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得都很有道理,请把你的方案放在政府内进行讨论吧。”
当尼古拉拿起钢笔在斯托雷平的方案上批注了几句支持的话语后,他似乎感到浑身轻松,好像是权力在他的心智上挖走了一点道德上的负担。
与此同时,重新拿回备忘录的斯托雷平仍旧风轻云淡,但他转身离开沙皇办公室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嘴角上扬,小声说了一句:
“骰子已经掷下。”
第十五章,青梅竹马敌不过天降系
1904年末对圣彼得堡的
这些政府高级官僚而言,最大的新闻可能就是一位42岁稍显年轻的技术官僚坐上了内务大臣的位置。
斯托雷平对圣彼得堡的权力圈来说尤为陌生,好在现在不是以血统、家世排资论辈的时代了,所以当斯托雷平将他的一整套方案拿出来讨论后,技术官僚这个利益集团也认可了与他才能相符的地位。
斯托雷平的改革计划几乎可以说是对如今的俄罗斯帝国再一次进行大幅度的翻新,放在1904年的现在进行考量也极具魄力。
在政治制度上,他支持自由主义学说中民主监督的好处,但也认为俄国的发展离不开精英统治集团,特别是技术官僚的领导作用。
在权力分配上,他继承了原先二元君主制下强沙皇弱议会的基础,进一步巩固沙皇的权力。但沙皇只要统而不治,那么大臣会议主席就是狐假虎威,代沙皇统治俄国的权力核心。
在地方管理上,他吸取了本国地方自治的优势,在执行中央集权的同时允许地方进行因地制宜的自治发展。
在经济发展中,他在认可资本主义先进性的基础上,主张在资本主义改造俄国的同时以俄国的特殊国情改造资本主义。
在民生、宗教、民族话题中,他也博采众长,几乎各种欧美和俄国的左中右学说都有所借鉴、学习。
所以斯托雷平的思想可能是从1881年本格成为财政大臣后到如今23年来学习李斯特主义的俄国技术官僚理论之集大成者。
再考虑到1853年开始的克里米亚战争惨败后,俄国所有的有识之士从国内国外的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三种道路的无数个分支中为俄罗斯国家与民族未来命运的上下摸索,到如今也正好有半个世纪的时间。
远东的大国从鸦片战争到共和国成立花了一个世纪的时间,俄罗斯更靠近西方、历史积淀更多,花半个世纪也磕磕绊绊、尤为艰难。假如没有尼古拉二世的支持的话,还需要再花十多年才能让布尔什维克们结束摸索的道途。
所以说斯托雷平的思想并非完全依靠他的天才大脑凭空发挥,这同样是建立在俄罗斯无数人的试错和踩坑后延伸出来的一条新道路。
好在尼古拉从1894年即位沙皇后,他和维特已经不断地把俄罗斯改造得适合斯托雷平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平台。假如没有尼古拉前十年持之以恒地调整俄国体制进行铺垫,那么斯托雷平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需要自己亲手把顽固的贵族清理、把资本主义培植到俄国国内。
从这个角度上说,维特也算是为斯托雷平披荆斩棘,开拓新道路的前辈了。
但是尽管说了这么多,对维特本人而言,他当然不会愿意自己成为更有天赋和创新意识的新时代新人物成就一番功绩的“踏脚石”,所以作为“既得利益者”的他很反感斯托雷平的冒险计划。
“陛下,我必须和你陈述清楚,斯托雷平和他的那些同党所采取的计划是在玩火。”
在斯托雷平把他的方案拿出来讨论之后过了半个月,这个时候技术官僚派别在斯托雷平的政治运作下其实已经形成了一个拥护斯托雷平的小团体了,其中一份子就是维特一手提拔的科科夫佐夫。
深感自己在利益集团内失去说一不二地位的维特忧心忡忡地找到沙皇向他诉说自己的意见。
“请坐,谢尔盖·尤里耶维奇,你是说斯托雷平吗?他还有同党?”
尼古拉明知故问,政府内的讨论他并非一无所知。但据他的观察,其实许多技术官僚都比较偏向于斯托雷平的方案。
这也是因为维特自己干的事情不怎么讨喜,他作为大臣会议主席已经功成名就了,所以对自由主义者进行让步也没看得那么重。
可其他的技术官僚同僚们呢?他们才刚刚把政府里的贵族利益集团赶走,占到的位子屁股还没坐热,就要被自己老大卖个面子让给其他的利益集团。
小弟的利益被老大轻飘飘地让出去,这让小弟们怎么可能一门心思拥护现在的老大呢?
所以斯托雷平这些新人物的声势水涨船高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正是如此,而且他的方案是建立在挑拨民意的基础上。陛下,您必须明白,民意是不可预估的一种力量,一旦被斯托雷平点燃,他可没有熄灭的能力。”
维特的忠告并非全然是出于对斯托雷平的敌视,因为斯托雷平的主张是要用资本主义改造俄罗斯的,但资本主义搞剥削不可能没有阶级矛盾,所以必须要用民族主义把阶级矛盾转移成和其他国家的敌我矛盾。
会不会被民族主义绑架外交政策乃至国家政策的走向?这个问题在政府内部的讨论中也时有被提及。
“你说的问题的确是我所顾虑的……但是……唉,谢尔盖·尤里耶维奇,我也很苦恼,假如有其他的办法就好
了。”
“……”
维特一时语塞,因为他的确没有像斯托雷平那样细致而全面的计划去进行改革。
“但是按照斯托雷平的计划去执行,那么就没有回头路了。”
最后,维特只能强调说,如果政府执行了斯托雷平方案,那么只能一条路走到黑,没有回头的可能性。
“那么政府内的讨论结果呢?”
“目前反对斯托雷平的人数多一些。”
维特避重就轻,他把斯托雷平支持者数量与日俱增的情况隐而不说,只是侧重说现在支持方还没有到多数。
但是尼古拉知道,只要再讨论半个月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斯托雷平就能说服多数的技术官僚支持他的方案。这也是维特现在寄希望于沙皇裁断,否决斯托雷平的愿意。
“……嗯……我也很难决定,毕竟我需要政府内进行全面的讨论之后才能给出我的意见。”
皇帝故意做出为难的语气拒绝了直接站队,虽然他在斯托雷平的草案上批阅的语气是可以进行讨论,但这种暧昧的态度也差不多让维特的心凉了一半。
“陛下,您难道忘……”
“好了,谢尔盖·尤里耶维奇,假如您有成熟的对立方案,或者非常健全的反对意见而不是因为有风险就否决,那么我当然会认可您的意思。”
维特还想再打一打君臣的感情牌,但尼古拉已经不是当年青涩的皇太子或者初出茅庐的年轻沙皇了。
或许这一次,君臣的羁绊的确到了该分手的时候了。
第十六章,1905大改革
1905年1月,随着政府内部的讨论形成了支持斯托雷平方案的多数派意见,尼古拉很快就在维特不情愿的目光下将这份方案签署成为未来三年时间内俄国改革的核心文件。
从1904年5月开始到现在半年多时间里,政府和自由主义政党的妥协与让步也迎来了一个彼此权力平稳的阶段。
虽然自由主义者们赢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比如建立国家杜马对政府和军队的民主监督机制、迫使政府承认和推行了地方自治的原则,如今的俄国政府再也回不到以前那个可以无视民意、独断专行的旧时代了。
技术官僚们仍然占据了政府的主导地位,但是自由主义者们一改往常反对官僚主义大政府的反对态度,纷纷表示可以接受。
因为这些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自由派虽然眼高于顶、不接地气,但他们智力不存在缺陷,明眼人一下子就发现政府给出的改革方案中存在一个巨大的诱惑——大臣会议主席的职务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
这无疑令人民共和党和立宪民主党摩拳擦掌,开始畅想在1907年的选举中夺得政府权力,真正开启俄国的民主政治。
反正到1907年就该由自由主义政党享受执政党的行政权了,谁不喜欢大权在握?于是不少右翼和中间派的自由主义者都支持在俄国建立单一制政府,而非先前异口同声要照搬西方的体制。
说了这么多,到底斯托雷平方案是怎么个样子,其实斯托雷平自己也说不太清楚,因为他现在正在创造历史、创造一种新的模式,所以不可能用简简单单的一个专有名词进行概括,就好像有人突然问1929年的斯大林:什么是斯大林体制?斯大林自己肯定是一头雾水的。
但是对阅读过斯托雷平方案的尼古拉来说,结合他现代人的眼界,大体上可以描述一二。
斯托雷平认为,沙皇是俄罗斯历史传统和民族情感的象征,俄罗斯人民也习惯于接受沙皇的专制统治,所以沙皇必然是国家元首和实权君主,也不需要承担政治或者法律责任,凌驾于行政、司法和立法三权之上。
虽然沙皇是超然的,但现在毕竟是普罗大众开启民智的20世纪了,所以即使是实权的沙皇也不应该自己独断专行,必须聆听“人民”的意见。斯托雷平概念中的“人民”当然不是有眼有鼻的生物就叫人,而是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专家、工程师、技术人才这些精英才叫“人民”。
代表所有“人民”利益的机构是国家杜马,代表不同省份和机构的“人民”利益的机构是国务会议。
人民中最拔尖的精英来担当大臣会议主席的职务,沙皇应该把实际统治俄国的权力授予大臣会议主席来进行管理。
也就是说,大臣会议主席是沙皇的“大管家”,国家杜马是监督“大管家”的会计。国务会议加国家杜马是人民内部分配利益的平台。
当然,斯托雷平的这个方案完全建立在尼古拉二世自己不会瞎搞的情况下,毕竟沙皇理论上和过去的沙皇区别不大,他可以随意解散或者召开国家杜马、随意任免大臣会议主席、随意干预任何国家政策、随心所欲通过或者废除任何法律。
可以说斯托雷平的方案中,尼古拉其实是形式上有
民主的独裁沙皇,因为能约束尼古拉二世权力的机制,只有尼古拉自己和俄国薄弱的民意。
在维特担当大臣会议主席的时候,这种制度已经基本被建立起来了,但是斯托雷平是把这种制度理论化、规范化的人。
说完了权力的顶层设计,再说一下中央政府中的改动。
因为俄国的资本主义正在发展,政府需要提供的社会治理也在逐渐增多,所以大臣会议主席作为政府总理,需要管的事情也在增多,总理的权力也需要更加集中。
斯托雷平除了支持设立调和劳资矛盾、缓解社会矛盾的劳工部以外,还建议设立社会保障部,给俄国绝大多数底层人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还有工伤、医疗和失业保险;成立公共医疗部建设普及全国的医疗保障系统;加强国民教育部对全民普及教育的支持力度。
除了设立新部门和现有部门加强管理外,大臣会议办公厅下属的行政办公室也要增多,专门对接和管理各部门与大臣会议之间的彼此沟通。
除了以上两点外,斯托雷平方案的重中之重是地方体制改革。
全俄罗斯境内各省或州都将成立地方自治机构。
地方自治机构将从原来的省、县两级下沉到基层的乡级,分别设立三级地方自治局和地方自治会议。选举只有教育和年收入要求,没有阶层、民族和宗教限制。
地方政府有自治的权力,也可以自行征收地方税,但经济大权都在中央政府手中,所以地方政府会每年上报各地的资源缺口,中央各部门负责统筹调度全国资源进行合理发展。
地方政府都是圣彼得堡中央政府的下级,但俄罗斯太大了,足足有78个省、21个州、9个直辖市和1个区,所以斯托雷平认为在省和中央之间还要设立一级由大臣会议主席派到各地巡查的督察区划。
最终的方案是极北、沿乌拉尔、圣彼得堡、莫斯科、芬兰、波罗的海、立陶宛-白俄罗斯、沿维斯瓦河、西南、小俄罗斯、中央黑土、新俄罗斯、伏尔加河中下游、北高加索、外高加索、西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远东、草原、突厥斯坦一共20个督察大区。
换而言之,以后俄国将是五级行政体制,中央-大区-省或州或直辖市-县或市或市区-乡或镇。
除了这些政治上的大改动之外,斯托雷平在经济、民族和宗教上都有自己的见解,不过这些主张或多或少都是需要等到他坐在大臣会议主席的位置上才能着手解决的问题。
所以在1905年随着技术官僚的推动和自由主义者的主动配合下,俄罗斯帝国进入了新一轮改革的浪潮中。
不过尼古拉现在倒是没什么需要决策的事情了,因为改革除了抉择之外,更重要的是把事情交给专业人士去执行到位。
所以沙皇现在可以抽空关注一些其他的地方了。
比如说1905年初,俄国第一航空公司雇佣的技术团队发来消息称,他们自主研发的第一款量产飞机试验型可以试飞了。
第十七章,1905年的技术成果(附图
时间来到1905年的春天,尼古拉在俄国国内的活动也比以往要自由了不少。
曾经名声大振的社会革命党和那些要用炸弹把俄国革命爆裂推进的无政府主义者都一时之间进入了活动的低迷时期。
一方面是大环境下欧美的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新一轮的繁荣期,俄国也同样享受到了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另一方面是,随着贵族主导的保守利益集团从权力舞台上退至幕后,资产阶级自由派和知识分子们拿到了贵族们放弃的“位子”。
以前不论是这些文斗的自由主义者,还是武斗的革命恐怖分子,敌人都是坐在位子上的贵族和政府,现在自由主义者们已经坐在位子上开始和政府合作了,难道转变为既得利益者的这些人还要支持革命恐怖分子把坐在位子上的人给炸死吗?
相比于已经不掌握先进生产力的贵族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及其拥趸蕴含的社会舆论力量、财力、政治影响力目前都远超先前颓废的俄国贵族。因此体制内和体制外,社会革命党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夹击。
除此之外,以往革命的生力军,热血澎湃的大学生们看到学长一个个都拿到公务员的铁饭碗了,还一门心思要推翻这个“旧社会”的愣头青也少了不少。
革命的“同路人”叛变了,革命的生力军也人心涣散了,显赫一时的“战斗组织”只好待在法国或者瑞士蛰伏起来。
至于为什么是蛰伏而不是解散或者消失,因为只要俄罗斯搞的还是人吃人的资本主义,那么革命的土壤永远存在。
当尼古拉乘坐PB二型汽车——“彼得堡-波罗的海”机械制造厂生产的第二款量产汽车,一款面向富人的私人豪车朝着圣彼得堡的郊区驶去的时候,沿途
已经有不少新开工的工地正在火热建设中。
现在外资进入俄国最青睐的两块经济热土正好在俄国欧洲部分的北部沿海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
所谓北部沿海地区就是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西北工业带,圣彼得堡濒临芬兰湾,通往波罗的海,与里加、赫尔辛基、斯德哥尔摩、哥本哈根、基尔、吕贝克、什切青等国内外沿岸港口的十分密切,涅瓦河与运河又将水路运输向腹地延伸沟通诺夫哥罗德、普斯科夫等省份,铁路发展同样迅速。
综合各种交通、人口和首都优势,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新兴电气、化学、汽车和航空工业在这里都得到了不落后于西欧各国的发展程度。
当尼古拉抵达飞机试飞的空地旁,他一眼就看到了一架由白色帆布和木制框架构成的双机翼双尾翼呈现出箱型构造的飞机。
“这是A型飞机,翼展12米,长9米,重600千克。”
在场的几位航空工程师除了给尼古拉讲解的俄罗斯人列比科夫之外,还有几位法国的工程师,都是因为对航空发明的爱好被挖到俄国来的。
茹科夫斯基和他的同僚为原型飞机提供了空气动力学上的数学公式,但他们都属于理论性人才,要把理论转化成实际应用,还需要这些工程师们夜以继日的工作。
这个年代的飞机对各国来说都是无比新颖的发明,因此俄国的飞机即使简陋也毫不落后。
不过飞机的引擎鉴于目前俄国还没有大马力的国产发动机,所以用的是法国雷诺公司的60马力V8发动机。
“之前试飞过了吗?”
“有试飞过的原型机,这架是全新制造的成品。”
“那什么时候开始试飞?”
“陛下您来了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