诏,这些土司们没准会给我们带来麻烦,他们和南诏之间也是藕断丝连的,到时候南北呼应的话,咱们的军队可就麻烦了。”

首节 上一节 229/4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