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第264节

  听着永宁公主把这些事儿说完,永平公主也是松了一口气,不过心里好像是更加的替自己委屈了,同父同母的亲姐妹,凭什么一个人就可以受到那般品貌的少年郎的疼爱,而自己却要在一个四十岁的虎狼之人身边度过,难道自己比妹妹差什么吗?

  想到这里的时候,永平公主看着铜镜里的姐妹两个,内心当中更加的不舒服了,自己的品貌和妹妹比起来一点都不差,甚至是还多了一些成熟女人的韵味儿,可惜的是两人的命不同,一个马上就要入住长安城的东宫了,另外一个……

  “姐姐我该怎么办呀?”

  永宁公主晃着自己的姐姐说道,把陷入沉思的永平公主也给晃出来了,现在不是你在这里幻想的时候,得想办法让自己的妹妹抓住李象的心才行。

  永平公主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现在都恨不得换自己上了,被妹妹给从幻想当中拉出来之后,也得交给妹妹一些办法才行,别的人不方便说这些事儿,父王安排自己和妹妹在一块儿,看来就是准备让自己说了。

  “这多不好意思呀,咱们以前不是说这样很那个什么吗?”

  听完了姐姐的话之后,永宁公主一个劲的摇头,要让自己主动的去对待李象,包括衣服和表情,甚至是言语上都有一些改变,这让永宁公主有点接受不了,毕竟以前也是一国公主,所接受的教育根本就没有这一套。

  “我的亲妹妹姐姐是不能骗你的,你要知道长安城里有多少的美女,就拿刚才拿出来的那些笔墨纸砚来说,还有你头上的这根玉钗,你觉得我们南诏国有这个吗?真的到了长安城的话,你还没有和殿下圆房,现在只有你们两个知道,可如果要是被那些狐狸精女人知道的话,他们能把你给弄死,咱们王宫里那些不得宠的女人还少吗?”

  永平公主非常清楚,现在这个局面必须得下猛药了,如果要是不让自己的妹妹知道失了宠的女人是个什么结果,恐怕这个妹妹永远无法狠下心来,而且永平公主还要陪着儿子前往长安城,他们在长安城最大的倚仗就是眼前的妹妹了,如果要是妹妹和李象都没有圆房,那自己娘俩……

  想到冷宫里的那些女人,永宁公主直接打了个寒战,其实这两人的母亲也不是多么的得宠,如果要不是生下了三个孩子的话,恐怕不比那些女人强多少,想生孩子就得先圆房,女人能依靠的永远是自己的孩子,尤其是这些大家族里的女人,等到夫君对你的宠爱没了之后,你还能依靠什么呢?

  永平公主说的自己口都要干了,这个妹妹才算是点了点头,但看那个样子估计也不会,永平公主的心里忽然冒出一个其他的想法,等自己到了长安城之后,应该要找机会和李象……

  既然李象有这个喜好,永平公主就得想办法满足才行,程鸾姐妹能够做到的,我们姐妹一样能够做到,甚至是比他们姐妹要强的多。

  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皇宫里的宴席终于算是结束了,外面的人扶着李象进来,昨天李象可以说是滴酒不沾,但是今天就不一样了,今天怎么着也得喝点儿,要不然的话就是对娘家人的不尊重了,外面的人喝的已经东倒西歪了,李象还能够被人扶着进来,这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你们姐俩一天都没出去了,这是躲在屋子里说什么有趣的事儿?”

  李象灌了一大口凉茶,这才让自己的脑袋稍微舒服一点,虽然这边的酒度数不高,但今天喝的也实在是太多了,再加上酒里还有各种各样的杂志,实在是头疼的很。

第926章 等你成年

  永宁公主刚刚成为人家的媳妇,对于如何照顾李象还不太清楚,此刻看到李象坐在桌子上,永宁公主手无足措的。

  “你这个丫头真是的,还不快过去为殿下换上鞋子,还有外面的衣服,这一天在外面太累了,你们快点好好休息吧,我就不在这里耽误你们了。”

  看到妹妹的样子,永平公主也是无奈的摇摇头,就凭你现在这个情况,连这个当姐姐的都看不下去,如果要是到了长安城的话,恐怕会被那些女人给吃的连渣都不剩,人家拼了命的争宠,你这里还是个小孩子呢,如何和人家争呢?

  “去送一下公主殿下。”

  李象看到永平公主要走了,让手下的人出去送一下,两人四目相对,或许只有两人才知道其中的意思了。

  “你这个大坏蛋,你昨天晚上说的和我姐姐说的根本就不一样……”

  看着永平公主出去,永宁公主如一个小孩子一样蹦蹦跳跳的跑到了李象的旁边,还是和早晨的时候一样,坐在了李象的大腿上,一时间让李象闻着这个香喷喷的味道,差点儿有点悬崖勒马了。

  “有什么不一样啦?”

  李象的脑子还晕乎乎的,对于姐妹两个所谈的事情不太明白,当永宁公主红着脸把这一切给说出来的时候,李象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自己已经是教过该怎么说了,可没想到还是被人看出了破绽。

  “你是不是不喜欢我呀?”

  比起昨天来,小丫头要放肆了很多,可能是接受了关于夫妻二人平等的言论,所以说话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多尊贵的称呼了,这也是李象一直想要的,如果要是两口子之间动不动就殿下夫人的,一时演戏还好,如果要是天天这样的话,估计李象是第一个受不了的。

  “我没有不喜欢你,你是个聪明的人,你仔细的想想,在你这个年纪如果要是有了小娃娃,生孩子的时候有多少几率会坚持不过去呢?现在生孩子对于女人来说就是一个难关,可是比你年纪大的人生孩子呢,是不是挺过去的比较多呢?”

  李象是一个从现代社会来的人对这些医学知识知道的自然是比较多的,虽然中医书上那些东西他说不出来,但是这些几率的事情他说的可是很清楚的。

  当李象说完之后,永宁公主抬着小脑袋想了想,的确和李象所说的是一样的,一般来说刚结婚第一个孩子死去的大人都比较多,几乎可以说是占到了三分之一,但是年纪大了,生第二个孩子的时候,活下来的人可就比较多了。

  “我哪有不喜欢你,只是你现在这个身体还没有长全,等过上个一年之后,恐怕天天要在你的屋里呆着了,那个时候你也可以为本王诞下子嗣,抱着他一块儿再回南召省亲。”

  说点情话谁不会呀,更何况还是从现代社会来的人,三言两语的就把小丫头给搞定了,本来永平公主离开之后就应该走了,但永平公主找了个犄角旮旯,想听听两人之间是如何说这个事儿的,明天才好给自己的妹妹建招拆招。

  当永平公主听完了之后,眼角不自然的就湿润了,真没想到作为大唐的皇太孙殿下,竟然是如此的为自己的妹妹着想,同样身为女人,当然知道生第一个孩子有多么的凶险,即便是在大唐那样太医医术高超的情况下,生第一个孩子一样不敢保证平安。

  永平公主心里的不满更加高涨了,凭什么自己遇到那样一个不知道体贴的人,而妹妹却遇到一个如此体贴的人,这女人最害怕的就是有比较,一旦要是有了比较的话,有些事儿就不可能沿着原来的轨道走下去了。

  皇宫里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镇南王自然也是知道的一清二楚了,此刻这个家伙就把自己手下的人都给召集起来了,现在他们双方之间又趋于平衡了,只要是大王子不去长安,那么所有的事儿都好说。

  至于更换官员的事情,连大王子都不去长安了,那些将军们如何跟着李象一同前往呢?等到大王子前往长安的时候一块过去就是了,那还得有一个月的时间呢,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镇南王就可以做很多事儿了。

  皇宫里的王太后看着院子里的一车药材,脸上已经是愤怒到了极点,但形势比人强,是这位王太后先不给李象面子了,那就不能够怪人家李象见招拆招了,王太后是明白汉人的礼节的,不管是对人多么的尊重,都不可能会派人送药材来。

  周边的太监和宫女儿都不敢抬头,刚才已经是被杖毙了好几个人了,现如今如果要是有人闹出声响的话,恐怕会让这些侍卫拉出去直接打死,王太后没办法把这股邪火给发出去,只能是放在他们的身上了。

  老太监在给王太后汇报着今天的一切,听说大王子暂时没有办法去长安了,王太后的心里也松了一口气,如果要是大王子真的跟着李象走了,或许小儿子那边就要按耐不住了,王太后虽然想要让小儿子接管这一切,但是也想着和平的接收,等到大儿子的身体坚持不住的时候,再把这一切交给小儿子。

  当然王太后的想法是没有问题的,可以前安排这一切的时候儿子们都还小,不会违逆她的想法,现如今儿子们都大了,而且连孙子都出来了,怎么可能还按照她制定的路线走呢,不管是国王还是镇南王,都已经是有了自己的想法了。

  就在王太后觉得自己能够松一口气的时候,两个儿子此刻都没有睡觉,都在仔细的想着最近这两天发生的事儿,虽然两人都已经感觉到了李象和大唐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两人谁也不愿意去面对这个,因为他们知道面对这个没有任何的胜算,所以还是把自己的亲兄弟放在了主要敌人那里,如何干掉对方才是自己的主要课题。

第927章 还是听夫君的

  在王宫里的这一晚上还是和前一个晚上一样,两口子还是老老实实的睡了个觉,虽然是永平公主教过了,但是永宁公主想到那些因为生孩子死去的女人,最终还是选择听李象的话。

  小孩子对于一些未知的事情都是比较害怕的,李象也找人问过了,再过几个月的时间就够18岁了,如果要是不够18岁的话,经过现代社会教育的人实在是下不了手,所以幸好这小媳妇比较听话,并没有在这件事情上太固执。

  第2天早上天亮的时候,按照南诏国这边的规矩,李象就得带着自己的妻子离开皇宫了,这也是公主长大之后最后一天在皇宫里下榻,以后即便是自己回来,那也不能够继续留在皇宫里了。

  这个规矩和大唐有些不一样,就拿大唐的公主来说,即便是在外面已经生了孩子,但如果要是想回皇宫里住一阵子的话,那么还是可以回去的,如果要是碰到那些比较受宠的公主,甚至是在宫里还给她留着院子,想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

  热热闹闹的事完了之后,李象这边也就开始安排返程的事情了,虽然来这里的时间不长,但最主要的事儿已经完了,那么接下来就得准备回去了,从这里回长安还路途遥远,各地收集消息的人还没回来,李象也就得在这里再待上十几天,等到日子呆满了之后,按照双方的约定返回长安。

  南诏国王和镇南王也看出来了,李象这事糊弄着不让他们出事儿,具体的事情几乎一件都没办,虽然是也帮着双方做了一些他们心里比较爽的事儿,但如果要是做下来冷静的分析一下,所有的事情都没有超出这个圈,不管是中间有什么样的努力,你还得在这个圈里待着。

  王太后应该是最清醒的人,王太后看出了李象的险恶用心,看似什么都不做,但是因为在这里的原因,其实所有的事情都改变了,等到李象离开了之后,或许谁也无法约束这两个儿子了,在李象未离开的时间里,应该就是这两个儿子积蓄力量的时刻了。

  当然李象的利用价值还是有的,两边都派人来和李象协商,希望能够从大唐购买一批武器,这段时间他们也看出来了,大唐护卫的武器比他们的要厉害的多,哪怕都是一些普通的刀剑,双方私底下也探查过。

  如果要是两名战士用尽全力的话,那么大唐的刀一刀,就能够把南诏的刀给砍断,而且不带任何犹豫的,如果要是有一方拥有了这样的武器,那么接下来对付别人的时候,肯定能够把别人打的步步后退。

  李象也没想到刚刚平息的事情再次被搅动起来了,好不容易把南诏国王给安抚住了,谁知道南诏国王就派人来说这个事儿了,希望从李象这里购买1000把刀。

  数量倒是不多,按照大唐对外的国策,这也是可以给予的,毕竟南诏国对大唐还是非常尊重的,如果要是那些经常炸刺儿的国家,别说是1000把刀了,恐怕一把刀也不会给你们的。

  与此同时钱平也接到了消息,镇南王那边也是这个意思,但镇南王的口气就比较大了,这家伙要一下子购买3000把刀,这会儿都集聚在迎宾馆里,李象看着手下这几个人得商量出一个计策来才行。

  “有了……”

  果然还是张九里这个家伙先想出办法,从四川的时候李象就看出来了,这家伙的脑子和其他人不太一样,如果说到冲锋陷阵的话,那这个家伙肯定躲得远远的,毕竟他没有那个能耐,但如果说到动脑子的话,即便是李象这个从现代社会来的人,恐怕也不如张九里会算计人。

  听到他说这两个字儿,其他的人都立刻被他吸引过去了,张九里的虚荣心也得到了小小的满足,不过想到自己在边境的家里人,立马也就不卖关子了。

  “殿下,咱们手里现在是没有武器了,不管是谁来找咱们,咱们现在都拿不出来,可以先收他们一部分定金,回长安城之后给他们发货,当然咱们再给他们发货的时候,可以把货物的信息不经意的泄露出去,到时候谁能拿到更多的武器,那就得靠他们的能力了,没准这也能是一个导火线。”

  张九里的话说完之后,在场的人也是竖起了大拇指,你小子平时的时候不怎么吭声,关键时刻可是把人给算计死了,李象知道他离开之后南诏肯定不平静,但是还得需要一个导火线才行,如果要是双方的人因为抢夺武器打起来了,只要是出现了流血事件,那么这个事儿就压不住了。

  “双方的数字要严格控制,不能够他们要多少我们就给多少,国王这边就给他800吧,镇南王那边就给他1500多了这个数字就说不行,我们大唐的军队还要换装新式的战刀,等我们换完了之后再给他们安排,这些东西还是牙缝里挤出来的。”

  关于武器这样的东西必须得好好的计算才行,虽然这种武器在大唐军队当中已经是有点落伍了,但李象将来想要占领这里,这些武器肯定会散落在民间的,到时候数量多了也是自己吃亏。

  虽然规定了数量,但是价钱方面肯定不便宜,大唐的武器这些年也打出名声去了,番邦小国如果想要购买一批武器的话,那可是有各种各样的限制的,首先就得跟着大唐出兵,不管大唐攻打哪个国家,如果要是你不出兵的话,那么武器的事儿就和你没关系了。

  兵部尚书,李靖甚至制定了一个苛刻的政策,每次出两名士兵那么才拥有购买一把武器的资格,当然这仅仅是有了一个资格,什么时候把这种武器卖给你,那得大唐兵部的人考核完了之后才行,你必须得先把你们国家所有的军事状况都给合盘托出来……

第928章 长孙泽出面

  很多国家都看出了大唐的险恶用心,但是他们也只能是遵守这个规则,你不去购买的话,那你旁边的人肯定去买,他不敢和大唐发生冲突,但是等他的武装力量强悍了之后,难道他还不敢和你发生冲突吗?

  对于藩邦之间的互相争斗,大唐现在虽然没有严格禁止,但是也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式,大的争斗自然是不行的,但如果要是小规模的摩擦的话,大唐自然也是不会多说其他的,毕竟让小弟们和睦相处的话,李世民的晚上估计睡不着了。

  当老大的就得看着自己的小弟争斗,当这些小弟争的厉害的时候,当老大的没准还得添一把柴火,也就是等着收拾收尾的时候才出去,那个时候也不是简单的给你们讲和的,咱都出面了,自然也得有点好处才行。

  以前的时候这些当小弟的看不清楚,现如今算是看得清清楚楚,有什么事情尽量两人之间解决,千万不要把大唐朝廷给牵扯进来,如果要是把大唐朝廷给牵扯进来,你会发现最后就是每人打20大板,最大的好处都被大唐朝廷给拿走了,而你还得跪在地上感恩戴德的。

  王太后就是因为看明白了这个,所以才一个劲的劝自己的儿子,可惜李象也分析过了,王太后是一个有脑子的人,能把所有的一切看明白,但她的这两个儿子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岂是你区区几句话就能阻止的吗?

  双方接到了李象的回话之后,各自都以为自己和李象的关系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连大唐的武器都能够卖给自己,这说明自己肯定是李象选择了代理人,将来如果要是出现什么事的话,李象肯定会给他巨大的支持。

  在等待的时间里,各地的探子也都回来了,从李象开始大婚到现在,整整10来天的时间,这些人都消失在了迎宾馆,他们的任务就是把整个南诏给探听清楚,如果要是还有时间的话,捎带着南边的一些国家也探听清楚,现在算是收获颇丰,光是各种记载的文字都装了好几大箱子。

  长孙无忌所领导的谍报组织,对于大唐各地的情况,摸的还是很清楚的,如果要说国外的这些情况,恐怕就有所不如了。

  以前的时候没有人到这里来,所以都觉得长孙无忌的工作还是不错的,现如今恐怕就没有这样的事了,李象看到了所记载的内容之后,越发觉得应该改组长孙无忌的谍报组织了,当然李象现在还没这个能耐,如果要是李象提出来的话,或许会遇到巨大的阻力。

  长孙无忌出面支持镇南王,这是李象提前通过气儿的,现如今长孙无忌的亲笔信也从长安过来了,李象正好把长孙泽给叫过来,作为长孙无忌的儿子,这家伙把亲笔信送到镇南王的手里,算是能够给镇南王宽宽心了。

  从四川出发之后,长孙泽虽不说是换了一个人,但也比在长安城的时候强了许多,李象把这个家伙叫过来的时候,这家伙早已经没有了身上的纨绔之气。

  如果要论亲戚关系的话,长孙泽是李承乾的小表弟,李象虽然权势滔天,但也不得不老老实实的叫一句表叔,不过在朝廷的官面上,亲戚关系实在是太多了,没有人会傻乎乎的去论亲戚关系,高层的人叫你一句,表叔那是给你面子,可如果要是人家不叫的话,那你就得老老实实的跪下称臣。

  “看着倒是比在长安城的时候强多了,你父亲与你大哥把你放在我这里,虽不要求你出人头地,但你的那些恶习也得全部都改了,钱平已经把事告诉你了,对于这个事情你有什么看法?”

  这件事情还是很重要的,南诏国王在大唐朝廷有了李象这个女婿,那么镇南王在朝廷里也得有个靠山才行,但是以镇南王现在的情况,想找个靠山不是那么容易的。

  为了能够保持两边的平衡,李象就特地把长孙无忌和李泰给联系在一块儿,然后帮着镇南王找了个靠山,现在长孙无忌的回信来了,长孙泽奉命送过去,但有些事情李象得先考考才行,看看这个家伙能不能过关,千万别耽误了咱的大事。

  “回殿下下的话,一动不如一静,属下对于这其中的事情不太了解,所以送信的时候尽量少说话,多听着。”

  长孙泽说这个话的时候,李象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这一段时间都在军队里接受训练,而且前几天李象就找人盯着他了,这些话肯定是他自己想的,绝不可能是有人交给他,毕竟他身边的随从都打发回长安了,当初带着这家伙进军队的时候,李象可是给长孙无忌说好了,这家伙如果要想改过来的话,那么长孙家的所有人都不能够在他旁边,必须得使劲的摔打一阵子才行。

  当时长孙无忌是还有点心疼的,不过想想儿子在长安城做的那些破事儿,如果要是再不用点猛药的话,或许这个儿子就变成废人了,长孙家将来还需要他们兄弟支撑门户,所以长孙无忌只能是忍痛同意了,现在看来这一阵子的摔打还是很有效果的。

  “你有这个想法就很好,镇南王是个老狐狸,话里话外的肯定套你的话,但如果你把嘴巴紧闭上的话,相信这个家伙也套不出什么来,去把这封信给他送去,送什么礼物照收不误,但就如同你说的一样,少说话多听着。”

  其实这些事情让钱平或者张九里去教一下,这事儿也就算是过去了,但毕竟这是长孙无忌拜托的小儿子,有些事情李象还是准备亲自教导,这也算是还长孙无忌一个人情。

  李象能够拥有现如今的诠释,长孙无忌那也是出了不少力的,人家嘴上说是看你祖母的面子,但是李象的祖母有那么多的孙子,何必照顾你呢?

第929章 不白来一趟

  离开长安城之后,长孙泽一直都在军队里接受训练,攻打四大土司的时候,这家伙以为能有自己上战场的机会,毕竟他被人称之为长孙家的废物,原本在长安城的时候感觉不到,到了军队当中算是感觉到了,更想着能够建功立业,然后洗刷自己身上的耻辱。

  可是山上那种情况,老手还有可能会被别人暗算了,更何况他一个新手了,所以李象就把这个家伙安置在成都周围,并没有让这个家伙上山做任何形式的战斗,长孙无忌虽然是把他交给李象了,但还是希望能够让他平安。

  可没想到李象千算万算,还是有些事情是算不到的,长孙泽的防区里冲下来一只乱军,人数大约有300多左右,算起来也不是很多,但是长孙泽的手下只有15个人,谁让它是一个低的不能再低的小军官呢?

  当时得长孙泽也想着逃跑,不过想到自己在长安城里的骂名,这个家伙还是决定赌一把,后来证明这家伙的确是赌对了,身上毕竟有着他老爹的基因,所以利用15个人再加上比较先进的武器,虽然没有把这300人都给全歼了,但是也干掉了100多人。

  如果要是一个普通人立了功的话,没准上面还有人等着瓜分你的功劳,但如果要是长孙泽这样的贵族子弟立了功了的话,干掉了100多人,就敢说你干掉了300多人,不过李象的手下没有这样的事儿,但即便是这100多人也很厉害了。

  所以长孙泽顺利地晋升了,当时这个家伙尝到了晋升的甜头,这可是靠着自己的努力换来的官,和在长安城的那些官儿都是不一样的,那都是靠着父兄的努力换来的,这才是自己奋斗来的。

  人只要是尝到了甜头的话,那么在接下来的一些时间里,肯定会老老实实的继续奋斗,所以来到了南诏之后,长孙泽也是努力的训练着手下的60个人,这也是晋升之后的结果,在前几天的内部比武当中,他的这60个人击败了其他的小队伍,也算是拔得了头筹。

  本想着在战场上立功呢,谁知道李象把他找来给了一个这样的任务,长孙泽现在也看明白了,有些事儿不是你能挑选的,机会就摆在你的人面前,抓住了就是另一次立功抓不住……

  从李象那里出来的时候,他还记得刚才李象所说的话,只要是长孙泽任务完成得好,那么手下的士兵就可以翻一倍达到120个人以上。

  如果要是让长孙无忌知道的话,恐怕长孙无忌得怪自己的儿子眼皮子太浅,无非就是一个100多人的小军官而已,值得你去思谋这个吗?

  但是长孙泽就不是这样的想法了,能把自己手下的人翻一倍,仅仅是去送一封信而已,前后不超过一个时辰,这可实在是太简单的一个事儿了,反正咱就记住一个事儿,那就是去了之后不说话,他自己愿意怎么猜就怎么猜,回来之后咱可就是120个人的首领了。

  在军队里呆了这么多时间了,长孙泽也明白一个道理,你想要立个军功的话不是那么简单的,手里的人越多立下的功劳也就越大,虽然这一趟回长安城不可能会受封将军,但能够变成100多人的小军官,长孙泽也非常满意。

  “这小子现在干劲儿十足呀,其他人都不如他有能耐,其他人的队伍一个月也就4次夜训,这小子达到7次了,他手下的士兵还没有怨言,看来已经是和士兵混成一团了。”

  苏定方看到气质高昂走出去的长孙泽难免也夸了几句,李象是熟悉苏定芳这个人的军队里的事情,那是容不得半点沙子的,你要是没什么能耐的话,别说你是长孙泽了,即便是长孙冲都没面子。

  “说白了,这小子的底子也不差,只要是他的脑子往正路上走,那么肯定就有一番成就,正好长孙大人的信过来了,没有人比他更合适了。”

  李象抬头看了看远处的天空,那边就是镇南王的府邸,长孙泽应该不会出什么差错的。

  “我们这边也安排的差不多了,大约800多个人都安排下去了,他们已经是在当地取得了一个还能过得去的身份,将来会继续生活在这里,另外有200多人专门游走于各地收集消息,然后给我们送回长安城。”

  苏定芳从口袋里掏出来一封绝密,这上面就是李象安插在南诏国的各路人马,总数大约1100人左右,这些人在未来的两三年时间里,他们就要在这里然后存活下去了,首先是活下去探听消息是第2个任务,如果要是你在当地潜伏不下去的话,那就别提探听消息的事儿了,恐怕每两天的功夫就会被人家发现了,别把南诏国的人都当傻子。

首节 上一节 264/4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