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是放在其他的地方,对本国的王如此不尊重,却对一名僧人如此尊重,那么下面多少都有几个王朝的忠心之士站出来,哪怕是掉了自己的这颗脑袋,也必须得为了尊严说几句。
可是李象观察了一圈,整个南诏国当中没有任何人觉得刚才自己做的不对,反而是很多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色,他们认为自己刚才如此的尊重景洪大师,那就可以了,至于南诏王那边儿过得去就行。
“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呀,刚才殿下您的动作应该是故意的吧,如果要是在我们大唐的话,皇上受到了这样的屈辱,哪怕是拼着掉脑袋,我也要让对方血溅当场。”
车队离开了天龙寺之后,南诏国的一众官员都在后面跟着,苏定芳骑着马在李象的马车旁边,这家伙实在是忍不住了,一路上他也感觉这个国家太奇怪了,一个僧人竟然可以排在大王的前面,这到底是何道理?
“你这个话在我这里说一遍就拉倒了,在我们在南诏的期间之内,你必须得也对这些僧人尊重了点儿,同时告诉下面那些人,可以不尊重当地的地方官员,但必须得尊重这些僧人,如果要是有人犯错的话,别怪我的板子打得很。”
李象的脸上带着笑容,如同刚刚取得了一个胜利一样,别的国家愿意这样发展,那咱们必须得推一把,如果要是长安城也这个样子的话,别说你要血溅当场了,老子提前就得把这些人都给砍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一个僧侣要是敢骑到老子的头上的话,留着他的命就是我最大的耻辱。
“您放心就是了,这点儿小计谋咱还看得懂,有了您的推波助澜之后,最近这些时日他们肯定会大肆宣扬,尤其是天龙寺的这帮僧人,恨不得自己都得把自己给捧到天上去,还有那个南诏王,也不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竟然如此的推崇佛学,将来要是有一天发生冲突,他还不得被这些信徒给推下王位啊?”
如果要说本国的统治者的话,即便是和李象的关系再好,苏定芳也不敢随便的评论,现在可能没人管这个,将来你要是走下坡路,这一句话就有可能要你全家的命,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可如果是评论别国王族的话,苏定芳就没有那么多的顾忌了,主要也是跟着李象南征北战,被他灭掉的王族都不知道有多少了,那些人不比南诏国的王族还辉煌吗?可是在咱的刀下,让他往北他就不敢往南。
还是和昨天的时候一样,回到了自己下榻的迎宾馆之后,李象就把所有的人都挡在了门外,说是今天在寺庙感悟颇深,剩下的时间就不和大家见面了,要在住所里好好的思考一下今天的一切。
当李象说这个话的时候,很多南诏的官员都感动得落泪了,没想到来自大唐的皇太孙殿下竟然对佛学有这么高的兴趣,甚至是要用将近半天的时间来感悟这一切当真是真的想要礼佛,而不是和某些人一样纯粹是随波逐流。
镇南王这个时候也真信了,李象并不是想害他们,而是被佛学所吸引了,镇南王这时候就纳闷了,南诏国内一大批人都信佛,可是从北方来的继承人为什么也信佛呢?莫非这佛学真的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吗?
除了这个,李象还特地从天龙寺请来了十几名僧人,让他们在自己的住所之外诵经礼佛,说是要听着佛音而眠。
这就更让周围的这些人信服了,李象作为一个资深演员,当然明白什么叫做演戏要演全套,如果要是不把这十几名僧人请过来,那么白天演戏的信服力或许不高,但如果要是听着佛音而眠的话,那可就完全不一样了,这说明人家是从心底里信服的,已然是超出南诏国官员许多了。
除此之外,李象还派人送了大量的赏赐到天龙寺,当然这也不能够叫做赏赐,这也是李象作为一个虔诚的信徒,拿出这些钱用来侍奉佛祖。
五千两黄金……
当天晚上他们这些人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一个个的都震惊不已,天龙寺收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布施,而且还带有李象的一封亲笔信,里面足足有十几页,当然大部分都是抄写的佛经,如果要是让李象说自己的心得的话,打死他也写不出那么多来。
景洪大师从心底里也相信了李象此人肯定是真正信佛的,要不然的话不可能会搞出那么多的事情,寺庙里的僧人也认为这是个绝佳的宣传机会,所以当天晚上的时候,大量的僧人就离开了天龙寺,他们要去别的寺庙进行交流,其实也是为了宣扬这一切。
至于南诏国的官员们,他们好像被人点燃了兴奋点一样,在整个城市里也宣扬着这一切,一时间天龙寺的威名摇摇上升,很多僧人们走在大街上的时候,诸多的老百姓都对他们行礼。
李象深知自己在南诏停留的时间不长,最多也就是一个月而已,除了要收集这边的消息之外,那就是找到他们的弱点,现如今已经把他们的弱点给找到了,那就使劲的宣扬佛学就是了,让所有的老百姓相信大唐和你们的想法是一样的,那么这些人就会毫无顾忌的投入到信仰当中,至于社会生产,那恐怕就更加的慢了。
“你去把这个送给天龙寺的景洪大师,就说我准备再拿出两万贯钱,在王城以外的区域广修寺庙,希望景洪大师能够找出足够的弟子去当主持。”
第二天李象醒过来的时候,立刻就掏出了一封信,让张九里给景洪大师送过去,钱平是身体有残缺的人,这样的人即便是到了寺庙里,那也是被景洪大师看不起的,张九里就不一样了,这可是大唐正经的朝廷大院,所以他去要比钱平显得重视,做戏不就得全套吗?
第891章 沉淀几天
因为信件没有装到信封里,那就说明张九里也可以看这封信,跟在李象的身边长了,自然也就知道李象身边的规矩,所以张九里也就打开信看了看。
如果要不是亲眼所见的话,张九里都不相信这封信是李象口述的,里面的姿态摆的很低,几乎都快把景洪大师当成自己的师傅了,即便是给皇上的奏折,恐怕都没有这样的谦逊。
“殿下,属下认为昨天做的已经不差什么了,是不是稍微等两天,如果要是咱们一直这么做的话,肯定会有人看出一些端倪的,到时候反而不美。”
张九里跟在李象的身边长了,也没有了刚开始的唯唯诺诺,心里如果要是有了担忧的话,那也会直接说出来,这也是李象一直追求的,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身边的人多说话才是最好的。
“正常情况下你说的不错,我们应该沉淀几天了,可是昨天的情况你没有看到苏将军是看的很清楚的,这个国家的人都处于一种病态当中,他们对佛爷的崇拜不是咱们能够想象的,所以把力气用在这个方面,他们不会有任何的怀疑,只会觉得找到了一个同道之人,一个有能力的同道之人。”
李象笑着说道,张九里有些疑惑的看向了旁边的苏定方,苏定芳也是肯定的点了点头,就凭昨天那些人脸上的脸色,他们绝对是处于一种病态当中,已经是病的不知道该如何往下做事了,满脑子里都是那些佛学。
“殿下,你给他们钱是不是多了点?昨天刚给出去了五千两黄金,让他们刷那个什么金顶,今天这又是两万贯钱,咱们的确是不缺钱,可也不能这样花钱吧?”
苏定芳凑过他的大脑袋看了一眼,对于别的事儿他懒得关心,可是花钱如流水这就不行了,咱们到南诏国才几天的时间,这已经是七万贯钱花出去了,这笔钱别说是在这样的地方了,即便是在长安城,这也是不小的一笔钱了。
“你不要这么短视,我的花钱都是有用处的,我个人给了天龙寺五千两黄金,那么这笔钱对他们粉刷金顶是不够的,那么其他的官员都会看着吗?各地的土豪都会看着吗?他们也会继续给天龙寺付钱的,这笔钱只要是进入了寺庙,基本上就不可能有任何的流动。”
李象的话说完之后,苏定方和张九里都是眼睛一亮,两人都是脑袋比较聪明的人,自然也就听出了这话里的意思。
把这些钱扔到社会上的话,那么肯定会产生经济流动,虽然钱的数量不多,但如果要是经济流动起来的话,那么对于经济的发展和刺激肯定是显而易见的,可这笔钱全部都要化为金粉,然后粉刷在寺庙的顶上,这就代表着这笔钱只能是在顶上接受阳光的沐浴,让所有的信徒心理得到满足。
李象扔出去的是五千两黄金,其他官员扔出去的就更多了,这等于是抛出了一个诱饵,引诱其他人一块儿往坑里跳,南诏国国小民弱,他们争先往里面跳的时候,那就代表着寺庙占据的经济份额越来越大。
再说后面拿出去的这两万贯钱听着是不少,但是按照南诏国寺庙的标准,这笔钱也修不了几个寺庙,到时候还得指望各地捐款,从有钱人到那些农民,恐怕一个都跑不了,等到南诏国各地寺庙林立的时候,整个国家的钱就知道到什么地方去了,同样是一个不小的坑。
“殿下英明。”
两人想明白了这一套之后,纷纷在心里竖起了大拇指,战场上李象是一个绝对的王者,至少这些年还没有看到能够阻拦李象前进的国家。
可没想到私底下也这么狠,无非就是拿出点钱来而已,加上昨天的那些表现,肯定会有大小官员争相效仿的,这些人也是南诏国最为有钱的,他们的钱都投入寺庙之后,他们也会继续享受奢侈的生活,可那个时候已经没钱了,他们该如何享受生活呢?
那个时候盘剥老百姓的事情就出现了,一两个官员盘剥老百姓的话,对整个南诏起不到多大的影响,可如果要是全国信佛的官员都这样,那么对整个国家来说可就是个要命的事儿了。
你们南诏国不是官场清廉吗?不是官员都比较向善吗?那咱们就好好的给你们引导一下,原来是没有花钱的地方,现在给你们找个花钱的口子,而且花少了还不行。
等到这些官员的荷包光了之后,恐怕他们就得想办法找来钱的地方了,再加上南诏国的各路贵族,整个国家想没有危机都难。
“今天什么安排?”
李象知道自己在南诏国的日程都是排的满满的,所以也没想着能在这里休息一天,身为大唐帝国的皇太孙,有很多事情就是如此的身不由己。
“南诏王和王后在王宫设宴款待我们所有的人。”
钱平从旁边站出来了,商量国家大事的时候,出了李象开口问,要不然的话他绝对不会主动的说话,但如果要是问这些琐碎的事情,他就知道自己的用出来了。
说的好听一点是宴请李象,说的不好听一点就是丈母娘要相看一下女婿,王宫里无非就是那些女眷想要看看,甚至有可能公主也会私下里看看,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大唐皇宫里也是这么干的。
换成别人的话可能会扭扭捏捏的不好意思,但是李象就没有这样的想法了。
按照他的说法,咱一个老爷们儿还害怕别人看吗?再说生出来就是被别人看的,自从生在这个家里,整个人生都是受别人瞩目的,更何况南诏这样的小国了,难道他们相看不好的话还有胆子退亲吗?
“太孙殿下起驾。”
一个时辰之后,李象在随从的陪同之下,前往了南诏国王宫,这也算是核心的第一件正事儿,前两天纯粹干的都是闲事……
第892章 永宁公主
这一次的和亲可以说是一波三折。
本来说好了是魏王府的老大,谁知道被李泰给搞砸了,李承乾当时灵机一动,才算是把这件事情给揽到东宫,要不然的话将来朝廷上的变数会更大。
虽然从原来的魏王府长孙媳,变成了东宫皇太孙殿下的侧妃,表面上看位置好像降低了,当然这属于一般百姓家里,毕竟长孙媳将来是可以执掌整个魏王府的。
可是明眼人都看出来了,不管魏王李泰用什么样的办法,都不可能和那个位子有什么关系,除非是李承乾和李象父子突发疾病,要不然的话,这辈子他连想都别想。
所以虽然是变成了侧妃,但是对于南诏国诸人来说,他们非但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丢人的,反而是感觉到非常高兴,要那个虚名有什么用呢?这可是将来皇上的妃子比现在的那个什么魏王府要强的多,万一要是有更好的运气的话,没准我们公主所生下的皇子很有可能就继承整个大唐江山了。
当然这样的情况现在还不可能发生,虽然没有一个明文规定,但是无论从前朝还是现在,只要是番邦公主所生的皇子,基本上都没有继承皇位的可能,甚至连领兵的权利都没有。
就拿吴王李恪来说,他的外公是隋炀帝,那还算是正统的汉家皇帝,可是这又能如何呢,就因为身上有前朝血脉,所以早早的在皇位争夺战当中被踢出局了,虽然没有人明说,但明眼人都看得明白,世家大族都不可能支持他,谁也不会把自己的前途都放在一个不可能登基的皇子身上。
可李象这里就不一样了,人家绝对是根红苗正,如果要是原来太子嫡子还完好无损的话,那么李象或许还有一些危险,可现如今双腿都断了,难道大唐会选一个断了双腿的人当皇上吗?
更何况李象在军队里威望极高,现如今大唐新增加的领土全部都是李象打下来的,如果要是李世民另换继承人的话,首先反对的就是各路大唐军队了。
李世民当然明白军队反对有多可怕,当年他是如何取得这个位置的呢?不就是因为军方将领都支持他们,如果要是现在把李象给逼反了的话,那么太上皇也有可能会落到他的头上,当年他老爹有多么的窘迫,现在他就能够比当年窘迫10倍。
南诏国国内也不乏一些有能耐的人,很快就把这一切给分析出来了,历史上哪个皇太孙的位置最稳当,恐怕就属眼前的李象了,当侧妃怎么了,当侧妃我们也愿意,总比一些小门小户的当家夫人要强得多,毕竟我们将来是能够入主皇宫的。
所以对于李象的前来,南诏国上上下下可是都用了最高规格,这一次李象前往宫里拜见,那也是能来的皇族子弟都来了,除了南诏王和王后之外,其他的人都在王宫大门口迎接。
“参见大唐皇太孙殿下。”
看到眼前一群人跪下去的时候,有些人李象是认识的,昨天毕竟混了一个脸熟,但有些人都是第1次见面,这里毕竟是番邦小国,如果要是在大唐的话,公主郡主的都不用出来相见,可这里没有这个规矩,基本上能走路的都来了。
这反而把李象给搞的不会了,虽然现在大唐风气开放,但也没说让所有的公主出来见人的,要知道这些人要么是自己的大姨姐,要么是自己的小姨子,在正式场合如此的会见,李象还真是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了,这可把李象搞得有点局促。
“永宁公主觐见大唐皇太孙殿下。”
听到这话的时候,李象更加懵逼了,在成都的时候他就知道了自己未来的媳妇有了一个新的封号,那就是永宁公主寓意着南诏和大唐之间永远安宁,可没想到婚还没有结呢,竟然是让媳妇先参拜了,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规矩?
不仅仅是李象有点懵逼,包括周围的这些随从在内,他们也没想到大理是这样的风俗,不过咱们也应该入乡随俗才是,但大部分人都把眼睛给瞟开了,如果要是太孙殿下成了亲的话,咱们当然要老老实实的拜见主母,可是现在还没成亲呢,咱们这些当下臣的,谁敢抬头看主母?
在很多公主羡慕的眼神当中,永宁公主大大方方的从后面出来了,李象单单只看了一眼,立马就有点挪不开了,按说李象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不管是长安的美女还是西域的美女,李象的确是见了很多了,但是看到永宁公主的时候,李象还是眼前一亮。
“殿下……”
这都过去两个呼吸的时间了,人家公主还在这里跪着呢,钱平不得已只能是小声提醒一下,唐唐大唐的皇太孙殿下,如果要是在这种场合下失态的话,那岂不是代表着咱们没见过美女吗?
“起。”
说句实在话,李象来到这个时代之后,见过的美女当真是不少,但是永宁公主纯粹是美,并没有其他的气质加深,纯粹是美的不可方物,尤其是这如雪一般的肌肤,让李象当真是挪不开眼,在李象所有的女人当中,这颜值也能够排在前列。
听到了李象的这个话,在场的这些人算是松了一口气,如果要是李象今天有点失态的话,那之前所演的戏就等于是白演了,而且还会给大唐带来一系列的弊端,身为大唐的皇太孙,看到人家的公主竟然挪不开眼,这要是传到民间的话,大唐的威望肯定一落千丈,等到李世民知道这个事儿,那可就没李象的好果子吃了。
永宁公主低眉顺眼的,看来也被教育的非常得体,只是刚才和李象对了一下眼,这会儿两腮已经是绯红了。
南诏国的人也松了一口气,刚才的一切他们都看在了眼里,只要是这位皇太孙殿下满意,那么我们的事儿就成了一半儿了,如果要是没什么反应的话,那可麻烦了……
第893章 见面了
王宫门口的事情是李象没有想到的,按照大唐的礼仪,在没有正式成亲之前,两人是不能够见面的,即便是这种公开的场合,两人也必须得回避才行,而且也没有公主出来抛头露面的。
但是一个地方一个风俗,人家南诏国就没有管这个,一排排的公主和郡主就在这里等着,别看南诏国这个国家面积不大,但是公主和郡主的数量还不少,至于王子和世子那边,数量可就少的很多了,看来这是个盛产女人的国度。
“殿下请里面请,王兄已经在花园准备妥当了。”
镇南王罗雄海的心里不满意,但是此刻也得当好这个引导官,在南诏所有的官员当中,他可以说是排在头名了,今天又特地把这个差事给要过来,为的就是能够和李象近距离接触一下,当然有机会说点私房话更好,没机会的话也无所谓。
“有劳王爷带路了。”
李象的王者风范根本就不需要练,身处于大唐那样的地方,一举一动都能够让自己得体的很,所以当李象走在镇南王的前面的时候,南诏国的人内心当中也在评论,到底是从大唐天朝来的,比我们这里的王爷气势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镇南王也感觉到了这一点,不过他内心没有什么好自卑的,南诏和大唐比起来,不过是一粒豌豆而已,如果要是想要在气势上压过人家,那么南诏首先就得压过大唐才行,到目前这个形势来看,百年之内恐怕没有这样的事儿。
前天李象来的都是前面的宫殿,但是南方的天气比较温和,一般要是吃饭的话都是喜欢在外面吃饭的,今天是南诏王设宴,所以也是设在了一个风景优美的池塘边上。
如果要论综合国力的话,恐怕南诏国和大唐没得比,但如果论眼前的美景的话,大唐即便是富有四海,但是此刻也得后退一步。
远处的湖面如同一面镜子一样,周围点缀着各种树木,虽然日头很毒,但是微风很凉,毕竟这里的海拔不低,再加上周围的一些民族服饰,让人看了的确是赏心悦目。
“殿下,快请入座,尝尝我国的一些美味,虽比不得大唐天朝的种类繁多,但也别有一番风味。”
因为这不是一个正式场合,况且作为一国国王总不能动不动的就给李象下跪,有第1次当个样子就行了,如果要是动不动的下跪的话,那也有损人家在本国国内的威风。
中间的位置是空出来的,李象和南诏国国王个坐在正北方的左右两侧,在南诏国国王的旁边,自然就是南昭国的王后。
李象还不如不看这一眼呢,当看了这一眼之后,李象此刻更有点迷糊了,刚才看到自己的小媳妇的时候,立马就觉得皮肤雪白如雪,但是此刻看了丈母娘之后更觉得惊艳。
这可真是好遗传呀,这位南诏国的王后顶多也就是30来岁,这年头生孩子生的比较早,所以看上去还十分年轻,再加上这些民族服饰遮挡的不是那么严,所以李象也能够看到身上的皮肤,此刻当真是赞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果要是在长安城的话,铁定不会有这么白的。
再看看这个脸庞,自然也如同熟透了的葡萄一样,很多人都喜欢年轻的,但李象却觉得这个岁数才是最好的,比那些年轻的要成熟的多,而且一举一动都勾人心弦。
“想必这位是王后了吧?在下有礼。”
天朝上国的人来娶亲,各种各样的规矩都不是规矩,如果要是按照原来的规矩,李象应该大礼参拜丈母娘的,可是谁让李象是天朝上国的皇太孙呢?即便是南昭国有这样的规矩,你敢让李象下跪吗?
此刻的李象也仅仅是拱拱手而已,不过也给了南诏一些面子,那就是站起来弯了弯腰,这已经是相当不错了,要知道李象会晤其他藩属国的国王的时候,那可是完全坐着不动的,这也是人家的底气。
王后微微的点了点头并没说话,只是微笑着看李象,当真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这位王后生了三个女儿,永宁公主是排行中间的。
早些年算命的就说过,永宁公主是个有福气的人,但没想到福气会那么大,竟然有机会嫁给大唐帝国的继承人,将来甚至有机会能够母仪天下,当然这只是有一定的几率,可有几率总比没有的要好。
双方见过面之后,李象就开始和南诏王谈一些当地的事情,不过眼角有意无意的扫过这位漂亮的王后,实在是没办法不扫过去,谁让人家长得太漂亮了呢。
本来李象没有曹贼之心,可是南诏国好像也不是多么讲规矩的地方,要不然的话也不会让公主参拜自己,所以李象的心也就有点划算了,不过当李象在漂过王后的时候,忽然间有一道目光和自己在空气当中交汇了,难道还有人有曹贼之心?
李象不动声色的观察一下,此人竟然是镇南王罗雄海。
你这个狗东西,真没想到竟然看上了自己的嫂子?
李象也算是情感场上的老人了,光凭刚才的那一个眼神儿,李象就可以断定罗雄海对王后有别的想法,如果要是自己猜错了的话,那根本就不配两世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