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第426节

  “殿下随我来。”

  看着后面的人离开,王德也就把李象领着前往另一个宫殿,李象原本以为是在勤政殿当中,没想到仅仅是摆个样子,李世民这些年也是越来越舒坦了。

  “祖父大人不在勤政殿?”

  李象眼看就要到后宫了,按照朝廷的规矩,日落之前成年皇子皇孙都要离开皇宫,所以内心当中还有些担心,如果引着自己过去的不是王德的话,李象还真是扭头就走。

  “最近皇宫里新修了一些宫殿,殿下不必担心,咱们到不了后宫。”

  王德知道李象担心的是什么,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事情,很多太监的家里人被政敌给控制了,然后让这些皇子皇孙去往后宫,就说是皇上或者太后的传召。

  一般来说都是皇上或太后身边的太监,他们基本上也不会做出这种事情,但是当自己的家里人被控制之后,这些人也只能是豁出去了,把皇子皇孙引往后宫,这就代表着祸乱宫闱,如果要是一旦查出来的话,即便是皇子皇孙是清白的,将来也有可能会被皇上厌弃了,没有登上大宝的机会。

  这种手段极其恶劣,所以做这件事情的太监,办完了之后必须得死了才行,如果要是不死的话,那你的家里人就不可能活下去了,你死了也就没有办法调查下去,皇上的这个儿子或者孙子也就废了。

  皇上是最讨厌这件事情的,所以一般都会颁布一个严厉的旨意,也就是不会让太监去做这件事情,现在听说不会去后宫,李象也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李世民在这方面还是非常注意的,不给那些阴谋诡计的人机会。

  当然王德也不会做这样的事情,早先这个家伙就已经是暗地里倒向李象了,这家伙的家里人也都在李象的人监视之下,当然王德的家里人在某种方面应该说是最安全的,一方面有李世民的黑衣人看着,另一方面还有李象手下的人看着,至于还有没有其他的人,那恐怕就不好说了。

  反正太监总管这个位置,看着那是相当风光的,但暗地里到底有什么事儿,恐怕就只有他们这些人自己知道了,如果要是稍微处置不好的话,不仅仅是自己的脑袋丢了,包括全家上下的几十个脑袋在内,恐怕都过不好日子。

  来到了新的宫殿前面的时候,李象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朝廷现如今是真的有钱了,想想自己刚重生的那几年,别说是盖一个这样的宫殿了,即便是稍微把勤政殿维修一下,那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现如今竟然平地起来了这么庞大的一个工地,李象之前的时候没有来过这边,但是之前应该也是有宫殿的,那就代表着把原来的老宫殿给拆了,然后又盖了一个新的,这中间不知道花费了多少钱。

  当然李象也不能够就这个事情多说什么,当皇帝为的是什么呢?如果要是每天累心累肺的,连给自己找个舒服的地方都找不到,那这样的皇帝当的也实在是太憋屈了,就算是李象坐在那个皇位上,恐怕也不愿意继续干下去。

  跟其他的皇上比起来,李世民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国库当中有那么多的存银,人家也仅仅是新修一个宫殿而已,并没有在长安城的各处修建行宫,也没有在全国各地修建行宫,这比起隋炀帝来,那不知道节省多少钱了,如果要是李世民动不动的出外巡视一下,那恐怕花的钱就更多了。

  当李象走进宫殿的时候,看到除了李世民之外,竟然还有两位年轻的妃子,李象上次离开皇宫的时候,肯定没有见过这两个人,不管这两人是谁家的女儿,李世民的后宫又充斥了不少。

  看到李象从外面进来了,李世民也让这两位年轻的妃子到后宫去了,李世民现在的岁数毕竟大了,如果要是让自己的长孙和后宫的妃嫔传出什么消息来,对整个大唐王朝都是极为不利的。

  千万不要小看一个女人,如果要是这个女人的心里憋着坏的话,那对任何人来说都没好处,李世民也有可能会在这上面栽了。

  就拿李承乾和李建成来说,当时两人和李渊的一嫔妃不清不楚的,如果要是李世民没有拿到这些证据的话,这两人怎么可能会跟李世民干起来呢?

  所以生活在皇家的人都明白,男女关系必须得清白才行,稍微有点让人误会的地方,都有可能会引来杀身之祸,千万别以为这是在开玩笑,如果要是你不重视这些事情,最终你很有可能会被这些事情给杀死。

  “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象这也是第一次见李世民,必须得行三跪九叩大礼才行,说的更加确切一点,这是从南面回来第一次拜见皇上,接下来再见面的时候,那也就没有必要行这样的大礼了。

  “起来吧,到底是南面的日照稍微充足一点,这脸上已经是有点黑了,应该还没有吃东西吧,这边正好准备好了,咱们爷俩喝一杯,顺便也谈谈最近的一些事情。”

  李世民指了指旁边的座位,自有小太监送上一些吃喝的饭菜,越到了晚年的时候,李世民的说话反而是跟民间差不多了,而且跟李象说话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多的威严,其实这就是在培养自己的继承人了。

  虽然两人之间还有个李承乾,但是两人都非常明白,李承乾不可能是登上皇位掌握权力的那个人,李承乾即便是当了皇上的话,那也是提前当太上皇。

  现在的情况已经非常明了了,从天策上将府成立的那一天开始,在很多方面,李世民都已经是把持不住了,各位王爷也已经派出去很多,不管是军权还是民政,这几位王爷都没有办法抓在手里,从那个时候李世民也算是认输了,输给自己的孙子不丢人。

第1514章 铁血政策

  “南边的事情做的不错,为我大唐王朝又开辟了广大的领土,但是我听说当地的人有些不服管教,你送来的那个条陈我都看了,铁血政策固然是不错,但是会不会激起更大的民变呢?”

  李世民是个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虽然没有去乾县一天,但是光从士兵的伤亡数字上,李世民就已经是看出了有些不对劲,南面那块地方的确是反抗激烈,甚至要比扶桑还要激烈。

  对待这样的地方,如果要是年轻十岁的话,李世民会和李象的想法一样,任何敢于反抗的人,我们对他的回答就只有一个,那就是直接手起刀落,至于他能不能受得了,那也纯粹是他自己的事情,如果要是他受不了的话,那就别造反,老老实实的当大唐王朝的顺民。

  但是李世民现在的年岁大了,脑海当中总是浮现出一些红色的场景,这就好像他年轻时期犯下的错误一样,现在也算是想明白了,总想着不要有太多的杀念,要不然真的到了那个社会上的话,可能会有人找自己来算账的。

  “祖父大人请放心,中南半岛那边土地面积不是很大,人口的数量也不是很多,如果要是和我大唐一样的密度的话,那么采取这个方针可能会有诸多的后遗症,但是现在不需要考虑这个,有人不服咱们就杀,而且还要把他的家里人运送到高句丽那边去种地,在三到五年的时间里,这件事情肯定得以彻底的解决,孙儿这么做也是为了不重蹈覆辙……”

  李象说了一下汉武帝和隋炀帝的事情,当年他们也曾经派兵抵达过南越,南越朝廷也表示臣服,甚至是还在当地设置了郡县,可是现在有什么用处呢?他们不还是谋反了吗?

  李世民最看重的就是自己的名声,而且一定要超越前朝的帝王才行,隋炀帝是个暴君,把整个王朝给搞成那个样子,李世民自然是不想和他比的,但是李世民一直把自己比作秦皇汉武,甚至是要比这两人还要厉害。

  所以当李象把这些人搬出来的时候,李世民立马就没有话说了,甚至是还希望李象能够做得更加激烈一点,千万不要让这些人找后账,等到我们稍微放松一会儿的时候,这里有可能就不是大唐的国土了。

  “你决定了的事情,这些年做的都是正确的,这一次回长安有何打算?”

  李世民的年纪虽然大了,但是问的问题都在点子上,李象离开长安的时间不长,这一次在长安呆的时间肯定也不长,按照李象的说法,西域还有一个强大的敌人。

  咱们虽然取得了安东总督府的胜利,但是必须得时刻预备着,如果要是不把阿拉伯帝国打出一个重伤来的话,那就时刻威胁着我们,与其天天等着他们来,不如咱们主动出击,再吃掉他们一块土地,让咱们的战略纵深更深一点。

  “祖父大人,我之所以结束南方的战争,本来想的是进攻天竺国,但是现在的情况有些不合适,所以不如先解决西域的麻烦,阿拉伯帝国上次战败之后,好像在他们的西方又找到了一个强敌,这些人简直就是四处树敌,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是远征阿拉伯帝国最好的时机。”

  李象已经是把各路情报都给汇总过来了,按照李象的想法,阿拉伯帝国在西方的敌人应该是法兰克王国。

  按照原来的历史走向,现在他们应该还不够强大,也不可能和阿拉伯帝国进行对抗,但是根据在阿拉伯帝国内部的间隙探查到的消息,他们在鸡西的地方的确是遇到了一只强敌,李象想不出除了法兰克王国之外,还会有其他的敌人能够给阿拉伯帝国打个平手。

  “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大?本以为在西域就已经到了底儿了,没想到在更西方还有那么多,这世界实在是太奇妙了,原本我以为我们大唐的国土就是最大的,现在看来还有更多需要征战的地方。”

  李世民的眼里也带着狂热,对于一个开阔心比较强的君主来说,世界的尽头才是他所需要追求的,如果要是只局限于自己这一块的话,那早就可以颐养千年了。

  “祖父大人说的是,我大唐王朝的国土面积虽然不少,但是有很多都是没有多大用处的,我们必须得找到大量肥沃的土地才行,只有拥有更多的肥沃土地,才能够供养更多的国民,才能够让我们的税收更上一层楼。”

  李象必须得让朝廷内部的人支持自己才行,要知道现在很多人都说李象是个战争贩子了,明明边疆地区并没有那么多的麻烦,反而是征调大量的士兵去攻击别的国家,开疆辟土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够让整个王朝时刻处于战争当中。

  李象说这个话的意思很明白,那就是让李世民知道,咱们打仗并不仅仅是开疆辟土,在税收方面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李象刚刚重生过来的时候,整个大唐的税收不过一千两百万贯钱。

  可是现在大唐王朝的税收有多少呢?整整增加了四倍有余,这还仅仅是明面上的税收,暗地里很大一部分已经被李象给吞了,所以如果要是都拿到桌面上来的话,足足增加了十倍。

  你能说战争有问题吗?如果要说战争的掠夺有问题的话,那你可真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虽然军费的开支也在增长,但是收获减去开支之后,朝廷的收入依然比以前增加了两倍多,要不然的话,李世民如何能够修得起宫殿呢?

  想想刚刚继位的时候,别说是修宫殿了,即便是好好的整理一些花钱少的东西,那恐怕朝廷上也会有很多人反对。

  现在李世民修建了一座宫殿,朝廷内部有人反对吗?根本就没有人反对,大唐朝廷的收入那么多,李世民就算是兴建一座新城,恐怕也没有人吭声了……

第1515章 皇宫规矩多

  祖孙两个又谈了一些其他的事情,喝了大约每人半斤酒,李象也就准备告退了,毕竟时间也不早了,天色也已经暗下来了,皇宫里各种各样的规矩比较多,李象从南方回来之后,还没有跟自己的家人见过面呢。

  “家里的几个孩子都长得不错,该赐的也都赐了,这趟如果要是不急的话,那就在长安城多呆一段时间。”

  对于李象开枝散叶的事情,李世民还是非常满意的,别看这个家伙不经常在京城呆着,但是生的孩子不比别人少,现在也是好几个孩子了。

  “谢祖父。”

  为什么说皇族人多呢?就是因为能娶得起媳妇,哪怕你是一个偏远的皇族,只要是你想生孩子的话,朝廷也会给你找十八个美女来,反正你想生孩子就能够给你各种条件,开枝散叶就是皇族成员最为重要的。

  “还有件事情,清河崔家跟你也合作了很长时间了,现在好像也用不着他们了,但是他们还是以大世家自居,以你之见该如何呢?”

  现如今的长安城,早就已经没有人说五姓七望了,那就好像是记忆当中的一个词语一样,虽然才几年的时间,但人的健忘性都是很大的,朝廷内部虽然他们的实力还不错,但基本上都到地方去了,长安城内好像少了很多。

  当然衰减最厉害的还是在商业上,以往五姓七望在商业上都处于垄断地位,如果要是你和他们的关系不好的话,恐怕你当真是寸步难行,但是在李象一系列组合拳之下,五姓七望衰退的非常厉害,现在别说垄断了,能在个行业里混口饭吃,那已经是相当不容易的事了。

  当然除了李象的组合拳之外,最主要的就是这些人自己的问题了,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即便是还有一些其他的想法,现在也没有办法变成现实了,各种各样的事物结合起来,再加上朝廷的打压,根本就没有办法东山再起。

  而且当五姓七望走下坡路的时候,内部蹦出来了一大堆落井下石的人,别以为他们是五姓七望的子弟,他们就不会落井下石,在一艘大船扬帆起航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添砖加瓦,可如果要是出现了破洞的时候,船上的人最想的就是保住自己的命,谁也不想着跟这艘大船一块沉下去。

  所以在李象攻打高句丽的时候,五姓七望的内部已经开始分裂了,李象把这件事情交给了皇城司衙门,除了清河崔家之外,其他各大世家势力衰减的厉害,现在甚至连全盛时期的百分之二十都不到,仅仅是一些地方豪强而已。

  朝廷是允许这些小地主存在的,他们的存在也丰富了我们的经济组成,如果要是连他们都不允许存在的话,整个国家的经济将会受到影响,所以他们只要能够维持现在的规模,朝廷也不会继续追着他们不放。

  但是清河崔家是个例外,要知道清河崔家一直以来都是第一世家,李象最开始打压他们的时候,崔三爷就跟李象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吐蕃那边的一些情报在内,崔三爷给了李象不少的支持。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象就算是要打压大的世家,那也得给崔三爷留条活路才行,当年就给崔三爷说了,要么你能够把清河崔家给掰过来,要么就得和其他的大型家族一样,消失在历史长河当中。

  本来崔三爷是没有当族长的想法的,但是听了李象那个话之后,崔三爷也只能是加入到激烈的内部斗争当中去了,当崔三爷获得了崔家族长的位置之后,整个清河崔家也就和以前不一样了。

  一方面实力衰减的厉害,早就已经没有天下第一世家的实力了。

  另外一方面已经依附于李象,所以在各项重大的决策上面,不会跟天策上将府的人唱反调,即便当时有吃亏的地方,那也得老老实实的听着,要不然的话就得跟其他几家一样,变成地方上的一个小地主。

  “祖父请放心,这一点我会提醒他们的,崔三爷和其他的崔家人不一样,他不会做事情太过分的,他也很清楚现在的局势,如果要是太过分了的话,那我也会毫不犹豫的剪出他们的羽翼。”

  听到李象的回答之后,李世民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让王德把李象给送出去。

  在李世民的眼中,李象最值得自己看重的就是这个心,无时无刻都处于最精锐的状态,该想的不该想的都不会丧失理智,哪怕面对崔三爷这样的人,李象也是能够拎得清楚的。

  在李象成长的过程当中,崔三爷得算是李象的半个老师了,不但提供了各种帮助,而且还给了李象很多的建议,但是当这个人威胁到大唐王朝的统治的时候,不管你这个人是谁,李象都得以大唐王朝为重,因为这是你皇太孙的责任。

  “最近一段时间,崔家的人闹得很凶?”

  离开了那座宫殿之后,李象和王德慢悠悠的朝着宫门走去,虽然李象在长安城当中有自己的眼线,但王德天天在李世民的身边,自然能够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消息。

  “回殿下的话,崔家的大部分人还是很老实的,唯独有几个年轻人从老家而来,狂的也算是没边儿了,不过前一段时间被几位小爷修理了一顿,也就没那么多事儿了,后来这件事情传到了殿下的耳朵里,目前也不知道是谁传过来的,纯属有些多事。”

  王德说的非常直白,崔家的人虽然胡闹,但是也被修理了一阵子了,应该不会有太大的事情,之所以这件事情闹到李世民这里来,应该是有人想要剪出李象的臂膀。

  在很多人的眼中,崔家就是李象的鹰犬,如果要是李世民要把崔家给拿掉的话,那么李象肯定等于少了一条胳膊,看来还是有些人不安分,就是不知道这些人是谁了。

第1516章 馊主意

  “公公多帮我留意一下,看看是谁出的这个馊主意,我在京城的时间呆不长。”

  李象手下的人没有查出这件事情,王德如果要是知道的话,那就省了自己不少事儿了,不过从刚才王德的汇报来看,他也不知道这件事情,只能是让他暂时留意一下。

  “请殿下放心,老奴明白,不过还是得给崔家的人送个信儿,让他们平时收敛一点,还有最近到底是得罪了谁?咱们从别的地方留意,终归不如他们从自己的身上找问题,殿下的敌人应该是不多了,做这件事情的人应该是他们的敌人。”

  快要到皇宫门口的时候,王德忽然把这些话给说出来,李象也是眼睛一亮,虽然自己两世为人,但每天想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难免有些漏掉的地方,王德专门分析这些事情,却比自己得到的心得多。

  “多谢王公公了,这次从南边回来,自然也少不了你的那份儿,已经找人送去了。”

  李象上马车之前,给王公公留下了这么一句,李象一直都给手下的人优厚的待遇,不能光给人家谈理想,理想固然是重要的,但也得让人家吃饱饭才行,如果要是让人家饿着肚子,人家凭什么和你聊理想呢?

  “多谢殿下赏赐。”

  王德笑呵呵的说道,以前没有靠上李象这边的时候,虽然李世民也能够提供庇护,但是李世民走了之后呢,有些事情恐怕就不好说了,现在两代帝王都巴结上了,而且手里的银子还多的很,这日子才是最舒服的。

  “这段时间清河崔家谁从老家来了?”

  上了自己的马车之后,李象就把龙三给叫过来了,这家伙专门负责情报方面的事情,虽然不在长安城,但他手下有很多人在这里,听到了李象的问题之后,龙三立刻就消失在了黑暗当中,不多时就回来了。

  “回殿下的话,属下刚才打探了一下,崔三爷的两个嫡亲孙子,崔龙泉和崔龙水。”

  龙三的办事效率还是非常快的,他们有一支人马长期活跃在长安城,这只人马游离于其他各衙门之外,不管是天策上将府的人,还是东宫的人,都不知道这一支人马的存在。

  这些人全部都是从系统当中兑换出来的,他们对李象也是最忠心耿耿的一批人,如果要是想要知道一些消息的话,这些人说出来的也是最真的,除了让他们探听一些见不得人的消息之外,李象还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御林军,让他们监视其他各部门,一旦要是哪个部门出问题的话,这些人甚至可以先斩后奏,他们才是李象留在长安的利刃。

  “崔三爷现在在京城吗?”

  上次李象离开的时候,就应该跟崔三爷见个面,如果要是两人能够交流一下的话,或许就没有那么多的事情了,现在崔三爷的年纪也不小了,势必要跟下面交接一些权利,如果要是交接的好的话,对他们是很有好处的,但如果要是交接出问题的话,那有些事儿就不太好说了。

  “回殿下的话,崔三爷前几天回老家了,如果要是殿下想见他的话,现在飞鸽传书,最快半个月就能够过来。”

  龙三对这些事情还是非常了解的,崔三爷也算是位高权重,大部分时间都留在京城,最近好像是老家那边出了事情,所以急匆匆的回去了,并没有对外说是怎么回事儿。

  “你去办吧,让崔三爷以最快的速度回来,最好在我去西域之前回来。”

  李象想了想说道,这件事情并不是一个小事,已经是闹到李世民那里了,如果要是不小心应对的话,这件事情可能会发酵的更大,一旦要是让李世民反感的话,背着李象有可能把这件事情就给办了。

  以前的清河崔家是天下第一大世家,别说是李世民了,即便是集合整个大唐的力量,恐怕也不敢跟人家对着干,除非你愿意看到整个大唐的分裂,所以有些事情的时候,李世民也是让着这些大型世家的。

  但是现在这个情况不一样了,自从李象发动对外战争开始,整个国家的凝聚力空前上升,只要是朝廷稍微扭转一下风向,可能五姓七望就变成了被斗争的了,再加上现在家族实力下降,他们根本就没有能力和李世民对着干,一旦要是李世民想惩罚他们的话,那还真是个简单的事儿。

  所以在李世民没有动杀心之前,最好还是让崔三爷跑一趟,虽然稍微辛苦了一点儿,但至少给你们家里一条活路,当年双方之间的合作不错,如果要是这个时候不拉一把,李象的心里也有些过不去。

  “殿下,大夫人来了。”

  李象正要说些事儿的时候,忽然看到前面来了一辆华丽的马车,真没想到程鸾竟然来接自己了。

  李象没有让别人扶着,而是自己直接跳下了马车,这可把天策上将府的人给吓了一跳,按照朝廷的规矩,应该是他们这些人先过来见礼,然后李象让他们起来,接着才能够上他们的马车。

  当然也有可能是李象让程鸾过来,不管哪个样子,都是有各种各样的规矩的,绝不能够就这么跳下来。

  “父王…”

首节 上一节 426/4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