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李象的这个话,永宁的脸慢慢的红起来了,自己实在是太想要见到姐姐了,竟然是把中间的这个时间成本给忘了,想要来扶桑一趟至少得一个多月,这可真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苦。
第1102章 东洋女人
长安城东门
在长安的四个主要城门当中,一般都是西门和南门经常送回东西来,北门也会有这样的车队,但是东门有如此大的车队,这还是头一次见到,据说这全部是从扶桑运回来的。
“咱们太孙殿下可真是厉害,现在说打哪里就打哪里,扶桑据说是在海上,还不是被咱们殿下给拿下来了。”
一个中年妇女抱着孩子说的,最近这日子过得好了,来长安城的人也多了,家里把几间房出租出去,足可以让自己天天抱孩子不用干活,而且这日子过得还不错。
“不是说扶桑的人对咱们挺好吗?以前年年都来调控的周边那么多的藩属国,好像扶桑来得最勤快,没有必要把人家给打成这样吧?”
另外一个妇人的日子就不行了,这得一边打理着手里的活一边聊天儿,谁让咱没有那么多的房子呢,没办法出租出去赚钱。
“那都是表面现象,听说这东夷扶桑国,年年的粮食不够吃的,他们就开始小打小闹的抢劫我国沿海,只不过每次来的人不多,地方官员又把这个事儿给掩盖过去了,还是咱们太孙殿下明察秋毫,率领大军一举荡平他,以后,那里就和高句丽一样,我估计很快就有新的土地政策下来了。”
听到一个书生模样的人这样说,周围的人立刻就来了兴致了高句丽分土地的时候,很多人觉得那个地方比较苦寒,而且谁也不愿意离开家乡,所以大家狠狠的亏了一笔。
现如今如果要是再有这种分土地的政策,说什么也得过去掺和一下,看看那些从高句丽回来的人,每个人都是几百亩的土地,而且朝廷还分给你很多高句丽的奴隶,天天只需要乐呵呵的看着他们干活,年底的时候就能收一大堆粮食。
虽然现在粮食的价格下降了,让这些人赚的没有那么多了,不过他们本身就是大唐境内的无产者,现在也都变成有产者了,过不了富日子难道还不能管吃管住吗?
“这可能不行,扶桑和高句丽不一样,高句丽有大面积适于耕种的土地,扶桑那里适于耕种的土地很少,连他们本国的人都养不活,所以你们别想着去分地了。”
一个老头抽着旱烟袋说道,他有个亲戚在衙门里,所以传出来的消息都比较靠谱,当听到他这个话之后,周围这些人的算盘顷刻间就碎了。
“这还真是人的命,天注定呀,当年高句丽招人的时候,我可是第一批报名的,可无奈我爹就是不让我去,现在只能是在长安城里当个跑堂呢,把我的名额让给我堂兄了,我堂兄现在坐拥六百亩土地,这日子过的……”
其他人一听这个话就无语了,本以为又找到了人生可以增高的点,可没想到扶桑竟然如此没用,连土地都没有多少。
“王妈妈,你的机会可是来了,扶桑虽然没有土地,但是人口多的很,尤其是这东阳女人,在咱们长安城里也出现过,要是朝廷和以前一样放人的话,那你多买上几个过来,这长安城的青楼,那你可就是头一份了。”
这人群当中干什么的都有,听到这个话之后,几名书生就往远处走去了,他们可是不愿意和这种老鸨子有什么交割,但是当天黑下来之后,这些书生却是青楼的常客。
“果真是如此吗?如果要真是这样的话,少不得你赵老爹给我帮帮忙,在衙门里给我听着消息点儿,我这边绝对亏不了你。”
随着大唐经济的不断发展,娱乐业也开始一浪压过一浪,如果要是没有点新鲜玩意儿的话,那恐怕根本无法在这个行业里立足。
大唐的老少爷们儿现在也有钱了,以前的那种经营方式已经不可行了,所以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王妈妈当真是准备向执到宝借一笔大钱,然后多买上几个东洋婆子。
“好说好说。”
赵老爹乐呵呵的说道,别看他没有什么正经营生,可是因为消息灵通,在这长安城里那也是有面子的很,不管去什么地方吃饭作乐,不说免单也得给打折。
听着周边老百姓的利益论,吴王李恪坐在轿子当中,此刻当真是百感交集,虽然自己也是带队回来的,但几乎所有的老百姓都明白,这件事情和自己没关系,扶桑大胜全部都是李象的原因。
过两天在朝廷上走个过场,吴王李恪就变成了蜀王李恪了。
李恪的心里也不是个滋味儿,四川是李象发展起来的,自己过去也算是摘桃子,看来这辈子就是逃不出李象的阴影了。
两边的谈话声越来越小,队伍已经是走过了人流聚集的地区,现在已经是接近于皇城了,这周围除了达官贵人之外,并没有其他的人聚集。
“皇上有旨,蜀王殿下勤政殿面圣。”
当听到这个称呼的时候,李恪还是有些不太舒服的,毕竟从吴王到蜀王,这听起来可是一个降级。
可是皇上不可能把它分封到江南之地,那里对于整个大唐来说至关重要,如果要是把它分封到那里的话,将来就等于是给整个大唐王朝埋上了一颗雷子。
所以只能是前往四川了,那里虽然也还算是肥沃,但和江南比起来差得远了,而且又是李象的大本营,蜀王李恪到了那里之后绝不会掀起任何风浪。
蜀王李恪已经感觉到了皇上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原来的时候是给李象找麻烦,现在已经开始给李象铺路了,或许是因为扶桑大胜的原因。
“见过太子殿下……”
李承乾已经是在宫门口站着了,其他的王公贵族也在这里等着,蜀王李恪过去一一见礼。
大家都在夸赞着扶桑的胜利,这次运回来了这么多的黄金,这可是以往的战争所没有的,不过蜀王李恪听在耳朵里非常的刺耳,这就好像打自己的巴掌一样,一名主帅却和胜利没关系……
第1103章 南诏十三府
“先去见过父皇吧,父皇已经等了有些时辰了,还有很多外邦使者在等着父皇要先接见你。”
李承乾只要是不随便的往东宫拉人,那么他和李象的关系就是稳定的,谁也不能够把自己的父亲给架空了,所以李承乾现在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
不过李承乾也感觉到了,周围好像有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己,往往要做一些出格的事情的时候,马上就会有人过来提醒一下,甚至是包括长孙无忌也会过来说几句。
别人那里他可以不管不顾的,毕竟自己是大唐皇太子,虽然这个皇太子是靠儿子的,但也有一些人靠上去,可这个话如果要是长孙无忌传下来的,李承乾就得老老实实的听着,谁让那是自己的亲娘舅呢。
大唐天朝讲究孝道,你舅舅说的话你都敢打折扣,那你这样的人能是什么好人呢?将来谁又愿意跟在你的身后呢,虽然当权者都有各种黑暗的事儿,但如果要是放在明面上的话,大家还是尽量塑造自己的光明形象。
“臣弟这就去。”
蜀王李恪换上了新的蟒袍,和原来吴王的朝服也差不多,只是上面少了一些东西,在朝堂上站班的时候,要比原来的位置靠后一点,不过现在还没有人受封为吴王,所以他还是可以在原来的地方站着。
“儿臣李格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即便是皇上的亲儿子,该有的礼节也得遵守,到了这朝堂之上,那也得三跪九叩行大礼。
如果要是一直待在长安城的话,那自然没有那么多繁琐的礼仪,但是这小子去了东边那么长时间,中间也没有给自己的老子磕头,所以三跪九叩也是说得过去的。
“起来吧,看来这一段时间锻炼的不少,整个人都晒黑了,这大海之上的确和我内陆不同。”
李世民看上去比原来更加精神焕发了,主要也是因为朝廷内部没有那么多糟心的事儿,所以让李世民能够心情愉悦,再加上最近一段时间大正宫又修好了,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没有什么比有新的宫殿更高兴的事儿了,而且在长安城的城外正在修建一座巨大的避暑山庄,所以李世民的心情一天比一天好,就盼望着夏天可以去避暑山庄。
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平时大部分的愿望都能够得到满足,但是他和老百姓不一样,老百姓追求的无非就是一日三餐,但这个皇帝追求的还要名垂千古,现在不管李象做什么事情,一多半的功劳都是李世民的,他的心情如何不高兴呢?
“父皇的脸色看着比儿臣离开的时候还要好,想必这一段时间大唐也发生了很多好事吧。”
听着儿子这么说,李世民也是心情愉悦的很,一件一件地告诉蜀王李恪,这一段时间南边也平定下来了,长孙兄弟在当地做的那是井井有条,并且开始开牙建府了。
原本以为两年之后才可以有这个动作,之前还得依靠南诏国王进行统治,但是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查之后,长孙冲觉得可以提前开始了。
当然主要还是因为大唐的向心力比较强,如果要是别的国家对这地区占领,没准当地的老百姓还要继续反抗,但是大唐就代表着这个世界的先进和进步,所以人人都向往加入大唐。
按照李象之前所说的南诏国民与大唐国民一个待遇,这和周边其他地区不一样,主要也是因为这里属于大唐的绝对领土。
在李象的心里,二十一世纪原本的领土都属于绝对领土,只要是你们能够诚心归顺大唐是绝对不会亏待你们的,之所以在吐蕃和北方的吐谷浑还没有开始实施,就是因为这里的老百姓还没有改造好。
马背上的民族终究是比较彪悍,但南诏国一直和大唐差不多,奉行的是农业政策,所以这一地区已经可以提前改造了,他们也是所有加入大唐的藩邦当中的第一个。
在蜀王李恪去扶桑的这段时间里,长孙兄弟已经把原来南诏的地盘划分为十三府,目前各路府衙都在建设过程当中。
“你这两个表兄弟原本在长安城的时候不能说是十足的纨绔子弟,但是也让你舅舅头疼的很,可这一次到了南诏国之后,还真是找到了他们的用武之地,你这个大侄子还是很会识人的。”
长孙无忌不是李恪的亲舅舅,但是按照这个年代的传统,叫一声舅舅也无所谓,毕竟人家是国舅爷。
至于长孙冲和长孙泽他们两个和李恪根本就不怎么来往,顶多也就是大街上见个面互相点头,现在李世民说的如此亲密,那也算是为李恪铺路了。
李恪马上就要去四川,四川又是长安和南诏之间的一个联络渠道,如果要是和这两兄弟搞不好关系的话,那么李恪的工作就无法展开,李世民也是想通过这一番谈话,让李恪知道这兄弟两个的重要性。
李世民把吴王改成蜀王,除了要给李象扫清一些不利障碍之外,另外也是一石二鸟,那也是希望蜀王能够在四川做出一些成绩来,让天下所有的人看看自己不仅仅有一个会办事的孙子,这儿子也差不到哪里去了。
一直以来天下人都说李世民之所以有现在这个成就,李象至少占了其中的七成,这对于李世民来说是不能够容忍的,要不是执到宝压制住这股社会学说恐怕传扬的会更加过分。
可就算是这样,李世民也想要另辟新路,希望鼠王理个能够做出一番成就,到时候也能够回击这个学说,让他们看看老子的儿子孙子还是有一些能人的。
“此次扶桑征战,太孙殿下识人善任,若是没有这些将军们的苦战,我们也不可能会有今日的成就,还望皇上对他们加以赏赐。”
蜀王李恪拿出了一份奏折,毕竟是东征主帅,该奖赏的人员可不能少了。
第1104章 嘉奖全军
“准…”
李世民甚至连看都没看,直接就说出了这个字儿,虽然这奏折是蜀王李恪写的,但最终还是要经过李象的同意才行,由此也能够看得出来,这爷孙两个之间的芥蒂完全没有了,不知道为什么蜀王李恪的心里有些没落。
原本这爷孙两个之间如果要是有矛盾的话,那很多时候自己还是有用的,可如果要是人家没矛盾的话,那就连利用的机会都没有了,或许没准以后就要老老实实的在四川呆着了。
蜀王李恪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从李世民那里出来的,只记得今天晚上要大宴群臣,蜀王李恪作为主角要参加,从李世民这里出来之后,蜀王李恪就去见见自己的母亲杨妃娘娘。
“殿下……”
旁边的小太监轻轻的提醒了一句,原来已经到了杨妃娘娘的宫门外了,如果要是继续往前走的话,那可就到了别的娘娘的宫门那里了,这可就容易让人做文章了,这小太监为人还不错。
要知道成年皇子皇孙也不能动不动的进后宫,即便是要进来的话,那也是前后八名太监八名侍卫看着,只能够进入自己母亲或者是姐妹的寝宫,至于其他的地方是绝对不允许的。
当蜀王李恪走进去的时候,杨妃娘娘已经在前院等着了,看到自己的儿子变黑了,杨妃娘娘顾不得朝廷大事,内心当中还是一酸,去当一个傀儡这么长时间,儿子这个心思肯定是非常的难过,现在还把人给晒黑了。
“母亲这是干什么?儿子出去又不是一回两回了,更何况这次带了个显赫的功劳回来,父皇赏了很多的东西,有些东西儿子用不到,让他们给带来了。”
蜀王李恪说完之后,十几名小太监从外面鱼贯而入,这全部都是此次东征的赏赐之物,不过有些玩意儿被运回王府了,这些金银铜钱之类的蜀王李恪就全部孝敬自己的母亲了,宫里的花销有多大他很明白,母亲又经常贴补他们兄弟们,所以手里也没有多少钱。
杨妃娘娘并没有客气,这毕竟是自己的儿子,更何况在皇宫里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动不动的就要给下面的奴才们发银子,如果要是你太小气的话,那么也是养不住这些人的。
宫里的皇妃多的是,你不舍得花钱人家舍得花钱,那么很快这些人就会靠过去了,光靠着精神层面也不行,尤其是这些太监,金银之物才是他们最喜欢的。
李象为什么在皇宫里有那么准确的消息呢?根据杨妃娘娘所探听到的李象每个月都固定地往皇宫里送十万贯钱,这些钱全部进入了大大小小太监的口袋。
这还只是例行公事,逢年过节的时候另外另有一份,所以这些人也都愿意给李象办事儿,已经登上那艘船的,当然希望自己能够抓的紧一点,没有登上的艘船的,当然想借个机会显摆一下自己的能耐,谁不愿意每年多一份收入呢,而且还是未来皇帝给的,即便是被查出来也没有人做过多的难为。
“这一段时间看着消瘦了,为娘知道你在东边过的日子不好,不过这也算是苦尽甘来了,以后前往四川之后,那也算是能够执掌一方了,只是我们母子再想要见一面,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万事都有好有坏,杨妃娘娘也知道自己的儿子有各种想法,如果要是一直被圈在长安的话,很容易让儿子变得沉默寡言,到最后会得一些奇怪的病。
但如果要是外放到四川的话,的确是有很多事情能够填满儿子的脑袋,不至于让儿子天天想这些没有用的事儿,可是母子两个再想见面的话,那恐怕就得等着皇上开恩了,要不然藩王是不能够离开自己的封地的。
“母亲放心就是长安与四川的快速路正在修建,如果要是修建好了的话,最多也就一天两夜的时间,那么就可以从四川赶回长安了,母亲若是想儿子了,儿子想办法回来就是。”
这也算是不好的消息当中的好消息了,自从四川被改造完了之后,朝廷就把这个计划提上了日程,最终要耗费四百万块钱修建这条路,在崇山峻岭之间修建一条路,虽然有了李象提供的水泥,但是这也不是个简单的事儿。
根据杨妃娘娘所知道的,现在仅仅是前期的勘探,就已经是有四十多人丢掉了性命,当然这些人都是外邦的一些奴隶,他们的命就是在这个时候有用的,把他们大老远的从各地运到长安城,如此危险的工作不给他们给谁呢?难道要让我们自己的人去做吗?估计李世民也舍不得。
“快回去休息一下吧,晚上你父皇还要大宴群臣千万别来的晚了。”
母子两个又聊了一些其他的事儿,杨妃娘娘也看出自己的儿子的确是疲惫了,在扶桑那边肯定休息的不好,再加上还在海上摇晃了那么长时间,早就应该让儿子回去休息了,只不过自己心切,这才拉着儿子聊了半天。
“儿子今天这精神头是不好,改日再来陪母亲聊天儿。”
说句实在话,出去这么长时间虽然手里没有多少的权利,但是蜀王殿下还是过得非常的舒心,队列里的人虽然不听自己的,但也不会有人给自己使绊子。
可是回到了长安城之后,很多事情就和原来不一样了,不管是你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得多睁着一双眼睛才行,如果要是不这么做的话,随时都有可能会被别人抓到把柄,这可是李恪最不喜欢的。
虽然生在皇家当中,但如果要说这一辈子最喜欢的日子,应该就是随着人东征扶桑的日子,虽然心里有些不舒服,但没有那么多的算计,这也不得不说是难得的安宁。
当李哥的身影在夕阳下被拉长的时候,他并没有发现勤政殿里有一双眼睛正在盯着他,李世民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心里想着去蜀中当个王吧…
第1105章 外地的藩王
李世民非常清楚,如果要是没有李象的话,或许这个儿子应该是最耀眼的儿子,但既生瑜,何生亮,在李象的光芒之下,这个儿子只能是当个配角儿了,而且还不能够在长安城当配角。
当天晚上的大宴群臣蜀王李恪接受了所有人的敬酒,或许是希望用这些酒精来麻醉自己,李世民和其他的大臣们也都非常高兴,扶桑虽然并不是多么富裕的地方,但是象征意义非常大。
首先这是在海上的一个岛屿,以前征服的全部都是陆地上的国家,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征服海洋上的国家了,这绝对是一个新的开始。
按照李象所说的海洋其实大的很,海洋上还有很多其他的大陆,那里都比我们现在的世界要大的很,只要我们能够从海洋上走出去,那么我们将来控制的土地要比现在大的多。
刚开始说这个话的时候,大家也没有都当成一回事儿,毕竟谁也没有见过大海以外的世界,但是自从扶桑被征服之后,他们才算是真正的相信。
以往提到大海的时候,大家的心里都有一种敬畏感,主要也是因为海上失事的轮船太多了,所以能不去海上就不去海上,但是在东征扶桑的战役当中,很多人也算是看出来了,根本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我们的水师战船非常坚固,往返扶桑已经几十次了,好像一次事故都没有遇到过。
而且这中间还遇到了几次风暴,虽然当时的情况非常危险,但大家都挺过来了,所以人们对大海的敬畏心开始下降,甚至是有些人同意了李象之前提出来的那个设想,要往海外派出一些探险队去查看李象曾经提出来的那些大陆。
当然对于这个不成熟的想法,现在朝廷还是没有批准的,我们现如今的占领地还没有理顺呢,怎么能够继续向外扩张呢?如果要是所有的地区都和南诏一样和平归顺,那么李世民还真的有可能会考虑这个事儿。
魏王李泰并没有出现在酒席上,蜀王李恪还感觉到有些奇怪,就算是两人不和的话,但是因为李象发展太快的原因,两人之间也已经是摒弃前嫌了,虽然不说关系多么的好,但这样的场合多少应该过来敬一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