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贾玉京 第14节

你也一起来吧,等过两年再去书院打磨学问正好。”

沈碧云惊喜道谢:“那真是太好了,多谢老大人。”

贾琼也深施一礼道:“晚辈多谢老大人厚爱。”

王穆笑道:“好了,不用谢来谢去了。

你们是恒峰的子孙,我也不拿你们当外人。

贾小子,带我去看看你家洗砚池头的墨梅可好?”

贾琼说道:“老前辈来的不是时候,此刻梅花已经落尽了。”

王穆摆摆手道:“无妨,零落成泥碾作尘,也有香如故嘛。”

“如此,前辈请跟我来。”

贾琼领着王穆父子到后花园中游览,花园中梅花早已落尽,只剩树影婆娑。

不过此时正值初夏,园中的牡丹,芍药,蔷薇花都已经开了。

争奇斗艳,花香四溢,也颇有赏玩之处。

老头游览一番,尽兴而归,临走时王浑取出一叠银票交给姨妈。

“这是长安城这边前几天售书的收入,先给你们花着,以后我每个月月底派人来跟你对一次账。

这银票千万收好,这是没有密押的,谁拿了都能取银子。

一次支取一万两以上,要提前两天知会钱庄一声,支取五万两以上,要提前五天。”

送走客人后,几人回到花厅,沈碧云拿出银票数了起来。

一千两一张的银票足足十五张,剩下的是一百两,五十两面值的,加起来整整两万两。

突然有这么多银子,沈碧云倒有些不知所措起来。

要是只两千两银子,她肯定直接美滋滋的收起来。

以后几个孩子的开销都有着落了,她只会开心。

但是一下有这么多,尤其想到以后还会有十多万两银子,她就觉得脑子嗡嗡的,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了。

贾琼这会儿倒是已经平静了,拿起一张银票研究起来。

徐山和葳蕤也凑在一起看,这还是他们第一次见到大楚的银票呢。

银票很结实,应该是用桑皮纸做的,字体是黑色,装饰是蓝色。

印刷质量很高,上面有万通钱庄,见票即兑的字样。

民间一般很少见到银票,因为现在往钱庄存银是要收存储费的,一般是按三厘收。

两万两银子那就是六百两手续费,绝大部分人是绝对不愿意掏这个钱的。

所以一般地主富户,宁肯把银子铸成银冬瓜埋起来,也不会把钱存在钱庄里。

基本上除了需要经常要异地用银的大商户,或者王公贵族为了携带方便弄一些,很少有人愿意去钱庄存钱。

像电视上用银票直接交易的情况也比较少见,一般得要熟人之间才有可能。

比如两个人第一次见面,一个拿出一叠银票说这是两万两银子,见票即兑,你自己去取吧。

另一人是绝对不会相信的,因为他没法判断银票是不是真的。

所以一般要用银票交易的大商户,也需要先到当地的钱庄确认银票真假,才能进行交易。

但是银票确实也有其优势,比如长途旅行时,可以办理有密押的银票。

这种银票即使丢了别人也取不走,所以安全性很高。

而且不用带着大批银量上路,也能省下不少成本,所以还是有人愿意到钱庄存银的。

这一次王浑是为了方便,才专门去钱庄存钱,出的这种没有密押的银票。

要不然两万两银子太多了,五十两一锭的官银也要四百锭。

最少得用两个大箱子装,而且那么重他得让下人来搬才行,太不方便了。

卖书的收入调整了八十遍了,这次说啥也不改了,谁拿这个说事我就删~

第19章 添丁进口

贾琼见沈碧云半天没反应,上前说道:“姨妈,以后咱们不会缺钱花了。

家里的活您也别自己操持了,买几个下人来伺候吧。”

沈碧云这才回神过来,笑着说道:“秋生你可真是厉害,写一本书居然能赚这么多银子。

要不是银票在这,姨妈真是不敢相信。”

贾琼笑道:“侥幸而已,我也没想到能赚这么多。”

“秋生你长大了,这些银子你说怎么处置?”

“咱家也没什么需要花钱的地方,买几个下人,剩下的姨妈您收着便是。”

“那好,姨妈先给伱存着,你要用就找我要。

等将来你娶亲了,我再一起交给你媳妇。”

“您随意吧。对了,您先给我一千两吧。”

沈碧云狐疑的问道:“你小小年纪要这么多银子干什么?”

“我想去买两匹好马,我跟表哥习武要练习弓马骑射的。

再一个也是为了出行方便,我以后每天去王府,总不能一直走着来回。”

“你们俩也不会相马,先随便买两匹驽马吧,买好马怕是会被骗的。

给你一百两,买两匹马五十两也够了。

剩下的留着你零花,不要去不三不四的地方。”

沈碧云说着拿了两张五十两的银票给他,贾琼有些无奈的接过。

暗道姨妈果然还是很抠门儿啊。

不过她说的也对,贾琼跟表哥都不会相马,贸然去买好马,被骗的几率还是挺高的。

普通的驽马价格不高,差不多二十两银子就够了,但是能上战场的健马的价格就贵了,一般都要在百两银子上下。

那些血统好点的骏马就更贵了,动不动就几百上千两银子,更不用说那些宝马神驹了。

虽然他现在不差钱,却也不想当冤大头,

所以他决定回头去找两本相马的书,先看看再说。

收起剩下的银票,沈碧云说道:“没想到你们外公尚在人间,只是你母亲却芳龄早逝了。

不知道父亲他得知这个消息,能不能承受的了。”

贾琼想了想建议道:“姨妈,要不我们去杭州看看外公吧。”

沈碧云想了想道:“路程太远了,路上就得三四个月,你妹妹年纪还这么小。

算了,我还是先给他写封信吧,反正早晚是要知道的。”

沈碧云顿了顿接着说道:“一会儿,咱们一起去人市看看,

你们哥俩要是有看上的丫鬟,就买回来伺候你们。”

沈碧云以前也是官宦人家的当家媳妇,对买丫鬟这种事并不陌生。

徐山摆摆手说道:“娘,我就不要了。

给秋生找个丫鬟服侍吧,他年纪还小。”

贾琼也赶紧说道:“我也不用,屋里平白多个人我还不自在。

买两个丫鬟伺候姨妈和葳蕤就行了,我下午还要写稿,就不去了。”

沈碧云拍板道:“那山子你跟我去吧,家里进人口也不是件小事,一定得找老实本分的。”

吃过午饭,姨妈三个人一起去了人市,直到傍晚才回来。

后面跟着六个人,有一家母子三口,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还有两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

带孩子的女人名叫春梅,二十五岁了。

她带着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大一点的男孩八岁,小一点的女孩才五岁。

这一家人是本地的农户,男人得病死了,家里为了治病已经是山穷水尽,哪里还有钱下葬。

春梅年纪也不小了,长得也一般,而且还带着两个孩子,想改嫁都没人要。

她拉扯着两个孩子无依无靠,只能选择典卖自身。

即是为了安葬他男人,也为了找条活路,

沈碧云看她老实本分就把她买回来了,只花了十两银子,还不如一匹马值钱。

从此这一家三口就要一辈子在贾家为奴为俾了,甚至生的孩子依然还是奴婢。

这就是血淋淋的封建社会,底层的百姓跟牲口没这么两样。

贾琼虽然从心底里抵触这些,但这就是现实。

甚至这一家三口对贾琼一家还非常感激,因为是贾家给了她们条活路。

这个年代的人,可没有不自由毋宁死的思想,很多活不下去的百姓都愿意卖身为奴。

如果遇到好的人家,可能生活的比普通百姓还要好。

比如荣国府里的奴才,生活过的就非常滋润。

这一家三口,女人就负责干些洒扫浆洗的粗活,小女孩给徐葳蕤做小丫鬟。

一个五岁的小孩能干什么,其实就是给表妹当个玩伴。

小男孩就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再大一点就可以当个小厮。

那两个姑娘是两姐妹,一个叫大丫,一个叫二丫,一个十五,一个十三。

两个人长得还算标志,就是有点营养不良,看上去面黄肌瘦的。

她们是因为家里遭灾,父母为了养活小的几个弟弟妹妹,只能把她们卖了。

像她们这种年纪的小姑娘是最受欢迎的,买回来直接就能当贴身丫鬟用。

所以价格也高一些,两姐妹总共花了六十两银子。

中年人名叫田力,看起来有三十多岁,实际上才二十八,他的情况比较特殊。

他本来是大楚边民,小时候被蒙古人掳掠到了草原上,前不久刚找机会逃回来。

结果他跑到长安附近时,因为没有身份文书,被当成逃奴抓了起来,又被官府送到人市发卖。

买他回来是徐山的主意,因为田力不但擅长相马养马,会赶车。

而且骑射精熟,会蒙古语,熟悉草原的情况。

首节 上一节 14/1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