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62节

“现在中国与印度都有一个‘零星残余’的问题,那就是中国的台湾、香港,以及印度的果阿。不知道中方是打算怎么解决你们国内的这两处问题的?”

总理:“香港和台湾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这是毋庸置疑的,就同果阿是印度的固有领土一样。但是,对于香港问题,我们希望留出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解决。中国与印度的外部环境其实是不一样的,贵国没有遭到西方国家联合在一起的贸易禁运嘛。”

尼赫鲁点点头:“这确实是事实。也就是说,中国希望香港的地位在目前继续维持下去,以便使用香港这个窗口进行中转式的对外贸易。”

总理:“一二十年之内,香港会是维持现在的状态。果阿……与香港的地位不能相比。”

尼赫鲁:“果阿看起来可以类比贵国的台湾问题,我们估计,果阿殖民地是不得不使用武力解决的事情。”

总理:“在今年的政协会议,以及刚刚结束的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我们已经提出: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采取和平的方式解决祖国统一的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是美国造成的。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谈判缓和台湾地区紧张局势的问题,但任何谈判都丝毫不影响中国人民行使自己的主权。”

总理和尼赫鲁除了谈香港、台湾和果阿的问题,尼赫鲁还表示,经他的撮合,南亚五国(缅甸、锡兰、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总理准备在明年联合发起召开亚非会议。总理表示,如果亚非会议能组织起来,中国一定参加。

在会谈结束时,中印两国政府首脑发表了一项联合声明。

“我们要争取进一步缓和紧张局势。世界上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共处,用和平竞赛的办法来证明人民民主制度的优越性,使旧世界起变化,我们互不干涉内政,这样一个方针是可能的。因此,就要造成这样一个国际统一战线,要联合法国,联合英国,联合东南亚国家,联合印度支那成员国,达成印度支那的和平,来孤立美国,主要是孤立美国主战派。”

“我们应该努力来消除亚洲各国毫无根据的恐惧。革命是不能输出的。如果人民赞成一种制度,反对也是无效的。如果人民不赞成一种制度,勉强强加是一定要失败的。我们应该以我们共信的原则给世界建立一个范例,证明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中印两国认为,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应当遵守一些基本的原则。这些原则是:甲、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乙、互不侵犯;丙、互不干涉内政;丁、平等互利;戊、和平共处。”

……

1954年,中国外贸总额达到125亿人民币,继1953年破百亿大关之后,今年又破120小关,继续保持大幅度增长。

其中出口59亿人民币,进口66亿人民币(含中苏援助计划中在1954年从苏联输入中国的货物价值)。总的来看,建国之后中国的外贸额每一年都是入超。

但这个进出口数字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中的端倪。用数据发布之后香港的英国银行机构的分析报告的话就是“中国已经找到了财富密码”。

进口的66亿货物中,有16亿是中苏工业援助合同中计划的进口设备,其余的进口货物总价是50亿,而出口货物总价是595亿,盈余9亿人民币(1.8亿美元)。

这些盈余的资金从1955年起分批偿还给苏联,不过,中国如果一直保持出口的增长势头,未来偿还苏联贷款的难度一点都不大。甚至,国家计委正打算在二五期间多引进一些苏联工厂和设备,因为现在中国的贷款偿还能力比以前强多了。

英国银行机构将现在出口的迅速增长归结于1954年初中国制定的外汇政策:将人民币兑美元的比率定在5人民币兑换1美元,这个数字比较近似地反映了双方的实际进出口竞争力,更有利于纺织品及其他工业品的出口。

所谓的“其他工业品”出口,在1954年也从被统计表格忽略的小小零头项,首次进入了出口货物top20。

电子产品和小家电,对苏联和东欧地区出口3200万卢布(1.28亿人民币),对西方或其他国家出口2200万美元(1.1亿人民币),总计2.38亿,排在第18位。

比出口额的数字更令人深思的是综合利润率。中国出口的最大宗货物种类——纺织品,棉纱的平均利润率是5%,棉布的平均利润率是7%,而电子产品和小家电的平均利润率是——62%。

虽然只是出口货物中的小头,但这个统计数字已经引起了外贸部、国家计委的极大关注。而中央——中央书记处早就知道会是这样,他们现在只想着怎么继续扩大这种高技术优势的出口产业。

……

在1954年底,北京计算机所和上海的复旦半导体实验室一样,日子都不太好过。计算机所的半导体实验室在试制下一代半导体时,熔融了10公斤锗的电炉发生事故,2名研究员被烧伤。在研究所的小楼,闵乃大牵头设计的“神威”超大型计算机逻辑架构设计接近尾声,可闵乃大重感冒转肺炎不得不住院去了。

鉴于两名被烧伤的半导体实验室研究员是在以烧伤治疗闻名的积水潭医院住院,闵乃大申请自己这肺炎也去积水潭医院去住院治疗。这样北京计算机所等于伤病号也集中到了一处,便于抽空琢磨事情,在治病之余也可以干点工作。

“闵主任,上海所又拿下了两台计算机的合同,浙江大学和武汉大学。”

计算机所的夏培肃到医院探望主任,告诉他这么这一个消息。

“他们的这个计算机,交付上海交大和复旦的那两台,反响也蛮好的,故障率很低,运行特别稳定。”

闵乃大:“我们的浑金运行也很稳定。上海的计算机,其实,虽然运行速度快,但是编程过程比我们的长。咱们的浑金也在签订新合同吧。”

“是啊,南开大学一台,东北大学一台。”

闵乃大:“北京上海势均力敌。但是,只要我们的神威在明年下半年拿出来,北京所、北电集团就又能重新占据绝对优势……”

第五十三章,神威-积水潭之光

夏培肃前两天来积水潭医院探视,跟闵乃大汇报说死对头上电的计算机又卖出去两台。

昨天夏培肃继续来探视,顺手把医院的检查结果带进来了,检查报告上说,闵乃大的肺炎还诱发了心肌酶升高和心律不齐,得延长住院时间。

夏培肃今天再来探视主任,带来了的是工作方面的新消息。

“主任,南京也搞了自己的计算机,而且已经卖出去了!”

闵乃大:“南京电子集团?他们有计算机团队吗?!”

夏培肃:“没有专门的计算机研发团队,是小红楼研发的,就他们做雷达的那个所。他们做的不是通用型计算机,是向量机。现在已经卖出去的有对数机和积分机,据说他们还要做傅里叶机和偏微分方程解算机。”

闵乃大努力用手揉着自己的太阳穴:“只要‘神威’进入试制,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夏培肃:“主任,可是这种专用的小型计算机很有市场诶,它体积不大,价格也不贵,刚好有的工程设计单位只需要用计算机来做某一类运算……”

闵乃大:“这倒是没错,咱们北电集团也应该研发小型计算机,培肃,你来组织一个研发设计小组吧。”

夏培肃得了命令就回去建组了。

哎……夏培肃来探视领导,初心是好的,但以后最好别来了。

……

“闵乃大主任,你养病还不忘工作,不但自己工作,还让下面的员工定期来医院住院区汇报工作进展,你是把积水潭医院当自己的第二办公室了呀。”

李强回到北京,听说闵乃大感冒俩星期没好转肺炎,准备了些东西抽空来看他。

闵乃大:“形势严峻,不把几个事情搞妥当了,春节都过不安稳。北京上海争斗也就罢了,南京电子集团也出来搅局。”

李强:“小红楼他们确实就是设计雷达的单位,但是雷达不是为了改善回波信号质量需要滤波嘛。他们就拿晶体管自己研发了一个滤波计算机。后来,嘿,他们发现这种小箱子晶体管计算机的形式挺亲民的,于是就从滤波计算机衍生出了对数机、积分机,反正做各种专用计算的。”

闵乃大:“做专用计算的小型机是个盲点,难在我们之前没有想到,不是技术本身难。既然这个东西现在已经证明能卖出去了,那北京所也可以做,而且,我觉得夏培肃他们能做出更好的专用计算机来。”

李强:“这些工作先不谈了,我今天来是给你带来好消息的。弗兰兹·丢勒,进来吧。”

一个大鼻子德国大叔从门外进来,见到病床上的闵乃大,很自然地挥手用德语打了个招呼。

闵乃大脱口而出就是一串德语,然后两人就用德语你一句我一句对了起来,满屋子都是又凶又硬超难听的德语声,李强一时都不知道这两人在说啥。

中国驻东德大使馆费了不少功夫,找到了闵乃大在德国时工作过的“高频电路实验室”的人员。当然没全找到,十几个快20个人的名单,只找到了其中的6人,在1954年底陆续发签证作为专家请到了中国。现在这个实验室已经在北京计算机所集结了,并且,按照之前北电集团的规划,这个以前做高频模拟电路的小组加上几个中方人员,重组成高频数字电路实验室。

闵乃大和丢勒既是在叙旧,也是在问集中到中国的德方人员团队都有哪些人。丢勒告诉他,虽然只找到了1/3的人员,但两名主要技术负责人有1个到位,因此高频实验室重开是没有问题的。

丢勒就是那两名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

闵乃大见到丢勒出现就知道这事情应该可以做起来了,只是还是遗憾为什么另一名主要技术负责人胡特·比埃霍夫没一起过来。胡特这个疯子在高频超高频通信的路上走火入魔了,甚至1945年他异想天开地提出用G赫兹级的电磁波通信甚至红外线通信,也就是把末期带夜视仪的黑豹-F坦克的红外大灯当通信器。

丢勒说他也不知道胡特·比埃霍夫去了哪里,可能现在在联邦德国境内,也可能在某个不知道名字的东德乡下种地。

闵乃大说真是可惜了,这就意味着实验室只有超高频电路——丢勒所负责的方向是完全能重建,超高频通信因为骨干不见了,暂时搞不起来。

丢勒之前已经稍微了解到了北京计算机所在做的工作,他问闵乃大,你们在设计的计算机真的是50万次/秒?闵乃大给了非常肯定的回答,丢勒就彻底激动了。他已知道这行业发展的一些新闻消息,如果50万次/秒的计算机在1955年试制出来,那么将会是世界最快的计算机,这台计算机在中国手中,是由丢勒和闵乃大的实验室研制出来的。

“小闵,丢勒先生,”李强插话,“我先说点别的事啊。你们六位德国专家,我们会配三名翻译,这应该够用了。然后,按照惯例,我们也是会为外国专家配备专门的厨师的,现在苏联菜的厨师很多,德国菜的不好找,因此我们从德国引进了第七个人,一位厨师。然后,小闵,丢勒听说我们还从德国请了个厨师,昨天就要厨师无论如何也得准备一顿饭食,并且今天带到医院。”

闵乃大一拍大腿:“这简直是太他娘的好了!这三天听到的坏消息,有这一顿吃的,就都不算啥了!!”

李强:“?”

丢勒用德语嘟嘟了一句。闵乃大说:“我38年到德国,49年才回来,我的胃已经被改造成吃德国饭菜的啦。”

李强:“……”

原来闵乃大这么激动,是终于可以吃到“家乡菜”了。

闵乃大也不等了,打开食物盒子,拈起一根巴伐利亚白香肠,一口下去吞掉半截,又拿起勺子,把哈尔茨奶酪往面包上抹。别说巴伐利亚白肠还挺香的,浓浓的洋葱、胡椒味混合着猪肉小牛肉的香味,弥漫了整个病房。

……

由于伙食得到极大提升,闵乃大的战斗爆表了。此后每天高频实验室的厨师都固定往积水潭医院送一顿德国菜,闵乃大也迅速地完成了计算机最后的顶层设计。

在闵乃大的图纸上是看不见三极管二极管的符号的,也看不见电路走线,他只关心计算模组和各种逻辑电路的时序关系。最后几个步骤的设计,闵乃大在纸上话的全是小方框,方框里填上两三个字母的缩写,然后这些方框再用更大的框包罗起来。

当然,有时候闵乃大还是得找隔壁在治疗烧伤的半导体实验室的两位同志问一些问题。那两位同志走路还不方便,一般是闵乃大走去他们的病房。

1955年1月13日,闵乃大预定出院的前两天,计算机的顶层架构完成了。这是12日晚上到13日凌晨,闵乃大熬通宵的成果。早些时候计算机的大模样已经在闵乃大脑子里形成了,就差最后一哆嗦,这最后一哆嗦就得用一个通宵才能释放出来。

工作进行到现在,闵乃大不但设计出了神威计算机,而且他设计的这个架构还可以根据技术进步不断往里添加新的单元或者增添新的功能,因此,“神威”不是一台计算机,而是一系列计算机的开端。

所以,这神威系列的第一台理应有自己的专用名字。

闵乃大拉开窗帘,冬日的第一抹朝阳射进窗口。适应了刺眼的阳光之后,闵乃大望向窗外,楼底下一片安静,整个医院在六点半的时候似乎都没苏醒,人都见不到几个。再远一点的地方,有个小湖泊的冰面在反射着太阳的光芒。

闵乃大:“真没想到,第一台超大型计算机的设计方案是在这个病房里诞生的。神威系列的第一台,就叫‘神威-积水潭之光’吧。”

……

上海,1955年1月15日。

“这看起来就像我们一直在等待的晶体管。所有工作只剩下最后一步。这应该是小菜一碟。”

“预计这种扩散基极硅晶体管能够放大和切换100兆赫兹以上的信号,切换速度是以前的晶体管的10倍。”

黄昆下班时,在工作日志的末尾添上了两句话。

气体扩散硅晶体管,这是黄昆依据贝尔实验室发表的论文选择的技术路线。

携带某些元素的高温气体与硅板接触,让元素渗入硅当中,就可以让硅板变成一面是N一面是P。但理论的计算非常复杂,做试验的时候更复杂。有时候一次试验得出的产品没有任何功能,回头找原因都得费好几天功夫:到底是硅的纯度不够高,还是气体扩散的工艺没做到位?

工艺方面,渗透工序一次还算稍微“简单”些,但这是让硅板里出现PN结,要做成晶体三极管,那得是NPN或PNP,三层夹饼,因此硅板得气体扩散两次。

第一次扩散完毕之后,第二次扩散能不能让第二种元素恰到好处的挤进去,恰到好处地渗入足够的深度?

这又是一个玄学问题。

孙严,那个黄培云带过来工作的研究生,对此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凭感觉”。

可为了找准感觉,过去两个星期半导体实验室已经干掉了8块硅板,占材料总数的1/4。

1月15日这天,黄昆和孙严的感觉终于准了一次,他们分别用铝和锑进行了两次气体渗透实验,然后检验硅板当中元素的渗透深度,终于得出了一个与理论计算的数字相符的结果。

渗透深度精确地与理论数字相符,这就意味着渗透的速度是准确的。明天就可以用一整块成品硅板来进行二重渗透试验了。如果试验成功,迫不及待的黄昆打算立刻就把硅板切开来组成晶体管测试逻辑。

毕竟黄昆拍胸脯说“年前”一定给上电集团上交一个结果,今年的除夕是1月23日,今天已经15号了。

……

美国新泽西州莫瑞山。

贝尔实验室的几位研究人员正在试验几种不同的气体扩散技术。

德州仪器公司在去年先放了个消息宣布自己制成硅晶体管,但过去了半年多,德州仪器一直未能组织起有效的硅晶体管生产线,这说明什么?说明德州仪器去年的官宣有一定的吹牛成分。因此,贝尔实验室还有机会,如果能在一两个月内把气体扩散渗透的办法搞出来,贝尔实验室在硅晶体管这方面也仍旧是在第一方阵。

“两个月,我只能再给你们两个月时间。你们确信现在的路线正确吗?”贝尔实验室的半导体实验室主任杰克·莫顿给了一个新的deadline。

莫里斯·塔尼巴恩和技术员D·E·托马斯:“我们确信。这看起来就像我们一直在等待的晶体管。所有工作只剩下最后一步。这应该是小菜一碟。”

第五十四章,年终奖

春节将至,电子工业局下面的几大电子集团,以及其他工业系统的院所,从总工到基层员工都收到了工资和“年终奖”。

根据国资委和国家计委发布的、参考了苏联“马钢宪法”(马格尼沃托尔斯克钢铁联合企业的工厂管理制度和员工物质激励原则)以及中央的若干指示制定的国企/科研单位的利润分配算法,从两年前开始,国企和国有科研院所都会根据本单位的利润,给员工的工资略作上浮。

利润分配其实也没有全分,只是分了一部分。比如北电集团,他们的年度利润50%上缴国资委,50%留给北电集团各个厂、所;在留给各个厂所的利润当中,又规定至少应保留20%的利润作为企业发展和技术升级基金,也就是直接发员工福利的比例最高30%。这是必须得规定下来的,否则不少厂长可能就会胡嗨把所有的钱全发给员工乐呵乐呵。

这是电子工业集团的利润分配比例,其他的行业依据本行业特性不同,比例也略有不同。

工资上浮是选择每月加在工资里的“绩效”模式,还是年终奖模式,还是混合兼而有之?北电的计算机所选择了全年终奖模式。

由于北电计算机所的人员平均学历极高,最底层都是大专,新人过实习期月工资33块5,大本36块,基本工资维持日常生活绰绰有余,在征求意见时大部分人就支持作为年终奖一次性发放——国家现在还没征收个人所得税,虽然听在中央工作的同学吹风说正在酝酿立法征收,打散在每月工资里发还是集中到年底发,其实都一样。

所以,当闵乃大出院,回到计算机所的办公楼,党委书记就过来丢给他一个又大又厚跟砖头一样的信封。

上面写着金额:2048元

这能不厚么,现在人民币最大面额的票子是10元,这个信封里塞了200多张“大黑十”。

(53年版的10元票色调偏铁灰-灰黑色,正面是一工一农,因此俗称大黑十或者大工农。“大团结”是66版人民币的10元)

作为留德博士、在40年代就是德国的高级工程师、现在的国家高级研究员,闵乃大的月工资不低,180元。所以,年终奖大概等于他今年的收入加倍了。

首节 上一节 62/1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