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来都来了,为什么在衣帽间开会!”安迪让刷地站起来,“请他们上来,请他们上来,到3号新闻发布厅,不,1号。”
秘书:“中国人……伍先生说,就在那里就好,如果你们想听,可以下楼去听。”
接待厅还真是衣帽厅,有一面墙都是柜子,除了放衣帽还给进入大楼的访客放行礼物品。
在接待厅,三三两两的记者正在陆续赶来,但总的来说人还是很少。安迪让、皮尔逊和贝内加尔·劳带着各自的秘书助手涌入厅里,接待厅才变得拥挤起来。
“先生们。”
伍修权站在一个木箱子上说话,对着8名记者和18名联合国工作人员(包含三人委员)。伍修权不是那种音量极大声若洪钟的猛张飞,但此刻他无论是大声吼叫还是轻声细语,现场所有人都得竖起耳朵听他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来主张,现在仍然主张朝鲜半岛的战事应该迅速结束,朝鲜与韩国应该尽快恢复和平。”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挟持了联合国,挟持了联大和安理会,通过了一系列包藏祸心的决议,致使朝鲜半岛的战争扩大化,朝鲜人民和韩国人民为此遭受了深重的灾难。恢复朝鲜半岛的和平的第一步,是修正这些错误。联合国大会必须取缔联合国军司令部,并令这一非法组织之下的各国军队解散、返回所在国。”
安迪让眼睛跳了跳,这是中国人提出的第一个要求?
“如果美国有停火的意愿,中华人民共和国愿意在朝鲜战场进行暂时的停火,停火将一直持续到四国会议召开、或者60天以后。四国会议召开之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是以代表中国的正式身份参加。”
“交战双方以即时控制区域,进入原地停火,待四国签署朝鲜半岛的和平协议之后,朝鲜与韩国双方的军队各自返回法理上的南北分界线。”
“为什么是法理上的南北分界线?很显然,三八线已不再具有现实意义,中国和朝鲜经过谨慎的思考,制定了一条新的南北分界线,一条分隔朝鲜和韩国两个国家的,合乎实力基础、符合历史惯例、便于维护边境安全的边界线。”
第四十四章,再见,联合国军
中方提出的南北分界线因为由驻联合国代表伍修权首次披露,因此被媒体叫做“伍修权线”。
发布这条分界线主张的地方在联合国一楼的接待厅,这也成了中国代表团表示抗议的一种方式——你不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为联合国成员,不把中华民国从联合国驱逐出去,那以后我就都这样干,占你的门厅。
“昨天我听见了纽约的一个广播节目说,中国未经联合国的讨论,擅自画了一条南北分界线,完全无视1945年盟军在朝鲜半岛上确定的北纬三十八度线作为南北分界线的决定,这是对联合国的藐视。”
“这是一种不顾事实的污蔑。”
第二天,还是接待厅,伍修权又站在昨天的那个木箱子上侃侃而谈。
“1950年以来,联合国的所有决议,说的都是‘南北分界线应该基于三八线划定’,而并没有说朝鲜的南北分界线就是北纬三十八度线。中国主张的这条南北分界线就是基于三八线而制定的,且在制定这条分界线的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到了双方的实力基础、南北朝鲜的历史惯例、这条线也被设置为便于双方维护边境的安全。”
一个日本记者在人群中跳起来以让伍修权看到他在举手。伍修权:“这位记者,请说出你的问题。”
“伍先生,按照新的分界线,朝鲜将会占据很多韩国的领土,这会不会理解为朝鲜公然蚕食大韩民国的国土呢?”
伍修权:“新的分界线在制定时我们遵循两条原则。第一条是尽量以天然的山脉河流为界,这是为了符合政区划分的历史惯例,也便于日后南北双方建立边境管理和安全防范体制。第二条原则,是要考虑双方的实力基础。”
伍修权的最后几个字说出口,接待厅里的记者顿时七嘴八舌闹哄起来。
“因为有实力基础就可以公然吞并领土吗?”
伍修权:“以天然的山脉河流为界,就势必要把一些朝鲜的领土划给韩国,把一些韩国的领土划给朝鲜。实际操作中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盈亏相当,总有一方的领土让出多一点,一方的领土让出少一点。我们的这个方案是公平的,因为在三八线的东段,朝鲜半岛的东海岸附近,领土分界线是划到了三八线以北的。”
记者们:“……”
伍修权遥望接待厅的最后面,那里有大厅里仅有的三张椅子,坐着的就是朝鲜半岛三人委员会的三位委员:安迪让、贝内加尔·劳、皮尔逊。
“安迪让先生,”伍修权对这三人大声说道,“联大以及委员会,能不能召开会议讨论这条分界线的合理性?”
安迪让看看皮尔逊。皮尔逊两手一摊,表示我得回去问美国人。
……
按照伍修权线划分,当然是朝鲜占便宜了,韩国吃亏了。
这条中国提出的分界线,在西海岸始于汉江入海口,沿汉江上溯,到临津江-汉江干流交汇的地方改以临津江为分界,从临津江往上游上溯,到涟川再分叉,不过还是以河流为界。到朝鲜半岛中部就以山脉为分界,一直蜿蜒到半岛东海岸的日本海。
(这条线西段的初始点与与史实线相同,延伸之后大部分地段相比史实线靠南一点,主要是在中部地段,朝鲜控制区域往南多出30多公里,主要是将铁原、金化、平康铁三角地区完全包罗了进去。)
看着中方工作人员钉在墙上的地图,安迪让自己目测了一下,和原先的三八线相比,韩国多得到的领土比朝鲜多得到的领土,面积大概是1:3或者1:4的比例,韩国亏了一点。
但又能怎么样呢,伍修权都那么直白的说了,新分界线会考虑“实力基础”的因素。现在是什么状况?是南朝鲜再一次丢失了他们的首都汉城,而这条分界线竟然大开恩,还是把汉城留给了韩国,这意味着,停战的时候虽然是就地停战,但如果正式签署和平协议,中国军队会从汉城、议政府撤走,回到伍修权线。
还能怎么说,只能感恩了。
而且——这条线的优点是什么?是符合逻辑。
原先的三八线划分得很粗鲁,就跟非洲国家直直的国界线一样,不按山分界也不按水分界,有的地方一个村子被划成两半,北村归朝鲜南村归韩国,甚至在西部外海,一些岛屿也被三八线从中间划开了,几公里方圆的一个岛,韩国和朝鲜各一半,这怎么守?
安迪让看了一会儿,又发现了这条线的第二个优点:短。
朝鲜半岛基本上是斜的,三八线是一条水平线。中国提出的这条伍修权线,等于是把分界线逆时针旋转了20度左右,和朝鲜半岛的走向垂直了,这就减少了双方边界的长度。加上新边界很多地方就是山脉、河流等易于组织防御的地形,如果朝鲜和韩国以这条分界线划分,日后双方边境冲突、擦枪走火的概率可大大降低。
安迪让站起来:“伍修权先生,三人委员会现在充分地了解了中朝一方的主张,这个主张十分清晰明了。我们会尽快完成交战各方的沟通,促成联大通过一份呼吁书,呼吁各方停火。”
……
伍修权线的提出,是中国一方经过多次内部磋商考虑之后做的决定。
做这个决定的主要原因,就是金日成的坚持。
金日成来北京访问,与主席长谈到凌晨三点。双方的交谈坦率深入,但也因为坦率而变得非常困难。说金日成胡搅蛮缠吧也不全是,说到最后金日成都有点声泪俱下动感情的意思了。毕竟统一朝鲜半岛这个历史功绩,如果金日成实现了,那他的历史地位就可比肩广开土大王、世宗大王。
如果啥都没捞到,那他是什么呢?抗联的营长……
最终主席和总理两番谈话,是让金日成勉强接受了“现在统一朝鲜半岛的时机还不成熟”的看法,待以后再说。但是,要说服朝鲜,让人民军和志愿军统一步调,一起停火,总得给朝鲜一些利益吧。什么利益都没有,就算金日成被主席说服了,他回到国内,怎么说服劳动党的党内、军内同志。
因此,伍修权线的划分,必须得让朝鲜拿到领土的实际利益。
除了安迪让看出来的朝鲜获得的领土远多于让给韩国的领土,实际上朝鲜多占的西部领土多为河流水源充沛的平原农耕地区,比半岛东部的山区更富庶。除此之外,这条线让朝鲜的边界更靠近汉城,对于朝鲜劳动党和人民军,多少也是心理上的安慰。
就这么定了,我第三次战役打到三七线,然后主张在西部的分界线大约在37.5度附近,很合理。这是安抚朝鲜同志必须要做的事情。
仔细分析这次伍修权提出的主张,还会发现中国以“不再提”的方式悄悄让了一步:
不再要求美国无条件退出台湾。
但是,中方要求和谈的前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以联合国正式成员国的身份参加谈判,这一条没变。
两个与朝鲜半岛内部无关的条件,中方让步一个,坚持一个。让步的这一个,是美国可能无论如何都不能放手的,一旦放手对美国的亚洲战略就是雪崩式的连锁反应,对美国造成的损失无限大,这值得美国再往朝鲜半岛多派五个师。
其实主席、总理也是看了公文包的文件之后做的决定。正如主席劝解金日成的时候说的“来日方长”,对台湾,也是来日方长。
……
皮尔逊听完伍修权的第二次新闻发布会,回去马上联系美国代表奥斯汀。
“我无权做出决定。”奥斯汀回话,“必须等白宫向我发来明确的指示。”
皮尔逊:“要多久?”
“我无法预测。”
皮尔逊:“在接待厅的记者里有三分之二是美国记者,白宫现在应该早就知道了消息。”
奥斯汀:“当然是这样,我也在你来之前就知道了中国的态度。但是,杜鲁门和艾奇逊会为此讨论很久的。一天,两天,都有可能。”
皮尔逊:“可是每多耽搁一天,前线的美军就要多战斗一天,每天都有那么多美国人战死。而且,加拿大也参与了联合国军,您是知道的,现在加拿大的国会议员也在攻击政府加入联合国军的决策,尽管我们并没有派地面部队参战。”
联大主席安迪让从接待厅返回之后,联合国秘书长赖伊让秘书找上门来,把安迪让叫过去了解情况。
“这就是中国提出的条件?”
安迪让:“是的,与昨天相比没有丝毫变化,今天他们主要说的内容,是关于伍修权线的解释。”
赖伊:“那么昨天中国代表说的事情,你如何看?”
安迪让:“?昨天说的?”
“中国说,联合国大会在中国缺席的前提下通过了涉及朝鲜的决议,联合国安理会在中国缺席的前提下通过了建立联合国军的决议。当然,这里说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是现在的那个中华民国。”
安迪让:“秘书长先生,这其实之前就是我们联合国内部的共识,一个错误。只是今天中国人直接指出来了而已。让一个小岛上的政权代表整个中国,这既是荒诞的,也是不利于安理会维持自己权威的。”
赖伊:“可是,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联合国大会很难以多数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代替中华民国的决议。”
安迪让:“美国正在考虑,而且,我认为会考虑清楚的。但是,秘书长先生,在美国表示自己的态度之前,联合国还可以做一件事情:宣布终止联合国军司令部的运作。联合国军的建立让联合国本身遭遇了极其严重的信誉危机,现在这一切应该结束了。”
第四十五章,李奇微接替沃克
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上,富兰克林·罗斯福把丘吉尔和斯大林叫到一起。罗斯福把三人所在的桌面比喻为世界各国,又在桌子上画了三个圈,写上“警察”。罗斯福解释说,击败德意日之后,世界需要新的国际秩序,而新的国际秩序需要有几个国家担任“世界权力的托管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做出最重大贡献的美国、苏联、英国,就是这样的托管人。
一个月后这三个警察增加到四个:常凯申参会入列。最后增加到五个:法国入列。联合国就是这么走上了历史舞台。
从罗斯福1943年提出的“警察”构想就知道,实际上是先有的安理会,后有的联合国;先有安理会五常,后有的安理会。
1950年,联合国连续通过涉及朝鲜决议,并最终授权成立联合国军,也正是基于罗斯福对联合国、安理会的构想:联合国安理会应当肩负起维护世界和平的重任,而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世界权力的托管人”,自然应该是世界有什么事情都找他们。
联合国军成立是联合国根据《联合国宪章》进行集体安全的第一次尝试。
第一次尝试竟然如此苦涩……
赖伊和安迪让1对1谈话,秘书长先生对安迪让透露了自己的最新想法:联合国军还是扔掉算了。
半年前,联合国大会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决议,授权美国组建联合国军司令部,带上16个国家去朝鲜打仗,当时没人会想到这支联合国军会打输。
因为从未设想过这种情况,因此现在联合国极其被动。
赖伊认为,摆脱这种被动状态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联合国宣布,联合国军司令部撤销,这一任务不复存在。
当然,这只是口头上的声明而已,正如1950年7月联合国军司令部成立,联合国也只是动了动嘴,美国就自己把司令部搭建起来了。可想而知,美国很可能不鸟联合国,即使联大通过决议,联合国军司令部撤销,那个司令部还是会一如既往地工作。
不过区别还是有的,这个“司令部”和军队以后不管打成什么样,都与联合国无关了。
安迪让:“秘书长先生,我认为,挽救联合国的声誉和威望最好的方法应该是促成朝鲜停战,而非纠结于联合国军的名义问题。作为三人委员会的成员,我非常希望美国能正面回应中国昨天提出的停战条件,可是,不难猜到美国高层此时也在纠结,如果您能以秘书长的身份加以一定的……‘劝说’,说不定会让事情变得可能。”
赖伊:“美国没有理由不同意。中国放弃了‘美国必须先从台湾海峡撤走’的停战先决条件,这对美国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让步了,涉及朝鲜半岛之外的先决条件只剩下一个: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代替中华民国,并以这样的身份参与停战谈判。这本身就是朝鲜半岛恢复和平的必要步骤,我是这样认为的。……这件事联合国自己就可以想办法操作成功。”
安迪让:“还是需要有美国同意。这件事必须由联大召开特别会议进行讨论和表决,只要美国同意了,至少有20个国家会望风而投赞成票。加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原有的基本盘,票数肯定够了。但如果美国不同意,那些国家的态度可能就会摇摆。”
(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成员国仅有51个国家)
看来还是绕不开美国。赖伊犹豫再三,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我要见一次国务卿。艾奇逊现在在美国国内吗?”
……
赖伊让联合国工作人员把电话打到了美国国务院,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和艾奇逊见上一面,好好谈谈。
时间是1951年1月7日,第三次战役开始后的第8天。
志愿军在攻克汉城之后并未停下脚步。肃清汉江以北的残敌、安顿城内秩序,这些工作先是由志愿军来说,然后就交给了朝鲜人民军,志愿军继续南下进攻。
1月6日晚,39军116师抓住汉江南岸敌军防御体系的漏洞,成功突破所谓的汉江防线。
战斗是由116师的侦察分队(连级)打起的。侦察分队负责渡过汉江收集地形地图和敌军部署情报,在夜间接近南朝鲜军阵地时,一名侦察员不慎暴露。还没等侦察分队其他队员掩护这名侦察员撤离,阵地里头的南朝鲜军先炸锅了,长官带着士兵一块儿跑路。
侦察分队的通信兵立即通知江北的116师师部,116师派出一个步兵连过河,直接接收了对岸南朝鲜军一个团的阵地,汉江就这样被突破了。
1月7日晚上,29军经过一系列战斗扩大渡河点的控制区,1月8日清晨,39军的红旗已经在江南的河南市飘扬。
伍修权提出中方主张的停战条件已经48小时了,可美国高层还在商议,没给联合国任何答复。
可以看得出来他们是很用力地在商议,绝非敷衍。这两天杜鲁门总统没有任何活动,国防部长马歇尔也没见过人。艾奇逊推迟了原定1月8日启程访问欧洲3国的计划。
1月8日晚,志愿军38、39、50军全面对汉江以南发起渗透攻击,最远的一支部队出现在水原附近(北纬37.4度)。
水原南边不远就是平泽,第8集团军新的司令部所在地。
李奇微就任联合国军陆军司令之后就从美国登记赶往亚洲,但他没有直接飞到南朝鲜,而是先让飞机在东京降落,和麦克阿瑟长谈了一番,并在东京停留了一天。
或许是与麦克阿瑟的长谈起了作用,就在这一天,美国国防部又做出了一项人事调整:由李奇微兼任第8集团军司令,原第8集团军司令沃尔顿·沃克中将离职回国。
国防部的人事调整发出后,李奇微这才从东京飞往南朝鲜。
飞机在简陋的平泽临时机场降落,没有什么欢迎仪式,李奇微乘上小吉普车直接赶往第8集团军司令部。
“沃克将军,您好。”
“李奇微将军,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