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沙俄当皇帝 第157节

于是在8月21日一早,小毛奇的电报传来,集团军指挥官普特里维茨和参谋长瓦德西被双双解职。

接替他们的人选是退休的老将保罗·冯·兴登堡和列日要塞攻坚战的功臣埃里希·鲁登道夫。

第十三章,没有坦能堡的双星

8月21日,马肯森站在一处无名高地上看着各个纵队开始有序地向西撤退。

马肯森以眼力或者望远镜所能看见的地方都没有俄罗斯人的身影,或许是俄军没有追击过来,这对马肯森是一件好事。

“这是一次挫折,但我们并没有被击败,也没有在追击战中遭受更多的严重损失。”

马肯森对身边的参谋军官们打气说。

“根据弗朗索瓦将军发来的情报,俄军的左翼向后退却说明他们也遭遇了一次不小的打击,或许这是他们没有追来的原因。”

身边的军官们揣测俄军的用意。

“不过普特里维茨的命令实在是太过分了!”

其余的将领都在对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命令议论纷纷:第八集团军司令普特里维茨下令将所有牛羊谷物统统带走,或是装船或是装上火车,全都运到维斯瓦河西岸,也就是俄国人打不到的地方去。

听到这种匪夷所思的命令后,东普鲁士的居民在一片恐慌的气氛中开始赶紧收拾,匆忙西逃。所有向西逃离的道路上全是农民裹挟的牲畜、粮食,与东向开拔的增援部队和补给物资迎头相遇,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

一连数日,恐慌情绪在德军阵线后方的民众之间蔓延。眼看俄军威胁近在眼前,将近一百万东普鲁士人打算背井离乡,逃离家园,这几乎占到整个东普鲁士人口的四分之一。

逃难民众的大车上堆满了家当,车轱辘咯吱咯吱地响着,往车站方向驶

去,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新来的人们还带来了不少骇人听闻的流言蜚语,说什么德国军队已经全军覆没,敌人到处强奸,逢人就杀,割脑袋当球踢。

一个农夫的妻子煞有其事、绘声绘色地告诉人们,自己逃出来的那个地方“俄国人连石头都翻了个底朝天”、“哥萨克到处放火……他们就连一些衣服和一丁点儿钱都要搜刮一空”。

德军战前针对俄国入侵制定了不少计划,其中一条是在诺加特河上筑坝封堵。只要洪水漫出河道,就能阻挡俄军继续前进的道路,代价则是大片农田和不少村庄将就此被洪水淹没。

得到普里特维茨命令的参谋官们左右为难,不知是否应该筑坝堵河。假如洪水发生的话,这样做势必会引发新的一轮难民潮。

好在德国最高统帅部及时下达了撤职的命令,普特里维茨胡作非为带来的混乱没有给东普鲁士带来更大更深远的混乱。

小毛奇找到的解决方案列是列日要塞攻坚战的功臣埃里希·鲁登道夫。

1865年出生的鲁登道夫出身平民家庭,之所以能够在贵族主导的军队当中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靠的完全是出色的个人能力。

战争爆发时他作为德国第2军副参谋长,对比利时的列日要塞周围防御工事布局有长时间的了解,在8月5日第14旅指挥官对要塞的一次徒劳袭击丧生后,鲁登道夫接管了指挥权,并用接下来11天完成了对要塞周边堡垒的一个个攻克,于8月16日占领了列日要塞主体。

此举令其名声大噪,也让小毛奇注意到了此人或许可以派往东线力挽狂澜。

8月21日,鲁登道夫在对比利时那慕尔的另一次围攻中接到了来自小毛奇亲自发来的调令。

“你被指派了一项新的艰巨的任务,它比之前的列日要塞更为困难。但你一定要明白,我对你有如此巨大的信心。也许你仍能在东线拯救那里的战局。请你一定不要为这次调动而生气,因为这是一次决定国家命运的任命。看在上帝的份上,下定决心吧!这是你又一次为祖国献身。同样的,皇帝也十分信任你的能力,你也不用对已经发生的过去负任何责任,但是你的能力完全可以阻止最坏的情况发生。所以,接受这次任命吧!这是军人至高无上的荣誉,不要辜负我的信任!”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鲁登道夫只能接受小毛奇的调令,乘坐前往东线的列车。

但是光是鲁登道夫的资历并不能指挥一个集团军,这和鲁登道夫的出身有关,因此第八集团军需要一位真正的统帅,在他的领导下军队能沉着冷静的执行鲁登道夫所计划的作战方案,无惧于数量庞大的俄军。

此时,小毛奇想到了退休的老将——保罗·冯·兴登堡。

兴登堡时年66岁,平日里从不喜怒形于色,1866年在普鲁士军中担任步兵军官,对奥作战获胜,四年后又参加普法战争,打败了法国人。

自1911年从陆军退休,此后每天的生活就是抽抽烟、看看报,或者前往意大利旅游一番。当德国开始动员时,兴登堡对没有在第一时间被征召入队倍感失望。这个身材臃肿的老头愤愤不平地抱怨道:“我就像个老太太,坐在壁炉前无事可干!”

不过,8月21日下午,一封德国最高统帅部的电报被送到兴登堡在汉诺威的公寓,上面写着:“不知阁下能否立即服役?”

兴登堡的答复迅速明了:“随叫随到。”

翌日凌晨4点,一辆专列在汉诺威车站漆黑的站台上停留片刻,把兴登堡接上了车,他的那位参谋长鲁登道夫早已坐在车上。兴登堡刚一上车,火车就朝着东普鲁士疾驰而去。

大约在8月22日,临危授命的二人抵达马林堡,迎接他们的是普里特维茨手下那帮泄了气的参谋们。欢迎会开得虽然还算体面,却让人感觉压抑冷漠。

马克斯·霍夫曼对初来乍到的两位新人产生怀疑,他对二人底细一无所知,但鲁登道夫很快表现出自己独断专行的军人气质。

“现在情况如何?”

鲁登道夫完全已经把自己视为了第八集团军的参谋长对在座的军官发问。

“情况不算很糟糕,俄军从8月20日后就停留在贡宾嫩一带,大概是补给问题。直到今天才重新有所活动。”

或许在这个时候,需要的就是一名以不可置疑的气场向众人命令的上级领导,霍夫曼当场打开副官携带的军用地图为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讲解一二。

由于德军的溃退,因斯特堡的防线能否防御俄军的进攻变得十分可疑,因此霍夫曼果断命令第八集团军整体向后撤退到安格拉普堡一带构筑第二道防线。

由于北方方面军没有采取原本历史上的钳形攻势,让两支二十多万人被地理分隔开的军团给德军利用内线机动优势各个击破的机

会,抱成一团的北方方面军让第八集团军的众多参谋们无计可施。

以目前第八集团军只有19万人的规模,想要对抗陆续增援至36万人的北方方面军,这显然已经没有多少战争艺术可以发挥的空间了。

“最高统帅部的援军什么时候到?”

“至少要9月份的头一个星期才能到位。”

德军众人似乎一时之间也没什么头绪,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八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恐怕将是一场没有办法躲避的硬碰硬的消耗战。

但是相比于东普鲁士看似艰难的战局,奥匈帝国总参谋长康拉德在加利西亚面对的战况,恐怕更加恶劣。

第十四章,风云荟聚加利西亚

当北方方面军在贡宾嫩取得一雪前耻的胜利之时,牵扯俄罗斯帝国多数军队的另一场更为重要的战役——加利西亚战役在稍晚些时候正式拉开了序幕。

奥匈帝国在20世纪初的欧洲列强中无论如何都属于垫底的存在,恐怕仅仅只比输给埃塞俄比亚的意大利王国要稍微好一些。

当世界大战裹挟着不可阻挡的势头向欧洲各大国滚滚而来的时候,任何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首当其冲的便是挑起战争的奥匈帝国。可这个国家充满了层出不穷的腐败丑闻、间谍案件,军队因为长期军费低迷而问题频发,还有多元民族之间不稳定的关系和矛盾,就连奥地利人自己都对这个老大帝国到底能否延续到下一代人感到异常悲观。

1914年8月6日,奥匈帝国对俄罗斯帝国宣战,这一短视而盲目的行为敲响了哈布斯堡王朝的丧钟。

尽管奥匈帝国一直对巴尔干半岛的扩张日思夜想,但其总参谋部对俄国有可能到来的干涉几乎没有任何的预案。在整个20世纪初的14年时间里,维也纳的高级将领们保持着一种尸位素餐、碌碌无为的心态,他们毫不关心俄罗斯帝国在最近二十年中得到了如何程度的高速发展,更没有试图了解俄罗斯帝国陆军取得的巨大进步,总参谋部的心思全都放在了关注意大利和塞尔维亚的军事力量上。

这一不知出于何种心态导致的刻意忽视,总参谋长康拉德仍然借用了大概十多年前德国总参谋部的判断,即俄国庞大的领土将拖慢俄军动员和集结的速度。

因此康拉德基于这一早已过时的判断认定,奥匈帝国陆军可以通过快速动员和集结带来的短期兵力优势,主动进攻动员迟缓、集结效率低下的俄国陆军。

另一方面,在1909年波斯尼亚危机的时候,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还对康拉德做出一番书面承诺说:“我会毫不犹豫地发起进攻来配合奥军在加利西亚地区的攻势,阁下可以信赖我方经过深思熟虑的保障。”

小毛奇所谓的“进攻”,有可能指的是德国第八集团军从东普鲁士发起的某种程度上的主攻,小毛奇还保证说只要法国在六周之内被德国击败,强大的德军就会通过铁路网快速运输到东线来帮助奥匈帝国展开对俄国的攻势。

实际上,当时间来到1914年5月德奥两军参谋长再次进行的高层军事交流时,小毛奇已经变得有些沮丧和悲观,他认为俄军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所以奥军最好不要在加利西亚地区发起主动进攻,而是依靠喀尔巴阡山脉进行防御,等到德军把进攻矛头转向俄国的时候,配合德军一起发动进攻。

但是康拉德似乎并没有听懂小毛奇的意思,又或者心高气傲的他认为俄军不足为惧,总之他同样是一名对进攻精神具有狂热崇拜的信徒,这在1914年的欧洲各国陆军中非常普遍。

于是康拉德设计了一个雄心勃勃的作战计划,他认为俄罗斯帝国的波兰领土像一块巨大的舌头深入德奥两国的边境,是一个天然的巨大突出部。因此康拉德想要让德奥两国同时发动一场规模空前的钳形攻势,把集中在波兰地区的俄罗斯军队全部包围并歼灭之。

这个计划从纸面上来看很好很完美,但德国一意孤行要执行西进的施里芬计划,奥匈帝国的陆军实际上也缺乏如此强大的进攻能力。

但康拉德并没有意识到奥匈帝国陆军反而是弱小的一方。在1914年,他最终制定了一份奥军单独进攻俄国的“R+B计划”。这份作战方案是主攻俄国的“R方案”和主攻塞尔维亚和黑山的“B方案”的结合版本。

基于这份“R+B计划”,康拉德把奥匈帝国的48个师分成三组:A梯队、B梯队和布置在AB之间中点的机动预备梯队。

A梯队将被送去加西利亚地区对付俄国人,兵力为9个军,组成第1、3、4集团军。

其次是B梯队,只有4个军,组成第5和第6集团军布置在塞尔维亚边境上对付这些讨厌的南斯拉夫人。

上述这两组,不管采用哪套作战方案,都不会发生变化。

唯一要变动的是作为机动预备梯队的4个军,即第2集团军,充当“救火队”之用。

这份作战计划抛开康拉德钟情的主动进攻不谈,光是作为一份军事部署来看不算什么糟糕的作品,但康拉德的计划构建在一个极其糟糕的基础之上:奥匈帝国的军事动员计划近乎于一份无视现实的一厢情愿的时间表。

在和平年代,奥匈帝国的铁路都由私人运营商来负责经营,理论上管理铁路规划的铁路局是个僵化的官僚机构,平日里两者之间的沟通近乎于零。

康拉德自始至终都没有从铁路公司的技术专家那里了解过什么现实中存在的情况或者问题,仅仅是提出一个军队自认为合理的数字然后要求铁路局去完成,铁路局再把这些没有任何专业知识和经验的要求转述给铁路公司。

当私人运营商抗拒或者没有完成时,铁路局也不会把铁路系统无法完成军事计划的问题反馈给军队,因为高高在上的军方认为有命令就必须完成,所以铁路局干脆把这些事情拖到谁都忘记了为止。

结果当战争动员开启后,铁路局为了应付军方的高要求,只能强行命令所有运载军队的动员列车在情况糟糕的铁路上用缺乏维护的机车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运行,导致事故频发反而更大程度上拖慢了铁路运输的效率。

军方要求建设的通往前线的双向铁路可能十多年前就已经提上日程,但因为私人铁路公司认为这些线路没有任何利润导致如今这些军方一厢情愿认为存在的铁路实际上只能体现在纸面上。

当慢速的民用铁路定期发送军用列车的时候,无法适应现实情况的时间表让奥匈帝国的铁路网络一直处于一种部分线路超负荷运转,部分线路却无车通过的奇怪半崩溃状态。

当8月5日上午,A梯队第三集团军从布拉迪斯拉发出发前往约630公里外的目的地的时候,这个军每天平均只能移动125公里,或者换算成时速的话是每小时11公里。

第一集团军从维也纳出发前往加利西亚前线的时间也是和平时期的4倍。

不仅奥匈帝国的铁路运输处于无人监管、无人负责、互相推诿的情况,奥匈帝国的陆军本身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A梯队3个集团军由西向东部署,最西部的部队是由维克多·丹克尔将军率领的第一集团军,由第1、5、10军组成;往东一点是莫里茨·冯·奥芬贝格指挥的第四集团军,由第2、6、9、17军组成;最西部的是鲁道夫·里特·冯·布鲁德曼来到的第三集团军,由第3、11、14军组成。

当奥芬贝格的第四集团军前往集结地点的时候,他走访了许多如今归于他指挥的部队,一些骑兵部队的配置让他感到惊讶:某个骠骑兵团的精神状态堪称完美,但他们似乎把一切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仪表之上,礼帽、军服和佩戴的勋章闪闪发光,就好像是在阅兵式一样。

当奥芬贝格建议他们不要搞得那么显眼的时候,骠骑兵团的官兵还表现得很不情愿。

在加利西亚地区,奥匈帝国将布置大量的骑兵用于侦察,但他们闪闪发光的军服未必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

至于飞机,理论上伦贝格有45架飞机可供军队侦察使用,但这只存在于账面上,可能是吃空饷也可能是根本就没配置,总之奥匈帝国一共有8架民用飞机可以投入到加利西亚战役之中。

第十五章,加利西亚战役开始

较之于奥匈帝国混乱的军事动员,俄罗斯帝国的军事动员计划展开地较为顺利。

在20世纪最开始的几年中,俄国的作战方案都处于消极保守的状态,由于军费停滞不前,因此在面对德奥两国的边境一直采取防御的姿态。等到1904年和1909年的两次军队革新后,一方面是自身综合国力的增长,另一方面是来自法国的倾力协助。

因此俄军在1914年已经具有了实现“A计划”的可靠铁路网络、准确的军事动员系统和处理国防庞大繁杂事务的总司令部斯塔夫卡,包括靠近前线的最高统帅部和位于圣彼得堡的国防委员会、中央经济计划委员会。

为了让210万官兵及其各式装备、物资准时准点地从全俄罗斯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通过无数个铁路枢纽、站点汇集在各自相应的集结地点上,这需要100万俄国铁路工人、10万铁路系统职员和管理专家的共同努力。

“A计划”的特点便是将奥匈帝国设为了俄罗斯帝国当前的主要作战目标,因此仅有一个方面军布置在靠近德国的边境上进攻东普鲁士,另一个方面军布置在高加索地区防备奥斯曼帝国,余下5个方面军全都布置在对奥作战中。

由于俄国的波兰突出部,因此仅从地图上看,奥匈帝国的加利西亚地区就已经呈现出被俄国领土合围的地缘优势

。因此斯塔夫卡很快就认识到,在加利西亚的大平原上进行围歼作战远比湖泊、沼泽、树林密布的东普鲁士地区更适合数量庞大的俄军展开战略机动。

根据这一初衷,斯塔夫卡计划从卢布林至赫梅利尼茨基,至少650公里以上的弧形阵线上展开约120万人的4个方面军,另外布置一个方面军在华沙周围随时向南机动堵截奥军撤退的路线。

就总兵力而言,奥军的第1、3、4集团军共计85万人,约1700门大炮,可以忽略不计的8架民用飞机,没有任何的成建制的汽车或者装甲车部队可言;俄军有5个方面军参战,共计兵力约140万人,5000门大炮,1000架各式军用飞机,600余辆装甲汽车和5000辆或军用或征召的载重卡车与轻型汽车。

由西至东部署的四个方面军分别是:

部署在最西边的第四方面军,由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利奇耶斯基将军指挥。利奇耶斯基是军中的“70年代”将领,与北方方面军的博克托夫斯基属于类似的履历,都是在1904年后崛起的新生代。该方面军兵力约合34万人,包括21个师和1200门大炮。

紧接着第四方面军东面的是阿列克谢·费奥多罗维奇·德米特里耶夫将军指挥的第五方面军,德米特里耶夫同样是军中“70后”将领。第五方面军兵力约合26万人,包括16个师和900门大炮。

德米特里耶夫的东部侧翼与第三方面军有将近100公里的缺口,这是因为俄国军队人数远远无法在广阔的东欧大平原上全都部署周到的缘故。

尼古拉·弗拉基米洛维奇·鲁兹斯基率领的第三方面军兵力配置和第五方面军类似。鲁兹斯基本人是军中为数不多的年长将领,而且还是一位德裔血统的俄罗斯将领,因此他表现出的小心谨慎与北方方面军的叶尔盖尼齐类似。

最东侧布置的第六方面军由阿列克谢·阿列克谢耶维奇·布鲁西洛夫指挥,其方面军兵力配置情况与第四方面军类似,组成了“A计划”中强大的两翼力量。

布鲁西洛夫大概是如今俄罗斯帝国陆军中最年长的一批将领,能依旧履行职务也说明了其军事素养过硬,有严格的对人对己的要求。

除了4个已经布设在各自集结点准备投入作战的方面军以外,额外布置在华沙的第二方面军由弗拉基米尔·巴甫洛维奇·谢苗诺夫指挥,此人同样是一名年轻的“70年代”将领,因此就5位方面军司令的年龄分布而言,俄军的高级将领也普遍呈现出相比于其他任何欧洲大国都要年轻化的特点。

第二方面军是特别配置了大量汽车、卡车与装甲车部队的极其原始低效的摩托化方面军,兵力由18个师、800门大炮、3000辆汽车和300辆装甲车组成。

按照俄国军方在战前进行的简单计算和实验,假如要让一个方面军约30万人全员都可以使用摩托化装备进行机动作战的话,那么至少该方面军需要配置大约2万辆汽车并且进行机动的地段内有相对可靠的砂土路面,两者条件全都满足的情况下才有摩托化的前景。

总之,在条件有限的1914年,绝大部分俄军只能依靠铁路线和土路步行来完成军队移动。

“A计划”的具体实施在1914年8月的某次斯塔夫卡的统帅讨论中,不少细节部分已经被酌情放弃了。因为俄军具有重要价值的间谍雷德尔上校在1913年已经暴露了,1913年的奥匈帝国作战计划遭到泄密这件事已经是你知我知的事情了。

尽管奥匈帝国军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俄军最高统帅部还不至于认为奥匈帝国在知道自己计划已经被俄国知晓的情况下,还能安心让军队按照1913年泄密版本的计划行事。

因此最后尼古拉沙大公的决策是将“A计划”的作战大意与5个方面军的司令官告知后,给予他们相对宽松的指挥空间,在引诱奥军进入包围圈这一大前提不变的情况下,由各方面军指挥按照各自的战术任务进行实际上的灵活指挥。

与此同时在另一边,奥匈帝国总参谋长康拉德的确被1913年的间谍和腐败丑闻搞得下不来台,但他很快就制定了一份与1913年版本有所不同的1914年版“R+B计划”。

就作战计划的大体布置上来说大差不差,同样是由奥军发起主动攻击。毕竟在康拉德看来,俄军“落后”的运输系统不可能在奥军发动攻击的时候拥有比奥军85万人更多的人数。

首节 上一节 157/2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