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沙俄当皇帝 第205节

总之,鲁登道夫已经为他的防御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第四章,美国参战

1917年的头三个月欧洲各大战线上都没有发生什么激烈的战事,但是仍旧有数以百计的士兵阵亡。

就像是某种已经约定俗成的日行公事,用弹坑遍布的无人区、绵延的铁丝网相隔的敌我双方孜孜不倦地用炮击和狙击活动杀死了许多人。这样的流血不比战事激烈的时候少流多少血,可是因为发生得太过频繁,已经不再引起疲倦人们的注意了。

4月6日,巴黎附近的贡比涅森林中,法国的军事将领和政界人士聚集在总统普恩加莱的专属列车车厢中讨论迫在眉睫的进攻。按照尼韦勒将军一贯夸张和极富热情的说辞,这场进攻将会结束世界大战。

然而会议的目的不是完成进攻的最终部署工作,而是决定是否展开这次进攻。在反对者的名单中包括凡尔登战役时的老将阿尔弗雷·米歇勒,尼韦勒委任他指挥一个集团军去进攻舍曼代达姆,法语中可译为“贵妇小径”,是路易十五时代法国贵妇喜欢行走的一条山间小道。

从尼韦勒宣布的作战计划以来就不断有法国将领与他产生反对意见,但是尼韦勒一贯的做法是独裁的,他把那些反对他的人全都撇到一边。但即使如此,米歇勒将军从他上任伊始就不断劝说尼韦勒不要发动进攻,他向尼韦勒保证即使不在此时发动进攻也不会有人低估尼韦勒的价值和才能。

不进攻的理由还来自于另一个对协约国极为重大的利好消息——美国参战了。

时至1917年2月,当美国总统威尔逊征求他的幕僚意见时,几乎所有人都强烈支持美国参战。但威尔逊仍旧不同意,一方面是美国的反战力量还很强大,另一方面他竞选的承诺就是促使美国避免卷入这场“不义之战”。

在美国根深蒂固的“例外”观念中,美国是世界自由和民主的灯塔,是山巅之城,是全世界的榜样。这种无知又自信的态度支配了美国大众的情绪,也致使威尔逊决定用新的理由来促使美国加入战争,因为美国人是真的以为自己清新脱俗,不与欧洲“同流合污”。

无论是西奥多·罗斯福还是伍德罗·威尔逊都希望美国能够参与国际政治,从而维护促进美国的利益。但是在如何参与,以及美国以何种角色参与问题上,两人的看法则有着根本的不同。

老罗斯福的“萝卜大棒政策”是想要把美国视为一个与欧洲列强一样的国家,他试图使美国外交“正常化”,即欧洲化,像其他欧洲列强那样成为全球权力政治中的一员,通过维护全球战略均势来维护美国的安全,扮演帝国主义列强的角色,使美国成为一个像英国和德国那样的强大帝国。

但在威尔逊看来,美国要扮演一个与欧洲列强截然不同的角色,因为美国是与欧洲不同的独一无二的“例外”的国家。美国“例外”的思想使威尔逊极力把“旧世界”与“新世界”区别开来,试图用美国所代表的“新世界”的国际秩序来代替欧洲“旧世界”的规则。

因此威尔逊不断对美国民众灌输许多新的概念,比如说这场战争将会终结一切战争、这场战争是民主制度与独裁制度的战争、这场战争将会带来全世界民族的独立和自由,种种进步主义的论调把美国参战的目的包装起来,使美国选民认可。

2月之后的一段时间,威尔逊按住了躁动不安的白宫幕僚,德国也谨慎地避免击沉美国轮船来额外刺激美国的情绪。但是在民间,美国东海岸的港口被堵塞的轮船挤得水泄不通。船东害怕出海被德国潜艇击沉血本无归,于是通往港口的铁路也淤塞。

美国的农民、制造商、运输企业、工会、银行都在因为经济活动的混乱开始尖叫起来,新鲜的果蔬粮食逐渐腐烂,市场震荡下跌,工作岗位减少。美国东海岸的工商业利益集团躁动不安,敦促美国即刻参战,捍卫利益。反战人士的声势也居高不

下,还有成千上万人犹豫不决。

在此关键时刻,德国混乱的政府完成了助攻。德国的军队和政府一向政出多门互不统辖,即使在战争后,这种山头林立的情况也没有多少好转。德国外交部的活动不仅德皇不清楚,甚至德国宰相和德军最高统帅部也不太清楚。

德国外交部认为,美国参战是一件或早或晚的事情,而德国没有任何反制美国加入战争的手段。所以为了让美国感到有所威胁,于是威廉大街的外交官们决定找墨西哥来对付美国。

齐默尔曼原本想要通过潜艇传递信件,但潜艇的航班取消了,于是改换大西洋电缆的电报。英国情报机构几乎从大战一开始就在监听美国的跨洋电缆,因此很快就截获了齐默尔曼电报的内容。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把截获的电报假装是从轮船上收缴的,拷贝交给了美国驻伦敦大使,大使兴高采烈地把电报呈交给威尔逊。

美国总统对德国人的外交智商感到极度震惊:墨西哥什么国力,美国什么国力,德国想要用墨西哥牵制美国?啤酒喝醉了?国务卿兰幸建议说可以先由媒体爆料,让舆论发酵,好让美国政府进退自如。

当兰幸把齐默尔曼电报交给新闻界后,美国从太平洋到大西洋的各大报纸头条均是这个炸裂的新闻,整个美国都震动了。由于新闻太过震撼反而让人不敢相信,美国反战人士谴责这是英国编造的假消息,因为情节过于离谱,不像是德国外交大臣可以干出来的事情。

美国民众讨论了好几天,最后还是齐默尔曼本人站出来为协约国完成助攻。齐默尔曼是德国政府中少数喜欢和新闻媒体交流的大臣,面对记者的质询,他略带委屈地解释道:“只有美国参战的情况下,我国和墨西哥结盟情况才会发生。”

言下之意就是电报确有其事,至此美国政界、公众的态度已经统一:开战!

由于时差稍晚些时间,同样在4月6日,美国对德国宣战。

第五章,高卢末日,其序

言归正传,美国参战对法国来说是机会难度的宝贵喘息时间。

对于不少法国将领来说,美国大兵飘洋过海抵达法国尚且需要不少时间,这段过渡期可以让疲惫不堪、军心低迷的法军休息。俄国在东线将会发动对保加利亚和奥斯曼帝国的全新攻势,届时腾出手来集中对付德国将令德军难以招架。如此这般,法国将在1917年有机会休养生息,平复一时躁动的国内矛盾。

另外一个更加有力的理由是,德军已经往后撤退到被誉为“鲁登道夫防线”的阵地上,米歇勒以及其他不少将领不断地指出,德军的这一新举动实际上已经促使尼韦勒的进攻计划失去了其论证的合理性。

德军的防线变短了,防御力得到了极大加强,许多尼韦勒仔细规划的进攻地点已经被德军主动放弃了。那些德军撤出的地区完全变成了一片废土,鲁登道夫在撤退时仿照当年俄军撤出大半个波兰时别无二致的焦土政策。

大约3000平方公里面积的土地上,每一座建筑物、每一棵树、每一段铁路、每一条道路,全都被细心、全面地破坏殆尽。法军之内缓慢地接管德军遗留下来的一片荒芜。

在撤退之后,从新的阵地出发,英法联军只能进攻鲁登道夫防线的几个新的坚固的支点,英军进攻的地点在西边的阿拉斯附近,而大部分法军在好几公里之外的东面,英法军队将难以互相照应。

种种迹象表明,德军在缩短战线后将会有更多兵力采取积极的防御姿态,但是尼韦勒对德军的防御不屑一顾,认为自己已经良好地掌握了这场世界大战进攻的秘诀——更多的大炮、更多的飞机和更多的坦克。尼韦勒甚至如此夸下海口:德军越多,他就越有机会消灭更多的德军。

英军总司令黑格对尼韦勒的大胆计划心存怀疑,但是劳合乔治已经对这位造成1916年索姆河惨剧的指挥官表达了轻视的态度,而且还盲目相信尼韦勒和他的计划。法军中表达担忧和反对意见的将领均被尼韦勒贬为一种“卑鄙的”“嫉妒的”态度。

最后,所有人的劝诫都被尼韦勒置之不理,他威胁法国总统普恩加莱说,如果不许他发动进攻,他就辞职。

普恩加莱考虑到,1916年凡尔登失守后,军队中陆续出现的失败主义和虚无主义心态,都是由于尼韦勒令人难忘的激情演说所重新感染,那些对战争抱有悲观态度的士兵在尼韦勒的演讲中也能重新燃起对法兰西祖国的热爱之情。假如尼韦勒此时辞职,那么军队的士气是否还会稳定?如果军队的士气浮动,法国政府是否会因为战败而又一次垮台?届时被克列孟梭铁腕压制的法国左翼人士、和平主义者、社会主义者是否会卷土重来?

在尼韦勒绝对自信的鼓舞下,普恩加莱感到自己别无选择,只能寄希

望于这位总司令的进攻可以大获全胜。这结束了有关于是否要进攻的争论。

普恩加莱同意了尼韦勒的要求,这令他感到振奋,无视了英军、俄军和法军接连不断的异议,全身心投入在新的进攻规划中。

正如尼韦勒所宣称的那样,他对法国军队也大张旗鼓地宣传,法军司令部已经掌握了这场战争的诀窍,法国的炮弹将会把德国人削弱到一个低水平的程度上,任何法国士兵就会不费吹灰之力地解决战斗。

为了说服困惑不已、士气低迷的法国军队,尼韦勒将自己的全部计划用精心细致的宣传刊物发放给了每一个基层士兵的手上,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任务是“轻松且伤亡很小”的。

或许是因为尼韦勒的宣传过于深入人心,在德军惯例的夜间突袭中,德国士兵也从法军尸体身上搜到了尼韦勒细致全面的进攻计划。从何时何地到每个地段上投入多少兵力,炮击开始的时间和进攻波次的准确时间都有详细说明。

虽然尼韦勒攻势的前景已经蒙上了许多灰暗的阴云,但是法国军队的确被尼韦勒的努力宣传、爱国热情、战斗号召所吸引,一度沉寂的进攻口号重新从法军战壕中不断传出。

4月26日,清晨6点,尼韦勒敦促他的军队发动进攻,法军也正如他期望的那样,信心百倍地投入进攻中。与德国截获的电报一致,尼韦勒投入了3个集团军共53个师,大约120万法国军队参与作战。

战斗开始于恐怖的大炮周期,尼韦勒通过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计算得出大约多少枚炮弹可以消灭多少名德军士兵,然而他却犯了严重的错误:德军已经放弃了许多破损严重的堡垒,后撤到更坚固的阵地上。加之多日的阴雨天气,严重阻碍了法国侦察飞机对炮兵射击的校正。

法军炮兵的观察受碍的同时,尼韦勒集中大批不同口径火炮的做法也导致了炮弹运输工作陷入混乱。由于炮兵得到不同口径的炮弹致使炮击时疏时密,进行得非常不顺利。

虽然在炮击阶段就遭遇了许多意料之外的情况,但是尼韦勒执着地决定进攻将按计划进行。

法军士兵很快发现,和尼韦勒宣称的周密计划、细致侦察相反,他们不得不首先渡过埃纳河,然后攀爬陡峭的山坡。这些山坡上还密布着参差不齐的沟壑,一些是德国人挖出来的,还有一些是法国大炮炸出来的。当然,还有层层密布的铁丝网。

事实上,整个山坡上布满了德国人的机枪碉堡,这些碉堡深埋于土壤中还用钢筋混凝土保护起来,法军的炮击几乎不能摧毁它们。而当炮击结束,法军士兵开始进攻时,他们被德国人的铁丝网迷宫集中到一起,然后德军碉堡中的机枪开火,收割一大批法军士兵的生命。

由于尼韦勒把他的计划全盘告知了法军士兵,德国人没过多久也知道了他的战术,因此在进攻之前的几周时间中,德军有的是时间调整和适应尼韦勒的战术。

德军在舍曼代达姆附近安排了22个师,还有27个师用作反突击兵力。当法军大炮对德军的碉堡群狂轰滥炸之际,德军真正的第一道防线实际还在山背后的反斜面阵地上。

法国步兵的攻势遭受到德军碉堡群的沉重打击,但即使如此,法军依旧顶着巨大的伤亡依旧占领了部分地段上的高地或者制高点。

随后法军派出了220辆坦克想要突破德军防线,其中70辆是俄国的T-15B,B型加长了车体来对抗德军加宽的反坦克战壕。其他均是圣沙蒙或者别的法国制造商生产的新坦克。结果在坦克的运用上,法军也出现了巨大的失误。

由于德军的撤退,导致法军坦克的出发场地比原计划滞后了4公里,法军指挥官决定把坦克开到新的出发地点然后直接投入战斗。为了保证尼韦勒所计划的突破纵深,确保坦克有足够的油料进行机动,“聪明”的法军指挥官把额外的油桶挂在了坦克的装甲外。

在德军的新反坦克战术规则中,每一个防御地段上都必须有足够的直射火炮来对付进入视野的坦克。战壕中还有专门观察坦克进攻的传令兵,当他们发现法军坦克时,就会发射信号枪,为德军反坦克火炮的集中提供预警。

背着外挂油箱的坦克是最先受到德军火力打击的对象,很快有超过80辆坦克成为巨大的火炬,还有52辆坦克在1公里之外就被炸成碎片。剩下的坦克中,不少坦克都陷入了德国人挖的反坦克战壕。

就连天气也在与法国人作对,法军进攻发动后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下雨,让战场化作泥泞的沼泽,不仅是坦克陷入泥潭,法军的士兵、骡马、大炮都陷入迟滞中。

过了中午,当法军疲惫不堪地想要扼守新占据的阵地时,德军从后方调动预备队和轻型火炮向前推进。此时受到猛击的法军残部不得不后撤到清晨的

进攻出发点,让无数人伤亡换来的战果化为乌有。

进攻第一天,尼韦勒原计划将击穿德国人的防线,向后方挺进10公里,但是法军平均只向前挪动了1公里。

第六章,高卢末日,其上

4月27日,尼韦勒再次发动进攻,法军分成两路以钳形攻势出击。

“祖国的孩子们快来吧!光荣的日子来临了!”

在军官的带领下、鼓舞下、威吓下,法军士兵义无反顾地冲入德军的弹性防御体系中。

一支部队向东北方向运动,谋求与另一支发动进攻的法军部队汇合。但是战斗的结果依旧是苦涩的失败。当天的进展完全是第一天的复刻,当精疲力竭的法军占领了几个重要性不大的据点后,德军发力将法军赶回了出发点。

尼韦勒感到心如乱麻、走投无路,他在司令部中不断修改自己的计划,不断取消、计划、再取消、再计划。但是没有停止的是法国士兵的流血,尼韦勒的大规模机动由于在不断调整,等待中的法军士兵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徒劳的转移和紧张的等待,在看到友军一个接一个消失在前线的血肉磨坊中时,士气严重下滑、身心俱疲。

残酷的战斗持续了一个礼拜,流血、流血、永无止境的流血。所有士兵都感受到了一种幻灭、虚无、恍然的痛苦。

法国第29步兵师是第一支公开拒绝进攻的军队,发生于5月4日。尼韦勒大怒,他下令军队必须按计划进攻,但是第129师的步兵故意在进攻出发前饮酒,然后待在战壕里抗拒军官们的命令。

“我们不要进攻!我们不要无谓的送死!”

法军士兵当前的请求是很温和的,他们愿意为法兰西而战,但不想为了无能的军队高层去送死。

但是尼韦勒的回应是机枪,他命令逮捕逃兵和镇压兵变的宪兵队架起机枪敦促第29师步兵进攻。在射杀了十来名“违反军纪”的闹事领头者后,第29师被尼韦勒的无情和铁腕震慑住了,在5月4日投入作战,然后该师编制至少60%的兵员死于进攻。

这进一步激发了法军士兵的愤慨。

下一个拒绝上前线的是法军第120团,于是尼韦勒下令第128团奉命镇压第120团的哗变,结果第128团也随之哗变。法国军队的第二轮兵变开始四处蔓延。

5月6日,大量谣言随着数不胜数的棺材一同运抵巴黎,巴黎街头人人都在说,法军伤亡比官方报道中描绘的要大得多。

尼韦勒此时仍旧在垂死挣扎,法国各支军队的军官们对兵变的蔓延感到震惊、窘迫,少数报告中提及,士兵们已经开始高喊:“和平!结束战争!让那些对战争应该负责的人去死吧!”

为了镇压兵变,尼韦勒以总司令的命令要求军队各级军官必须以严厉的纪律肃清士兵的消极抵抗态度,但是这进一步激化了士兵和军官之间的对抗。

法国总统普恩加莱试图干预灾难性的进攻,要求停止在舍曼代达姆的军事行动。但这也意味着法军总司令尼韦勒酝酿了半年多的军事和政治活动即将面临耻辱性的时刻,于是他开始歇斯底里。他谴责自己的部下进攻失败,开始撤销集团军司令的职务。然后开始指责许多将领抗拒他的命令导致进攻失败,比如米歇勒。

米歇勒从一开始就认为尼韦勒的进攻毫无希望,并且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这让他备受尼韦勒的打压。面对尼韦勒的指责,愤怒的米歇勒回击说:“我从来没有停止警告你,你竟敢让我对失败负责。你知道这种行为叫什么吗?这叫胆怯、懦弱和无能。”

尼韦勒发现他的部队已经一个接着一个产生了士气崩溃的现象,懊恼又慌张的他只能同意中止进攻的继续。在两个礼拜的进攻行动中,法军的伤亡人数达到了35万人,其中包括14万人阵亡。德军的伤亡总数是16万人。

法国陆军部准备提名新的总参谋长和总司令,并要求尼韦勒辞去法军总司令的职务。但此时,尼韦勒又有惊人的举动,他拒绝辞职。相反,他继续大肆谴责别人,试图把失败推卸给许多部下,还散播了大量混乱的言论,导致法军高层也陷入了混乱和尖叫中。

“我们究竟能够从这场末日之战中获得什么?军官曾经对我们鼓舞说,这是法兰西民族的觉醒,意味着失去长达四十年的阿尔萨斯-洛林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可这一切都值得吗?我们付出了300万人的伤亡,我们成千上万的年轻人死在了前线的泥潭中……”

当前线的法军逐渐陷入浓浓的失败主义氛围中时,后方酝酿已久的政治危机也进入爆发阶段。

当军事灾难的战报传至首都巴黎,本就为人诟病的总理克列孟梭的地位已经摇摇欲坠。而革命老区巴黎的工人活动为克列孟梭政府的倒台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1916年

,克列孟梭在镇压巴黎、里昂,各大城市的工人运动时果断派出了大批军警来镇压。尽管这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工人都返回了工作岗位,但是他们的心智不会立即被克列孟梭的暴力举措给纠正。矛盾依然存在,而如今,正在变得越来越难以忍耐。

失败,又一次失败,还要有多少人为了虚无缥缈的“祖国”,为了从来不曾许诺给“劳工”利益的精英阶层卖命?

在巴黎,

**名工人上街游行,由于如此之多的工人离开工作岗位,巴黎周边的生产活动一度停摆,克列孟梭不能接受这种破坏战争的活动,当即决定镇压。但这被证明是一项尖锐且不可接受的决定,克列孟梭的决定传到国民议会时,左翼和右翼议员之间已经分裂的矛盾演化为了杂乱无比的争吵。

饶勒斯成立的工人国际法国支部(Section franaise de l'Internationale ouvrière,以下简称SFIO)的立场逐渐因为军事失利而从改良主义向革命主义过渡,激进的社会主义者无法接受克列孟梭又一次血腥镇压工人运动而他们站在一旁袖手旁观甚至摇旗呐喊,背叛劳工阶级利益的行为。

而法国劳工联合会(Confédération générale du travail,以下简称CGT)这一拥有290万法国劳动阶级会员的总工会联盟也渐渐从无条件支持战争的狂热情绪中冷静下来,思考战争的代价究竟值不值得法国再流那么多血。

CGT成员中,比如皮埃尔·莫纳特领导的主张革命活动的革命派干脆威胁克列孟梭政府说,假如巴黎的工人活动再次受到军警镇压,那么他就会呼吁CGT表决法国全体劳工的总罢工决议——这将毁灭性地瘫痪法国的战争机器。

面对社会党的尖锐抗议,克列孟梭的激进党同僚也渐渐从支持老虎的行列中抽身,议论纷纷。在巴黎的街头,已经有愤怒且激进的工人打出了“巴黎公社”的红旗,1871年的阴影仿佛再次笼罩在法国国民议会的上空。

面对愤怒的民众,迎风招展的红旗,陷入分裂的政府,克列孟梭深感自己的执政已经得不到多少支持,只能黯然辞职。

5月12日,事态迎来了进一步发展,随着克列孟梭的辞职,总统普恩加莱领导的又一届政府垮台。接下来的问题是,还有谁?哪位政治家能够获得民众的信任,在此动摇之际领导法国?

回答国民议会疑问的是一小撮激进工人民兵的活动,大约几百名工人民兵在激进社会主义者的带领下闯入了关押“煽动分子”、“失败主义者”和“和平反战人士”的监狱中,狱警非但没有阻拦反而爽快地将关押其中的政治犯释放出来,其中就有不少激进共和党人青睐的人选——约瑟夫·马里·奥古斯特·卡约。

约瑟夫·卡约在1913年是激进共和党中人望颇高的领袖,1914年他与饶勒斯合作,或许将组成一届极左和左派分子控制的法国政府。只不过他强烈的反战立场令其在1914年8月之后变得有些“不合群”,但是如今情况大不相同。

可能是关在监狱里的大半年看了不少书籍,有了龙场悟道的时间。当卡约被工人民兵簇拥的时候,他感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卡约立即返回巴黎,拜会议论纷纷的激进共和党人。事实证明,法国人也是善于折中的,原本卡约这样“讨人厌”的反战人士是不可接受的,可巴黎工人一旦把公社的红旗竖立起来之后,卡约就立马变得“可爱”起来了——约瑟夫·卡约不是社会主义者,他是激进共和党人,是第三共和国的支持者而不是呼吁颠覆共和国的革命分子,而且他还一直坚持反战立场,看起来可以被骚乱的民众与军队接受。

法国总统普恩加莱不愿接受这样一位明显违背他意愿的强势总理,卡约的上台将意味着法国未来的走势会渐渐脱离战争的轨道,但是在CGT激进工人数日的游行活动、国民议会激进派分子的咆哮中,普恩加莱只能让步。

5月17日,卡约总理主持新一届政府活动,他把SFIO的革命失败主义者和左倾的激进共和党成员吸纳进政府,随即发布了几道轰动性的命令:

第一,完全放开政府严厉的新闻管制和言论管制。

第二,法国军队不准在没有政府允许的情况下发动任何军事行动。

第三,法国军队中不受士兵欢迎的军官必须被开除,由士兵民主选举产生新的军官。

第七章,高卢末日,其中

朋友们,工人们,同胞们!

我们为何战斗?我们为何战死?倘若我们赢了,又会发生什么?

胜利能够带来面包吗?能让生活变得更好吗?能够缩短工作时间吗?

战时我们死在壕沟中,

首节 上一节 205/2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