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第265节

  李象仔细的看着这个庞大的潜伏计划,当时李象到南诏来完婚,苏定方就已经是开始制定这个计划了,如果要是不到这边来的话,光是这1000多人过来就是个麻烦事儿了,现如今因为大婚的事情当掩护,虽然有些人产生了怀疑,但是也都能解释得过去。

  “人都能信得过吗?”

  李象有些担心的说道,如果要是人比较少的话,李象可以使用系统当中的人,但这个潜伏计划人比较多,系统当中的人虽然不少,但都被李象用在了各个主要的方面。

  “殿下放心就是了,挑选的都是在内地有亲有故的,绝不会找那种单帮一个人的,他们还都是比较顾家的,所以绝不会背叛我们,而且在军营里也经过了几个月的训练,目前在各地还算是可以。”

  苏定芳也不敢把话说的太满了,但至少从目前这个情况来说,没有人比这1000多个人更加合适了,他们也知道大唐和南诏之间的差距,应该不会傻乎乎的选择背叛大唐的。

第930章 镇南王的靠山

  镇南王府

  身居高位的人一般都懂得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镇南王也是如此,虽然李象在有些时候也会给他点好处,但是镇南王总觉得不靠谱,还是得有自己的靠山才行。

  所以镇南王派出自己的人去长安,希望能够拉拢一些专门支持自己的人。

  可南诏国本来就是个小国,再加上镇南王还没有掌握这个国家,即便是他们带的礼物非常丰厚,但不管是皇族子弟还是顾命大臣,这些人都不把南诏国放在眼里,更何况他镇南王了。

  所以他手下的人在长安城不断碰壁,到最后连一个肯支持他们的人也没有,可忽然在一个月之前的时候就有人和他们取得了联系,这个人还是第一权臣长孙无忌家里的。

  当时镇南王就立刻感觉到老天爷照顾自己了,经过不断的书信来往,他还知道魏王李泰也有支持他的意思,当然那些人根本就不认识他,魏王李泰之所以支持他,那也是因为想和李象对着干。

  镇南王的人把长安城这样的情况都摸清楚了,比较机密的事情自然是摸不清楚的,但魏王李泰和李象对着干,连长安城的小孩子都知道,双方之间可以说是视同水火,李象现如今娶了南诏国国王的女儿,那么魏王李泰肯定会选择支持振南忙的。

  最主要的就是某些人卖给了镇南王的人一些机密消息,比方说长孙无忌现在对李象有些不满意了,因为李象现在羽翼渐丰,所以对长孙无忌的话也有些不怎么听了,别看表面上非常恭敬,但实际里都不把那边当成一回事儿,所以现在长孙无忌和魏王李泰走得更近了。

  对于这样的事情,镇南王还是看得非常清楚的,类似的事情在各国高层那是屡见不鲜,当一个人身份卑微的时候,当然是想着把所有人都给拉到自己的阵营里,可如果当自己是一方豪强的时候,以前一些战壕里的人可能就记不起来了。

  就拿现在的李象来说,当初太子李承乾被各方围攻,所以李象只能是借助长孙无忌的权势,慢慢的培养自己的人,可现如今人家李象已经起来了,无论是在军方还是在朝堂之上,有的是人帮着李象做事儿,而这些人还不会和长孙无忌一样冲大辈儿。

  所以在镇南王看来,李象不尊重长孙无忌也是正常的,长孙无忌转而和李泰进行联合这也是正常的,自己还真是运气不错,正好在这个时候凑过去了。

  今天就是长孙无忌的儿子从长安城亲自送信过来,镇南王如何能不激动呢?路途这么遥远,如果要不是真正看重自己的话,肯定会随便找个人来送信的,怎么可能会派自己的儿子过来呢?在他眼里长安城这些大人物的儿子,那可是比南诏国国王的儿子还要尊贵的。

  “太孙殿下那边都找人看好了吗?可千万不要让他的人看到,如果要是让他的人看到的话,今天这好事儿没准儿就变成坏事儿了。”

  镇南王有些担心的说道,李象的人都在迎宾馆那边,所以给长孙泽挑了另外一条路,尽量不要和李象那些人碰上。

  “王爷不必担心,我们已经找人都盯死了,殿下这两天没工夫关注这些事情,正和永宁公主到处游玩呢,温柔乡可是美的很。”

  听到这个话,镇南王应该高兴才是,但是脸上却阴云密布的,如果这温柔乡美得很的话,永宁公主可能很快就会怀孕,到时候真把小王子给生出来,那恐怕咱们这边连李象的一点好处都得不到了。

  到底是血脉关系,永宁公主生出来的孩子是南诏国王的亲外孙,双方之间的联系肯定会更加亲密,而自己这个镇南王到时候就显得尴尬了,幸亏现在和长孙无忌扯上关系了,要不然的话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吃亏呢。

  就在镇南王想着这些事情的时候,远处出现了马蹄的声音,这是他派出去迎接的人,这些人没有接到人,在原来的地方已经等了半天了,现在赶紧派人还回来汇报。

  “你们不是找错地方了吧?”

  镇南王有些担心的说道,这可是从长安城来的贵客,连他手下的人都换了便装,把王府所有的标识都给去除了,就是为了保证这些人的安全。

  “回王爷的话根本就不可能,小的们都是本地长大的,怎么能够找不到地方呢?昨天晚上我们就已经是到了地方,可到现在连人都没找到。”

  手下的人一脑袋的汗,镇南王也知道这个人没撒谎,从小就跟着自己,那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别说是专门去接人了,即便是闭着眼睛的话,那也是能把地方给找到的。

  “再去仔细的找找,附近都给我仔细的找找,或许是他们走错路了也未定。”

  镇南王有些担心的说道,心里也有一股不好的预感,莫非是被王兄那边给截胡了吗?难道王兄那么大的胆子吗?连大唐权臣的儿子都敢抓?

  镇南王狐疑的回到了自己的书房里,正准备写信去询问一下,谁知道大管家又从外面跑进来了。

  “启禀王爷,长孙公子带着10个随从已经是到了咱们的大门口了。”

  听到大管家的话之后,镇南王又惊又喜,喜的自然是人完好无损的来了,惊的是这些人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他的人守在要道那里,竟然什么都没发现。

  “能确定是长孙公子吗?”

  镇南王一边往外面走,一边担心的说道,有些事情就害怕别人冒充,如果这个长孙公子是别人冒充的,万一再把咱们这边的底细给探出来,到时候不管是王兄的人还是李象的人,恐怕他镇南王都没好日子过。

  “咱们这边有人去过长安城,而且还有人见过这位长孙公子,我已经是让人去辨认过了,绝对是真的。”

  听了大管家的话之后,镇南王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要隆重的接待这位长孙公子。

第931章 让你们猜

  当镇南王出现在门口的时候,这才看到长孙泽带着10来个人来的,这些人的身上全部都穿着便装,甚至还有一些南诏国的风采,难怪咱们的人看不出来,原来人家为了小心起见,一路上直接打听着过来的。

  “见过王爷。”

  看到镇南王出来的时候,长孙泽也是先行施礼。

  “长孙公子里面请。”

  这门口人来人往的,的确不是个说话的地方,虽然这里是角门了,但是还是不如家里安全,为了隐瞒这个事实,长孙泽下榻的地方也是王府的一个偏院。

  “实在是慢待公子了,只是我这里的情况你也知道,如果要是被我的王兄知道的话,恐怕有些事情就不好说了,今日我派人去路上接公子,公子为何自己来了?”

  镇南王还是有点儿不敢相信,之前自己送出了一个信物,这会儿也是想要看看。

  “王爷的书信我早就收到了,但是现如今这个情况,我也是考虑到王府这边的安危,所以就趁着夜色先进城了,父亲临来的时候嘱咐过我直接到王府这里来就行了,王爷请查验。”

  长孙泽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的确是眼前最难忘的亲笔信,看过这个之后,再加上府里人已经看过了长孙泽的样貌,镇南王这个时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如果要是被别人给冒充了的话,到时候恐怕全府上下……

  “公子快里边请,一路上长途跋涉辛苦了。”

  镇南王给老管家使了个眼色,让老管家下去好好的款待那些随从,并且给长孙公子送上一桌上好的席面,这一路上肯定是辛苦了,有什么事情咱们也可以边吃边聊。

  长孙泽也表现的非常的劳累,进去之后就找个地方歪着,然后拿出了长孙无忌的亲笔信,说句实在话,信里写的是什么东西他自己都不知道,上面是加了火印的,长孙泽就是来送信的,至于其他的事情管都不管,因为他不是从长安城出来的,管的越多路线也就越多。

  镇南王看信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可以说是非常的精彩,这封信肯定是长孙无忌写的,比照之前的一些笔迹,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另外就是信上的最后一段话,镇南王抬头看了一眼长孙泽,说是自己的这个儿子平时太胡闹,到了南诏的地面上什么都可以安排,但是绝对不能够安排女人,另外信送到之后,镇南王马上就对上面的一些事儿做出回答,然后尽快安排长孙泽回长安,不要在当地有任何的逗留。

  “王爷看完了不要问我,我也不知道上面是什么内容,父亲临来的时候说过了,我这一路上纯粹是增长见闻的,所有的事情王爷来安排,我只是听从于王爷的命令而已。”

  长孙泽看到镇南王要说话,马上就把这个家伙的嘴给堵上了,长孙泽也很明白这里面的事儿,万一要是说出来一些自己不知道的事儿,到时候不知道如何回答,那么这个差事也就办砸了,回去之后到哪去领60个人呢?

  “公子果然是有大将风范,做事情非常的严谨,再下这就给令尊回信,按照令尊信上的要求,公子在我这里稍微休息一下,马上返回长安。”

  镇南王听了这个话之后也很高兴,他可不想让长孙泽在这里呆的时间太长,这家伙此刻就和一个炸药一样,如果要是被别人发现了的话,不管是南诏国王还是李象那边,恐怕都不能够饶得了他,所以还是快走比较好。

  这第1次之间的书信往来,必须得找一个有分量的人送过来,这也是让镇南王放心,长孙无忌并不是不把这个事儿放在心上,如果要是不把这个事儿放在心上,那就没有必要让自己的儿子亲自送信了,随便找个人过来也就把这个事儿给打发过去了,镇南王也是明白这一点。

  白天的时候长孙泽这边吃饱喝足了,镇南王也是按照长孙无忌所说的,该安排的都给安排上了,唯独女人那边是没有任何安排的,包括一些各种名贵的礼物在内,那也是装了好几大箱子。

  看着这几个大箱子的时候,镇南王的心里都快哭了,自从李象来到了南诏国之后,各种各样的礼物不知道送出去了多少,反而是自己的府里都快被搬空了,再加上长孙无忌这边要孝敬的,这些年搜过的东西都被长安城给拿走了。

  不过镇南王很快就不这么难受了,有了长孙无忌的支持之后,再加上自己和李象那边若隐若离的关系,这基本上就已经是立于不败之地了,如果王兄光依靠永宁公主的话,没准自己还真是能够和王兄抗衡。

  当然镇南王不是一个如此短视的人,如果要是要用这样的方式抗衡下去,那恐怕将来还是保不住任何的家产,不管是长孙无忌还是李象,这些人都如同吸血鬼一样,不停的在镇南王的身上吸血,所以如果要想着能够长治久安,那还得先当上这个国王才行,那时候自己来钱的路子也多,给上面的孝敬也有出处。

  第2天傍晚的时候,长孙泽就带着这些东西离开了,当然这一次长孙泽出了城之后是直奔北边儿,反正李象也要离开南诏了,就不让长孙泽这些人回军营了。

  更何况镇南王的人在后面一路跟着,他们还是有所怀疑的,长孙泽察觉了这些跟着的人之后,也没有派人驱赶他们,而是按照李象的命令一路往北边去了。

  本来长孙泽是想着在成都和李象会和的,不过李象害怕,这一路上会有其他的人,所以就让长孙泽直接回长安就行了,做戏就要做全套,万一要是中间出个什么漏洞的话,那我们之前做的事情可能就拉倒了,无非就是一前一后的回长安,只要咱们把事儿给做真了,镇南王这边就找不到任何的把柄。

第932章 送别的酒

  长孙泽走了之后的第9天,终于是轮到李象该动身了,这几天迎宾馆这边难得的安静了一下,从今天早上开始又热闹起来了。

  南诏国只要是叫得上名的达官显贵,这个时候都得到李象这里来送行,不求李象能够认识他们,只求混个眼熟就可以了,至于以后能不能够提点自己,那也得完全看命了。

  至于镇南王那边,李象也看出来了,自从和长孙无忌扯上关系之后,这老小子和这边儿若隐若离的,以前他的那个老管家和钱平穿一条裤子,动不动的就询问钱平有没有什么事?

  现如今这家伙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去了,根本就不把这边儿当成一回事儿,不过李象也没有放在心上,只要是不超出自己规定的范围,你们这些人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如果要是硬要把这些人给拉回来的话,对李象来说也没什么好事。

  王宫里也是接二连三的派人送东西出来,永宁公主在王宫里的人缘还是不错的,听说永宁公主要回北边去了,所以不管是后飞还是各路公主王子的,都不断的把一些南诏国的特产给送过来。

  王太后冷眼看着一切,李象除了第1天和王太后见个面之外,其他时间连见面的机会也没有,当然李象也没想着和王太后有什么来往,此人可以说是看得非常清楚,所以距离这样的人远一点,对自己也比较安全。

  终于是到了临走的前一天,李象在迎宾馆设宴款待这几天前来送别的亲朋好友,包括南诏国国王和镇南王在内,所有的人都在这里吃最后一顿饭,明日早些时候李象就准备上路了。

  因为今天李象是主家,所以李象坐在主位上,右侧是南诏国王,左侧是南诏镇南王,剩下的也都是南诏的一些王子世子。

  对于这样的一个安排,看上去有点不太舒服,尤其是南诏国内的一些少壮派,他们觉得李象不应该坐在主位上,但是国王和王爷都没有什么意见,难道轮得到他们说话吗?这些人也只能是私下里表示不买就是了,包括他们的父辈在内,都觉得这样的安排没问题。

  大唐王朝乃是他们的宗主国,而且实力强劲,如果要是不让李象坐在这样的位置上,南诏国王敢坐吗?

  “段海家里还有些事情,所以今天就不过来了,永平明天要带着孩子随殿下一同上路,所以有很多东西都需要收拾。”

  在主桌的最后一个位置上,应该是段海的位置,但此刻却是空着的,所以李象带着询问的眼神看了下,南诏国王是熟悉这个的,马上就给李象解释。

  另外一个位置是景洪大师的,但人家身为佛教高僧,怎么可能会随意出席这样的场合呢,而且来了之后动不动的就阿弥陀佛的,这也让大家实在是没有动筷子的心思,所以景洪大师派自己的大徒弟过来和李象见了个面儿,接着就回去了。

  从这里也能够看得出来,虽然这个国家推崇佛学,但是在某些场合上,僧侣还是不适合出现的,比方说在这样的酒席上,僧侣如果要是在这里坐着的话,大家就会感觉到有一定的束缚,不管你平时的时候是个什么态度,现在都不敢开怀畅饮,就如同带着一层面具一样。

  景洪大师和他的徒弟都没有出现,这对于所有的人来说都是一种轻松,虽然这些人嘴上没说出来,但内心当中还是非常畅快的,毕竟喝到大唐天酿的机会不多,尤其是这种敞开了喝的机会更不多,李象派人从京城拉来了好几大车,所以今天这些人都能够过过嘴瘾了。

  这里不同于西域,西域和大唐来往已久,所以执到宝的很多货物都可以直达西域,西域的那些贵族也都可以好好享用,南诏这边前往京城的道路被四大土司阻挠,所以过来的货物实在是太少了,现如今虽然已经打开了,但大唐天酿在长安都是稀罕玩意儿,如何能够敞开了供应这边呢?

  李象此刻和别人也是开怀痛饮,不过在段家可就不一样了。

  从最近两天开始,段海的态度就有点不好,在家里动不动就要打人,除了他的那几个弟弟之外,包括家里的一些老仆人在内,只要是稍微有点不对劲的,段海立刻就要翻脸。

  全府上下的人都明白,如果要只有小少爷去长安的话,那么老爷是不会生气的,甚至是还会感觉到非常高兴,毕竟小少爷是被大唐皇太孙殿下照顾的,这在整个南诏国也是独一份的,要不是因为我们夫人和永宁公主是亲姐妹的话,恐怕还没有这样的待遇。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事情,在最近半个月的时间里,段家好像恢复了以前的荣光一样,不管是有关系的还是没关系的,这些人都找机会来府里坐坐,而且还都是携带重礼过来的。

  段海刚开始的时候非常高兴,毕竟这代表着家族地位的提升,可是随着李象何长安的日子越来越近,段海就想到永平公主也要跟着去,段海这家伙可不是心胸宽广的人,平时就怀疑永平公主这种那种事儿,现如今要是在几千里之外的长安,这家伙恐怕就更怀疑了。

  但是他又不能够把这个话给说出来,如果要是把这个话给说出来的话,别说是永平公主这边了,估计连府里的下人也看不上他,所以他只能是对着这些人发火,而且发的还是邪火。

  “这转眼间就要长大了,如果要是为娘的不在身边照顾的话,这么多的规矩你该跟谁学习的,要不然还是跟你的父亲谈一下,找个别人送你弟弟过去吧。”

  永平公主看着自己的大女儿说道,这马上也要长大成人了,有很多规矩都得亲娘亲自教导,如果要是换成别人的话,难免有些不放心,此刻断海没吭声,就在门外面听墙根呢,永平公主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才把这个话说出来。

第933章 夫妻离别

  这两天断海虽然没有明着找事,但暗地里的情况所有人都能够看得出来,这分明就是不想让永平公主离开,但永平公主对这里已经失望至极了,尤其是这个没有能耐的男人,所以永平公主必须得为自己的将来打算。

  得知断海在外面听墙根儿,永平公主就让人把自己的大女儿给找来,说出这些话之后,也让段海知道自己没有想去京城的意思,全部都是想着为儿子打算,这才准备去京城的,让段海打消这方面的顾虑,明天就要启程了,如果要是断海现在改了主意的话,那永平公主还真是要错失这个机会。

  对这个机会,永平公主也是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揣摩,如果要是错失这个机会的话,将来就别想着再去长安了,虽然还有去看儿子的机会,但那个时候断海更加不可能会松口,所以眼下即便是拿着女儿当挡箭牌,那也得先脱离这个府邸才行。

  听完了永平公主的话之后,段海的心里也是暗暗的松了一口气,看来媳妇的心还是在家里的,除了自己这个大老粗之外,还有亲生的大女儿呢,即便是去了京城那边,那也是要挂念着这边儿的。

  “你这是说的哪里话,咱们两个将来还是要依靠儿子的,现如今儿子有了这样的好机会,能够在长安城出人头地,但儿子毕竟还是个孩子,你得好好的教导才行,千万不能够让他出了事儿,女儿这边家里还有那么多人呢,到时候让几个姐姐回来帮衬着,那都是她的亲姑母,不会出大事的。”

  段海从外面直接走进来,这点脑子都不会用,你刚才要是不在外面听墙根的话,如何能够知道母女两个谈的是什么呢?看到从外面走进来的断海,永平公主当真是一点心思都没了。

  “还是找几个比较稳健的仆人,儿子毕竟是个男孩子,在外面早晚也要独当一面的,如果要是现在不锻炼一下的话,将来恐怕什么事也办不成,我再多嘱咐一下妹妹那边,让他多照看一下儿子,这事儿也就算是过去了,女儿就不一样了,如果要是教导的不好的话,将来在婆家可是要吃亏一辈子的。”

  永平公主知道该说什么,不管断海的嘴里说什么,即便是到离开家的那一刻,永平公主也必须得表现出对去长安非常的抗拒,只有这样断海才能够让自己离开,如果要是稍微表现出要去长安,那恐怕这就走不了啦。

  “你看你这个人就是不知道哪头轻哪头重,家里还有这么多人呢,难道就没有人能帮着咱们教导了吗?大不了送到宫里的王后那里去也行,难道你还能不相信自己的母亲吗?可是儿子那边就不一样了,虽然永宁是亲姨母,但是进了宫里之后,尤其是长安城的皇宫,谁知道那里边是个什么情况呀,你跟过去也好,为妹妹好好的盘算一下,将来咱们的富贵都是和长安城混在一块儿的。”

  在段海的心里自然是不愿意自己的媳妇去长安城的,那里可是一个大染缸,自己好好的媳妇过去,回来之后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但是这家伙也是有逆反心理的,听到媳妇不愿意过去了,这个家伙反而是要劝着过去,更何况他所说的也是实话。

  就拿老段家现如今这个真实状况来说,整个南诏国都没有看得上他们的,想要让家里的状况变得好一点的话,长安城那边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尤其是自己那个小姨子,如果要是能够给李象生下一儿半女的,那么儿子在那边就更好了,那可是亲表兄弟将来肯定能够有所照顾的。

  “我一个妇道人家在那边也不太熟悉,真要是过去的话,没准儿给妹妹出不了什么主意,反而是误了妹妹的事,还不如留在家里,把儿子托付给殿下,这样的话殿下能够更相信我们。”

  永平公主是个有心思的,一边说话一边把女儿搂在自己的怀里段海,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媳妇说话很明显是心不在焉的,留下来也只是为了眼前的大闺女,段海把所有的事儿都放在儿子的身上,怎么能够允许媳妇因为大闺女而荒废了儿子呢?

  “你就别在这里儿女情长的了,孰轻孰重难道还看不清楚吗?现在没什么好说的,必须得去长安才行,我已经让下面的人给你收拾行李了,明天永宁和殿下走的时候,你也带着儿子一块儿过去。”

首节 上一节 265/4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