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张谦一行便来到东城门。
在这里,他发现了等在路边的钟离琪,李撰,尹默,司马邮等人,诸人皆是身披包裹,腰佩长剑。
“我让季常通知你们去城外寻找徐元直,为何尔等还在此处?”
“我等不放心先生,故而在此等候!”
“尔等有心了,且随我一同出城!”张谦表示。
见数人只有一辆牛车,张谦也走下马来,随即让文聘先行出城。
随后,张谦又朝着人群望了几眼。
“先生可是在寻找邓旻刘敏二人?”钟离琪问道。
张谦点点头,当初此两人是率先起身响应张谦,所以张谦印象颇为深刻。
“先生不必找了,此二人不会来了!”钟离琪说道。
“为何?可是其家人不许?”
“非也,我已问过其邻居,此二人言而无信,又怕被人指责,所以当天夜里就出城了。”后面一人说道。
“像这等出尔反尔的小人,我等羞与其为伍!”
“没错,此两人当时在宴会之上为了邀名,事后又贪生怕死,我等羞与其为伍!”
看着义愤填膺的众人,张谦觉得有必要说些什么。
“诸位可有人亲眼见这两人离去?”张谦问道。
众人摇头。
于是,张谦说道:“朋友们,古人云,同学为朋,同志为友,所以我姑且这么称呼各位。”
“朋友们,我们要做的是一番伟大的事业,要走的是一段艰难的旅程,在这条匡扶汉室,拯救黎民的道路上,会不断的有人加入我们,也会不断的有人离我们而去。”
“对于加入我们的,我们要抱以最大的热情去欢迎;对于离开我们的,我们也不要去仇恨,因为仇恨会蒙蔽我们的眼睛。”
“那先生的意思是就这么算了吗?”后面有人问道。
“只要他们没有为非作歹,没有背刺伤害我们,我们可以重新做回路人。世间上有勇气的人不少,但是抱有一去不回的信念和视死如归的精神却是屈指可数。在场的各位,若是有一天忍受不了艰苦,抵抗不了诱惑,选择离开,我也绝不阻拦,你们不需要因为一时冲动许下的承诺而折磨自己一生,只要你们不残害百姓,不藐视生灵,我们永远不会成为仇人。”
“先生莫要小看我等!”
“没错,君子一诺千金,我等断断不会退缩!”有人喊道。
张谦摆摆手,“朋友们,大家听我把话说完,但是有一点,因为我们要走的是一条非常困难的路,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做到彼此信任,不要因为凭空揣测,无凭无据的就去诋毁身边的人。”
“先生的意思是说,我们在诋毁他们两个?”
“不,他们或许真的是退缩,可是万一他们是有什么急事呢?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不能因为凭口猜测就寒了一位朋友的心。耳听为虚,眼见也未必为实,造谣的人多了,曾母都能怀疑自己的儿子,难道我们就不可能犯这样的错吗?”
张谦看着众人态度诚恳的说道。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其实我也觉得邓子羽不是这样的人,可是他这样不告而别实在是太可疑了!”
“是不是就留给时间去证明,但是在事实出来之前,我希望大家给彼此一点信任!”
张谦心想:现在两领头的就跑了,这样下去,还没走到当阳长坂坡,恐怕你们就要散干净了。所以千万不能让这种消极的情绪在队伍里传开。
就好像,刘备败逃当阳的时候,糜芳跑来报信说赵云降曹了,刘备这时候绝对不能相信,如果连他身边的人都投降了,这样人心马上就散了。
众人心中还带着怀疑,但是至少嘴上不再骂骂咧咧了。
出城之后,襄阳城外与张谦来时相比,已经聚集了不少百姓.
看着这燥热的天,还有遍地的百姓,张谦有种不妥的感觉。
张谦从百姓处问出了徐庶的所在,随后赶了过去。
“元直!”
“子让!”徐庶赶过来,紧紧抓着张谦的手,“你能平安出城,真的是太好了!”
“区区蔡瑁,能奈我何?”张谦呵呵一笑,随即又问道,“对了,蔡瑁那两个儿子还好吧?”
“魏延将军看着他们呢!”徐庶看了魏昌一眼,略微摇了摇头说道。
“我想,文长将军肯定是因为皇叔不派人攻城而气愤!”张谦说道。
“谁说不是呢?”徐庶点点头。
“没事,此事我一会去和他解释!”张谦表示,随后又问道:“对了,元直可有见到文聘将军?”
“当然,子让,这回你可是立下大功了!”徐庶激动的表示,在他的印象中,文聘是属于那种不近人情,不知变通的人,包括先前刘备与诸葛亮,都没想过文聘来降。当徐庶得知文聘带着一千骑兵,五千精兵,以及超过一万的族人家眷之后,那种激动的心情是无法言语的。
“是人心所向,我不过是略尽绵力罢了。”张谦说道,随即又给徐庶一一介绍身后众人。
“元直,这些都是饱学忠义之士,现在包括我在内,都听你的安排。”
“太好了,我正在统计随行的百姓及物资,可惜底下人手不足,大多又不识字,所以只能用符号表示,现在有你们帮忙,那可就方便多了。”
张谦点点头,又告诉徐庶他用蔡瑁的两个儿子,换来了五百艘船,徐庶自然大喜。
而后,张谦将徐庶拉进军帐,小心的问道:“元直,如今百姓聚集,又无严密管理,我担心会有瘟疫发生。”
徐庶点点头,偷偷告诉张谦:“已经有不少百姓出现昏厥,发烧等现象了!”
张谦只是担心,没想到已经发生了。
“这该如何是好?”张谦并没有防疫具体的经验,只是担心的问道。
“我已经在收集药材,并且让军医去给他们煎药了。”徐庶表示,但他也明白,这只是治标的方法。
“元直,我有两点建议,第一,禁止百姓随地大小便,将军中老兵分出去,教导百姓挖掘排泄沟;第二,逼不得已,千万不要喝生水,一定要先烧开!”
……
第104章 子让解心事 塑料兄弟情
“文长这是有心事?”魏延靠在一块石头上,整个人无精打采的。
见张谦询问自己,魏延立马站了起来,“先生什么时候出的城?”
“就在刚刚!”
“我只是想不通,城内有那么多人支持皇叔,我与那文聘甚至控住了东城门,为何皇叔不趁势而入,反要撤走呢?”魏延发着牢骚。
“文长呐!”张谦摆摆手,示意魏延坐下,随即自己坐在一旁,“这天底下的人都知道襄阳是个好地方,可是别人都说要取,偏偏主公不取,这不正正说明主公不是一般人嘛?自古以来能成大事的无一不是一般人,所以我们要相信主公的决定!”
张谦没和魏延讲大道理,反而打起了感情牌。
“这……”魏延还真不知道怎么反驳。
“还有,你忘了我跟你说的事了?”张谦用手指了指天上。
魏延点点头。
“襄阳这个地方不是不取,而是现在不能取,此时谁取此城,定会折损气数!”张谦神神秘秘的说道。
魏延面色一惊,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
张谦点点头,又小心翼翼的说道:“此事千万不能泄露出去。”
魏延赶紧点头。
“还有,文长,我听说你这次出城带了有一千人?”
“没错,准确来说是一千一百三十三人,都是我曾经的部下,个个身经百战,每一个都可以以一当十。”魏延很自信的说道。
“好,如此甚好,我需要你帮一个忙!”
“先生请说。”
片刻之后。
“什么,先生,你要我派遣士兵教导百姓安营扎寨?不行不行,你是不知道,士兵和百姓混在一起时间长了,纪律就会松散,战斗力更会下降不少,不行不行!”
“文长!”张谦把脸一拉,然后说道:“文长,难道你以后就只想统领一千多人吗?”
魏延赶忙摇头,随即又表示,但是这一千多人是他的老班底,这不能出问题。
“文长,你要明白,主公手下有关张赵三员大将,现在又多了文聘,你可愿屈居他人之下啊?”
“我魏延不比他们差!”魏延骄傲的表示。“他们不过是比我先投靠主公,又或者背靠家族罢了,真论打仗的本事,我魏延比他们强!”
“当然,文长,你的本事我是见过的,但是到了大将这个地步,最重要的已经不是个人能力了!”张谦沉声说道。
魏延听了更不开心了。
“关羽张飞赵云跟随主公出生入死好几回,你要是当主公,你舍得让他们受委屈吗?文聘族人众多,士兵舍生忘死,难道主公还能硬把他们拆散了?所以文长你,要想比肩甚至超越他们,就一定要从别的地方下手!”
“请先生赐教!”魏延虽然不舒服,但是也知道张谦说的是事实,于是抱拳问道。
“你得知道我们主公是什么样的人?是个仁义无双的君子。所以将来扩军之时肯定会有许多百姓争相从应。文长现在派遣士卒帮助百姓扎营,就相当于先在百姓心中建立了良好的将军形象,将来百姓入伍,还不得先考虑到文长麾下?”
魏延一听,好像是这个道理。
“我也不跟文长多要人,只要两百名,不要求打架多厉害,但是一定要经验老道,熟悉行军布阵的要领。”
魏延想了许久,终是点了点头。
这时,一人来报,说是蔡瑁派人来了。
很快,来人被带到了张谦面前,张谦则让人通知徐庶去验收船只。
“你就是张谦吗,我已经按照主人的吩咐把船只带来了,现在该把我们公子给放了吧?”来人豪横的说道。
张谦冲着边上帐篷点了点,示意他,蔡礼蔡仪就在里面。
来人连忙进帐篷将两位公子松绑带了出去,就在几人要离开的时候,魏延把他们拦了下来。
“阁下莫非说话不算话?”来人冲着张谦问道。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你不得先好好看看你家两位公子,要是少了什么零件,你准备回去怎么交代?”张谦不怀好意的盯着两兄弟上下打量一番。
来人心中一凉,不由自主的往两位公子身上摸去。
“放肆,你往哪摸呢?”蔡礼身体一缩,啪的一巴掌打在来人脸上。
来人急忙跪在地上道歉。
“你个不知死活的东西,他们敢把我们怎么样?”蔡仪积累了多日的怨气,此时也一股脑发泄了出来。
“是是是,公子说的极是。”
“走吧!”蔡礼瞪了张谦一眼,又理了理衣服说道。
不过,魏延还是没让。
过了一会,徐庶派人来报,说是船只没有问题,只是有一大半都是陈年旧船。
“看来你们父亲没准备救你们哥两呢?”张谦调侃道。
“可是你并没有要求得是新船!”来人狡辩道。
“文长,帮我给他一巴掌!”张谦开口道:“也不睁开眼睛看看,现在这里是谁说了算?”
“先生,按我的意思,早就一刀把他刮了,我连蔡瑁都没放在眼里,区区一个下人,居然敢这么放肆!”魏延打完一巴掌之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