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许褚当小弟开始 第72节

袁绍把手一拱:“此乃本盟主分内之事,何来劳烦之说。”

袁术点点头:“兹事体大,理当如此。”

呼—

刘铄暗松口气,朝二人揖了一揖:“盟主、将军,咱们既已说定,便各自回营吧,至于传国玉玺当暂归何人保管,明日便知。”

袁绍、袁术齐齐拱手还礼:“我等暂且告辞,咱们明日再会。”

刘铄点点头:“铄军中亦有要事,便不再叨扰了,告辞。”

旋即。

刘铄飞身上马,与典韦、许褚直奔雒阳城。

可他方才回到自家营地,便见徐晃匆匆迎上来:

“主公,营里来人了。”

“哦?”

刘铄皱了皱眉:“是哪位诸侯?”

徐晃轻声道:“不止一位诸侯,主公还是自己进去瞧瞧吧。”

刘铄淡笑:“好啊,越来越有意思了。”

事关传国玉玺,只要参合的诸侯越多,它的价值越高。

这道理跟拍卖古董一样,抢的人越多越是值钱。

刘铄自然是来者不拒。

如此一来,该忧心的便是袁绍、袁术了。

帘帐起,刘铄迈步走进中军。

果不其然。

入眼处,刘岱、张邈、袁遗、鲍信、陶谦、孔融等诸侯,尽皆在帐,而且他们各个面色不悦,彷佛已然经历了一次大吵。

“哈哈!”

刘铄赶忙笑脸相迎,把手一拱:“铄不知诸位将军驾临敝营,未曾早归待客,还望众位诸侯见谅。”

“哪里。”

北海相孔融率先一揖,暗暗松了口气,面色稍有缓和:“只要子明能够回来,我等便是等到明日,亦是值得。”

“没错。”

又有徐州刺史陶谦捏着颌下一缕山羊胡,不止点头,面上带着一抹淡淡的笑意:“子明能够回来,这事情便好办多了。”

“子明能够回来,已经出乎我等意料。”

“我现在怀疑传国玉玺之事,乃是以讹传讹。”

“不管怎样,子明确乃光明磊落之人。”

“没错,的确如此。”

“......”

很显然。

他们没有想到刘铄仍会回营。

毕竟,那可是传国玉玺啊,象征着君权神授,帝王正统。

只要你拿着它,甚至立刻登基称帝,都没有任何问题。

可偏偏......

刘铄却依然敢回来直面众诸侯的质疑。

单凭这一点,便令满帐诸侯为之诧异,甚至已经有人在怀疑流言的真实性。

然而,刘铄始终云淡风轻,彷佛全然没把这它当回事似的。

“来人。”

刘铄径直转入上首,大声呼喊。

“主公。”

从帐外转入大将徐晃:“您唤末将何事?”

刘铄摆手示意道:“怎么不为众诸侯烹茶,咱们不是从雒阳缴获了些茶叶吗?”

徐晃这才忆起,赶忙拱手:“末将失礼,这便派人烹茶待客。”

刘铄点点头,摆手示意其退下,转而望向众诸侯,轻声道:“诸位今日来我刘铄大营,可是为了近些天关于传国玉玺的传言否?”

北海相孔融昂首言道:“没错,我等正是为此而来,还望子明能给个说法,这传国玉玺是否当真在你的手上。”

“文举。”

对面的陶谦当即横出一步,冷声言道:“请注意你的言辞,陶某相信子明,他既然还敢回来,证明他一定没有私藏传国玉玺。”

“亦或者说......”

陶谦的目光转回上首刘铄,极其自信地道:“这件事原本便是董贼奸计,他的目的是要拖延咱们西征的脚步。”

孔融似乎也意识到自己的言辞有些不太恰当,有种咄咄逼人的感觉,当即拱手致歉:

“子明,融从未质疑过你的人品,只是兹事体大,理应说清楚,好让众诸侯放心。”

当下,又有兖州刺史刘岱闪出身来,目光落在刘铄身上,尽可能柔声的道:

“文举言之有理,我等其实非常相信子明的人品,能够说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足以证明子明绝非会私藏玉玺的人。”

众诸侯立刻七嘴八舌起来:

“没错,我等其实只要个答案即可。”

“兹事体大,理当言明,以稳定盟军军心。”

“此事影响甚重,不可不察,还望子明理解。”

“......”

顷刻间,大帐内一片喧嚣,刘铄只是目光一扫,便大致判断出这帮人来此的目的。

陶谦、孔融是真心为汉,不希望传国玉玺影响到军心。

但山阳太守袁遗,明显别有用心,估摸着他不是袁绍的眼线,便是袁术的狗腿。

至于刘岱、张邈等人,虽然刘铄暂时不清楚他们归于何派,但可以肯定,他们同样觊觎传国玉玺,甚至想要据为己有。

既然如此,那么事情便好办多了。

刘铄摆手示意众诸侯安静,朗声言道:

“诸位不是要个答案吗?”

“简单!我刘铄给大家个答案,不就成了?”

特殊原因,换网址了:

第102章 玄德,你要瞧瞧传国玉玺吗?

静!

安静!

死一般的安静!

刹那间,整个大帐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众诸侯的目光齐刷刷聚焦在刘铄身上,期待着他口中的答案。

“没错,传国玉玺确实在我手上。”

刘铄丝毫没有隐瞒,而是光明正大地坦白于众。

反正明日一早,此事便会在中军大帐中商议,现在公布出来,权当是给众诸侯提个醒,觊觎传国玉玺的诸侯们,你们可以行动了。

“啊!流言竟是真的?”

下方北海相孔融的脸上写满了诧异。

流言是真的,还自罢了,刘铄竟敢当众承认此事,更是让他倍感惊诧。

私藏传国玉玺,等同于谋逆!

那可是杀头的重罪啊!

“还......还真在子明手上?”

徐州刺史陶谦的那张老脸,同样剧烈地一颤。

他显然没有想到,传国玉玺这样的至宝居然会遗落在枯井中,而且会被刘铄寻到,甚至还大大方方承认,没有丝毫遮掩。

一时间,即便是素来老成持重的陶谦,都不知该如何面对,刘铄的坦然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

“子明,你竟然真的......”

兖州刺史刘岱的喉头强有力地上下滚动,面上露出骇然的神色。

面对刘铄的坦然,他内心无比震撼,同时越来越坚信眼前这个年轻人,乃是真正的汉室忠臣。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没错!

能说出这种话的年轻人,又怎么可能私藏传国玉玺。

不等下方诸侯沸燃,刘铄再次摆手,示意众诸侯保持安静:

“此事铄已向袁盟主、袁将军汇报过了,大家若有想法,可于明日一早,中军商议。”

“甚好!”

孔融暗松口气,朝着刘铄一揖行礼:“子明能将此事公布与众,没有丝毫隐瞒,令融倍感敬佩,既如此,我等明日于中军商议此事。”

“没错!”

陶谦同样朝着刘铄行了一礼:“子明不愧汉室宗亲,真乃忠义之臣,既然此事已有决断,我等明日再于中军,商讨此事。”

“诸位。”

言至于此,陶谦环顾满帐诸侯,长出口气:“不如我等暂且告退,明日一早,于中军再议不迟。”

众诸侯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旋即。

拱手行礼,退出大帐。

望着众诸侯离开的背影,刘铄暗暗松了口气。

这阵势比他想象中大得多。

首节 上一节 72/2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