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上自有官场上的一路规矩,你汇报你自己的事情,千万不能够节外生枝,尤其是面对李象这样的皇族子弟,因为这样的皇族子弟管的事比较宽,并没有一个特定的限制,所以任何事情他们都是能够管得着的。
就比如眼前这个事儿,如果要是张九里把实话给说出来,那么朝廷各路衙门都有可能被得罪了,尤其是分管这边的一些官员,李象回去如果要是从上到下的开始调查,这年头纸是包不住火的,张九里最终也会暴露在大家的面前。
“本王知道你担心的是什么,不过你也应该去打听一下,主要是跟着本王过日子的人,本王都是能够护卫他们周全的,但是这些人也必须得拿出自己的权利才行,如果要是在我这里三心二意的话,那最终的结果可都不好。”
为了让张九里能够说实话,李象不得已也得给出一些承诺才行,人家现在全心全意的给你办事儿,如果要是被朝廷里的一些旧官僚打压的话,那么你也必须得站出去才行,并不是为了保住张九里,而是给所有你这边派系的官员看清楚,你所做的事情是能够给他们撑起一片天,那么他们才能够百分之百的给你做事儿,要不然谁还能没自己的小九九呢?
“微臣感谢殿下以后一定……”
“说正事。”
看到张九里又要长篇大论,李象立刻就给这个家伙打住了,要是听你在这里长篇大论的话,咱还不知道要听到什么时候呢,所以还是先说正事儿,详细的介绍一下南诏的军事实力。
“如果要说朝廷调查的内容,基本可以说是十几年之前了,现如今南诏正规军应该有将近七万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地方武装,那也得有一两万人,这全部掌握在地方官的手里,南诏国一直给人的印象是国小民弱,但他们的人口也在百万之巨,不过老百姓都不怎么喜欢战争,但如果要是进行战争动员的话,十几万人还是没问题的。”
张九里对这边的情况了解的比较多,所以在自己的脑子里稍微整合了一下,就把这个数字给说出来了,果然和李象熟知的历史差不多,这个数字如果要是放在长孙无忌的面前的话,恐怕长孙无忌就要羞愧的辞官回家了。
战斗力和山上的土司军队差不多,但是山上的土司军队是有险可守的,南诏国这边就没有其他的险峻之地了,如果要是想用军事实力拿下这里的话,应该和四大土司那边的难度差不多,不过这边有另外的一个难度,那就是后勤补给线比较长。
这个事情李象在长安城里也说过了,水师战船都已经整修完毕了,即便是用不着他们的话,李象也愿意让他们在南北近海跑一下,如果要是连这里都跑不过来的话,那以后如何驾驶着你们驰骋远洋呢?要知道这个世界可是大的很。
“现在的南诏王罗盛你了解多少?”
李象想起了这个便宜岳父,南诏要和大唐联姻,此人就是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李象,如果要不是李象的话,恐怕人家还不愿意,必须得是正妻才行,因为李象将来有可能成为大唐皇帝,而且是极有可能,所以即便是人家的女儿是个偏房,人家也同意了。
“回殿下的话,此人在年少的时候曾经到过长安城,当时是受其父委托,到大唐去拜见皇帝陛下的,后来领了一个刺史的官职,当然仅仅是一个名誉官职,回到南诏之后,因为曾经去过长安朝拜,再加上个人能力突出,所以就成为了现在的南诏王,应该不是个简单角色。”
张九里面露难色的说道,这方面的确不是他的强项,谁也不会在四川当官还想着南诏的事儿。
第879章 抽丁政策
对于张九里的这个表现李象还是非常满意的,现如今的很多官员只知道一些文史子集,社会上的很多事情都不了解,要不是因为他们出身富贵的话,恐怕这辈子吃饭都是问题,五谷杂粮都分不清楚,你还能指望他们多少呢?
张九里是从底层升上来的人,对周围的情况多少还是有所了解的,别看他经常的鱼肉百姓,但是在鱼肉百姓的空闲时段,对周围的情况还是做了一些了解,省得外国人杀进来他还不知道。
南诏王罗盛绝对不是个简单人物,年幼的时候就可以到几千里之外的长安城,现在又成了南诏的国王,自然是有一点能耐的,根据李象所熟知的历史,此人在位的时候并没有发起对大唐的战争,但是他的后代可就不一样……
当然这事儿也不能够怪人家的后代,那个时候的大唐一落千丈,任何小国都想上来踩一脚,这也是和唐玄宗李隆基宠幸杨玉环有关系,安史之乱过后,大唐还有那个能耐吗?
不过李象现在不是来讲解这个的,他是要把所有的危险都给摁在摇篮当中,你们现在还是能很容易拿下的,如果要是再给你们一些年发展的话,没准那个时候你们的人口就能够翻一倍,人口翻一倍也就代表着军队要翻一倍,再想要把你们拿下的话,那费的劲可就多了。
“你在心里做个猜想,现在四大土司已经归顺我们了,我们可以从他们的山寨当中抽调多少兵勇呢?我的意思是抽调他们到这边来打仗。”
对于李象这个直白的说法,张九里还是有些难以接受的,不过随着在李象身边的时间增加,张九里也知道李象的性格了,他一向不喜欢绕弯子,所以说出这样的话也实属正常。
“四大土司经过这次混乱之后,阿都土司和龙川土司手下应该抽调不出多少人来,他们都在舔舐自己的伤口,但是沙土土司和龙泉土司就不一样了,两人至少能够出兵三万以上,尤其是龙泉土司这边,本身他就和南诏的关系不好,如果要是咱们上家利用的话,他自己就能够出兵三万。”
话说到这里,李象好像还听出了点意思,难道龙泉土司和南诏有仇吗?
“说的明白点。”
龙泉土司手底下最多也就三万人,现在全部归属朝廷,如果要是强硬的把他们给拉来的话,这些人很有可能会出工不出力,所以拉来也没什么用处,可如果要是龙泉土司亲临前线的话,有些事儿就不太好说了,万一要是双方之间有仇的话,那这战斗力就不可估量了。
“应该是八年前的时候,龙泉土司的一个商队前往南诏,后来不知道是为什么得罪了罗盛的侄子,直接就把这个商队给扣下来,殿下你也知道山上的土司们看钱比较重,这一个商队可是价值至少十万贯钱,所以龙泉土司也绝对不吃亏,马上就带着人去要人……”
后面的故事就比较老土了,一个商队引发的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双方也仅仅是几百人的交战,可后来逐渐就发展成上万人了,最后死伤了几千人,商队也没有要回来,这可以说是龙泉土司最苦的一个记忆。
当然这也是两国的正常冲突,如果要说有仇恨的话那的确是有点牵强附会了,但是在这场战争当中,龙泉土司唯一的妹妹也战死了。
龙泉土司只有兄妹两个,所以兄妹两个的关系非常好,在那场战争当中战死了之后,龙泉土司甚至要把整个山寨里的士兵都给召集起来为自己的妹妹报仇,要不是山寨里的元老派劝着的话,双方之间的战争规模可能会更大。
后来虽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但龙泉土司一拨又一班地派杀手过去,他自己也呆在山寨上,靠着上山下山的路,能够把南诏的杀手全部给铲除出来,但是南诏那边就没有这样的好运了。
南诏那边只要跟当初那场战争有关系的,基本上各家大户都遭遇了刺杀,在最近这几年的时间里,总共死了超过两百个人,这可不是两百个普通的老百姓,他们在南诏也都是有头有脸的人。
所以说起仇恨的话,这两百多颗人头可不是闹着玩的,南诏对龙泉土司也非常的不满,随后也发动了一系列的进攻,但龙泉土司也尝到了甜头,反正就是带着人在山上不下来,你们愿意在山下攻击就攻击,你们能够承受得了这个后勤就行。
中原王朝都承受不了这样的后勤,更何况南诏这样的一个边陲小国了,所以最终也是不了了之,但双方的这个仇恨是真的留下来了。
“真没想到还有这样的事儿,得亏是你记得这样的事儿,如果要不是你的话,或许本王还不知道,你立刻去搜集这方面的证据,另外注意不要走漏的消息,这一次咱们是真的过去联姻的,即便是要进攻的话,那也绝不能够选在这个时候。”
有了可以利用的契机,李象就绝对不会闲着,张九里既然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方寸地,李象还是准备把这件事情交给他,至于龙泉土司那边,暂时也不会有太大的作为,等他从京城回来再说。
“还有另外的一件事情,请容臣禀报……”
张九里正准备退出去的时候,忽然想到了之前听到的一个传闻,当然不一定是真的,但既然李象现在这么有兴致的话,张九里就得把自己听到的事都给说出来,当张九里说这只是一个传闻的时候,李象也是示意这个家伙说出来。
原来南诏的王位传承也不安定,罗盛的母亲也就是现在的南诏王太后还在,此人最疼的就是自己的小儿子,想要让南诏王兄终弟及,但是南诏的传承和中原王朝差不多,基本上都是子承父业,如果要是兄终弟及的话,南诏王自己也不愿意,弟弟虽然是亲的,但能亲过儿子吗?
第880章 王子和王弟
对于这样的王公密事,很多人都不放在眼里,但李象却不一样,他却知道这样的事情很有可能会颠覆一个王国。
“如果照你来看的话,咱们应该支持哪边儿呢?山上的事情我也听说了,你在两个女婿之间做的事儿就很好。”
摆弄王室之间的事情,张九里可以说是炉火纯青,当然这里还和山上的事情有些不一样,山上的事情是他的两个女婿,现在是陌生的南诏王室,对于张九里来说,那就更加没有任何的顾忌了。
“站在殿下的角度来说,应该是帮您的内兄,按说南诏王应该是关照自己的儿子的,但因为他的儿子年纪太小,现在也仅仅十几岁而已,无论他如何加强自己儿子的实力,最终都没有他弟弟发展的快,更何况还有王太后拉偏架……”
张九里的脑袋瞬间就分析出来了一条路,虽然她从来没有去过南诏,但对那边这样的事情也听过很多次了,现在缺少的就是实际的情况,但根据以往的到的一些消息,他觉得也是应该帮助南诏的王子,而不是应该帮助南诏的镇南王。
听完了张九里的话,李象现在才想起来,咱马上就要成为南诏的驸马爷了,如果论亲疏关系的话,那应该是帮助小舅子才对,最主要的也是因为小舅子才十来岁,如果要是能够帮着他登基称帝的话,那么肯定会对咱感恩戴德的。
“现在还没立太子?”
李象立马听出了另外一个事儿,按说当嫡长子生出来之后,南诏肯定就要离太子了,但因为王太后的阻拦,现在到底是立王太子还是立王太弟,整个南诏形成了两个派系。
“肯定是还没有立太子,南诏表面上风平浪静,老百姓的日子也过得非常平和,但是政治斗争一点都没有停过,王太后的家族也是非常的有实力的,并且王太后的哥哥还是当朝宰相,很多事儿都摆不平,我所听说到的传闻,罗盛也是内外交困。”
这一点张九里是能够肯定的,毕竟罗盛是南诏王,关于他的新闻从来都没少过。
当张九里说完这个话之后,他和李象瞬间就抬起头来了,两人都在对方的眼睛里读到了一个意思,那就是这一次和大唐联姻,莫非也是一个阴谋吗?是为了给自己的儿子找一个大唐的姐夫吗?
“真没想到,老子在算计别人的时候,还有可能会被别人给算计了。”
李象想到这里的时候粗口不经意的就从嘴里流出来了,张九里是懂事的人,赶紧假装自己什么也没听到,不过这件事情是极有可能的。
“殿下所言极是,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南诏王如果强硬地让自己的儿子上位,那必须得有强有力的支持才行,咱们大唐的册封诏书就是最有力的支持,如果要是给儿子找到了您这样的姐夫的话,那么册封诏书肯定是他儿子的,不管他的母亲和弟弟如何的上蹿下跳,都是拿不到这封册封诏书的。”
张九里越来越肯定,这一次南诏和大唐的联姻,绝不仅仅是加深两国关系那么简单,李象想着把这里据为己有,南诏王爷想着借助朝廷的力量,让他的儿子顺利接班,可以说是阴谋套阴谋,就看谁的脑子更厉害。
经过了这次短暂的谈话之后,李象知道对方有事求着自己,那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最害怕的就是这是一场简单的联姻,李象最不害怕事情复杂,越是事情复杂,这里面就越有机会。
车队还在继续前进,李象谢绝了沿途地方官的拜见,直接让苏定方朝着都城大理前进,如果要是沿途都停下来的话,那就不知道一路上要走多长时间了,本身这场联姻就已经是耽误了许多时间,所以只能是从路上找回来了。
手下的人也都是能征善战的人,只要是李象愿意,他们可以把每天的速度提到极限,当然考虑到李象是坐马车来的,所以他们每天只前进八十里,即便是这样的话,这也已经到了这个年代的极限了。
看得出来,南诏对于这次李象前来是下了功夫的,人家也是把路都给修整了一遍,只不过还是那种土路,只有一些地方是用石头铺的,即便是这样对于南诏来说付出也不小,要知道人家只有百来万人口,能够找出这么多的劳工来修路,这也算是国家的一项重大工程了。
紧赶慢赶之下,李象终于是来到了南诏都城,从远处看过去,这里还是不怎么大,当然要比高昌国的都城显得稍微好点,如果要是和大唐的一些城市比起来,这也就是一个郡府之地。
南诏的高层早就得到了消息,今天就是李象前来南诏的时刻,所以他们早早的就在城门口等候了,南诏虽然是大唐的藩属国,但是国王也不可能在这里等着的,为首的就是南诏镇南王罗雄海。
“启禀殿下,此人就是南诏国王的弟弟,也就是王太后最喜欢的小儿子,在这场争夺当中的那位镇南王。”
张九里此刻也换上了华服,并不是他有资格穿上这身衣服,而是此刻代表的是大唐的脸面,包括李象周边的护卫在内,能穿多好看就穿多好看,这时候可是为国争光的时候,再加上他们的个子都比较挺拔,所以李象还没有走出马车,他们这些人就已经是吸引了大部分的注意了。
南诏的很多官员和老百姓也在纷纷议论,他们总觉得他们的王宫侍卫已经不错了,看来真的是井底之蛙了,如果要是和大唐皇太孙殿下身边的人比起来,那简直是一个地上一个天上。
“属国下臣罗雄海,率南诏大小官员觐见大唐皇太孙殿下…”
当看到李象从马车里出来之后,罗雄海也早学了一番礼仪了,马上就带着手下的数十名官员跪倒在地,这就是大唐的威严……
第881章 抵达南诏
其实就算是李象没有穿越过来,贞观年间的大唐也是非常强大的,至少周围的国家不敢有明显的二心,当然历史课本上也是有所夸张的,大唐的疆域也仅仅限于内陆地区,边境地区也没有实际占领,人家只是表示表面上的臣服。
李象穿越过来之后,把这些边境地区全部给打下来了,所以现在这些南诏的人磕头的时候,他们也都是发自内心的,并没有多少人是敷衍的。
“起…”
李象只是简单的一摆手,钱平在旁边就拉长了自己的音键,这家伙也换上了东宫太监总管的服饰。
“殿下,您这边……”
理藩院的官员早已经到达了,所以此刻担任着介绍人的角色,其他人的名字李象都没有记住,唯独罗雄海的名字记住了,从外观上来看,此人应该是年近三十左右,而且看上去英气勃勃的,应该是一个有野心的家伙。
“非常欢迎皇太孙殿下莅临我们南诏国,一路上舟车劳顿,我们已经是修建好了皇园,专门为您而修建……”
罗雄海带着一副献媚的样子,他当然知道大唐的皇太孙来这里是干什么的,也知道他的国王哥哥心里想的是什么,无非就是想要给他那个十来岁的侄子买个保险,让他可以顺利的当上南诏的国王。
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要是有一个王爷的位置,那应该这一辈子也就没什么好求的了,不一定非要当上国王,当一个闲散王爷也能好好的享受生活。
但是罗雄海就不一样了,因为他母亲的原因,他一直都梦想着登上国王的位置,而且还百般打压自己的侄子,原来小侄子不太明白这个,现如今也已经是十几岁了,身边也有各种各样的幕僚,双方之间已经是闹得不可开交了,如果要是他当不上这个国王的话,那恐怕将来小侄子一旦当上国王,等待他的就是身首异处。
所以借着这个机会,他必须得先和李象搞好关系才行,毕竟当南诏国王,如果要是没有大唐的册封金印的话,现在恐怕就没有办法是一个正统的国王。
“有劳王爷费心了。”
李象此刻表现的也是来自天朝上国的皇太孙殿下,并没有和这些人过多的说话,整个人表现的十分的轻了,也符合他们心中皇太孙的形象,人家大唐富有四海,手下区区一个省都比我们这里大多了,怎么可能会和我们这些人寒暄过多呢?
如果要是李象热情的和他们聊天的话,恐怕这些人还以为李象是一个水货呢,现在李象表现的越高了,这些人就越觉得符合他们心中所想的,包括镇南王罗雄海在内,虽然他是一个王爷,但只是一个区区小国的王爷,如何能够和来自大唐的皇室子弟相提并论呢?更何况眼前的人将来很有可能会登上大唐皇帝的宝座。
为了能够让李象在南诏住的舒服,一年多以前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修建这座大宅子了,和京城的一些雄伟宫殿比起来,这座大宅子的确是有所不足,但也是符合当地的一些地方风俗,主要是绿色植被比较多,看上去也非常的舒服,按照现代社会的一些话来说,这里就是天然氧吧了。
“南诏国小民弱,实在是修不出什么像样的宫殿,委屈太孙殿下了。”
带着李象在这座宫殿里溜达了一圈,看到李象的脸上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好奇的样子,镇南王也知道他们的这座宫殿没有打动李象,虽然顶上已经是刷了金漆的,但想想大唐的疆域,人家能缺这个吗?
“很好,本王很满意。”
李象秉承着惜字如金,这时候不能给我说太多的话,在这里稍作休息之后,李象就要和南诏国王进行正式的会晤了,这也是之前商量好的日程。
不过镇南王很明显不想让李象现在就去王宫,他能够和李象接触的机会有限,如果要是李象现在过去的话,等见到王子和公主之后,他就有可能会被更加边缘化,再想要找个机会和李象说话,那可就十分困难了。
“皇太孙殿下一路舟车劳顿了,要不要先行休息一下?”
镇南王罗雄海的眼神忽闪了两下,屋子里已经准备好了大量的珍稀物品,这也是想要博得李象的一个好感,另外就是他在南诏收集到的四名美女,那可真的是国色天香,比起南诏的公主也仅仅差了一些气质而已,从容貌和外表上绝对不差。
“多谢王爷的美意,今日还要去王宫会晤国王殿下……”
李象正准备张口的时候,旁边理藩院的官员就站出来了,此人站出来的也是恰到好处,所以罗雄海也没办法说什么,人家理藩院的官员职责所在,既然早就已经和南诏这边沟通好了,李象的身体又没有什么大碍,如果要是不去王宫的话,那可能就是大唐这边理亏了。
“还真是这么个事情,既然已经来到南诏了,那就先去王宫拜访一下。”
李象金口一开这件事情也只能如此了,而且说的还有些无理,但是镇南王此刻没有空去抠这些字眼儿,一来李象是来自于大唐上国的,人家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咱们的国王还比人家矮一层呢。
二来也是此刻关心则乱,本想着先让李象见见屋子里的东西,这样会对自己有好感,即便是见到了王宫里的那一家人,也绝对会想着自己送来的这些玩意儿。
南诏虽然是一个小国,但镇南王掌权时间可不短,在全国范围内搜刮的好玩意儿可不少,这次算是动了老本了,为了就是能够让李象支持他,现如今费尽心思送过来的东西都没有看见,李象这就要到王宫里去了,真是有些不甘心。
可即便是这个家伙不甘心,但李象已经往外走去,他虽然贵为王爷,但总不能左右李象的行程,那可能好事变坏事,所以也只能是马上跟上……
第882章 如此甚好
到了南诏国王宫的前面,李象脸上露出了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周围的人都不明白这个笑容是什么意思,唯独苏定芳明白的很,这里的规模和高昌国的确是差不多,除了佛塔稍微多一点之外,其他的建筑物几乎是完全扣着一个模子来的,难道这些小国家的王宫就只有这样吗?
李象并不是说看不上他们,而是觉得这些小国家的眼光可能是一致的,从北到南都是一致的,或许是因为综合国力太小,也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衡量方式是一样的,要不然的话如何能够卡的这么准呢?
“殿下?”
罗雄海看到李象驻足在这里,脸上还带着笑容,不明白李象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是感叹于我国的王宫壮丽吗?不应该呀,南诏也有很多人去过长安,据说长安的宫殿比这要大十倍以上,而且绵延十数里。
“贵国佛学深厚,当真是让在下佩服,不知道在这密密的佛塔当中有多少佛学之士?”
当人家提出问题的时候,李象立刻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所以马上换了一个问题,得亏这个家伙的脑袋转悠的比较快,如果要是找不出问题来的话,恐怕人家真的会胡思乱想的,到时候可就不是他自己丢人了,可能会把整个大唐拉下水,你们强大归你们强大,但也不能嘲笑人家弱小国家吧,难道这就是你们大唐的礼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