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502节

  孙克弘叹了口气,看着北方,无奈的说道:“这就是在试探陛下的刀是否锋利吗?”

  大明皇帝陛下的刀非常锋利,洞庭商帮和苏州王氏已经以身试法了。

  张高瑞被革除了功名,不敢再有其他的动作,因为他知道违法和造反的本质区别,违法有大明律,造反只会迎来火炮和火铳,张高瑞宁愿死也不愿意吃开花弹。

  张高瑞虽然死了,但他的家留了下来,洞庭商帮虽然倒了,但孙克弘也没有吃下这份,而是苏州其他望族合伙瓜分了所有的份额,孙克弘不是不想吃,实在是不敢,孙克弘已经读完了阶级论的第一卷,十分清楚的洞悉了自己的所处的地位,望族之上的垄断阶级。

  孙克弘在处理完了苏州之事后,连夜赶回了松江府,因为他有一批船明日回港,这批货,兹事体大。

  次日的清晨,深秋的寒风吹过了海面,孙克弘一早就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了观潮楼,在别的地方,孙克弘总是避免上楼,因为他上楼很不体面,需要人抬着,而在松江府则不是如此,因为有人力吊梯,一个木板带栅栏,关上栅栏,通过绞索把他拉上去。

  孙克弘一直在看着海面,等待着桅杆出现在海平面的那一刻,深秋有大雾萦绕,能见度不高,一直到正午时分,大雾才散去,而千里镜内,终于出现了一个桅杆,桅杆在海面上慢慢变长,七星旗出现在了海平面之上。

  “终于回来了!”孙克弘面露惊喜,这是前往蒙兀儿国的马船,一共七十三艘,有两艘没能顺利回航,船上有蒙兀儿国的战马,除此之外,还有蒙兀儿国的各种特产。

  七十三艘马船停靠的泊位,被大明水师层层围住,卸的是军马,水师前往似乎理所当然,但其实孙克弘很清楚,这里面最重要的东西,是负责压舱的咸砂。

  咸砂,硝石,大明火药的原料,按照当初沙阿买买提的许诺,这七十三艘马船,装有一百六十万斤硝石,等于大明三年硝石产量,这是沙阿买买提的偷天换日之法,大明的马船要过马六甲海峡,要应对红毛番果阿总督府的盘查,只能选择这种偷渡之法。

  经过一个下午的卸货和称重,此番马船,共计卸货一百九十四万斤的硝石,其中有八万斤的硝石留在了马尼拉,用于马尼拉军器监营造火药,当点清了硝石的数量,并且和大明水师总兵陈璘交割了这批硝石之后,孙克弘重重的松了口气。

  松江远洋商行再立一功!

  “孙商总做的极好,我必然上书朝廷,为孙商总请功。”申时行目睹了整个过程,近两百万斤的硝石,数字实在是惊人,这些硝石会在三到五个月的时间送往大明两京营造火药。

  孙克弘也是满脸笑容的说道:“应有之义,应有之义。”

  这么大个差事办成了,他孙氏至少能够再苟延残喘三五年的时间,元绪群岛的开发也有更多的冗余,等到元绪群岛的开发日益完善,大明朝廷和他孙氏都能得到体面。

  “咱大明的望族们,要是都有孙商总如此忠君体国,为陛下分忧,为朝廷解难,何愁大明不兴。”申时行叹了口气,苏州王氏洞庭商帮的行为,也让申时行见到了大明南衙自国初至今蔚然成风的‘止投献’风力。

  元以宽纵失天下,胡元的时候,整个天下根本没什么什么行政力量的约束,我大明缙绅,无人不念胡元的宽纵,到了大明反而变得严刑峻法,止投献,就是不得投献大明皇帝的风力舆论,在南衙根深蒂固。

  暴力是火药、钢铁、银币、理论和人心。

  大明皇帝正在元辅的帮助下,逐渐掌控了这些暴力,并且合理的使用这些暴力。

  马船前往蒙兀儿国带回孟加拉湾的硝石,也是申时行到松江府作为佐贰官做的第一件大事,全权由申时行负责,申时行对孙克弘的忠君体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陛下有柔仁之心。”孙克弘站在望族的立场上,说了一句中肯的话,他收拾洞庭商帮和苏州王氏的时候,可是连地皮都刮了三层,苏州遮奢户瓜分王氏的时候,连年龄十二岁的小闺女都不放过。

  大明皇帝动手归动手,但对十五岁以下的孩子,是不会下手的,但遮奢户们动手的时候,比陛下要过分的多。

  朱翊钧收到了骆秉良、汪道昆、申时行等人的奏疏,对于苏州府诸事,朱翊钧只是回复了一句知道了,对于咸砂到港,朱翊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且再次点名表扬了孙克弘、松江远洋商行的贡献。

  “让兵仗局做一块径尺的银牌,送到松江府孙克弘家中,正面写忠君体国,背面写簪缨之家。”朱翊钧让冯保去压印一块两寸厚,直径一尺的银牌,送到孙克弘手里,这是孙克弘保命的银牌。

  朱翊钧是个大老抠,连英格兰女王都听说过皇帝的吝啬,他拿出的是真金白银的赏赐,这代表着圣眷。

  “臣遵旨。”冯保俯首领命。

  大明皇帝朱翊钧对苏州府心里拧着疙瘩,这个疙瘩源于马一龙带领苏州府地面流民垦田十二万七千余亩,马一龙死后,庶民不能守,皆被侵占兼并,数月后杂草荒芜,对于苏州府的望族,朱翊钧始终没什么好感,在他看来,张氏、王氏、潘氏、洞庭商帮,都是狗咬狗一嘴毛。

  他最关心的还是大明政令是否得到了推行。

  这帮蠢货尽管去哭坟,他们敢去哭,朱翊钧就敢抄家,他们敢造反,朱翊钧就敢平叛,掀桌子,谁不会一样。

  “户部又到了年终盘账的时候,朕在离宫御书房似乎都听到了算盘声。”朱翊钧合上了手中的奏疏,年终审计再次如火如荼的展开了,万历八年逐渐走入了尾声,每到这个时候,朱翊钧都由衷的佩服王国光和张学颜,大明这个烂账能算明白,实在是难为他们了。

  朱翊钧一拍额头说道:“朕给忙忘了,今年不用算盘,改用加减机了,皇叔捣鼓这些大利国朝。”

  “陛下,礼部尚书马自强说这离宫一直没个正式的名号,单单叫离宫,略显失仪,给了几个名字,请陛下定夺。”冯保说起了离宫命名之事,离宫的意思是行宫,陛下既然不打算搬回皇宫去,把名分定下也好。

  朱翊钧看了看这几个名字,通和、晏清、大世、升平、泰安、阜康。

  “就叫通和宫吧,政通人和。”朱翊钧选了选,最终还是选了第一方案,政通人和,通和宫。

  “陛下圣明。”冯保领了陛下的朱批,叫了小黄门送完了印绶监,陛下已经正式定名,离宫的牌额都需要更换,日后公文里都需要更改,也要昭告天下。

  工部尚书郭朝宾正式致仕了,年事已高,朱翊钧准许了郭朝宾致仕奏疏,等到汪道昆回京之后,郭朝宾便可到西土城颐养天年了,大明明公致仕,不再回乡,而是住西土城,也算是朝廷的优老之德,更是为了防止继续制造地方望族。

  礼部尚书阁臣马自强也在致仕,马自强身体不好,万历六年十月遭了一场大病,若非解刳院大医官们医术高超,马自强这病恐怕要了他的命,之后多病难以坐班。

  朱翊钧准许了马自强致仕的奏疏,一并安置到了西土城。

  “龙虎山天师张国祥提点,恢复真人封号之事,礼部是何意见?”朱翊钧询问起了龙虎山真人封号之事。

  道爷焚修,对龙虎山张真人格外看重优待,但到了隆庆元年,穆宗皇帝下旨,夺取了张真人的真人封号,改为了上清观提点,真人这个封号全称很长,是正二品,而上清观提点则只是五品。

  真人的封号是祖宗成法,朱元璋定下的,老朱家也号称真武大帝转世。

  这个封号还有利益,如果恢复真人封号,江西每年要送上清观三万银,如果只是上清观提点,则没有这个待遇。

  “驸马都尉谢诏上奏请复旧号,礼部部议不肯,户部说驸马都尉府若是肯出这笔银子,户部就不反对,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冯保把其中的事儿盘清楚了告诉了皇帝。

  “既然没人肯出这个钱,就算了。”朱翊钧在奏疏上画了个大大的×号,算是做了批复。

  龙虎山张天师自嘉靖十九年起,就已经搬到了京师居住,不像兖州孔府在地方不肯迁徙入京,张天师一直在京师,现在的龙虎山天师张国祥也在京师久居,万历五年嗣位后,回了一趟龙虎山上清观,次年又回到了京师在京负责编纂《万历续道藏》。

  隆庆皇帝革张天师的真人封号,其实是为了那三万两银子;朱翊钧不肯复旧号,也是为了那三万两银子。

  相比较兖州孔府,张天师这一家子日子自隆庆之后,日子也是过得紧巴巴的。

  朱翊钧批阅了奏疏后,拿起了手中的《海外番国志》,工部尚书的缺员已经有人选了,便是汪道昆,而礼部尚书的人选,则需要廷推,其实最合适的人选大家都知道,是万士和。

  第四卷海外番国志,写的是印加国,以马乌莱河为轴,全长9600里狭长之国,印加王国,现在的秘鲁总督区。

  按照大明对印加王国的了解,印加国大约有三百余年,十二世十三王。

  印加王国的医术十分惊人,有骇人的穿颅术,大明大医官陈实功在解刳院进行了数次实验,都未能成功穿颅,而印加国还有死藤水这种强致幻抑制类麻醉剂,以及对高热十分有效的金鸡纳树奎宁,奎宁是一种高效的抗疟疾药物,对于热带雨林里肆虐的疟疾效果极佳。

  在志书中,万士和分析了泰西能够对印加王国,或者说对新世界进行稳定统治的根本,隔绝铁矿。

  只需要隔绝铁矿,就能完全锁死当地土著的发展,印加国用的仍然是青铜器,面对长枪短炮的殖民者,毫无抵抗能力,这是泰西的殖民经验。

  朱翊钧的批复是,可做参考。

  锁死了矿产,就可以锁死文明与发展,进而予取予夺。

第422章 来过,已是足矣

  朱翊钧在读印加王国的海外番国志书,不得不说大明的情报搜集能力,让朱翊钧刮目相看,印加国王或者说秘鲁总督区的特产、人口、产业、港口等等信息,都在番国志书中写的清楚而明白。

  情报的来源,十分广泛,相互印证之后,提供给了皇帝参详,不敢说非常全面,但都是验证过的情报。

  泰西水手们的交谈,泰西的水手都是大嘴巴子,半斤国窖灌下去,那真的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真的假的消息都往外崩,每次到港三到五艘大帆船,水手超过了千余人,他们的信息有真有假,但足够让大明得到一个模糊的概况。

  大明的水手们,是第二个情报来源,泰西每次到大明都要购买数量不等的五桅过洋船,这些船只,需要水手,需要从大明进行补充,海事学堂和开海的蓬勃发展,以及兼并的恶劣现状,导致大明不缺乏愿意出海搏一搏的人,大明海寇的主要构成就是亡命之徒。

  而负责这些大明水手情报工作的正是海事学堂培养的舟师。

  大明松江海事学堂,的确是舟师培养学堂,每一位都是精挑细选,牵星过洋术、观星、水文、堪舆、算学、洋文等等,是大明培养的专业人才,更加明确的说,都是拿银子堆出来的。

  而每一个舟师也同样都是间谍,他们在为泰西船只牵星过洋的时候,也会偷偷整理汇总水手们提供的各种情报,最终这些情报在礼部聚集在一起,成为了朱翊钧手里的海外番国志。

  秘鲁总督区,人口超过了一千万人,这个数字是让人十分震惊的,哪怕是倭国也只有九百万人,而安南国也不过一千万人,但安南可不是青铜器时代,安南跟在大明身后,已经稳定的迈入了封建时代。

  秘鲁总督区拥有如此庞大的人口,却只有青铜器可以使用,封锁矿山,就封死了文明的发展,这是印加王国是得到了实践印证。

  朱翊钧的可作参详四个字的评断,可谓是冷血无情到了极点,也就是说,大明的海外开拓的首要目标就是矿产,将矿产与土著隔绝后,他们就会永远困于一个时代里,再也看不到文明的闪光。

  以倭国为例,一旦大明将所有银山控制在大明的手里,倭国将会彻底错失发展的时机。

  万士和作为帝党,作为墙头草,在之前文华殿廷议之前,忽然说到陛下过于冷血无情,就是说的这件事。

  但是能怎么样呢,帝师张居正还批评陛下有了柔仁之心。

  “陛下,潞王殿下在外求见。”一个小黄门急匆匆的来到了御书房,打断了朱翊钧的思绪。

  “宣,这家伙懒懒散散惯了,平日里都是能躲就躲,这今日倒是稀奇了,怎么主动送上门来了。”朱翊钧一脸古怪的看向了冯保问道:“潞王府出了什么事儿吗?”

  “死了个万国美人,自缢而亡,仵作看过了,的确是自缢的。”冯保俯首说道。

  潞王府出了点事儿,在冯保看来,不过是小事罢了,这宫里死个人,太正常不过了,不是知道了不该知道的秘密,就是在狗斗中输的一败涂地,冯保、张宏都是这么爬上来的。

  “臣弟参见陛下,陛下万岁金安。”潞王朱翊镠表现的颇有礼数。

  朱翊钧坐直了身子,整理了一下衣领,开口说道:“潞王免礼,就坐,今日你本休沐,为何来通和宫寻朕?”

  这真的是稀奇,潞王朱翊镠礼数周全,朱翊钧这很少在弟弟面前摆出的皇帝架子,也摆了出来,这味儿挠一下就上来了。

  “谢陛下。”朱翊镠坐在了凳子上,俯首说道:“陛下,臣弟求陛下赐御下之术。”

  “所为何事?”朱翊钧玩闹的心思收了起来,朱翊镠长这么大,除了万国美人,很少求什么。

  “潞王府死了一个婢女,倒是惊扰陛下了,陛下啊,今日死的是婢女,明日死的就是臣弟了啊!”朱翊镠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朱翊镠是个很聪明的人,李太后把他禁足,又让他跟着皇帝继续御门听政,大明开海如火如荼,获利颇多,日后朱翊镠这潞王封国,估计要封到海外去,他今天连个潞王府都管不了,那日后,到了海外,怕是要被手下人吃的干干净净,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朱翊镠真的只想混吃等死,但大明国势需要他去海外就藩。

  如果有的选,朱翊镠想去归化城,但他知道北虏这地方,他去不了,若是去了,陛下就该寝食难安了,大明已经有过一次靖难之役的成功经验了。

  朱翊钧听明白了朱翊镠所求之事,思索了一下说道:“潞王,朕可传你大道之行。”

  “不学、不学,陛下,臣不学大道之行,这大道之行,太苦了!”朱翊镠一听脸色就变了,连连摆手说道:“臣弟资质愚钝,学不来这大道之行。”

  学大道之行,跟你皇帝一样做磨坊里的驴吗?这都什么时辰了,你皇帝还在通和宫御书房里批奏疏,和朝臣们玩脑筋。

  学这个大道之行那必然是个忙碌命,他朱翊镠又没有开辟的想法,何必庸人自扰。

  有的时候,朱翊镠也很绝望的,他在小的时候,也曾经对龙椅产生过一点兴趣,但面对皇兄那种可怕的压迫,面对皇兄和张居正讨论的那些问题,朱翊镠彻底服气了,他不是那块料。

  大明需要张居正,更需要陛下。

  “你只学御下之术吗?朕最擅长大道之行。”朱翊钧不想放弃,就像朱载堉不肯放弃培养皇帝学音乐一样,朱翊钧好为人师的毛病,在朱翊镠请教的时候,立刻就犯了,他是真的想教。

  朱翊镠忙不迭的点头说道:“陛下,臣弟只学御下之术!”

  “学个御下之术,还假模假样的,恢复一下,这么说话你不累吗?”朱翊钧往椅子上一靠,端着的皇帝架子也散了,大道之行自然要严肃对待。

  “哥啊,你都不知道,我都快吓死了!那宫婢就那么挂在房梁上,舌头吐老长,挂在房梁上,转啊转啊转的,我这昨日做噩梦,都是那宫婢在索命!”朱翊镠立刻破了功,直接开始号丧。

  朱翊镠没见过死人,他还没成丁,也没大婚,太后和皇帝把朱翊镠保护的很好。

  朱翊钧不同,他是皇帝,他从继位开始,就要面对这些风风雨雨,所以他要到午门去监刑,甚至还要亲自杀人。

  “别号了,你闲的没事干,看什么吊死鬼去。”朱翊钧拍一拍桌子,示意朱翊镠收收劲儿。

  “其实御下之术有几种,咱从头开始教伱,这潞王府和朝堂其实没什么区别,都大体分为了三派人,这第一派做事最为激进,第二派做事极为保守,第三派则是默不作声。”朱翊钧笑着说道:“镠儿啊,跟着咱御门听政了这么长时间,你分析下,浙党、楚党、晋党,都是哪一派的?”

  朱翊镠思索了片刻说道:“浙党毫无疑问是激进派,他们的奏疏和意见,总是比先生还激进一些,对北虏的态度是能打就打,对海外番夷也是如此想法,大司马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死掉的倭寇才是好倭寇!”

  “晋党是保守派,他们其实特别讨厌变化,因为任何变化,都可能影响他们的既得利益,变得更加庞大会被朝廷盯上,变得更加弱小则利益受损,所以他们做事保守,维持现状是他们最希望看到的。”

  “先生则是两边都沾点,又激进又保守,在很多事上,看起来有点顾头不顾腚,但我看了这么久,都是先生在抉择,哪种办法最利于大明罢了,哥说过的,没有完美的政策,只有当下能拿出来的比较合适的政策。”

  “先生看似中立派的作风,但其实是循吏,是大道之行,并不属于那一派。”

  “倒是那些个闷不做声的人,一条政令,既不反对,也不支持,总是一副模棱两可的样子,这样也行,那样也行,看似从众,这种人像中立派。”

  “嗯!”朱翊钧不住的点头,这小子聪明伶俐的很,只是天生贵人不愿意劳碌罢了,朱翊钧笑着问道:“那万太宰呢,万士和属于哪一派?”

  朱翊镠思考片刻说道:“万太宰的话是调和的人,哪方面都能说得上话,他属于中间人。”

  “然也,小子,跟咱学大道之行啊,你有这个天分,朕把你弄个身份,去边方军伍历练几年,再去江南矛盾冲突激烈的地方管个县,如何?”朱翊钧眼前一亮,这小子平日里肯定在藏拙。

  这识人的功夫显然是合格了。

  “哥,你要不要听听你说的话,去边方军伍历练,再去县堂里当知县?”朱翊镠攥紧了拳头,态度十分坚决,听着就可怕,那得忙成什么样,他的万国美人谁去宠幸!

  朱翊钧无奈的说道:“也行吧,弘毅二字,你也就只有对万国美人的坚持了,你说说这三派人里,你认为哪个最应该防范?”

首节 上一节 502/6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