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曾经在一本古籍上看到过,海外有几种粮食,不但高产,而且耐寒耐旱。
若是咱们能寻回这几种粮食的种子,在全国各地广泛种植,必定能活民无数,使我朝再无饥荒之忧。
就算这灾祸持续百年,我大楚也能撑的过去。”
隆庆帝惊喜问道:“果真如此?这些粮食在何处?”
“自大楚向东两万六千里,穿过茫茫东海,有一片广袤的大地。
其上物产丰富,地广人稀,这几种粮食都在那里。”
隆庆帝惊讶的问道:“两万六千里,还要穿过东海,这如何能过得去?”
贾琼说道:“皇上,有志者事竟成,其实这件事并没有您想象的那么困难。
前一段时间,不是就有红毛人的船队横渡万里,从极西之地来到咱们大楚了吗。
蛮夷之人尚且可以做到,我泱泱华夏如何做不到。”
隆庆帝还是有些难以置信,说道:“你如何确定那古籍记载的是真的,朕为何从没听说过有这么个地方。”
贾琼说道:“皇上,《山海经·大荒东经》有载。
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
大荒东南隅有山,名皮母地丘。
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
还有白民之国,青丘之国,黑齿之国,夏州之国,盖余之国都在大荒以东。
这些记载绝对不会是空想得来,而是我神州的东方确有广袤大地,这就是明证。
而且臣有过目不忘之能,当年臣看到的古籍上便有海图,臣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
只要皇上给臣足够的支持,臣保证总有一日会让我大楚的船队到达东海之极,带回那些可救天下人的良种。”
贾琼的这一席话,让隆庆帝精神大振,他激动的站起来说道:“贾爱卿此言当真?”
贾琼说道:“皇上,我贾琼从来有一说一,绝无虚言。
只是此事难度极大,所耗人力物力怕是不亚于秦始皇修筑长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我大楚如今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只能慢慢筹备,不可操之过急。
不过只要皇上能信任臣,臣敢拿项上人头保证,十年之内,臣定能做成此事!”
隆庆帝击节说道:“好!若果真有那一天,贾爱卿便是我大楚的大功臣,裂土封王,朕绝不吝惜!”
239.第239章 豪杰现身
隆庆帝怒气冲冲而来,兴高采烈而去。
贾琼的一席话,就像是给这位疲惫的帝王打了一针强心剂,令他看到了希望。
希望,是最宝贵的东西。
如同当年困于新野一隅之地的刘备,他面对的是已经一统北方,无比强大的曹操。
在这种绝境中,是诸葛亮的隆中对给了他希望,才成就了日后的三分天下,也让刘备毫无保留的信任诸葛亮。
隆庆帝本来就是天下之主,自然不可能像刘备对待诸葛亮一样的对待贾琼。
但是贾琼的这一席话,却实实在在的提升了他在隆庆帝心中的分量,以至于让隆庆帝做出裂土封王的承诺。
这个承诺能不能兑现不好说,但是贾琼的目的已经达到。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从腊月二十四开始,便真正意义上的开始过年了,百姓人家扫尘,祭灶,置办年货。
官宦富贵人家讲究就更多了,像宁国府这样的勋贵人家,从腊月初八就开始准备年事了。
贾珍开了宗祠,着人打扫,收拾供器,请神主,又打扫上房,以备悬供遗真影像。
贾蓉去光禄寺领取了皇帝赏赐的春祭恩赏,用以祭奠祖先。
尤氏和贾蓉之妻商量着送各家的礼物,又命人准备过年赏人用的金银锞子。
各大田庄的庄头管事,也都赶在过年之前送来年租。
野味牲畜、山珍海货、活鸡鸭鹅、河鲜杂鱼、山珍干果、精粮糙米、各色烧炭等等,不胜枚举。
桂花巷里,腊月二十四一大早,沈碧云便带着徐山,徐葳蕤,余梦瑶和新出生的小宝宝一起过来了,两家要一起过年。
本来余梦瑶刚刚生产,应该是贾琼一家去清萍桥才对。
无奈贾琼还在闭门思过中,没法出门,就只能劳累余梦瑶了。
好在两家相隔不远,姨妈还给余梦瑶坐的轿子里特意放了几个手炉,烤得暖暖的,不怕她和婴儿受冻。
人多了家里自然热闹,尤其是今年还多了一个备受瞩目的小家伙。
院子里,不时传来众人的欢笑声。
贾琼虽然还在卧床休养,却也能感受到这股欢快的气氛。
徐山跟贾琼难得有这种闲暇凑在一起聊天,便在床边摆了张桌子喝茶。
两人聊了一会儿,徐山突然说道:“秋生,你是最了解我的。
我志在领兵出塞,与异族交战,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天天在宫里守大门。
如今你嫂子给我生了儿子,徐家也算后继有人了。
我想着若是有机会,便奏请皇上将我外调边镇领兵。
秋生,你觉得可不可行?”
贾琼说道:“表哥有此志向,我自然支持。
不过禁军统领职责重大,皇上能放心托付此等重任的人很少。
你才上任一年,怕是皇上不会轻易将你调走。
再说表哥你是正三品羽林将军,外调边镇一般会直接出任总兵,最低也是个副总兵,你的资历还坐不到这个位置。”
徐山说道:“我知道我资历尚浅,我也不求能做总兵、副总兵。
平调当个参将就行,或者降半级,当个游击将军也可以。”
贾琼摇头说道:“这肯定不行,你是禁军统领,外调肯定要升迁,这是皇帝的脸面。
你还是安心再干几年吧,表哥你才刚二十二岁,就算五年后再外调也不过二十八,不必着急的。
如果以后有清剿白莲教这样的机会,你倒可以主动请缨,多积累些资历经验。”
徐山点点头说道:“也只好这样了,我也知道不大可能,不过是想让你给我出出主意罢了。
说起白莲教,南直隶的滁州,濠州,颍州,宿州等地的官员大都附逆宁王,大肆盘剥百姓。
这次蝗灾,朝廷的赈济款大都被贪墨了,百姓民不聊生,多有加入白莲教的。
我被皇上命令要立刻押送宁王入京,所以只抓了一些头领,没能仔细清剿一番,不知道后面会不会再出乱子。”
贾琼听到滁州,濠州,颍州,宿州这几个地名,思绪就不由得就发散开来。
这几个地方,在原本历史上元末明初的这个时期,那可是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地方。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是濠州人,明朝的那些开国将领,有一多半都是这几个地方出来的。
淮西二十四将,常遇春,蓝玉,李善长,胡惟庸等等都出身于此,堪称卧虎藏龙。
不知道在这个红楼世界,这些人还会不会出现。
徐山见贾琼发愣,不由问道:“秋生,你想什么呢?”
贾琼回过神来,说道:“没事,想到了些其他事情。
皇上不是派了誉王去南直隶巡察灾情吗,想来应该能处理好的。”
徐山摇摇头说道:“誉王性子偏软,不够杀伐果断,怕是未必能整顿的好南直隶的乱象。”
贾琼说道:“你还能指望皇子大开杀戒不成,这样岂不污了名声。
现在南直隶的官员被裁撤了大半,只要他能让这些新上任的官儿少贪些,给灾民们留条生路,就出不了大乱子。”
徐山想想也是,只要后面赈灾得力,白莲教就不会死灰复燃,点点头不在纠结此事。
就在贾琼和徐山讨论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冀州栾山县。
一个名叫韩山童的青年,因为祖父参与白莲教传教活动受到牵连,被谪徒颍州。
与此同时,南直隶,滁州定远县。
当地的豪绅郭子兴因为家资丰厚,被新上任的县令盯上,向他逼捐大笔钱粮,令郭子兴心怀怨愤。
离定远县不远的濠州钟离县境内,一名二十岁出头年纪,穿的破破烂烂,长着一张大长脸的青年,推开了一扇破旧的柴门。
此人名叫朱重八,因前几年的一场瘟疫,家里父母和大哥相继死去,只剩他和二哥,家徒四壁,衣食无着。
他们只能草草埋葬了亲人,各自出外逃生。
朱重八边走边乞讨,在流浪的三年中,他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也吃了许多苦。
他听到皇子亲临南直隶巡视灾情的消息,抱着最后期望回到熟悉的家乡,希望这次能得到官府的救助,靠着家里还剩的几亩薄田,重新过上安稳的日子。
240.第240章 终下毒手
腊月二十九,年事准备基本就绪,宁、荣两府中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
宁国府从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并内垂花门,直到正堂,一路正门大开。
两边阶下一色朱红大高照,点的两条金龙一般。
一派阖家团聚、喜迎新年的欢乐景象。
第二天一早,贾母先坐八人大轿,带领着众人进宫朝贺,行礼领宴毕回来。
接着,贾府便开始祭祀活动。
首先是祭神,由特意从玄真观回来的贾敬领头,带领众男丁进“三献爵”,“焚帛奠酒”。
随后,贾母来到正堂祭祖,众人从内仪门挨次列站,直到正堂廊下。
传菜供奉之后,在贾母的带领下,众人拈香下拜,跪拜先祖。
到此,祭祀活动才算是全部结束,众人围随同至贾母正室之中,亦是锦裀绣屏,焕然一新。
贾家众人给贾母磕头行礼后,散押岁钱,荷包,金银锞,摆上合欢宴来,阖家同乐。
席间众人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自从共济会办起来以后,贾族上下都得了实惠,贾芸甚至得了个八品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