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 第443节

大臣们安静了下来,静静的听着。

“袁隗何许人也?身为太傅,当为君师表,可他竟与宗庙分庭抗礼,另立新帝,若说袁隗身系长幼之争,尚属乱礼,而袁绍袁本初,竟擅自立陈王为帝,已是谋逆之罪!王允王

司徒,身在雒阳,却勾结袁术,背刺朝廷,致使天子流落于于世,若非本王搭救,这大汉,恐怕又要经历暗无天日了!”

众臣听着,纷纷点头。

“张角鼓动百姓起义,所求者不过一碗饱饭,张角固然该死,已被本王亲手诛杀,然请诸位想想,庶民无活路,是谁之罪?”

寂静无声,喘息声都清晰可闻,其中一些,甚至还不知道刘擎想表达什么。

马日磾道:“宦官当道,外戚当权,士人为官都常遭迫害,何况百姓乎。”

刘擎接过话:“袁绍进犯河内之时,张宁派兵阻击,终将袁绍驱离河内,羌凉叛军攻破函谷之时,也是张宁奔袭函谷,夺得关城,护雒阳安危,若非王允出卖,天子岂能远离宗庙?事到如今,诸位当知谁为社稷之祸,谁为社稷之福?”

百官无言。

“若护我社稷,护我百姓之人,也是有罪的,试问朝堂上衮衮诸公,所为者有谁超过了张宁?”

一时寂然。

“臣惭愧!”马日磾突然表态。

“臣等惭愧!”一众人齐声,有些可笑。

“陛下,臣欲举荐白波军之首张宁为河东郡太守,命其统一河东,钳制袁术!”刘擎二度进言。

听着这无可违逆的语气,刘协知道这不是商量。

“依皇叔之言,准奏!”刘擎道。

自此,百官没有一句废话。

荀彧郭嘉相识而笑,直叹主公真有一手,先前还以为主公没上过朝,会不知所措呢。

荀爽和蔡邕二老更是笑得眉眼舒展,直道快婿威武,竟然能以言辞制住百官,先前他们还担心,向来以武行事的女婿,会不会和董卓一样,直接以武力威慑朝堂,把反对的声音统统清除了。

刘擎当即说道:“请张宁上朝听封!”

伴随着一声声传令,一身戎装的张宁步入朝堂之上,见到张宁姿容时,不少官员都觉得惊艳。

黄甲裹身,黄袍微动,目蕴华光,英姿焕发,给人一种十足的自信之感。

郭嘉对着荀彧怯怯道:“主公为了她,可真是煞费苦心。”

荀彧眉头一皱?表示这个瓜,我不吃。

“草民张宁,拜见陛下,大王。”张宁行跪拜礼。

“将军免礼!”刘协快速回应,又想了想,打了下腹稿,接着道:“张将军屡建奇功,今又得皇叔推举,朕命你为河东太守,未必收复河东全境!”

“张宁谢恩!”

伴随着任命和谢恩,一桩事了。

刘擎再道:“袁术悖逆,本王当起兵伐之,请陛下下诏,命天下各州郡,群起攻之!”

刘擎话音刚落,荀彧当即呈上一封文书,正是讨贼诏书。

“准奏,拟诏!”刘协十分配合。

朝议结束,回到府中,刘擎召来张宁。

此时此刻,张宁依旧心潮澎湃,渤海王竟然说服了百官,将她一介女子封上了太守,身为大汉原住民,她能深刻的体会道

这其中的不容易。

刘擎倒没觉得有什么,此事能成的关键还是朝堂经过数次大难,老臣太少了,不然碰到真正的老顽固,别说张宁建了些功,就算张宁拯救了刘协,拯救了大汉社稷,女人不能做官,就是不能做官,哪怕是死,他依然会这么说。

刘擎开门见山:“此次回河东,首要之命,便是进攻汾水以南,统一河东郡,若有可能,再夺函谷关,如此,也算进攻袁术了。”

“喏!”张宁答。

好像一句话就吩咐完了,但刘擎还是鬼使神差的问了一句:“还有什么需要吗?”

张宁抬头看了眼主公,见主公也直勾勾的看着自己。

你是罪人之女,不可有非分之想!张宁心中连忙念叨了数遍,旋即低头,摇了摇头。

看着张宁神色间莫名的失落,刘擎也摸不着头脑。

“如此,战事紧急,便今日出发吧!”

张宁默默离去,刘擎始终觉得,刚才觉察到张宁带着失望。

“我给她封了太守?为什么失望呢?

……

张宁与杨奉最先离开邺城,经河内入河东,开赴战场。

其后便是赵云,张郃一道。

与此同时,清河郡太守傅燮,也受命到达。

刘擎笑道:“南容,许久未见了!”

“见过主公!”傅燮简单回,“不知主公诏我,所谓何事?”

“群攻之计,本王想争取一路西凉军,以牵制韩遂,令其不能相助韩遂。”

“主公的意思是,联络马腾?”傅燮问。

刘擎道有些诧异,想不到傅燮对西凉之事,十分关心呢,袁术勾搭上韩遂,可是不久的消息,傅燮未参与议事,竟然也知道了。

看来这个任务,非他莫属了。

“你如何得知是马腾?”刘擎好奇道。

“不瞒主公,臣有家书送来,信中说了此事,马腾如今已回到汉阳,他欲封堵陈仓河谷,将韩遂困于扶风郡,送信的说,如今陈仓山道,河道,皆重重射卡。”

“原来这般,如此说来,马腾和韩遂,是已经干上了,看来南容此行,不会过于困难。”刘擎笑道。

“主公放心,马腾生平,我素有所知,其父曾为天水兰干尉,后失官留居陇西,家道中落,取了羌女为妻,生得马腾,其父自小教育他,当效仿先祖伏波将军马援,为国征战,故马腾性情贤厚,在军中,深得军心,上一回判乱缘由,我已经查明,乃是耿鄙信奸佞在先,致数万将士生命而不顾,军中哗变,马腾因为声望高,因而被推举为首领,千错万错,都是耿鄙之错!”傅燮道。

南容南容,腹中有容。

面对曾经差点将他逼死之人,傅燮竟然能有心思去查明细枝末节,并因为马腾所为,而不加追究,不愧是将门之后。

“如此看来,马腾亦不失为一豪杰,本王想,若南容与马腾解开误会,是否可以将之拉拢过来?”刘擎心中算盘打得噼啪响,马腾家可出不少猛人。

“马腾有报国之心,如今天子在冀州,想必马腾会考虑的。”

“如此,便辛苦南容跑一趟了,顺便回家探望一二!”刘擎笑道。

“多谢主公!”

“山高路远,南容一路小心,本王派一队禁卫护送,此事若成,大功一件!”

……

(PS:求推荐票,月票支持。

第431章 百年大计,扬州剧变

傅燮走了,张宁走了,赵云张郃也走了。

这一次,刘擎倒没有亲自领兵,因为是各路兵马一齐行动,所以坐镇邺城统筹。

再者,无论是高顺徐晃,还是赵云张辽张郃,或是张宁,刘擎都较为放心。

回邺后的一大日常,便是查看回复各地信报,陪着刘擎,蔡琰是欣然的,即便刘擎不在,她也将这个习惯坚持了下来。

“夫君,南阳来报,孙坚经过南阳郡,继续南下,如今已入江夏地界,原本正在进攻南阳的江夏太守黄祖,已回师防守。”

孙坚对黄祖,刘擎觉得一阵熟悉,以前孙坚是为袁术而战,当他为自己而战的时候,会不会重蹈历史覆辙呢?

“孙坚攻长沙,深入荆州腹地,乃兵家大忌,而且江夏之战一旦爆发,恐怕刘表便无心攻伐南阳了,这个孙坚,真是添乱!”

蔡琰默默放下令书,转而拿起另外一份。

“昭姬,城中蒙学学馆,建得如何了?”

“目前完成的,只能容纳数十人,不过新建的一批,那容纳十倍之数,只是夫君,寻常百姓,还是比较困苦的,真的会愿意为子女蒙学付诸钱粮吗?”

刘擎笑笑,自信满满道:“昭姬只知百姓困苦,却不知,一两年前,他们连吃顿饱饭,都未必做得到,民生改善,并非一朝一夕可成,能做到这一步,本王已经十分欣慰了,至于愿意不愿意,若本王下令,日后招募兵士,工匠,识字者一律优先,甚为为学习优异者,开放仕途,你觉得,他们还不会愿意吗?”

“开放仕途?”蔡琰掩着小嘴,惊到:“夫君慎言,此乃国之根基,不可妄议。”

这便是蔡琰接受的教育,也是士族制定的规则,察举制,更像是汉朝朝廷与地方士族长久博弈的妥协产物,以经学治家,以经学治国,谁拥有对经学的解释权,谁便有话语权。

在朝廷权威每况愈下的情况下,士族权威,反而愈演愈烈,他们各自扶植势力,逐鹿天下,分分合合,最终演化为三国。

像曹操虽然受颍川士族拥戴,但同时唯才是举,明里暗里和士族较劲,可惜曹操身死之后,曹丕立即妥协,奉行九品中正制,家世成了考核的重要指标,士族几乎彻底垄断了仕途,门阀形成。

所以,刘擎要做的事,是比统一天下,更难的事。

武力一统,刘擎只需积粮三年,便可一口气荡平中原,归化蛮夷,不在话下,难的是治理,若日后治理跟不上,真正的大一统,便无从谈起。

所以,只能从最基础的蒙学坐起,让治下的所有青少年,读书识字,并且亲自为他们开辟一条有前途有希望的跃迁之路,如此,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才能真正被调动起来,整个社会,才会充满活力,刘擎的认知,也到此为止了。

刘擎伸手取过蔡琰的小手,捂在手

心,正色道:“此言无需忌讳,若本王的王后都不敢说,那本王还谈何改变?”

蔡琰点点头。

“你看,本王麾下,赵云,张辽,张郃,皆出身平民,还有不少更是黄巾,不过士家也并非全然不可取,否则,本王也不会重用荀彧,他可是出自天下最大的世家之一。”

“夫君所言甚是!”

“而且,本王还有一个主意,龙山书院即将竣工,本王希望蒙学通过的学子,能上龙山,学习真正的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领,我希望岳父大人,能助我一臂之力,上龙山授课,此事,还望昭姬替本王言说几句。”

“让父亲大人去?可他在朝中的官……”

“官位保留,朝官如今在邺城也没什么事,你以为呢?”

“好,明日我便回娘家一趟,和父亲大人说一说。”

刘擎揉了揉蔡琰的手,笑道:“有劳昭姬!”

除了蔡邕,刘擎的目标,还有荀爽,胡昭,卢植,马日磾等等,若能聚集此些人才,治学讲经,并且开放给天下人,只能说,恐怖如斯。

晚上,刘擎便心机的寻到荀采院中,有些事,女儿先说一嘴,刘擎再去谈,便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去荀采那,刘擎可是做了心理和生理双重准备的,想让荀采替自己办事,得满足她的愿望才行。

荀采的愿望一直很简单,生儿子。

可惜刘擎一出征便是一年半载,所以她的愿望,依然还是愿望。

夜色微凉,刘擎折腾出一身的汗,刚想躺着休息一阵,结果枕头突然被荀采抽走了。

朦胧夜色之中,刘擎一脸困惑。

“女采这是作甚?”

“大王见谅,我问了产婆,说房事之后,将枕头垫于腰下,能助喜事。”

“产婆?”刘擎一头雾水,怎么产婆都联系好了。

“嗯啊,邺城有名的王二婶,听说她已经接生了数十名男婴了,我若有孕,定叫她来接生。”

首节 上一节 443/5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