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沙俄当皇帝 第148节

随着普恩加莱结束了对俄国的访问,得到最关键的来自法国总统的承诺后,尼古拉可以放心大胆地开启挑动战争的行径了。

但是,就像尼古拉自己预计的那样,这场战争绝不是俄国发起的。历史只会记住是愚蠢的奥地利人决定发动对塞尔维亚的侵略战争,俄国因为承担了对塞尔维亚的独立保障,以帮助盟国的高尚名义参与战争。

至于战争扩大成一场世界大战……历史总是无情者对无脑者的胜利,此话不假。

7月23日下午,看到普恩加莱离开圣彼得堡,奥匈帝国放心大胆地将最后通牒递交给了塞尔维亚政府。

无论是俄国外交大臣萨佐诺夫,还是英国外交大臣格雷,又或者法国政府的留守外交官,在23日夜间拿到奥匈帝国的最后通牒副本时都极其震惊——这是他们见过最丧权辱国至极的通牒文本,堪称恐怖。

假如塞尔维亚接受了这份最后通牒,那么赛国作为独立国家的历史也就至此结束了。

外交大臣萨佐诺夫拿到通牒文本后愤怒至极,他立马就把奥匈帝国驻圣彼得堡大使叫来呵斥说:“你们欺骗了我们,你们也低估了我们,你们正在把整个欧洲放在火上烤!”

奥地利大使仅仅是傲慢地回答说:“奥匈帝国此举完全是和平的、克制的、冷静的。”

“难道你们想要挑起一场谁都不想预见的战争吗?!”

萨佐诺夫并不知道沙皇尼古拉二世和法国总统普恩加莱的密谋,他只想尽他所能做的一切外交手段来制止奥匈帝国愚蠢的战争行为,以至于他的语气仿佛是恳求奥地利大使不要那么鲁莽。

但奥地利人已经一厢情愿地坚信,有德国的支持,俄国不敢轻举妄动,一切就像1909年那样。所以奥地利大使再次重复了一遍他的话后就离开了萨佐诺夫的办公室。

7月24日,奥匈帝国最后通牒塞尔维亚的新闻再次刊登在欧洲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这个时候斐迪南大公的尸体都已经下葬了,奥匈帝国才堪堪发难,让欧洲民众有些惶恐不安,似乎战争的阴云正在欧洲上空笼罩。

24日上午,萨佐诺夫和俄国外交部那些资历最老的外交官们交换意见后得出一个结论,即单纯通过外交渠道来制约奥匈帝国的行为已经微乎其微了,战争无法避免。

萨佐诺夫只能沮丧地驱车前往彼得夏宫,沙皇尼古拉二世居住的寝宫中与政府高层一同参加紧急会议。

会议最开始,作为外交大臣萨佐诺夫第一个发言。

“……1909年以前军事力量的薄弱使俄国被迫向德奥同盟的无理要求妥协,而且在和谈中俄国的言辞、态度与其大国地位并不相符。很不幸的是,妥协和懦弱仅仅刺激了奥匈帝国的胃口。如果俄国再次妥协并放任塞尔维亚的独立性遭到破坏,那么它在巴尔干地区的威望就会遭到毁灭性打击。”

简而言之,萨佐诺夫认为让步只能换来奥匈帝国更加肆无忌惮的勒索,但是他很难保证战争开打后英国是否会愿意遵守三国协约加入到战争中来。若英国决定中立,俄国和法国的处境就会非常艰难,即便军备充分而且准备就绪。

作为政府首脑,斯托雷平第二个发言。他在紧急会议之前还与沙皇尼古拉二世面谈了大约一个小时

,尼古拉似乎说服了斯托雷平采取一种“更加积极”的强硬姿态,因此他在会议上的发言奠定了俄国政府的基本立场。

“我们的重整军备规划还没有彻底完成,而且在现代技术效率方面,我们的陆军和舰队是否能与德国相提并论还不好说。但是在过去的几年里,无论哪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改善。”

“更重要的是,俄国的大众和议会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在他们认为关系到到俄国切身利益的这一关键时刻,本届政府不情愿采取大胆行动。即使我们保持理智,不希望战争爆发,我们也无法阻止这届政府的倒台,换来一届更好战的政府。”

陆军大臣、海军大臣、财政大臣纷纷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即由于俄国的荣誉、尊严和主权危在旦夕,即使存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俄国也必须维持强硬的姿态。

于是在7月24日,斯托雷平政府宣布俄国将支持塞尔维亚,但应敦促贝尔格莱德“做出渴望调停并满足奥地利需求的姿态,以使他们不会危害塞尔维亚国家的独立”。

斯托雷平强调说,坚定的立场看上去是最可能维持和平的,但如果有必要,俄国必须接受战争的后果。

7月25日,尼古拉再次召开了一次御前会议,这次参加的人更少,主要便是首相、陆军大臣、财政大臣这几人。这次小型会议上,重新确定了俄国将坚决维护塞尔维亚独立的外交立场,并且开始讨论关于军事准备的细节问题——如果最终一切外交谈判宣告无用功,奥匈帝国正式宣战塞尔维亚,那么俄国将在同一天开启军事总动员。

在奥匈帝国勒令的48小时最后通牒时期内,全欧洲都知道了战争即将爆发的消息,时至今日一直惶恐不安的氛围才逐渐在民众心中萦绕,欧洲各大股市的股价应声下跌。

7月25日下午,赶在奥匈帝国48小时期限之内,塞尔维亚政府最后给出了一份外交答复,除了最苛刻的要求塞尔维亚政府必须在奥匈帝国官员的监管下进行刺杀案的充分调查此条被拒绝外,其他全部丧权辱国的条约塞尔维亚人都接受了。

可奥匈帝国本就没打算让塞尔维亚接受最后通牒,因此奥匈帝国的大使接到外交答复后立马丢在一边宣称这是不可接受的,随即宣布断绝外交关系。

于是在7月25日夜,奥塞两国同时宣布开始军事动员。

至此,距离欧洲坠入世界大战的深渊还有最后的7天。

尽管和平的希望已经十分渺茫,但还是有人试图为摇摇欲坠的形势做最后努力,尤其是英国。

第六十四章,距离大战:7天

直到7月的最后一周,英国内阁的高级大臣们的脑子里还在一心想着北爱尔兰危机,其他什么也装不进去。

1914年5月21日,一项关于爱尔兰自治的规定被下议院在第三次审议时通过,但遭到上议院的反对。为了争取爱尔兰民族主义者的支持,以阿斯奎斯为首的自由党决定利用议会法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避开上议院直接通过该项决议。

《泰晤士报》7月3日发表社论,标题是《争取和平》,内容却是讲北爱尔兰问题,而非欧洲的局势。联合王国看来完全有可能陷入一场内战,北爱尔兰新教徒们将和自由党政府决一死战。不单保守党,就连大部分英国贵族和陆军军官中的不少人都在积极支持叛乱分子。

在20世纪初的这个时代,每一个欧洲国家都在以帝国领土的疆域大小来判断实力强弱,帝国扩张的支持者们倘若发现英伦群岛的某一部分能够拱手相让,这无疑将有损大英帝国的伟大形象。

《泰晤士报》7月20日再发社论,标题叫作《英王与危机》,内容与北爱尔兰有关。天主教徒的热情正随着新教徒的节奏水涨船高。

7月22日,北爱尔兰危机虽然依旧占据着《泰晤士报》的专栏位置,口气已经有所变化,承认尽管“我们无意夸大危险……对危机严重程度的冷静观察会让各国趁着为时不晚,有所克制”,但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之间日益加剧的紧张局势已经变得“十分严重,不容忽视”。《泰晤士报》同时指出,战争对于奥匈帝国来说显然是关乎生死的大事,希望老皇帝弗朗茨能够“理智”行事。

7月24日下午,首相阿斯奎斯不得不通知下院,国王就北爱尔兰危机召开的会议未能达成决议,已经宣告破裂。内阁随即陷入一片骂战,开始讨论起地方自治法案一旦立即实施,预定清除出去的北爱尔兰六郡未来边界到底在哪里——此举算是新教叛乱分子用枪顶着做出的让步。

不过,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爵士在随后向阁僚、议员的报告中谈到了奥匈帝国给塞尔维亚最后通牒里提出的严苛条件。温斯顿·丘吉尔就此写下了一段名言:“正当弗马纳郡和蒂龙郡的牧区渐渐消

失在爱尔兰的狂风大雾之中,一道奇异的光亮突然在天空闪现,人们眼看那光越来越强,落下来,罩在了整个欧洲的版图上。”

不过,在24日当晚,没有几个英国人会在临睡之际念念不忘巴尔干半岛上演的这出大戏将对自己造成怎样的影响。

英国首相阿斯奎斯7月25日提起巴尔干局势时,虽然也开始有些慢慢担心,可还是带着一副置身事外的超然语气:“俄国正想办法把我们也给卷进去……这件事情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至少在很多方面,奥地利是有借口的,塞尔维亚反而站不住脚。不过,奥地利人真算得上是欧洲头号蠢货……做事的方法太过简单粗暴,让大多数人认为这件事情是大国在肆意妄为欺负小国。不管怎么说,现在是过去四十年里最危险的时刻……不过没准碰巧也会起到不错的效果,让人把北爱尔兰‘内战’的可怕画面抛到脑后。”

相比于内阁的同僚们对欧洲大陆上局势的诡谲变化知之甚少有所不同,外交大臣格雷几乎在第一时间就看到了欧洲正在逐渐酝酿的危机会带来什么样的可怕后果。

在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送最后通牒之际,他几乎是立即就向位于伦敦的各大国大使提出外交调解的可能。格雷希望德国会对维也纳施加影响,而自己则对俄国圣彼得堡进行约束,如此一来巴尔干半岛的局势就不会变成一场席卷整个欧洲的大战。

为此他还提出了一个所谓的“四大国”会议来调解危机的发生:英、法、德、意四个在巴尔干没有切身利益的大国通过外交会议的形势化解矛盾。

对于英国关于召开四国大使会议的建议,德国却表现出了十分抵触的态度。因为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公平的“国际法庭”:四国中德意是奥匈的盟友,英法是俄国的伙伴。但实际上,意大利早已明里暗里倒向了协约国的一边,会议上将会出现3∶1的局面。

所以就在德国的消极抵制态度下,英国的和平调解提议一直被放置到7月25日夜。

7月25日晚上6点,也就是奥地利在25日截止时间的前几分钟,塞尔维亚的答复被塞国首相尼古拉·帕西奇亲自交到了奥地利大使吉斯尔·帕西奇男爵手中。

塞尔维亚没有同意奥地利人的要求,这点是得到俄国和法国支持的。

早在7月22日,普恩加莱就指使法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对塞尔维亚做出担保,称法国不可能坐视塞尔维亚受到侮辱,希望贝尔格莱德政府可以保持“强硬”的立场。

之后几天,法国大使一直在向塞尔维亚传递这种背后有人撑腰的感觉。

另一个更重要的支持来自俄国。

自7月23日夜受到奥匈帝国的最后通牒后,塞尔维亚政府几乎一片惊恐,因为两次巴尔干战争对塞国影响巨大,许多伤员甚至还没有从医院中康复。如今虚弱的塞尔维亚不可能抗击一个大国的军事打击。

7月25日,塞尔维亚派往俄国求援的特使斯帕拉伊科维奇寻求俄国外交大臣萨佐诺夫的态度。萨佐诺夫以厌恶的神情谴责了奥匈帝国的最后通牒,并宣称任何国家若接受这样一份文件的要求,还不如“自杀”。在这之后,萨佐诺夫向斯帕拉伊科维奇承诺,塞尔维亚可以“非正式地依赖俄国的支持”。但他还无法确定具体的帮助形式,因为这些问题需要“由沙皇决定,并征询法国的意见”。

7月25日晚上,斯帕拉伊科维奇又发来了一份电报称他与刚从沙皇官邸归来的俄国陆军部官员进行了私人会谈。这名官员此前与俄国总参谋长阿列克谢耶夫有过会谈,他告诉斯帕拉伊科维奇,俄国总参谋部已经决定表现出“充分的备战状态”,并准备好“最大限度地保护塞尔维亚”。

此外,俄国总参谋部已经下令,25日晚上6点整,也就是塞尔维亚被要求回应最后通牒的截止时间,所有俄国军校的应届学员都将被提升为军官级别,这也是一个即将开始做全军动员的清晰信号。

“在各个方面,沙皇政府的所作所为都让人欢欣鼓舞。”斯帕拉伊科维奇在发至贝尔格莱德的其他电报中则报告了各项已经着手进行的军事准备措施,“荣誉感和(可以做出任何程度的)牺牲的精神”充斥在俄国国内。

俄国提供军事支持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驱散了原本弥漫在贝尔格莱德的悲观情绪,也彻底打消了一部分大臣试图接受最后通牒的条款以防止战争爆发的念头。

7月26日,奥匈帝国宣布总动员第一天。

直至此时,仍然有一些乐观主义的报刊认为奥塞两国的战争动员更多的被看作武力的恫吓,就像雄性动物之间的吼叫,一般都以一方的退缩收场。而实际上,欧洲的局势正在向世界大战的深渊进一步滑去。

但是,到了这个奥赛两国已经宣布断绝外交关系的

时刻,原本一直叫嚷着要“开战”的奥匈帝国总参谋长康拉德却十分抗拒外交大臣贝希托尔德的宣战日期,即7月28日对塞尔维亚开战。

原因很简单,奥匈帝国大部分士兵是由哈布斯堡王朝治下广袤农村中的农民组成的,在7月刚开始的一周时间中,集结起来的士兵们既没有开战的讯号,又不能返回各自农村老家收割夏天的收获,因此怨声载道。康拉德不得已,只能允许部队中的农民分批回家帮忙农活。

由于奥匈帝国拖延的时间太久,一直从7月初拖到了7月末,导致如今军队许多士兵全都分散在大面积的农村地区收割、打理农活,因此即使接到了军区动员的命令,至少还需要2周也就是14天以上的时间进行重新集结。

因此从军事角度出发,康拉德认为即使奥匈帝国宣战,最好要等到8月12日总动员基本完成后再胸有成竹地宣战。

外交大臣贝希托尔德却坚决反对康拉德的计划,他现在反而成为了最激进的好战分子。因为贝希托尔德明白,这次的危机时间拖得越久,越有可能让其他大国通过外交手段不断互相协调、斡旋结束奥匈帝国开战的最佳时机。

奥匈帝国必须赶在列强反应过来之前,用稀里糊涂一锤定音的方式直接促成奥赛开战的局面,不然时间拖久了一定会有变数。

还真别说,7月27日,结束完北海的度假,神清气爽的威廉二世返回柏林,拿到积压许久的一系列消息之后果真大吃一惊。

现在轮到德皇威廉二世为“欧洲和平”做努力的时候了。

第六十五章,“局部动员”开始

7月27日,奥匈帝国开始总动员第二天。

这天正好是德皇威廉二世从北海结束度假返回波茨坦皇宫的日子,当他开始接手先前一系列或许是积压、或许是故意拖延导致他根本不知道的一系列欧洲局势变化后,威廉二世几乎是下意识地就对这种战争即将爆发的情况感到恐惧和退缩。

要理解威廉二世为什么会慷慨地对奥匈帝国开出“空头支票”,德国宰相霍尔维格一直有意维护甚至主动鼓励维也纳政府使用“空头支票”。

最后这些错综复杂的源头都回到了奥匈帝国外交大臣贝希托尔德的身上。

原来贝希托尔德对德国的外交请求根本就没有如实告知维也纳政府的真正意图——即奥匈帝国决定借斐迪南大公之死吞并塞尔维亚。

不论是德皇还是宰相,他们一直都以为奥地利人是打算惩戒塞尔维亚,而不是吞并塞尔维亚。因此霍尔维格的打算是,利用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开战的机会,尽可能将这场战争局限在巴尔干半岛。

即便俄国因为种种原因参与到巴尔干战争中,霍尔维格还有一层“保底”的思维,那就是即使“局部化”不成,德奥对抗法俄引爆欧洲大战的话,英国也能够保持中立。

早在1912年巴尔干冬日危机中的时候,奥匈帝国驻伦敦大使就曾询问英国外交大臣格雷,如果奥塞开战英国是否会保持中立?当时格雷没有回答,被认为是默认。

1914年7月,英王乔治五世还对德国海因里希亲王表示,英国将在一场大陆战争中保持中立。根据这些情况,德国外交部的许多外交官们到7月26日还称“我们确信英国会保持中立”,霍尔维格也持这一看法。

可以说,对英国保持中立的判断是德国处理危机的重要基础之一。

威廉二世仔细阅读了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最后通牒文本,又看了看塞尔维亚只拒绝了一条的外交答复,他非常自然而然地就觉得,奥地利人有点过分了。

“以四十八小时的限期而论,这份最后通牒实在是一项辉煌的杰作。这实在是超过了我们所能指望的!这对于维也纳是一个巨大的精神上的胜利……塞尔维亚只拒绝了一条,因此维也纳任何进行战争的意图都应当打消了,吉斯尔也应当安心留在贝尔格莱德!有了这样的情形,我再也不应当下令动员了。”

威廉二世觉得奥匈帝国在最后通牒上的要求基本都得到了满足,根本没必要还继续什么动员或者开战,因此他下令称要尽快约束维也纳政府的开战企图。

但他的这个命令再次被宰相霍尔维格截下,因为他所担忧的“斯拉夫威胁”已经开始显现出危险的面目了。

7月26日,奥匈帝国动员还没有超过24小时的时候,俄国政府已经是一片愤慨。即使是主张外交调和的圣彼得堡温和人士也对维也纳所表现出的毫不讲理态度感到难以置信。

当天,圣彼得堡,俄军总参谋长阿列克谢耶夫驱车来到沙皇在冬宫的办公室,一脸严肃地对尼古拉二世说道:“陛下,鉴于奥匈帝国肆无忌惮的行为,总参谋部一致认为进行战争筹备阶段的时候到了。”

所谓的“战争筹备

阶段”是1913年所制定的一种战争总动员前的预热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军事基地之外进行训练的部队将被即刻招了回来;现役士兵与军官结束休假返回驻地;预备役军官将被告知近日内不准随意走动,以便动员时按最快速度满足战时军官数量需求;港口严阵以待,汽车和马匹随时备战;华沙、维尔纽斯直至圣彼得堡地区的所有堡垒转至最高戒备状态。

尼古拉拿到这张薄薄的战前预备阶段的命令时,双手似乎由于亢奋,又或者是激动,总之似乎是不自然地颤抖着才拿到眼前。

“既然事态已经如此……那么我也没有办法了。”

沙皇在心知肚明的情况下做着看起来言不由衷的发言,随即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视为预备命令已被批准。

尽管俄罗斯帝国此时此刻还没有进入战争总动员阶段——因为奥匈帝国还没有正式对塞尔维亚宣战,但已经有不同的势力察觉到了俄国庞大领土上不断出现的令人不安的举措。很多人将这次战前动员理解为了“局部动员”。

7月27日,俄军进入战争筹备阶段第一天。

比利时驻圣彼得堡的外交武官在7月26日的报告中指出,沙皇已经下令调动“位于基辅和敖德萨的10个军团”,并称这一命令已经受到俄国军界的普遍支持,并指出之后俄罗斯媒体关于“军事动员”的报道恐怕都将被封杀。

接下来,时刻关注俄国局势发展的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外交官也开始向国内发回带有警示性的报告。

奥匈帝国驻基辅领事报告称,使馆工作人员目击到大批俄军军官进行集结,且有庞大的炮兵部队从基辅军事基地向西边行进,其目的地不明。

同一天晚些时候,使馆再次报告称有至少20列运载着大炮和哥萨克骑兵的火车离开敖德萨,且有更多列运载着大炮、装甲车、卡车、工兵、军用战马的火车已经从基辅出发,这些列车的目的地都是俄奥边境。

更晚些时候,奥匈帝国在俄国的间谍警告称,占地广阔的基辅军营此刻空空如也。而根据俄军公开报告宣称,俄军部队只不过在进行常规的各战区之间的调动。

德国的情报人员也发来了急促的预警。

从波兰的彻卡科瓦发来的一份加密报告显示,该地区的演习被中断,所有部队回到了城里集结;数以百计的大炮已经被装上了列车的车厢,并在开往维也纳方向的车站待命;而在几天前,几列满载工兵的列车已经离站。

从莫斯科发来的报告称,俄罗斯帝国规模庞大的空军已经开始向西进发,而骑兵团已经来到距叶卡特琳诺斯拉夫(即今日的第涅伯佩特罗斯克)南部约700公里的地方进行集结。

从黑海东岸的巴统传来消息称,高加索军区驻扎的大批部队已经在前往华沙的路上了。

驻圣彼得堡的德国大使馆向柏林发回文件集中报告了俄国各种作战部队准备迎战的信号,包括征用民间车辆、一整支从基辅向西挺进的俄国炮兵部队、被莫斯科电报局阻截的德国加密电报、结束演习的军队、开赴卢布利林和科韦利的步兵和骑兵、成群的马匹、大批护送军用机车,以及部队准备应战的其他准备信号。

7月27日傍晚,法国驻圣彼得堡大使巴列奥略来到圣彼得堡的华沙车站,他正在为马上启程前往巴黎担任大使的伊兹沃利斯基送行。

可怜的伊兹沃利斯基终于熬过了国内舆论抨击的风口浪尖,靠着先前积攒的人脉再次返回了圣彼得堡外交部的圈子里,还拿到了一份不错的职务——俄国驻巴黎大使。

不过还没有等两位外交官寒暄几句,二人就被周围接连不断的骚动所震惊了——站台上传来巨大嘈杂的声音,中尉粗暴的叫喊中成群结队的士兵涌入月台,然后按照次序挤入一列列火车的军用车厢中。

这看起来就像是一场货真价实的战争总动员。

首节 上一节 148/2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