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第311节

  可是当蜀王李恪询问的时候下人却告诉他,魏王李泰已经去任上了,

  这些王爷们都没有办法留在长安城,只能是到外地去当一个王爷,而且在去外地的过程当中,李世民还是要全程监控的。

  以往李承乾和李泰为什么斗得那么厉害呢?就是因为李泰到了年纪了,李世民并没有把这个家伙送到外地去,反而是在京城宠上了天,所以李承乾受不了这个刺激,众多大臣们也觉得李泰有可能是太子人选,所以两人之间才水火不容。

  蜀王李恪苦笑着喝了杯子里的酒,现在李象已经是没有任何的障碍了。

  “殿下……”

  就在蜀王李恪想问题的时候,谁知道新任刑部尚书萧禹过来了。

  蜀王李恪这才想起来,萧禹是从四川回来的,那里遍布着他们的家族子弟,这家伙原本是个中立势力,但是因为李象的拉拢,再加上家族子弟的归顺,尤其是萧守规兄弟,现如今已经是李象体系当中的中坚力量了,所以这个老头被列为李象的派系那也是很正常的。

  “萧老大人。”

  面对这样的三朝老臣,蜀王李恪也必须得站起来回敬,这可是大唐固有的礼仪,如果要是蜀王李恪老老实实的在座位上坐着,那么估计李世民也会觉得脸上无光,老子没把你给教育好吗?

  两人共同喝了三杯酒之后,旁边的小太监搬来一个蒲团,萧禹也就在这里坐着了,周围很多人也知道两人要商谈什么,肯定是关于四川的一些事情,萧禹在四川执政的时间不短,没有他打下来的基础,长孙冲就不可能改造成现在的样子,现在蜀王李恪去了这个体系肯定是不能够崩盘的。

  “老大人有何赐教?”

  虽然蜀王李恪已经喝的有酒了,但是此刻还是打起精神,面对这种老狐狸,必须得把每一个字儿掰开了揉碎了,要不然的话很有可能就会上当,所以蜀王李恪时刻提醒自己要清醒着。

  “赐教可不敢当,殿下从小就是所有王爷当中的佼佼者,这一点不仅仅老夫佩服,京城当中的其他人也很佩服,此去四川殿下肯定有诸多想法,但没有一条是送给殿下的,那就是以民为本。”

  今天晚上想过来说话的人很多,所以萧禹也就不绕圈子了,这四个字也是当初李象给他的,不管我们的派系斗争有多么的严重,也不管我们奔着什么样的目的去的,现在的四川老百姓刚过上几天好日子,他们当真是折腾不起了。

  不管是萧禹还是长孙冲,又或者是中间执政过一段时间的程处默,他们这些人都明白这四个字的含义,并没有大肆改动前人留下来的规矩,而是沿着这条轨道继续往前走,让所有的事情都在缓慢的发展。

  四川虽然没有大的天灾,但是却有大的兵灾,无论是土司的战争,还是李象清除当地的地方官员,老百姓们都犹如惊弓之鸟一样,几乎找不清楚自己的定位,现在蜀王李恪要过去,虽然消息刚刚传过去,但整个四川已经开始不稳定。

  大家都说蜀王李恪和李象有着不同的执政理念,如果要是蜀王李恪到了四川的话,那么首先要去除的就是李象的痕迹,如果要是这样的话,那可会给全川的老百姓带来各种不便,他们已经习惯了以前的各种轨迹,如果要是突然改变的话,那好日子是不是也到头了呢?

  “老大人所说,在下明白,请老大人放心,在下肯定不会有太大的改动。”

  蜀王李恪也是聪明的很瞬间就明白了萧禹的意思。

第1106章 烟花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之后,萧禹非常满意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蜀王李恪却是连干了两大杯。

  原本如果要是有什么事情的话,李象还会亲自和自己谈,又或者是李承乾亲自和自己谈。

  在蜀王李恪的心里,这也是一种对等谈判,毕竟大家都是皇族中人,而且身上还都有王爵,也是李世民的直系亲属。

  现在有什么事情已经不需要李象或者李承乾出面了,这种朝廷大臣已经是直接开始出面了,并且蜀王李恪还没有拒绝的可能。

  这就是时代在发展,事态在改变,蜀王李恪初听这句话的时候,那还是从李象的嘴里说出来的,当时蜀王李恪还理解不了,不过这一刻已经理解的很深厚了,这大唐终究是变成了他们父子的大唐了。

  当天晚上的时候在皇宫的大广场上还燃放了李象刚刚研制出来的烟花,只要是有火药这玩意儿可以说是非常容易的,并且已经在执到宝上架销售的,当然这玩意儿可金贵的很,如果要是你没有足够多的钱的话,还是连问都不要问。

  这一批自然是用来打广告的,大家都在长安城的广场上看到如此绚丽的烟花,如果要是自己家里有什么事的话,那么想办法也得整一批来才行。

  价格对于普通人来说非常的昂贵,但是对于这些达官贵人来说,一年如果要是只有一两次的话,他们还是完全能受得了的,这些日子大家都过得非常富裕了,连老百姓的生活都得到了改善,更何况这些达官贵人呢。

  所以李象就立刻研制出了这些美丽的烟花,用此来割一波韭菜,你们这些人反正贪图享受,花在什么地方也是花,不如咱就演这个新的玩意儿,这样也能够更好的割你们一波韭菜。

  房玄龄平时的时候就是个大酒鬼,今天已经是一斤酒下肚了,不过因为房玄龄的酒量很好,所以此刻还能够保持冷静。

  “这真是让人感叹,以前连想都不敢想,没想到这臭小子竟然如此有能耐,把火炮里面的火药拆出来,这就变成了如此美丽的烟花。”

  李世民也是头一次看这玩意儿,虽然他是一国皇帝,但毕竟也是个普通人,以往的时候连想都没想过会有这种东西,这个惊喜来的的确是大了一点。

  “恐怕还有让皇上更高兴的……”

  房玄龄已经是整理出来一份奏折,现在已经等不到明天上奏了,李世民最喜欢听的就是好消息,虽然这一段时间好消息不断,但能够让房玄龄亲自上奏的,那肯定是一个巨大的好消息。

  “此次从扶桑运回来的各类值钱物品,总价值超过大唐半年以上的税收。”

  房玄龄轻轻的说道,旁边的一些人都往各处散了散,他们也知道皇上和相国大人有事要谈,虽然很多人想知道两人谈的是什么,哪怕是听到其中的几个字儿,没准对自己也是很有好处的。

  但如果要是恰巧被皇上看到了你想过去听,那么你的野心也就昭然若揭了,到最后皇上肯定不会给你个好结果。

  李世民听了这个话之后,瞪着眼睛一副不相信的姿态,当看到房玄龄重重的点头的时候,他才知道扶桑有多么的富裕,和程咬金那些人想的一样,扶桑这么小的一个国家,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多的贵重金属呢?

  “这怎么可能呢?他们如果要是有那么多黄金的话,按说领土应该很大才对,可为什么只是一个弹丸之地呢?”

  李世民所不了解的这些东西,恰巧也是房玄龄回答不了的,虽然房玄龄博学多才,但是对于大唐以外的地方,房玄龄了解的实在是太少了,这批玩意儿不运回来的话,谁又能够知道扶桑是个富裕的国家呢?

  其实大唐的各项物产极其丰厚,但是贵重金属的产量却不高,但扶桑那边正好相反,他们的贵重金属有的是,可是社会上的各类物资却没有。

  即便是李象不通过抢劫的话,那也可以通过贸易的方式把这些贵重金属运回来,毕竟扶桑的物价可是大唐的两三倍以上,但现在有了这场战争,那也就不用走对外贸易那条路了,毕竟那条路和抢劫比起来还是有点慢。

  不论是现在还是后世,想要发财最快的办法就只有两个,要么是劫道的,要么是卖药的。

  西方国家的第一笔财富都是带着鲜血的,虽然李象也有所不齿,但不得不说,他们的第一笔财富能够让他们吃好几百年,为了以后大唐能够兴盛好几百年,所以李象即便背上个骂名也无所谓,或许后世有人会说自己血腥殖民,但是那个时候人的灰都找不到了,还能管那么多吗?

  李世民这会儿仿佛也明白了李象的政策,如果要是一下子把整个扶桑给抢下来的话,那么可能很多贵重物品会随着一些人出海了,那就不如我们光占领沿海的重要地区,然后把整个扶桑给封锁起来,等待他们的年年赔款,然后慢慢的诈光这个国家。

  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抢劫非常富裕,但是比起接下来十余年的持续收入,李世民还是更加看重这个持续收入,因为今年风调雨顺了,但你能保证明年和今年一样吗?如果要是明年有了大灾的话,从扶桑运过来的这笔钱就能够让朝廷渡过难关。

  就在长安城的人大肆庆祝的时候,永平公主也离开了长安,从南诏来的孩子自然是继续留在这里学习,永平公主也想要去外面散散心,看着皇宫方面亮起的烟花,永平公主的心里也有了个想法。

  来到长安城之后,永平公主还想着以贵族自居,却发现来这里的外国贵族实在是太多了,虽然自己是南诏的公主,但身份比自己贵重的还有的是,所以并没有在长安城获得什么特权,如果要是想有什么特权的话,那必须还得和李象扯上关系,一个妹夫是不够的……

第1107章 新的开始

  自从南诏国被改革之后,永平公主也就不想回去了,毕竟那里和长安比起来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在现如今这个年代,见识过长安城的繁华之后,周边所有的城市都入不了眼,这绝对不是一句玩笑话。

  没有到过长安城的人不知道长安的繁华,但只要是到了之后,那就会想尽办法留在长安城,这里机会也多,人员也多。

  不过永平公主可不是永宁那个脑子,永平公主非常清楚,想要留在长安城的话,而且还想日子过得舒坦一点,那必须得李象点头才行,如果要是没有李象的照顾的话,在长安城也比一般的富户好不了多少。

  就比方说儿子读书的学堂,虽然上上下下都是统一要求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永平公主也能够感觉得出来,当程鸾怀孕的时候,上上下下都对她的儿子不怎么样,可是当永宁公主跟随李象前往扶桑的手,上上下下的态度又变了。

  这就足以说明一件事情,虽然李象本人没有在长安,但李象的影响力依然是非常强悍的,所以如果想要在长安过好日子,那必须得和李象的关系更进一步。

  至于进到哪一步,那就得看自己的能耐了。

  经过了几天的路途之后,永平公主对于大唐的庞大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原本以为南诏已经不小了,毕竟从南诏的南方到北方要走好几天的时间,但现在足足走了十几天的时间,这才到了海边。

  这还算是走的比较近的一条路,如果要是北上绕过高句丽的话,那么所需要的时间至少要增加一倍,沿途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光是从人口上南诏就不知道输了多少了。

  当初南诏被大唐占领的时候,永平公主和国内的一些人还有书信往来,很多人的心里都是不服气的,他们认为南诏是被算计了,如果要是真刀真枪的打一场,没准儿南诏还能够坚持下来。

  说句实在话,当时的永平公主心里也不舒服,虽然心向往大唐,但南诏毕竟是自己的母国,一瞬间已经被大唐占领了,谁的心里也不会舒服。

  但是当朝廷的决定宣布之后,再加上永平公主沿途的见闻,永平公主心里再也没有以往那种想法,反而会觉得加入大唐之后,对整个南诏来说是个好事儿,如果要是没有加入的话,那才是巨大的损失。

  自己的男人在那场动乱当中丢掉了性命,这也是永平公主不愿意回去的一个原因,回去之后就得守寡度日,即便是家里再给找一个夫君,那又能如何呢,甚至连前一个都比不上。

  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就不如丢掉自己的骄傲,待在李象的身边,哪怕是没有名分,但至少自己的生活会好一点,而且经过长期的观察,永平公主也算是看出来了,李象是一个非常顾念感情的人,将来一定会好好的照顾自己的儿子的。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永平公主也就在长安呆不住了,托人给自己的妹妹送了一封信,她当然知道自己的妹妹多么想要和家里的人交谈,所以她也明白,这封信送出去之后,她就能够如愿以偿地前往扶桑了。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当李象的信送到长安之后,永平公主就一路绿灯,谁也没有人敢于阻拦,而且一路上有多快跑多快,永平公主也尝受到了很多的尊敬,沿途的地方官甚至都有一份孝敬。

  太孙殿下,东征扶桑,那么多的人都没有带着,只带着南诏国的小公主,由此也能够看得出来,这位南诏国的小公主是非常受宠幸的。

  眼下南诏国的大公主要前往扶桑探望自己的妹妹,莫非是这位小公主有了身孕吗?有可能会是这样的,毕竟皇家的事情并不是都要公开的,有很多知道孩子生下来之后才会公开出去,如果要是这样的话,咱们送上一份礼,也算是能够在未来的小王子面前混个眼熟。

  一传十十传百的,这件事情刚开始只是有人猜测,但后来很多人就传的有鼻子有眼了,什么长安城出发的太医,各种各样的补药之类的,现在小公主就是身体有点儿不舒服,所以才请自己的姐姐过去照顾着。

  等到永平公主到了海边的时候,这件事情甚至连她自己都相信,只不过她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如果要是真的有了孩子的话,永宁公主是绝对不会瞒着自己这个亲姐姐的。

  “公主殿下请稍候,这里是太孙殿下的住所,之前殿下吩咐过,您来了之后可以先住在这里,明日我们有船前往扶桑,今日所出去的船全部都是货船,明日有一艘专门的客船。”

  这边的随从照顾的也是非常的到位,自登州前往扶桑这里已经是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码头,而且有达官贵人前往的话,那必须得有特殊的船只才行,路上也能够让人稍微舒服一点,如果要是乘坐货船和运兵船的话,这一路上可就有的受了。

  永平公主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自己这一行人大约四十多个,正好乘坐一艘船,除了自己之外,船上还有另外一名女眷,那就是李景仁府上的一些人。

  刚才对方已经过来见过面了,主要也是因为双方之间没什么共同语言,要不然的话晚上饭完全可以一起用,而不是现在在各自的房间当中。

  李道宗是大唐的宗室王爷,所以家里的人都是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的,尽量不在外面结识过多的人,容易被皇上猜忌,所以在对外交往的过程当中,基本上都是独来独往的。

  如果要是换成别的人家永平公主没准也会主动的过去,但是永平公主冰雪聪明,还是别给自己的妹夫找事儿了,毕竟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李象和永宁公主,老老实实的在自己的房里待着就行……

  明日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第1108章 淘金

  海边的日出非常美丽,永平公主也是第一次看到此景,这还是驿站里的人提醒的,如果要是他们不提醒的话,永平公主如何得知这里会有如此的美景呢?

  不仅仅是永平公主惊叹大自然的美丽,包括随身携带的这些随从在内,他们都没有见过如此美景,甚至连大海都存在于自己的想象当中。

  当太阳完全升起来之后,远处出现了十几艘运输船,在拿下扶桑之后,这些运输船几乎日夜不停,每天都把扶桑的一些物资运到大唐。

  永平公主暗暗计算了一下,大唐虽然拿下扶桑筹谋已久,但是光凭现在的这些收获,不仅仅把原来的本钱给收回来了,这还狠狠的赚了一笔,难怪大唐会越来越强大。

  之前永平公主曾经听李象说过,连续的对外战争会拖垮一个国家,但如果要是对外战争的损失不大,同时又能够在对外战争过程当中给自己补血,那么这就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现在的大唐已经是形成了这个良性的循环,只是苦了周围的国家,永平公主从这些船想到自己的南诏国,最终也就没有了那个高兴劲儿了,南诏国和扶桑在某些层次上是一样的,只不过南诏就是沾了一个便宜,他们和大唐没有太大的分歧就是了。

  “公主殿下,船舶已经准备好了,您可以请您的下人往船上装东西了,等您用过早膳之后,我们就可以登船了。”

  和原来计算的时间差不多,永平公主让自己手下的人开始往上装东西了,这么远去一趟扶桑,要带的各种东西也不少。

  永平公主对于大唐的船舶没有印象,但是队伍里有人是知道的,这些船的体积不但大,而且船帆的位置和角度之类的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能够让这些船在大海上更加稳定,而且航行的速度还更快。

  没有在海上航行过的人,自然是不知道以前的航行是多么的苦难,几乎可以说是九死一生,但是经历过船舶改革的人,他们都有些不太相信这一切,不过来回扶桑的次数多了,他们也就相信这一切是真的了,并且还十分感谢李象的改良。

  到了船上之后,永平公主也有自己独立的卧室,面积也不算是小,这也就是现在这个时代,如果要是之前的话,那可没有这么豪华的船只的。

  “那些人是在干什么?”

  永平公主看到旁边还有不少的人排队。

  “回殿下的话,我们这一次总共有六艘船结伴而行,如果要是中间出了什么事的话,那么还可以相互照应一下,那些人都准备去扶桑淘金的。”

  船上给安排的女仆人看了一眼外面。

  “淘金?”

  永平公主很明显不懂得这句话的意思,难道扶桑有很多黄金吗?

  “啊……是这样的,就是扶桑刚刚被我们占领,各地方的机会还有很多,以往我们大唐的军队占领外地的时候,都是会有一些机会的,只要是能够把握住,那就能够改变自己,甚至是整个家族的命运,就好像是挖到了金山一样,所以他们都是去淘金的,不过要自己支付船票。”

  听到船上的女仆人的解释,永平公主心里有些不太舒服,前段时间好像也有不少人结伴前往南诏,只是去那边比较容易,不需要在大海上晃荡这几天去的人还不少呢。

  女仆人也好像知道了自己说的不对,马上就出去忙其他的了,省得惹得这位公主殿下不高兴,这可是太孙殿下关照过的人。

  其实在很多大唐人的眼里,即便你是番邦小国的王子公主,那么你也不可能高人一等,如果要不是太孙殿下关照过的话,我们如何会对你那么客气呢?

  坐船给钱,这都是明白的,但是坐船前往海外,这对于永平公主来说还是头一回见到,看到这些人都兴高采烈的交钱,或许扶桑对于这些人来说真的是一个梦的开始,对自己来说又何尝不是呢?

  准备了大约两个时辰的时间,船上已经是挤得满满当当的了,最下层的船舱就是刚才那些交钱的人居住的,据说好几个人在一个房间里,而且到了船上之后还要帮忙做一些杂物才行,如果要是不愿意干的话,那么你就没有机会上船。

  相比较于这些正在冲洗的人,永平公主感觉到自己是幸运的,不但船身的摇动感觉不到,而且一日三餐都是非常的美味的。

  在海上摇晃了几天的时间,下层的人都快吐的不行了,上层的人才稍微有一点感觉,这就是权力带来的好处。

  当永平公主也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他们已经是能够看到远处的大陆了。

  “公主殿下,请准备一下,我们大约还有一个时辰就要登岸了。”

  算起来和妹妹分开的时间也很长了,听说马上就要见到自己的妹妹了,而且对那个妹夫还有别的想法,所以永平公主赶紧把自己的衣服找出来,然后对着镜子捯饬了半天。

首节 上一节 311/4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