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怒怼腐儒,我成批判型文豪 第351节

“做什么营生

“种地城西有四亩地

陈迪让人将一本书拿了过来只见上面密密麻麻画着很多圆形远远一看就和鱼鳞一般

这正是从洪武二年便开始推广的鱼鳞图册

虽然全国范围内尚未完全完工但是应天府、浙江、江西等最初占领的地方已经相当完善

“在什么地方

陈阿大上前指了出来:“就在清凉山下靠右三里地的地方

“鱼鳞图册上写的有五亩啊

“这...

陈迪问道:“有什么话就直说莫要拐弯抹角

“我又不会因此开罪与你

“之前俺家娃生了一场大病药费实在是太贵俺就卖了其中一亩地

“卖给谁了

“城东李家

“有保书和契约吗

“有

陈阿大让婆娘将保书拿来陈迪看了一眼在鱼鳞图册上面分庄空格里面写

下这件事等统计完李家后回去便要将鱼鳞图册分册和总册全部修改

这也是推广十家牌法的目的

他继续问道:“家里面有几口人啊

“五口

“俺婆娘两个男娃一个女娃

“婆娘叫什么名字

“刘氏

“孩子呢

“一个叫陈大一个叫陈小二

“女娃名叫陈娇娘

这就是普通百姓取的名字有些人一直在说现代人取名字的水平不如古代人

他也不想想能记入史书的肯定不叫陈大

张居正之前还叫张白圭呢不也改名了吗

“陈大陈小二

“家里面买下字典了吗也不知道给孩子取个好名字

陈阿大憨厚的摸摸脑袋:“这...

“每个月青田报社售卖字典的时候俺都去抢但每次都抢不到数量实在是太少了

“那你家孩子认字了吗

“旁边有个书生心善教给了拼音之法

“俺之前捡到几张别人丢失的大公报又做了一个沙土箱就让他以此认字

“能认得几个但不多

陈迪轻轻点头

他是本届同进士因皇上说要让他们清楚的认识基层府丞欧阳韶便差他来推广十家牌法

这个繁琐的工作他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可每天都乐此不疲

他见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也见惯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也正因如此内心才更加坚定

要想建成实学理想中的社会依旧任重而道远

“你家婆娘有什么营生吗

“嗯寻常和我一起种地

“按照皇上圣旨每一亩地要七分种粮食三分种棉花

“等农闲的时候我家婆娘便将棉花纺成棉条会有行商前来收购

“那些行商给的价格挺高的

“旁边的书生说是因为开海的缘故

“太多的俺也不懂

陈迪听到后借助说道:“那我给你解释一下

“将棉花变成棉布一共需要三个步骤

“轧花纺纱织布

“轧花就是把棉花变成棉条工具是绞车

“纺纱是把棉条纺成棉纱工具是纺车

“最后的织布顾名思义把棉纱变成棉布工具是织机

“再往后若是想要变成衣服就还有成衣商

“开海之后应天成为整个天下货物的集散中心无论是海商还是行商都来这里收购拿货商贾之间竞争激烈如果一个人给价太低那你完全可以卖给其他人

“故而他们给的价格就会统一提高

“一大独大则万马齐喑;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就是这个道理

陈阿大听不明白一旁的陈小二则是憧憬的看着他:“大人懂的东西好多啊

“你好好学习以后也会懂的

“不要等着买字典可以找个人家先去借着抄这样记忆会更加深刻一些

身后的几个吏员在木板上写好信息挂在了陈阿大家门口

陈迪说道:“我走了

“大人慢走

“嗯

说完他又去敲下一家的大门

现在的官府权威还是很大胆敢作祟的都是一些高门大户

但是也肯定不敢在天子脚下作乱

方孝孺将看到的情形全部记下思忖了一番在后面批注:“在推广十家牌法的过程中官员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民间疾苦

“而不是如同过去翰林院的书生一般通过文牍见证世界

“利用文字来粉饰太平

“若其为我实学士子还应结合聊斋先生所说无我而利他之心行

善道做善事

“按照以利谋国以德治国德在利先以法治人十六个字的方针提出切实可行的施政方法帮助百姓提高生活水平

“孔圣人将天下分为据乱升平和太平三个阶段

“实学乃是一条向着太平而至的康庄大道

写到这里方孝孺突然想到聊斋每一个话本里面都用大同朝来比喻大明朝

所谓大同不就是太平世吗

原来如此

“生于太平世长于太平世老于太平世

“后来的孩子该是何等幸福

应天的十家牌法推广很是顺利方孝孺知道在这里看不出什么来从朝阳门乘船离开一叶扁舟向着江西方向而去下.

第二百八十一章 和全体读书人为敌!

“哦~~

“好山好水好风光啊~~

方孝孺乘船顺着长江而上在峡谷当中穿行

后面的船夫放声高歌歌声直白言语中满是欢乐

“船家唱的真是不错

“这是江西的山歌吗

“对啊船家也是个健谈之人“每次我撑船来到这里的时候总是爱吼上两嗓子

“第一能吓退山里面的野猴子

“第二自己也有一膀子力气啊

“不吼浑身不舒服

“哈哈哈方孝孺听后爽朗的大笑几声

船家好奇问道:“看你的打扮是个书生

“嗯读过几年书而已

“读书好读书好啊

“我最羡慕的就是你们这些读书人了

“哎以前我只能卖苦力干干杂活最近两年因商贾变多撑船的活也越来越多这日子才渐渐红火了起来

“等再攒上一些钱给娃子凑齐了束脩我就将他送到村子私塾那里让他也读书去

“不知客官你这是要去哪

方孝孺环顾四周:“这是到什么地界了

首节 上一节 351/3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