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当皇帝?不,我直接成圣 第208节

  杨阜听了张谦的话后陷入了思考,过了一会才问道,“那侯爷觉得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当然是要提高生产力,我这里所谓的生产力,是指一个成年百姓一年时间内能够生产财富的能力,这财富包括但不限于粮食,绢布,工艺品。”

  “可是这样东西不是已经注定的吗?”

  “当然不是,先生应该知道都江堰,在李冰父子建造都江堰之前,成都百姓常年处于洪涝干旱轮回中,但是都江堰建造后,成都成了天府之国,如今世间少有的沃土。”

  见杨阜陷入沉默,张谦继续说道:“我这里指的提高生产力,并不仅仅只是指兴修水利一种,而是要因地制宜,比如生产工具的改进,育肥育种技术的提高等等,都是提高生产能力的方式。就好像,南方出现的‘玄德犁’,一年多的时间,已经使得百姓能够耕种的土地面积大大增加,百姓拥有的粮食变多了,自然就富裕起来了。”

  杨阜自然听过玄德犁,不过环境不同,玄德犁在凉州使用的并不是很多。

  “侯爷同在下说这些,是要在下做些什么?”

  “不是我要先生做些什么,而是先生心怀天下,愿意为凉州百姓做些什么。”张谦循循善诱的说道,“天下诸侯多以武力为荣,不事生产,看似战功赫赫,互称英雄,实则如屠夫刽子手无异。我等具是读书之人,就应该知道,修生齐家,治国平天下,人生天地之间,既然为官一方,若不能上报国家,下佑万民,那与朽木腐草又有何异呢?”

  张谦慷慨激昂的一番话,让杨阜对他的感观大有改变。杨阜原以为张谦只是想通过凉州然后东征,但是张谦的这番话,说的都是如何让凉州百姓过上好日子。

  这真的很像一个“迂腐”的读书人,而不是一个统兵之人说出的话。

  杨阜还未开口,又看到张谦起身,开口:“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凉州,让这天下都有一点小小的改变,不知道先生是否愿意助我一臂之力?”

  “侯爷一番话,让在下受益颇多,只是在下惶恐,不知道能为侯爷做些什么?”

  ……

第354章 筑信千万难 杨阜始归心

  “摧毁只是一瞬间,但发展却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杨先生,我会上书我主,从荆益两州调济超过五千万的资金用以武都,陇西,汉阳三郡的建设,包括但不限于道路,水利这些, 我希望你能把帮我掌管这部分资金,实实在在落到百姓身上去。”

  张谦说出五千万这个数字,让杨阜吓了一跳,“侯爷就不怕这些钱被我贪墨了吗?”

  “不瞒先生说,来拜访先生前,我便找人打探过先生的品性事迹,我对自己的眼光有足够的自信。况且,不过区区五千万,又怎么能使一位正人君子折腰呢?”

  被人如此信任,杨阜很感动。

  但是这还没完。

  “先生以掾吏之身执掌这样一笔资金恐怕大有不便,故而,我想请先生屈就汉阳太守一职,不知可否愿意?”

  张谦口称屈就,但是,这一点都不屈就。

  从掾吏到牧官,这是阶级上的跨越。

  而张谦考虑的是:冀县韦康杨阜等人是一个小团体,要想分裂一个团体,把其中一些人提到不属于他的位置上,把原有的平衡打破,这便是一个好的方式。

  杨阜惶恐的起身,说道:“难道侯爷不知道我曾经出使许都,并受到曹操的征辟吗?”

  官渡之前,凉州牧韦端(韦康之父)派杨阜出使许都,杨阜被辟为安定长史。

  杨阜回来后,关右诸将领问他,曹操和袁绍谁能胜利,杨阜说:

  “袁公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不断则无威,少决则失后事,今虽强,终不能成大业。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机无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尽其力,必能济大事者也。”

  之后,杨阜又被举孝廉,征为别驾。

  ……

  “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许多人都称呼我为侯爷,但是我这文昌侯的爵位不也是在邺城得到的吗?先生只是才能受到了曹操的认可而已,但这并不代表先生就会和曹操一样谋逆?难道不是吗?”

  如果有的选,谁也不愿背上“二臣”这个身份。

  听到张谦这么说,杨阜拜倒在地,恭敬的说道:“愿为侯爷驱使。”

  张谦连忙将他扶起,“得先生相助,冀县无忧矣!”

  如果时间充裕,张谦自然可以慢慢选拔人才替换韦康等人,但是眼下正是夺取关中之时,张谦必须快速安定凉州,至少武都和汉阳两郡要安定,以保证大军行军安全。

  所以,必须从他们内部破格提拔人才,而这杨阜也确实是大才,只是要一点一点征服他的心。

  杨阜起身后,对着张谦说道:“侯爷若要平定凉州,就必须先解决凉州的军阀,如马超,韩遂,杨秋等人。”

  张谦点点头,他若是连这些被曹操打残的溃军都解决不了,那还怎么和曹老板斗?

  “还有一点!”杨阜犹豫了一下,“侯爷可知,今日赵昂为何会公然唆使侯爷征用羌兵吗?”

  唆使?果然是不怀好意,张谦腹诽了一句,“请先生赐教!”

  “赵昂有两子,俱死在作乱的羌人手中。然则,先前有商人造谣,说先生要大肆提拔和使用羌人为将,故而,冀县官吏,无不胆战心惊。”

  造谣?这好像不是造谣!

  只是,张谦派人放出这些话,确实能够安抚一些羌人的心,只是同时,也会寒了凉州汉人的心。

  这正是,有所得,必有所失。

  不过张谦没打算瞒着杨阜,“实不相瞒,这些人商人正是我派出的。”

  杨阜一点都不吃惊,“敢问侯爷,日后羌汉发生矛盾,侯爷是会偏向羌人,还是汉人呢?”

  “先生觉得我该如何呢?”

  杨阜思考了一下,说道:“羌人无信,与其以信义收服其心,不如以钱帛诱以利,侯爷觉得呢?”

  杨阜的意思是,不用管对羌人公不公平,需要的时候给点钱就完事了。

  张谦盯着杨阜,不确定这是他真正的想法,还是在试探。

  “筑信之难,更甚于长城,虽然先生说的很有道理,不过我还是想说,我不会偏颇任何一方,我会使人尽可能的公平公正的处理双方的问题。”

  “为何呢?”杨阜的意思是,只要张谦现在说一句偏向汉人,冀县大多官吏就会与张谦少一层隔阂。

  “先生,可听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自然,天地无私,不因貌美而降下雨露,也不因物丑而施展雷霆,自然面前,你我皆是刍狗。”

  张谦点点头,然后说道:“虽然我不敢以天地自比,但是你我皆是肉食者,以你我这样的身份但凡偏颇一点点,底下的人就会歪一大截,再到底下,那羌汉之间就无法调和了。所以不是我心中没有偏好,而是我不能,不知这样的回答,先生可满意?”

  “侯爷一片赤诚,是在下愚漏了。”张谦的回答,杨阜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凉州军阀为了收买人心,大多站在羌人那边,导致冀县的汉人不得不抱团,但是杨阜也知道,双方的矛盾不可能用你死我活来解决。

  “先生客气了,只不过我是外来之人,所以没受到仇恨的影响罢了。只是有些话,我还是想说,春秋战国之时,天下分秦人魏人赵人燕人,彼此厮杀,仇恨日益增加,如今这天下又有汉人,羌人,夷人,蛮人,越人,但归根结底,这些人都是华夏的子民,虽然我们彼此之间不能像亲兄弟一样亲密无间,但是,我希望有一天,我们的矛盾不会通过流血来解决。”

  张谦的话有些天真,但是他认真的模样,又让杨阜有些敬佩。

  “那若是羌人再起兵作乱呢?”

  “自炎黄结盟定鼎华夏始,这片土地上的人就注定走上一条兼容并蓄,有容乃大的道路,朋友来了,我们热烈欢迎,但若有心怀不轨,作奸犯科者,无论汉人羌人还是其他人,迎接他的只有刀枪棍棒。先生先前问我,是偏袒汉人,还是羌人,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先生,不需要我偏颇任何人,在公平公正的规章下,没有人会比我们更热爱这片土地,也没有人会比我们更能创造奇迹。华夏,当永垂不朽!”

  “侯爷一语,如拨云见日,请受杨阜一拜!”

  ……

第355章 重启丝绸路 马良成韩囚

  说服杨阜后,张谦又去拜访了尹奉。

  张谦和尹奉的洽谈相对比较愉快,张谦希望能加强凉州西北包括,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郡,以及更西面的西域都护府的联系,大力发展商业。

  东汉——凉州刺史部

  “侯爷是要重开丝绸之路吗?”尹奉问道。

  “先生觉得不妥?”

  “并非不妥,只是自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大秦(罗马)王,安敦派使者到洛阳,最后一次朝见桓帝陛下之后,西域诸国便与大汉断了来往。现在大汉乱战不休,就连河西的酒泉,张掖等郡都有自立的心思,更别说西域诸国了,若要重开丝绸之路,恐怕困难重重。”

  “我确实有意重开丝绸之路,不过此事不急在一时。我想的是,凉州西部和西域都护府所在定有与西域来往的商贩,若是能经由这些商贩,与西方诸国互通有无,河西之地便可重现往日的繁华。”

  古代行商并非易事,在益州这种相对稳定的州郡,张谦派出数百人的商队基本上可以保证安全。

  但要是想派数百人的商队通过此时的河西走廊,那和喂马贼没啥区别。

  此时行商,要么组成一支商队,配备千人的甲胄弓弩;

  要么,就得与当地的豪强大族合作,你的货品每到达一个地方,就由当地的这些豪强大族先抽走一部分。

  “可是侯爷,如今的凉州,还有什么是可以售于西方的呢?”

  长途跋涉的贸易,十倍的利润才能回本,像茶叶美酒这种,只能算是一般的商品,并不能成为暴利品。

  而作为丝绸之路上交易的丝绸,现在国家深陷战乱未曾全力发展生产,便是满足本土的富贵人家都嫌不够。

  听到尹奉这么问,张谦便试探性的问了一句,“先生觉得美人皂如何?”

  美人皂,就是张谦当初和法正搞得玉皂,只是他也想不通,为啥这玉皂传到后面就变成美人皂了。

  “侯爷懂得美人皂制造之法?”

  “实不相瞒,此物本就是出自我之手!”

  这下子尹奉震惊了,因为美人皂在西凉广受好评,尤其是牧民,身上常年沾染牛马的气味,但是用美人皂一洗,立刻清爽透凉,芳香扑鼻。因为美人皂常年供不应求,所以有时候牧民会用一只羊,甚至一头牛来交换掌心大的一块美人皂。

  “侯爷有此物,难怪刘皇叔能供给三四十万大军。”尹奉感叹道,而且他也明白,为啥张谦在汉阳武都等地不征徭役,而是花钱雇佣世家大族出力了。

  有钱,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事实上,张谦现在也确实不差钱,但主要不是卖玉皂得来的。

  他的经济来源有两个大头,一是钱庄,荆州和益州钱庄都投入运行后,两地的商人来往多从钱庄存取钱,这其中的手续费很高。

  但商人减少了运输钱的成本和风险,因此是双赢。

  张谦下一步便是准备把钱庄扩展到凉州,而尹奉就是他心目中联系商贩以及地方大族的中间人。

  第二,则是近乎垄断性的生意,张谦通过官市和集市几乎垄断了管控领域的百姓衣食住行,地方的商贩可以参与其中,但必须按照张谦制定的规则了,而且,张谦雇佣了大量的百姓进行流水线般的生产,一般的商人根本竞争不过。像胶底鞋这种,除了军中,民间也有售卖,不过民间的价格比较高,一般的百姓很少买的起。

  另外,张谦也把过去记忆里的一些生产技术、生产设备一知半解的写下来交给了诸葛亮,让他找专业的人士去研究去。

  只不过到目前为止,诸葛亮只给他寄回了一张改进纺车的图纸。

  什么造纸术,烧玻璃,印刷油墨,火药,张谦是一点回复等不到。

  张谦很是怀疑,历史上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根本就是假的,听说这厮还生了个闺女,真的是羡慕死个人。

  算了,等和尹奉聊完正事,去打他未来徒弟出出气!

  有了黄月英新改进的纺车,以蜀地的蚕桑,两三年就可以培养出一批成熟的织工,到时候蜀锦又是一大经济来源。

  所以张谦现在考虑的真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如何把钱分到百姓头上,然后流通的问题。

  另外,先前只占领荆州益州,以两州的生产能力,铸造的新钱数量已经到了极限,除非有重大的生产突破,否则发行更多的钱就容易造成通货膨胀。但现在有了凉州,又可以将一部分新钱流入市场了。

  张谦心想,若是能把贸易做到西域,让西域诸国都能接受自己铸造的钱,那就发达了。张谦相信,等他携带大军出现在西域诸国的时候,一定可以办到。

  真以为重开丝绸之路就为了吃新品种的葡萄啊?

  在张谦和尹奉讨论了一番商贾之道后,尹奉已经将张谦奉为天人。

  “今后凉州会和益州荆州多有商业往来,这凉州钱庄的事情,还请先生帮我筹集一二,钱庄理事必有尹家的一席。”

  “敢不尽力!”

  ……

  马良在接受张谦的任务之后,并没有选择走汉人聚居的汉阳,而是沿着洮水经陇西到达了金城。

  金城是韩遂的地盘。

  韩遂和杨秋是凉州的诸侯,和马超闹翻了自然马不停蹄的逃回了凉州,而马超当时忙着追杀河东等地的侯选、程银等人,因此韩遂逃过了一劫。

  只是经此一战,韩遂不仅部下损失惨重,更是与马超交恶,可谓是先失东隅,再失桑榆。

首节 上一节 208/38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