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
原先在军队中,因为沙皇和大公都叫做尼古拉,因此不少人把沙皇叫做“矮小的尼古拉”,大公则是“高大的尼古拉”——因为沙皇身高1.7m而大公身高1.9m以上。所以在军事演习场上,大公身边的沙皇看起来非常矮小纤瘦,气场气势也没有多少引人注目的。
“到时候我会过问军事细节的,那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但是现在,到了战争爆发的时候,大公反倒在剧变之中显得迷茫而不知所措,那么沙皇就成为了最终看起来镇定自若、发号施令的铁腕人物。
“原本的巨人现在成了侏儒,原本的……。”一些高级将领们窃窃私语。
8月6日,沙皇来到国家计委在圣彼得堡设置的中央计委大楼视察,现在这里是军队、政府、社团组织、私人企业多方洽谈军需、后勤供应的平台。
“无论是在大型工业城市还是在中小型的省县村镇,不管是波罗的海海滨还是西伯利亚或者远东的僻远地方,中央计委都确保了有足够多富有爱国热情的代表们在各自所处地方为全俄罗斯的共同事业努力。”
军方的军需代表丹尼洛夫将军对沙皇介绍说,现在中央计委已经有226个下属的地方计委,全俄罗斯的企业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专业人士都参与其中。
“现在比起1909年的时候,我们已经多了45家生产炮弹、大炮及其零件的工厂;18家生产野战工具的工厂;31家生产军需服饰、皮革以及其他零散物资的工厂;15家化工厂;5家医疗用品、制药厂;4家食品加工厂;4家无线电、电话以及其他通信设备的工厂。”
假如做一份对比表格的话,那么从1909年至1914年的五年中,国家计委所作的努力是显著有效的:
俄国国内每个月的炮弹生产能力从1.5万枚提升到了20万枚;子弹生产能力从不超过每月0.5亿发提升到了1.5亿发;枪支月产量4万支提升到了15万支;大炮产量从每月100门提升到了每月300门。
俄国从无到有发展的化工业基本使俄国的军事生产摆脱了对德国进口的依赖,巴库的地方计委拥有生产苯的实验室,为烈性炸药提供原材料;喀山地方计委的化工厂大批量生产甲苯和亚硝酸;基辅的地方计委开设了新的制药、碘和氯的工厂;圣彼得堡的地方计委投资建设了俄国的第一座合成氨工厂,彼尔姆地方计委会建设后续的合成氨工厂。
俄国飞机制造业也实现了类似化工业那样从无到有的发展,每月3家发动机制造厂可以为航空工业提供200台发动机。
目前俄国有5家汽车工厂,每个月视订单为市场提供500-1000辆汽车、卡车。
以上这些或是国营工厂或是新开设的私人承包商都是截止至1914年6月时的和平时期产能,如今随着俄国开始动员并进入战争状态,军事工业的产能还将经历一段产能飙升的情况。
除了扩充俄国军事工业的潜在生产能力之外,地方计委还承担了设立补给站和资源库存的任务。
从基辅、圣彼得堡到莫斯科,各个大城市都预估了战时所需的生活物资标准,并且在过去几年中分批分阶段囤积了足够多的谷物和罐头食品,烟草、烈酒、服装以及各种耐储存的生活消费品也囤积了一批,以备运输能力紧张时及时供应城市市民的生活需求。
俄国的电器制造业为地方计委的储存计划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原本俄国的制冷机和冷库全都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的产品,现在俄国西门子公司已经转为国产品牌,因此在运输过程中极有可能腐坏的乳制品、新鲜肉类都得到了冷库和冷冻车厢的有效保存,减少了巨量的运输损耗。
不仅如此,靠近前线的地方自治政府陆续建设了供应军队使用的更多数量的补给仓库,比如卢布林、华沙、维尔纽斯、霍尔姆、科韦利、奥索维茨堡、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等等军队的集结点都设立了补给站点。
粮仓、军械库、野战工事建材仓库、工兵器材仓库、无线电基站、铁路钢轨仓库……几乎绝大部分的补给站都是在过去的五年时间中建立起来了的。
可以说,俄罗斯帝国为了这场规模空前的世界大战做到了远比其他参战国更加充分的准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俄国在战争伊始就居于完全优势。比如据俄军过去在东普鲁士布设的间谍所提供的信息,德军在东普鲁士地区的补给仓库和各种物资准备情况并不比俄国差多少。
换而言之,俄国所做备战工作,是从1909年的不及格状态提升到了1914年的良好乃至优秀的程度,但这些优势只不过让俄军在起跑线上挪到了和本就是优等生的德军处于类似位置罢了。
8月12日夜,俄国动员第14天,大部分俄军已
经通过铁路运输到了各自的集中地点,随即进入军队的编组和各个方面军的展开部署阶段。
从波罗的海沿岸到靠近罗马尼亚的俄国南部边界,东线战场哪怕是取一条直线,恐怕也有800-900km的绵延距离,三倍于西线300km的宽度。哪怕是俄军五百万人全都布设在战线上仍然显得地广人稀。
因此东线战场即使是在一战防御远大于进攻的条件下,也很难做到西线那种壕沟交错、铁丝网密布的泥泞堑壕战。所以在广袤的东欧大平原上,仍旧会是以运动战为主的战争。
“尽你所能。”
在圣彼得堡火车站的月台上,一大批总参谋部成员和俄军最高统帅尼古拉沙大公即将出发前往位于白俄罗斯巴拉诺维奇的前线总司令部。
沙皇再次握紧了尼古拉沙大公的手,他没有再多说什么,就跟沉默的大多数参谋及其家眷一样,只是严肃拘谨地互相拥抱、道别、祝福。
尼古拉看着消失在夜幕中的军列,心中直到此时才浮现出一种既轻松又紧张的心情。
无论如何,无情的命运女神已经高高举起名为历史的铁锤,而另一面是他20年来所有成果化作的铁砧。
现在,是他全部的一切承受这一重击的时候了。
第四章,东普鲁士战役开始
8月12日,俄国动员第14天,位于立陶宛维尔纽斯集结的北方方面军基本完成了进攻的战略部署和阵线展开。
负责进攻德国东普鲁士地区的北方方面军以科夫诺以西几十公里为中点,南北展开后方面军的正面宽度约100公里。司令官为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博克托夫斯基将军,此人在军队中属于年轻的70年代生人的“杰出一代”。
由于尼古拉对军队将领的大换血,这些在1904年时普遍三十多岁的年轻中下级军官给俄军带来一股新风气,出身商人家庭的博克托夫斯基就是在1904年后因为其优异的军事素养被不断提拔到如今方面军司令的职位。
在过去按出身和资历排位的俄军中是一件不可思议的的事情,但是如今的俄罗斯帝国陆军中,像博克托夫斯基这样年富力强博闻广记的高级将领不在少数。
在具体的战略部署中,由两个集团军构成了北方方面军的左右翼,第一集团军约16万人、600门大炮位于右翼在科诺夫以北,第二集团军约14万人、500门大炮位于左翼在科诺夫以南。
“将军阁下,总司令部来电。”
“……怎么又来了。”
博克托夫斯基正对着军用地图涂涂写写的时候,方面军司令部的一位作战参谋拿着一张电报交给了司令官。他甚至不用看就知道了总司令部发来的内容是什么——转述自俄国外交部的有关于盟国法军的敦促。
从8月5日开始,法军总参谋长霞飞就坚持每天一封信让法国外交部电训法国大使敦促俄国尽快开展对德国东普鲁士地区的进攻。
法国大使巴列奥略现在几乎成了萨佐诺夫每天都能见到的常客。
“法国军队不得不面对德国25个军的强大进攻。因此我请求俄国尽快采取攻势。如果你们不这样做的话,法国军队就有被压垮的风险,然后德国的全部兵力就将集中起来对付俄罗斯。”
“一旦动员完成,我国自然就会开始进攻,这是毫无疑问的。”
萨佐诺夫一开始还会郑重其事地对巴列奥略如此说道。
但从8月5日开始,霞飞不厌其烦地每天向法国外交部发送一封请求盟国尽快进攻的电报,于是法国外交部每天命令大使去敦促俄国政府,然后萨佐诺夫也被法国人催得烦了,他把法国大使的请求再转发给巴拉诺维奇的前线总司令部,尼古拉沙大公拿到外交部的转电后觉得的确应该及时帮助法国盟友,因此他也把请求转述给了北方方面军司令官博克托夫斯基。
最开始几天,霞飞只不过是一天发送一次请求。等到8月10日之后,霞飞干脆早上起来发一封,中午吃饭发一封,晚上吃饭发一封,睡觉之前再发一封。法国人的电信轰炸搞得北方方面军负责接送电报的参谋电报部也是天怒人怨。
“现在部署情况如何了?”
“基本完成了,但是后备部队和更多的补给还需要大约5-6天才能完全抵达。”
某位司令部参谋回答说。
因为1913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得到的经验,俄军的动员计划中需要追加更多的弹药补给,这又反过来增加了俄军需要运输物资的时间和动员进度。所以尽管过去几年俄军的军用铁路一直在增加,但仍旧赶不上军队对运输补给的需求量。
北方方面军要以单独的一个方面军进攻德国的东普鲁士筑垒地段,因此是实力较强的方面军,足足配置了两个集团军共38万人1400门大炮。
博
克托夫斯基听到还需要五六天的时间,有些不满意地用手指敲着桌子。
“我看总司令部还是太保守了,法军说他们要在8月14日开始进攻,那么我们也应该在8月14日同时开始进攻,保证法俄两军的协同性。”
他低头拿着尺规工具在地图上比划了几下后,念念有词。
“那么通知第一、二集团军,我军将在8月14日开始进攻,后续部队和补给队将在前卫部队接触到德军防线的时候正好与主力汇合。”
所谓进攻,并非是说俄军部队一股脑以一条线齐整划一的模式全都冲入东普鲁士地区开始进攻。如果说北方方面军的正面展开宽度是100公里,那么这股庞大的军队集合体的占地纵深也达到了几十公里的水平。假如是行军情况的话,甚至队伍会拉得更长。
所以说当北方方面军的前哨部队进入东普鲁士甚至与德军守备部队开始交火后,北方方面军的主力说不定还没有跨过国境线。
博克托夫斯基算了一下行军速度后认为,后方还没有赶到的动员部队完全可以与进入战斗状态后慢下来的方面军主力汇合并一同参与作战。
因此北方方面军开拔时,人数大约是30万人,1100门大炮。这30万人基本由训练有素的一线师和二线甲种师组成,还有后续赶来的8万人则是二线乙种乃至三线师,因此博克托夫斯基认为就战斗力来说,现在开始进攻与多了8万人,效果大概不会差更多。
更大的一个考虑因素来自先前北方方面军的侦察部队不间断入境德国进行的刺探活动。
早在8月3日,北方方面军第二集团军的某个骑兵师就主动越过边境向东普鲁士内陆挺进了一小段距离。根据俄军骑兵的报告说,德国人已经放弃了边境地带,并且在他们撤退的时候放火焚烧了一些边境上的村庄。
俄军骑兵发现,每每当他们移动至一处新的地点时,附近一定会出现滚滚燃烧的黑色烟雾,这似乎是德军布置的某种预警系统。一些眼尖的骑兵发现,常常会出现骑着自行车的人在远处与他们若隐若现,还有一些骑兵抓到了这些自行车预警兵,无一例外是12至14岁的小男孩。
8月7日,随着俄军大批侦察飞机通过铁路运抵前线,北方方面军所属的200余架飞机便时不时飞往东普鲁士地区进行战略侦察。
尽管侦察飞机上搭载的早期照相设备只能提供模糊不清的图片,或者干脆是依靠飞机上军官凭借光学仪器乃至肉眼的口述情报,但源源不断多批次的飞机侦察仍然给北方方面军司令部带来了足够乐观的情报:德军的确执行了他们主力西进的作战计划,留守东普鲁士的德军数量远不如北方方面军。
8月13日,在科夫诺的方面军司令部中博克托夫斯基对前来开会的第一、二集团军将领以及各部参谋开了次战前会议。
“按照总司令部的安排,我部应该牵制与吸引德军,让德军无法全身心投入其在西线的进攻。那么既然法军如今催促如此急切,我先前已经决定在明日一早便开拔部队。”
参会的将领参谋们鲜少有年纪超过60岁的,这无疑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因此他们一听到要打仗的消息无不热血上涌、摩拳擦掌。
“根据飞机的侦擦情报,守备东普鲁士的德军规模远少于我部,可能不超过20万人。而且德军已经放弃在边境设防,往内陆退却。因此我认为边境不会遭遇德军的阻击。另外,按照总司令部给出的18-20天完成动员的计划,14日开始进攻也就比计划日期提前1天,我部都是维尔纽斯和华沙军区的部队,运输速度较快,准备也基本完成,所以提前执行没有多少影响。”
博克托夫斯基能被选为北方方面军司令官,也与其行事稳健审慎有关。因此这样一位比较保守的将领都认为完全可以开始进攻,也说明了就形势而言,俄军确实具有很大优势。
“总之,30万打20万,优势在我。”
8月14日,仿佛是一头沉睡的巨兽被惊醒一般,北方方面军携带着不可阻挡的气势向柯尼斯堡方面开始了进军。
第五章,施塔鲁珀南之战,其上
北方方面军行将进攻的德国东普鲁士地区是一块易守难攻的领土,其特点是森林、湖泊众多,与穿行其中的河流、沼泽构成了支离破碎的地形障碍。
但是现在毕竟已经是20世纪初,天然的地理因素在经过有效的准备,比如说工兵器材、建材的准备后,这些障碍是可以克服的。
按照博克托夫斯基的作战计划,北方方面军的第一集团军将沿着边境公路和铁路线以北展开,第二集团军将在边境道路以南展开,两个集团军的结合部就在公路上。
第一集团军展开后从北至南分别是第4、5、7、6军,被复杂的地形分成
了两个部分。
第7、6军与第二集团军的右翼第3军结合,这3个军将直接沿着边境公路抵达路线上的第一个德国城镇施塔鲁珀南。
第4、5军往北迂回,负责屏卫集团军及方面军的右翼,直接抵达因斯特堡的西北方向。
第一集团军司令是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波林将军,同样年轻的70年代将领之一,对法国在边境战役中主动进取的精神非常欣赏,为即将到来的东普鲁士战役感到兴奋不已。
第二集团军展开后从北至南分别是第3、1、2军,施塔鲁珀南南部的地形更加复杂。
施塔鲁珀南以南是一片由沼泽、灌木丛和小树林构成的名为罗明滕森林的阻碍,罗明滕森林的南部还有一系列面积更小的树林作为延申。
因此森林地貌把第二集团军连续的正面战线大致分割成了三个部分:最北的第3军与第一集团军左翼末端组成结合部;
第1军从罗明滕森林南边绕行,迂回后贴着森林的边缘再次朝北和第3军汇合,汇合的地点是施塔鲁珀南背后的下一个德国城镇贡宾嫩;
第2军是第二集团军的左翼,也是北方方面军的左翼末端,该军将从更南向北进入罗明滕森林与马祖里湖区之间,但并不前往贡宾嫩与第1、3军汇合,而是布设防线,负责戒备马祖里湖地区有可能出现的德军骚扰,保护第二集团军与方面军的左翼。
第二集团军司令是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叶尔盖尼齐,北方方面军中年长的50年代将军,精力和学习能力已经远不如70后。
叶尔盖尼齐是军队中很稀少的亲德派——这一立场往往和世袭贵族、贵族保守派的身份挂钩,事实也的确如此,因此身为贵族军官的他在1904年后显得有些过分拘谨。但既然没有在1904年的风波中被辞退,那就说明此人至少技能扎实、经验丰富。
在博克托夫斯基召开的战前会议上,叶尔盖尼齐就曾对提前开拔军队提出了反对意见,但方面军中大部分将领与参谋都不认为这点有多少影响后,他便识趣地闭嘴了。
8月15日,经过1天的行军后,北方方面军第一集团军的前哨部队已经陆续越过边界线踏入了陌生的德国东普鲁士的土地上。
但是大约在8月15日的下午,第二集团军第18师作为先遣部队在施塔鲁珀南郊外警惕地停下了脚步,因为在低空盘旋的俄军侦察飞机很快就丢下来了一个信筒,里面装着飞行员记录下来的侦察情报——德军的一支部队正在快速靠近!
重新回到战役开始前,根据施里芬计划的预想,德国将会耗费6周时间击败法国然后挥师东进击败俄国,因此德军在东部边境上只布设了第八集团军这一个较弱集团军来作为卫戍力量。
第八集团军由4个军组成,总人数约合19-20万人,有1050门大炮。集团军指挥官是马克西米利安·冯·普利特维茨将军,一位大腹便便、意志力薄弱的宠臣一类角色的关系户。
据一位和他同事的军官说,此人唯一懂得的就是在餐桌上如何以滑稽可笑的故事和淫秽的闲话来博得德皇好感。现年六十六岁,没有动脑筋或搞军事的兴趣,是能不动就不动的人。
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认为他力不胜任,多年来一直力图撤掉他第八集团军司令的职务,但都无功而返。因为普里特维茨的一些人事关系使小毛奇的种种努力水泼不进,针插不入。
第八集团军参谋长是冯·瓦德西伯爵,此人因为患病和手术后遗症而行动能力低下,因此实际上的作战指挥权落到了副参谋长马克斯·霍夫曼的手中。
按照霍夫曼的作战计划,俄军的进军时间可能在8月17-19日之间,在此之前第八集团军需要做的就是将与俄国接壤的边境进行坚壁清野的工作。
霍夫曼认为,俄军越深入东普鲁士地区,其进攻的冲击力就会因为补给受限而就越小,德军就越有可能依靠布设在东普鲁士众多的筑垒进行有效的抵抗乃至击退俄军的进攻。
因此霍夫曼把第八集团军的第1、17军都布置在因斯特堡,这是公路和铁路线通往柯尼斯堡的必经之路,还有安格拉普河穿过,是易守难攻的地点。
等到俄军穿过被德军坚壁清野的边境,终于抵达贡宾嫩的时候,第1、17军就会试图在此地与远道而来的俄军进行一次战斗,迫使俄军消耗更多补给,如此俄军便无法径直进攻因斯特堡,为西线德军的胜利争取时间。
除此之外,第20军将作为预备队,机动防御其他方向上俄军有可能进行的入侵。假如已经确认俄军没有其他入侵部队,那么还可以通过东普鲁士内陆的铁路网进行机动,快速支援第1、17军在因斯特堡的防线。
在柯尼斯堡还预留了后备第1军,该军是由
至少30岁的预备役军人组成,因此战斗力较差。
在情况最危急的时候,第八集团军还可以征召东普鲁士当地的平民或者20年前受过训练的45岁以上男性组成国土民兵誓死保卫家园。
然而正如德军一直以来的传统,霍夫曼的计划并不具有强制性的命令,因此各个军长、将领完全有自主独立判断的权力。
第八集团军第1军军长赫尔曼·冯·弗朗索瓦就对霍夫曼以逸待劳的作战计划嗤之以鼻。他是老毛奇的狂热信徒,认为自己必须主动进取,必须发挥德军大胆突进、快速穿插的精神,以积极主动的进攻战术来击退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