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儿子像母亲,可是我左看右看,这好像跟我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刚才宫里的几位老嬷嬷还来了,说是和我小时候一模一样。”
李象笑着说,道别人家的儿子都跟母亲差不多,但是李象怀里的小家伙确实跟他差不多,不仅仅是宫里的老嬷嬷这么说,见过李象小时候样子的人都这么说。
两个人如果要是对着镜子看的话,的确是一个缩小号的。
“殿下净说痴话,不像你的话还了得吗?”
长孙娉婷的身子虚弱,此刻只能是在床上半靠着,外面来贺喜的人也不少,虽然不是家主来的,但来的也全部都是一些有分量的人。
谁都知道,这里是天策上将府的别院,这几乎已经是一个不公开的秘密了,李象和长孙娉婷虽然没露面,但钱平一直在前面迎来送往的,难道大家还不清楚吗?
原来的时候,长孙家觉得这是个耻辱,不过现在长孙家也没有那么顾忌了,毕竟将来的前途都在这小子的身上,即便是长孙云逸生下了男孩,那也不如眼前这个小子。
关于这孩子的身世,李象已经是和长孙娉婷商量好了,等到几个月之后,就说这孩子是长孙云逸生的,不管外面的人相信不相信,但我们就这么信。
对于李象的这个安排长孙娉婷左思右想,也没有想到比这个办法更好的办法,如果要是记在自己门下的话,那恐怕很难进入天策上将府,将来的时候别人总会说三道四的。
当然只是一个名义上的情况,未来的时候愿意在哪边养就在哪边养,李象不是那种注重规矩的人,更何况现在的大唐还没有那么封建,程朱理学在明朝后期才开始发展起来,现在虽然也推崇儒家文化,但并没有那么多的规矩,看看大街上的衣服就知道了。
“殿下还是让人抱下去吧,这都抱了那么长时间了,你的胳膊也该酸了,出去的东西都收拾好了吗?”
长孙娉婷忽然想到李象马上就要离开了,最多也就是在这里再待一天,京城还有那么多的事情呢,所以李象这次离开之后恐怕就回不来了,再想要见到李象的话,那至少也得是半年之后。
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长孙娉婷的脸上也是有些吃味,也想着跟着李象南下,当初南下的时候,长孙娉婷也是一块同行的,南方的风光果然和京城这边不一样,但是长孙娉婷现在的这个身体状况,那是根本没有办法去南边的,只能是在京城养着了。
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长孙娉婷的脸上也是有些吃味,也想着跟着李象南下,当初南下的时候,长孙娉婷也是一块同行的,南方的风光果然和京城这边不一样,但是长孙娉婷现在的这个身体状况,那是根本没有办法去南边的,只能是在京城养着了。
虽然知道这是李象的花言巧语,但是听到这个话之后,长孙娉婷的心里还是非常舒服的,任何女人都喜欢听这样的花言巧语,就看有些男人会不会说了。
虽然知道这是李象的花言巧语,但是听到这个话之后,长孙娉婷的心里还是非常舒服的,任何女人都喜欢听这样的花言巧语,就看有些男人会不会说了。
当然也必须得有实力的人说才行,如果要是一点实力没有,那你纯粹就是耍嘴皮子,只有有足够的能耐说出这个话,大家才会觉得好听。
“臣妾哪里就那么小气了,程英嫁进来时间也不短了,看到这府里的孩子接二连三的出生,有想法也是很正常的。”
长孙娉婷现在有了儿子,所谓母以子贵,在整个天策上将府的女人当中,恐怕除了程鸾之外,不管是平妻还是其他的侍妾,都不可能追得上长孙娉婷了。
长孙家虽然没有明言表态支持,但只要长孙无忌不傻,这件事情肯定就这么办了,要不然的话长孙云逸是接到谁的命令过来的呢?李象可没有下过命令。
第1252章 又提到蜀王
“启禀殿下,咱们家娘娘打发人送了东西过来。”
李象正和长孙娉婷聊天的时候,屋里的大宫女进来回话了。
“看来还真是个心胸大方的,就是不知道是真大方还是假大方。”
长孙娉婷撇了撇嘴,李象这个时候不好发表意见,毕竟都是自己的女人,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如果要是一句话说不好的话,那这可是会记你一辈子的,尤其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
“派人登记入库吧,把礼单拿过来给夫人看。”
算起来这也是李象的一个外宅了,在长安城当中这不算什么,别说李象这样的皇太孙了,即便是那些排在末尾的贵族子弟,谁在外面就没有个外宅了呢?
长孙娉婷有些慵懒的看着这份礼单,上面所有人的礼物都有,而且送的还都不错。
“妹妹们都有心了,我替小王子谢谢他们。”
长孙娉婷说了句话,上将府那边过来的人道了谢,然后就回去复命了。
这个过程也算是走完了,长孙娉婷也等于是入了那边的眼了,将来除了不能去天策上将府住之外,其他的事情等同于李象的媳妇儿。
对于那个天策上将府,长孙娉婷觉得也没有什么稀罕的,里面各种规矩多的是,如果要是在那里面生活的话,天天都得被拘禁着,而且还时不时的得去给程鸾请安,还不如居住在城外舒坦。
李象并未在这件事情上发表任何意见,这个时候最好是站到旁边哄儿子,至于剩下的事情,该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李象知道如何调动数十万大军进行战争,但却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件事情,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当鸵鸟。
如果要是以前的时候,没准这些女人还会来李象的面前闹上一场,但是现在李象马上就要出发了,这些人也都是懂得礼数的人,如果要是在这个时候闹起来的话,等李象下次回来,或许冷宫已经给你准备好了。
别管你是从谁家里出来的,也别管你原来有多少的财富,如果要是真的得罪了家里的男人的话,那你这辈子可真是有的受了,谁也救不了你。
在这边居住了一晚上之后,李象就快马返回了京城,后天早上的时候就要出发了,李象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李承乾和柳氏自然也知道自己的第一个孙子诞生了,这可比孙女重要的多,在现如今这个年代,那就没有不重男轻女的人,即便是在二十一世纪,很多人也是这样的想法,尤其是那些嘴上表示不重男轻女的人,其实在心里都有这样的心结。
可问题是李象也不能够给这两人带回来看看,所以只能是等着找机会了。
大家都知道李象做的这个事情不合规矩,可就算是再怎么不合规矩,这孙子是实实在在的,难道因为规矩就不能够见孙子了吗?李承乾就痛恨自己现在不是皇上,如果要是皇上的话,那就狗屁规矩,老子想见就得给我带回来。
父子两个换了朝服之后一起去见李世民了,关于南方的情况虽然都说好了,但是李象还是要给李世民最后做一番解释,接着就要带着京城的士兵出发了。
李象也给李世民说好了,京城很多士兵已经长久不打仗了,这次李象带出来了一万两千人,准备带着他们到南方的战场上去历练一下,当然并不是真正让他们去战场上,他们也没有受过山地作战的训练,真要是上去的话恐怕会吃亏。
对于他们的安排,李象已经想好了,把这些人带到南诏国之后,就让他们接替长孙冲手下的军队,让他们驻扎在南诏国,至于南诏国的那些军队,那才是真正陪同李象出征的,会同霍去病手下的那些人完成这次南征计划。
“你说的不错,朕前一段时间出城打猎的时候,也曾看过他们的操练,简直就是虚有其表,当时就想着把他们送到战场上去,但那个时候你们在扶桑的战争已经结束了,趁着这个机会让他们去历练一下,要不然的话如何为我大唐看守国门呢?”
李世民是马背上得来的,天下自然最重视军队的战斗力了,但这些日子长安城承平已久,根本就没有什么大事,如果要是指望这些人还拥有战斗力的话,那可真是高看他们了。
而且在冷兵器年代,一支军队如果要是长久不接触战争,不管平时的时候是如何训练的,他们的战斗力都会下降的很快,如果要想保持他们的战斗力,那就得时不时的让他们到战场上去历练一下。
就拿现在这个时候来说,就算是不让他们到南征的战场上去,那应该让他们到南诏国去溜达一圈,就算是从京城到南诏国一个来回,让他们进行长途野战奔袭,那也是比长安城呆着要强,总之只要离开了京城,各种各样的锻炼方式有的是,就看带兵的人如何训练他们。
对于训练军队这个事情,李世民是绝对相信李象的,目前大唐帝国当中最会打仗的人就是李象的手下,把长安城的军队交到李象的手里,那也算是交对了人了,等到明年他们回来的时候,虽然不指望他们变成虎狼之师,但至少比现在这个病猫的状态要强的多。
“关于四川办军饷的事情,你有人选了吗?”
萧家的大少爷已经被调离了,李世民问这个话的时候,李象就知道李世民推荐的人选了,那就是蜀王李恪。
“三叔正在四川,而且三叔身强力壮的,这些日子在四川走访了不少名士,对于四川的情况非常清楚,不如让三叔出山?”
听到李象的这个回答,李承乾在心里暗暗举起了大拇指,这小子一句话就能够分辨出他爷爷想说什么,这也的确是青出于蓝胜于蓝,现在把皮球踢到了李世民的脚下了,这就看李世民如何回答了……
第1253章 英才人
李世民其实也是一个有逆反心理的人,如果要是李象不说这句话,那么李世民说什么也会把自己的儿子给塞进去,但是现在李象说这句话了,有见于以前蜀王李格做的事情,李世民反而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这个儿子的确是有才能的,但是每当负责一件具体的事情的时候,反而是没有办法把这件事情给做好,甚至是到最后还需要李象去收尾,这就让他的才能遭到了很大的质疑。
至于说上一次挂帅东征扶桑,这种事情所有的人都明白,只不过是挂个名而已,从水师到陆军士兵基本上没有一个人是直接听命于他的。
“你三叔既然和文人名士开始交往了,那就应该有自己的事情,这件事情就不用打搅他了,不过他的儿子成都王倒是可以的,你们都是堂兄弟,你觉得这件事情如何呢?”
李世民也是老奸巨猾,眼看着儿子没有用处,可以马上把成都王给推出来,这也是李格的长子。
无时无刻都存在着平衡战略李象,想要把从前到后的一条线都安排成自己人,现在看来实在是太难了,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就随着李世民的意思来就是了,毕竟除了一个空名头之外,下面办事的人都是自己的人,李象也不害怕后方出现什么事儿。
更何况李象打仗一向对后勤的依赖程度比较低,谁让人家有一个系统的各种东西都可以兑换出来,而且在当地以战养战,这也是李象一贯的作风,所以不管是谁来办后勤,对于李象来说都一样。
其次就是南诏国,那边李象也已经是把南诏国给梳理的非常顺溜了,即便是四川的物资到不了的话,南诏国那边的物资也可以随时顶上去,所以不管李世民想要提拔谁,那你直接提拔就是了,到时候少不了他的功劳,至于想要在这件事情上扩大自己的权利那恐怕就不行了。
“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就按照祖父大人的意思就行,我那边怎么都可以。”
听到李象的这个话,李世民反而是觉得有些对不住李象了,毕竟这等于是让别人去蹭李象的功劳。
“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你们堂兄弟之间正要多多来往才是,到了战场上之后或许别人信不过,但是自己家里的兄弟那是真正信得过的人。”
因为当年玄武门事变的事情,李世民最看好的就是兄友弟恭,可问题是皇室当中哪来的那么多兄弟感情呢,相互之间互相看不见也可以顺眼,这是正常的,如果要是真的亲如兄弟的话,那天天演戏得有多累?
就拿李象此次带着的这两个兄弟来说,表面上看还算是可以,不过李象对他们也是防备着的,如果要是能甘心当个小角色,李象不介意提拔他们一下,可如果要是暗藏着祸心的话,没准在前线随便找个机会把你清除了都有可能。
早些年的时候,皇室子弟上战场出了事情,很多人都要受连带,但以李象现在的能耐,真要是有皇室子弟死了的话,李世民难不成还要把李象给砍了吗?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最多也就是下个圣旨骂一顿,这种不痛不痒的事儿,李象能够承担的来,但死的那个人可就冤枉了。
“朕也就不耽误你的时间了,抓紧时间下去准备吧,临走之前的时候就不用到我这里来了,到了前线之后多往朝廷写信,多介绍前线的一些事情,这边虽然不能够给你太大的支持,但是分析一下对方的走向还是没问题的,兵部那帮老东西必须得有事儿干才行,你要是不给他们通报军情的话,这些人天天往兵部跑。”
李世民说的也是实话,那些将军们岁数已经太大了,不能够让他们随便上战场,就拿程咬金来说,之前跟着李象去了一趟扶桑,结果回来之后浑身上下的疼,这在长安城休息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这才算是稍微好一点。
其实不仅仅那些人怀念战场,包括李世民在内也怀念战场,可是李世民也知道自己现在已经有了春秋,如果要是执意上战场的话,不但会给大军带来各种麻烦,万一要是出什么事的话,那可真是动摇国本。
李象郑重的给李世民磕了个头,然后就从这里离开了。
“你是不是觉得我对老三还有幻想?”
李世民刚才的时候也在观察自己的这个大儿子,这个大儿子现在算是恢复了脑子了,大部分时间都在冷眼旁观,如果要是你不问他的话,那这个家伙一句多余的话,都不会说完整的把自己给包裹起来。
“父皇自然有父皇的道理,儿子遵从就是了。”
看到大儿子如此圆滑,李世民也失去了谈话的兴趣,让这个大儿子从这里离开了,其实李世民并没有别的想法,只是看着自己的这些儿子们,总想着他们不能够这样消耗日子,年纪轻轻的应该给他们一个机会为帝国效力才对。
李承乾也老老实实的给李世民磕了个头,然后就从这里走出去了,其实李世民现在遇到的困境,李承乾已经是遇到了,等李象下次回来的时候,或许还会给李象引荐两个兄弟,哪个当老爹的都不愿意看着自己的儿子,就这么颓废下去。
李象先是回了趟家,把家里的人都召集起来,一起吃了个饭之后,李象就准备去军营了,原本的时候家里没有那么多人,现在如果要是打麻将的话,那恐怕三桌还有富余。
很多人新婚之后,只是和李象有了夫妻之实,除此之外就没有任何说话的机会了,现在看到程英一个没有名分的人跟着李象离开,内心当中也是气的不轻,不过谁让人家的妹妹是女主人呢?
关于程英的名分李象已经是想好了,六名媵妾不能有,但十二位才人是可以有的,以后的程英就是英才人了。
当年武则天也是从武才人开始的……
第1254章 一视同仁
长安城南五十里。
这里还属于长安城的范围,不过周围已经是看出乡村的样子了,并没有长安城的繁华了,但是关道上还有很多商人他们都是往长安城运送货物的。
现在除了长安城内之外,外面也开始繁华起来了,沿着四周的城墙,很多土地都已经是被利用起来了,这些地方也变成了城外的市场。
虽然卖的都是不贵重的物品,但是城内的很多人也愿意出来买东西,主要也是因为城外的这些玩意儿比较便宜,如果要是运气好的话,能花一半的钱买到同样的东西。
“是不是感觉到有点兴奋?”
程英此刻扮了一个小伙子的样子,跟随在李象的周围,再加上这身铠甲,虽然显得有点费力,但是也看不出是个女人。
“我以前的时候也经常去军队,只不过并没有真正的上过战场,而且仿佛那个时候的军队和现在的军队已经不一样了。”
进入这支军队之后,程英的第一感觉就是军队变了,而且变化非常的大,就拿李象周边的这些护卫来说,看上去就十分的强壮,最主要的就是还有各种各样的武器。
大唐军队能够征战天下,并且能够获得周围战争的胜利,这支军队如果要是不变化的话,那绝对没有可能会取得那么多的胜利。
“任何事情都是要发展的,如果要是止步不前的话,咱们大唐别说是扩大控制范围了,很有可能我们自己的土地也会被别人给吞了,就拿他们使用的刀剑来说,比原来的时候不知道先进了多少,虽然我不赞成他们和敌人进行肉搏战,但如果要是真到了那个份上的话,我们一刀上去都能够砍断他们的武器,那你说我们的胜算有多大?”
旅途的路上非常的无聊,两人一边骑马一边往前走,按照李象今天的计划,至少要走八十公里才能够休息,这已经是速度不快了,如果要是霍去病手下的士兵,一天两百公里都不在话下。
但周围很多人都是长安城当中的军队,他们很多人家里比较富足,这次接到了命令之后,很多人还想要偷奸耍滑,结果李象一句话就让他们呆住了,任何人如果要是这个时候抱自己的身体有病,那么立刻离开军队,贬为庶民。
虽然现在只是军队里普通的辅兵,但至少也领着朝廷的俸禄,如果要是就这么离开了军队的话,那就和普通的老百姓一样了,这怎么能行呢?
虽然他们不愿意上战场,但更加不愿意丢掉这个身份,更何况发散自己的思维,跟着太孙殿下上战场,基本上都不会有什么危险,而且还能够拿到不少的好处,最主要的就是你的功劳不会被别人贪了,将来真要是在战场上有个尺寸功劳,回来那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所以这些人也就狠下心思,跟着李象到南方战场上去拼一把,没准就能够拼回个爵位来,那以后至少三代子孙都不用发愁了。
“殿下说的有道理,不知道臣妾能跟随殿下到什么地方呢?我可是想着去真正的战场,而不能够把我留在南诏国吧?”
程英有些担心的说道,如果要是留在南诏国的话,那距离战场还很远呢,本来李象的确是有这个心思,虽然李象尊重女性,但也绝不想着自己的女人到战场上去,毕竟战场上刀剑无眼的,哪怕是留下一个伤疤,这也是一辈子的遗憾。
不过程英走了一段路之后,至少这几十公里都没有发现不对劲的地方,这说明身体素质非常的好,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就让程英跟着自己上战场就是了,反正自己所在的地方也非常的安全,一旦要是遇到什么紧急的事儿的话,看程英这个样子还能商量一下。
“开始的这三天,咱们每天都要行进一百五十里,左右你只要是不去坐马车天天陪我骑着马,而且还能够坚持下来,那么我走到什么地方就可以把你带到什么地方,但有句话我必须得先说下,到了战场上一切都得听我的。”
听了李象这个话之后,程英也是点了点头,这点事儿还算事儿吗?小时候经常就在马背上过,虽然长时间不骑马了,但有些技能是不会忘记的。
除此之外,这丫头也存了一些小心思,如果要是放在南诏王城的话,那也不可能陪伴在李象的身边,回到京城之后自己就更加不可能拥有李象了,能够和李象多在一块,这肚子大的不也快吗?
“这个倒是没有问题,但是我的两名侍女只能是坐马车了,人家可是和我不一样。”
程英回头看看李象的大马车就在后面拉着呢,现在从长安城到南诏王城,宽阔的水泥路已经是修好了,李象带领大军前行沿途的官府已经是分时段把道路给封了,这才能够每天达到一百五十里。
“她们没有受过这样的训练,自然不在这样的考核之内,不过只能把他们留在南诏王城,你要是跟着我出发的话,那么路上你可得吃苦了,所有的事情都得自己去做。”
离开了南诏王城之后,带着程英一个人李象还能够保证安全,如果要是侍女随从一大堆的话,这真的是去前线打仗的吗?到时候李象还真是觉得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