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数远比哈迪和他的支持者们多的人群高唱国歌与《不列颠万岁》,哈迪和支持者们的声音被歌声淹没,集会在一片混乱中解散了。
交战国双方政府都高兴地发现,自己以前对左翼反战力量过于担忧了。
例如,担心社会主义者发起反战运动的法国当局本来估计将会有13%的预备役士兵不来报到,但最终只有1.5%的人没有出现。在法国和比利时,社会主义领袖们很快便加入了右翼号召的民族大团结政府。
法国内政部长通知地方警察,不要逮捕“B名册”上的任何人——也就是不要逮捕被政府认定为危险颠覆分子的秘密名单上的任何人。他的判断是正确的:他们当中有80%的人最终都进入了军队服役。
即便是在奥匈帝国,尽管动员令要通过十多种语言向各个原先不安分的民族群体一一下达,官方却惊奇地发现很少会有人拒绝征召。
马克思宣称的没有祖国的工人,在战争来临之际,选择了忠诚于国家,而非他们所属的阶级同胞。
他们和任何人一样,成了各自祖国大家庭的一员。他们的敌对行为本该用来颠覆万恶的资本主义世界,却在同样是无产阶级的大多数外国人身上找到了更好的目标。
工人阶级心甘情愿地走向战场,甚至急切地渴望如此,和中产阶级一样,和上层阶级一样,和全人类一样。
“走向战争的路很宽”,俄国的一则谚语说,“回家的路却很窄。”
第七十一章,在叶落前凯旋
离别的时刻已来临,
你不安地直视着我的眼睛。
我捕捉着故乡的气息,而远方雷雨正下起。
蓝色的气流如雾正流动,你脸上已经显露出心痛。
俄罗斯祖国正在召唤我们,
风儿从队伍的步伐中吹起。
再见了!父亲的土地。
请一定把我们铭记。
再见了!亲爱的目光。
我们绝不会临阵而退却。
——《向斯拉夫女人告别》
俄罗斯帝国的动员是第一个展开的,但动员广袤领土上的士兵是一件艰巨的工作。
作家塞尔盖·孔杜拉什金正与家人在黑海海滨度假,目睹了祖国大规模动员的场景。
“无所不能的国家机器记录下每一个人的名字和号码,不管你是身在高加索的遥远群山之中,还是住在阿玛瑙斯的冰川之下,都能找到。信使快马加鞭,把电报送到记在预备役花名册上的家门口。几百年来习以为常的正常生活看上去已经陷入停顿,悄无声息的断了开来,被纳入了战争的轨道。”
地方自治政府的公务员深入到俄国的每一处农村,挨家挨户敲门,把村民全都召集起来开会。村民们一头雾水,不知发生了什么,一个个你问我,我问你,谁也不知道答案。
村里的长者突然开口要大家安静下来,说道:“孩子们,出大事了!敌人打过来了!敌人已经开始进攻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俄罗斯,伟大的父亲沙皇
陛下需要我们的帮助,德国现在就是我们的敌人!”
人群中发出一阵轰响:“德国人!是德国人!”
村中长辈提高了嗓门,要大家再次安静下来:“是的,孩子们,为了节约时间,就不要搞什么名单了。谁要是觉得自己身体健康,能够为国出力的,就去县城里指挥官办公室那里报名。我给大家提个醒,最好带上两套内衣,其他东西那边都会给你,大家手脚利索点,赶快行动吧。”
人们四散开来,各自回家准备行李。
临到不得不走的时候,好多人都哭了。
库切尼哥的女儿才刚刚五岁,坐在爸爸怀里,头倚着爸爸,说道:“爸爸,你为什么要走?为什么要离开我们?你走了,谁来赚钱养活我们啊?”
女儿抱着库切尼哥亲了又亲,库切尼哥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孩子的问题他答不上来,只能哽咽说:“乖,爸爸很快就会回来的。”
在圣彼得堡,在尼古拉耶夫斯基、巴尔迪斯基和瓦尔沙夫斯基三大车站,成千上万人在铁轨旁的基督圣象前点燃蜡烛,送别即将前往军营报到的亲人。
一位执行宗教仪式的牧师用洪亮的声音大声宣布:“打败德国,伟大的圣战!摧毁一切腐败与邪恶!治愈俄罗斯人民身上的伤口!让新的一代生长。他们将是全新的一代,满怀着对主的敬意,对责任和友爱的忠诚。”
俄国数万公里的铁路网上,一列接一列长长的火车从民众眼前驶过,满载着一车又一车士兵,缓缓朝北驶去,只听见车厢与车厢之间减震器碰撞发出的咔咔声。
女人们大声喊着、哭着,送别自己的男人。有的人因为悲伤,已经虚弱到站都站不起来,只能互相依偎着,靠在对方胸前,哭喊着:“天啊,他是我的男人,我的爱人啊!”
一位路人在为士兵们祈求上天保佑,还把一座圣像送给了炮兵连的指挥官。
弗拉迪米尔·波什科夫是一名陆军中尉,父母都住在莫斯科。波什科夫连跑一趟圣彼得堡中央电信局的时间也抽不出来,那里是他唯一能够打个电话的地方,告诉父母自己已经出发上了前线。
波什科夫后来写道,其实不管发生什么,父母也不会有多么难舍难分。他们的态度很明确,既然儿子选择了当兵这条路,那么打仗就是合同上写好了的事情。
“他们只会希望我平安,简单说一句:‘上帝保佑’”。
全俄各地的火车一列接一列开出车站,向西方驶去。
即将奔赴前线的士兵们朝窗外望去,只见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中士,头发已是斑白,正挺直腰杆站在那里举手敬礼,脸上淌满了泪水。
德国驻圣彼得堡的大使馆遭到群情激愤的民众洗劫,一个可怜的看门人被人杀害。
有个俄国市民向英国通信记者亚瑟·兰塞姆翻译了一句话——原本是古罗马人用来宣判迦太基终将灭亡的誓言——“德国必将毁灭”。
两天之后,将近25万人在莫斯科集会,高唱爱国主义歌曲。
即便是在各省的中小城镇人们仍然涌上街头。有人高举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画像,上面装饰着俄罗斯的三色国旗。
人们在高喊“沙皇万岁!人民万岁!”
1914年8月4日,星期二。
夏日夜晚,远方隐约飘来音乐声。艾芙莉德与她的弟弟爬上隔在车站大楼与广场之间的铁栏杆。
音乐声愈来愈近。她看见一列货运列车停在3号站台旁等待着。她看见火车头冒着白烟。她看见车厢的门开着,从门口可以窥见车上那些仍然穿着便服的预备役军人,正要搭车去参加动员会。
那些人上身探出车窗外,笑着挥手。同时,音乐的声音也愈来愈大,回荡在夏夜的空气中。她的弟弟大喊:“他们来了!第一四九步兵团来了!”
所有人等待的就是这个:第一四九步兵团,这座城镇自己的部队。他们正要前往西部战线。
“西部战线”——这是个刚出现的新词,艾芙莉德还是今天才第一次听到。
这场战争的对手是俄国人,对不对?大家都知道。德军的动员令是为了响应俄军的动员令,而且大家都知道俄国人很快就会发动攻击。
这个来自东方的威胁在波美拉尼亚居民的心头上萦绕不去,而施奈德米尔的居民也不例外。俄国边境距离这里不到一百五十公里,而且从柏林通往柯尼斯堡的铁路干线也穿越这座城镇,所以恐怕这里会自然而然成为东方那个强大敌人的攻击目标。
她听说俄国飞机轰炸了柯尼斯堡,俄国特务在柏林试图刺杀皇储,有个俄国间谍企图炸毁城镇边郊的工厂,一名俄国特务企图以霍乱病菌污染公共水源,还有一个俄国特务企图炸毁维斯瓦河上的桥梁。
这些传言全都是子虚乌有,但这却是后来才知道的事情。就目前而言,大家
似乎什么都愿意相信,而且愈是难以置信的谣言愈吸引人。
施奈德米尔的居民和大多数的德国民众一样,都认为这是一场防御性的战争,一场俄国人强加在他们身上的战争。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把仗打完。
艾芙莉德听到弟弟的喊叫之后,接着就亲眼见到了一排接着一排的士兵健步走来,他们身穿灰色制服,脚上穿着未鞣皮的浅色短靴,背上扛着大背包,头戴包覆着灰色布料的尖顶盔。
一支军乐队在前方带头。当他们走近车站前那一大群民众时,乐队随即演奏起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曲调。士兵齐声高唱,一到副歌部分,围观的群众更是立刻跟着唱了起来。洪亮的歌声如同雷声一般,在这个八月的夜里响彻云霄:
亲爱的祖国,请您放心,
亲爱的祖国,请您放心,
我们坚定不移,守望莱茵!
我们坚定不移,守望莱茵!
空气中回荡着鼓声、踏步声、歌声与欢呼声。
乐声嘹亮,人们在头顶上方挥舞的无数帽子与手帕连成了一片海洋,载运着预备役军人的那列火车响起哨声,缓缓开动了,围观众人欢呼着,呐喊着,挥动着他们的手。
她看着士兵列队走过,她身旁的一个小男孩透过栏杆伸出手,以恳求般的声音说着:“士兵哥哥,士兵哥哥,再见!”
一名身穿灰色制服的士兵伸手和他相握:“再会,小弟弟!”
所有人都开怀笑了起来。
乐队奏起《德意志高于一切》的旋律,群众中有些人跟着唱了起来。一列装点着花朵的长列车冒着烟驶入1号站台。随着一声号角响起,士兵立刻陆续上车,咒骂声、笑语声与命令声此起彼落。
火车颤动了一下,开始前进,先是缓缓移动,接着速度愈来愈快。
欢呼声震耳欲聋,士兵的脸都挤在敞开的车门口,花朵飞过空中,广场上的许多人突然哭了起来。
“后会有期!我们很快就会回家的!”
“别害怕!我们很快就会回来!”
“我们会回来和妈妈一起过圣诞节的!”
“好,好,好——要平安回来!”
(本卷终)
卷末语
至此,和平的年代结束,战争的岁月开始。
在写这一卷之前,我最初的想法是把这一卷分成两卷写,一卷写白银时代可能是1904-1907或者1911年,然后再用一卷写1911-1914年危机四伏的年代。
不过到现在这一卷结束,本书已经七十几万字了,居然一次战争都没有多花几笔刻画,基本就是一笔带过或者穿越者掌控的俄国根本没参与,在我看过的历史网文中也很少见(笑)
不打仗的理由前文已经陆陆续续提及多次,不多赘述,但是对读者来说,给我反馈的意见就是太慢热了,要看打仗要看其他内容。
考虑到这点,所以我把两卷内容全都压缩起来合并到这卷《白银时代》中。
“白银时代”这个名词是用来描述俄国文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这段时间,在我看来用于概述这个时代也不为过。
这卷的最后,我花了大概十几张来描述1914年7月的危机,其实这也是我压缩之后的产物。国外研究这一个月的历史就可以写几百页的一本大部头实体书,所以要把每个点掰扯清楚我甚至可以花十几万二十几万字把每一天,每个决策者不同的考虑、想法及其历史缘由全扯出来细谈。但这样太枯燥了,我也不是为了研究7月危机专门写这本书,我就挑了一些关键点、有趣点来写。
所以有些时间和事件我明写了,比如7月初德国的“空头支票”,7月24日奥匈帝国的最后通牒,7月28日的宣战,7月29日的俄国动员,8月1日的德国动员。
还有一些事件我就不细说了,比如法国、英国的参战,比如德国对俄国的宣战,协约国同盟国各自互相的宣战。
因为当时所有人都认为,动员时间最早最快,开战机会就最大,所以一动员,所有国家都像触发了自动装置一样接连动员,接下来宣战就是时间问题了。
我先前看历史文,好像还没看到仔细把7月危机写得足够详细的,好像萨拉热窝事件一爆发,接下来一行字就是谁谁谁和谁谁谁宣战,然后主人公站队或者中立卖军火物资等等。我当时看的时候还以为6月28日斐迪南大公一死,欧洲就开打了。
结果我后来了解之后才明白,背后的逻辑往往没有历史教科书上写得那么简单明了。
在本书中,尽管我写了很多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但究竟世界大战是因为尼古拉自己的野心?普恩加莱的狂热对德复仇思想?奥匈帝国的短视贪婪?还是德国对奥匈帝国的纵容?又或者是那个年代所有人的民族主义帝国主义情怀?还是列宁所说的帝国主
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势,世界大战必然爆发?
我想原因有很多,但是最后,决定世界大战爆发的,仍然是那一小撮坐在权力宝座上的人决定的。比如沙皇,比如德皇,比如法国总统,比如奥皇。假如尼古拉不签字,威廉二世不签字,弗朗茨一世不签字,普恩加莱不支持俄国,英国明确表示中立,那么大战再怎么具备必然爆发的条件,仍旧不会爆发。
虽然民众不会对战争表达强烈的反抗,但是民众也不会支持战争,在剧情中出现人民欢呼的场景,恰恰是那一小撮人已经决定开战后人民支持的景象。而且虽然支持,但民众也会因为离别哭泣,只不过他们对战争的预估严重不足。
那么接下来再说一下下一卷以及战争剧情的一些安排。
我准备用四卷,可能30-40万字写世界大战的四年。因为一战东线战场的资料太少,所以我采用的参考书是英文资料,国内有军事爱好者翻译过一部分,所以可能我会有一点雷同的地方,这个见谅。
另外,这本书还是我第一次写历史文,军事打仗也是第一次写,所以很多军事武器、军队将领,许多军事上的东西我也就初学者,地图、军队番号、战场描写出现偏差或者上下文不符也是有可能的。
以及关于俄国军队的设定,因为前文中已经对俄国军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了,所以历史上的那些俄军将领,大概有一部分会换成我架空的新面孔,属于我自己创造的人物。
假如有懂一战武器、军队编制之类的书友可以进群跟我提意见,我反正现在也是一边读资料一边写。
第六卷:帝国角力1914
第一章,A计划出炉
8月5日,在圣彼得堡,法国大使巴列奥略驱车在路上遇到一团哥萨克骑兵开往前线。
统领部队的军官看到大使车上的法国国旗,便勒马侧身与大使拥抱并恳请大使检阅他的部队。
在巴列奥略从汽车上庄重地检阅他的部队时,这位军官在发号施令之间,还慷慨陈词,振臂高呼:“我们要消灭那些卑鄙的普鲁士人!……普鲁士必亡,德国必亡!……把德皇威廉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去!”
检阅结束后,军官跃马在队伍后面疾驰而去,挥动着马刀,呐喊着战斗口号:“把德皇威廉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去!”
俄国的动员加速了战争爆发的进度。对于许多俄军将领来说,他们非常感激法国的信守协约,并很想通过支持法国的计划来表示他们对三国协约的同样忠贞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