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生产造成的,不稳定的生产场地、不稳定的生产资料,根本无法获得稳定的产出,没有稳定的产出,就没有任何稳定生活可言。
廷议总是这样枯燥无聊,一件事可能商量到最后,大家都没有什么好办法,或者干脆只能搁置,不去处置,能够解决的问题,也是困难重重,而且解决一个问题,总是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新问题。
一如大明进行了清丈,厘清地籍之后,地方衙门的有了官田,可是这些官田却被侵占,这都是实践之中的循环向前。
光德书坊大笔正林辅成,生活充满了困扰,大家都看不惯他,觉得大明很好的人,反感林辅成写的游记,觉得大明不好的人,反感林辅成对大明朝廷政令的马首是瞻。
林辅成夹在中间,全都在骂他,但是他的逍遥逸闻,的确是京师炙手可热的杂报,无论印多少,都是销售一空。
林辅成手里有一封请帖,请他去聚谈,他不想去,但拿人手短,吃人嘴短,这是王谦送来的请帖,林辅成就只能前往。
林大师,又又又一次迟到了,这次不怪他,是因为堵车了。
大明京师越来越繁华,道路虽然宽敞,但行走起来没什么秩序,堵车堵的林大师颇为恼火。
“诸位海涵,晚到一步。”林辅成入门就告罪,答应要来,就按时赴约才是,又不是为了故意三请而出上价值的戏码。
所有人都起身客客气气的寒暄了一番,毕竟现在是林大师了,每一篇文章都能引起京堂街头巷尾的议论。
一个人阴阳怪气的说道:“我家有条狗,每次开饭的时候,我还没上桌,它就急匆匆的蹲在桌子底下,摇尾乞怜。”
王谦也堵在了路上,还没到,这个人阴阳怪气的意思是,王谦这个主子还没到,林辅成这条狗吃饭都不积极,一条狗只配吃残羹剩饭。
“这不巧了吗?我家也有几条狗,连剩饭都没得吃,还天天挨揍,逮着机会吃顿好的,跑的比谁都快。”林辅成嗤笑了一声,直接骂了回去。
他林辅成晚到了,做东的主家还没到,这几条狗,比他跑的还要快!都是同行,谁不是吃这碗饭的?骂他林辅成,就等于骂自己也是条狗。
“你!”这人知道林辅成嘴皮子利索,擅长打嘴仗,结果一句话噎的他说不出来,如果反驳,就承认自己是条狗了。
林辅成和人夹枪带棒的拼了几句,大胜特胜志得意满,他就是个耍嘴皮的,但这里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垃圾,没有一个是对手。
王谦摆了宴,人却迟迟未到,一直过了饭点之后,王谦才姗姗来迟。
“坐坐坐,都坐。”王谦丝毫没有告罪的意思,示意大家坐下,不用起来迎接了,他笑着说道:“今天请诸位笔正来,是待会儿咱们一起去看个稀罕东西,看完了之后,诸位在杂报上美言两句。”
“王公子,是什么稀罕之物?这说不清楚,这顿饭可不好下咽啊。”刚才阴阳怪气林辅成的笔正,对王谦如此晚到,还没有一点礼貌,实在是来气,怼了一句。
“吃就吃,不吃就滚!”王谦面色一变。
他能亲自来,那是为了林辅成,林辅成被颠来倒去的骂,王谦多少有点看不过去,相比较那些贱儒的喋喋不休,林辅成的那些文章,可太有用了,至少不是清谈,王谦邀请这帮人一起坐下吃吃饭,是为了给林辅成站台,告诉所有人,林辅成他罩着,说话都客气点。
还敢跟他王大公子上嘴脸?
这儒生愤然站了起来:“你!你有辱斯文!”
王谦丝毫不惯着他,厉声说道:“我什么我,撒泡尿照照你自己是个什么东西!你吃不吃?不吃立刻滚。”
“吃。”儒生面色数变,最终坐了下来。
不吃也得吃,今天这顿饭,他不吃就是开罪王公子,京师这地界也不用混了,王谦不对付他,大把大把的人为了讨好王谦、王崇古,也会让他生不如死,这顿饭就必须要吃,唯有王谦交待的事情办好了,才能过关。
要不然明天他的书坊就要关门歇业。
“也不知道你们是不是脑子缺根弦儿,一天到晚鼓吹什么绝对自由,我都不敢鼓吹!”王谦指了指自己,看着这些个笔正一脸嫌弃的说道。
王谦当然不鼓吹绝对自由,他一鼓吹,皇帝陛下抄家的缇骑就到他家门口了。
“林大师的逍遥逸闻下一篇写的怎么样了?”王谦翻脸比翻书还快,脸上充满了笑意,林辅成不是贱儒,贱儒是不会亲自去地方实地调研,考察民间疾苦的,虽然保定地方和朝廷拿他当工具人,但那也要有那个资格才是。
林辅成一篇雄文,搞得京堂鸡飞狗跳,都察院的御史要去边方历练,日后一甲二甲想做京官也要挂职历练,搞官田侵占的各级官员和乡贤缙绅们都要倒霉。
点了官田侵占、官田流失这个炸药桶的导火索,正是林辅成本人。
林辅成连连摆手说道:“不敢写了,再写怕是朝廷的缇骑就要登门了。”
“不会,黄公子那边都打了招呼,林大师尽管写就是了。”王谦极为确信的说道:“该写写,黄公子说了,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只要行之者一,信实而已,说的是真的,不是胡编乱造,说什么都行。”
“黄公子手眼通天也。”林辅成愣了一下,颇有感触的说道。
王谦就够厉害了,大明次辅的儿子,上一篇事关范应期的文章,王谦还好好斟酌了一番,回家商量后才给林辅成答复,黄公子直接托人说,只要是真的,就可以随便写。
朱翊钧其实一直在对林辅成表现自己的无所不能,希望林辅成能猜的出来自己的身份,看穿他的马甲。
那格物院五经博士的正式牙牌,那可是正五品的官身,是大将军府的一个投靠公子哥能搞定的东西?
正统十三年,大明就禁绝革罢了大臣保举之法,大明官身不能通过保举获得了,只有科举,恩荫官,皆不视事,所以保举是无法获得官身的,没考到功名,没有恩荫,想获得官身,只能皇帝特赐了。
林辅成始终没往那方面想,因为他从没有接触过,所以对这些事儿不了解,全以为是大将军府权势滔天。
“下一篇准备写什么?”王谦有些好奇的问道。
“真的能写吗?”林辅成低声问道。
“能!”
林辅成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说道:“官逼民反。”
“收!”王谦大惊失色,意识到失态后,立刻低声说道:“那什么,你这个,慢慢来,不急,即便是写出来,也先给我看看,我给黄公子看看,问问再印,不急。”
催稿的王谦立刻选择了停止催稿,甚至建议林大师写点歌功颂德东西好了,实在是太危险了!这个话题,不能碰,那是信实而已,也不能碰!
一顿饭吃的王谦心里没着没落的,他领着笔正们去了永定毛呢厂,站在蒸汽机面前,对着所有人说道:“诸位,十六匹铁马的实物,就在伱们面前。诸位,详细了解后,把这个十六匹的好处说明白,讲清楚。”
“林大师,还是看看十六匹马力的铁马吧,你那个课题,还是不要做了。”
第523章 北极玄灵荡魔南极赤炎广利洪圣天尊
王谦之前觉得林辅成这个自由派,还能有什么高论?
高阳何氏因为灾年不肯减租,导致了灭门之祸,展现了乡野之间复杂而失序的矛盾平衡;而后又揭露了地方巧立名目,利用劳役的名头,进行摊派过程中的武装抗税;在最近一期的逍遥逸闻里,更是直接将冒名侵占官田的事情暴露,引发了大地震。
这一趟保定之行,林辅成的揭露已经很大胆了,至少对于朝廷而言,需要一段时间去调整,而下一期的内容,王谦认为,还是不要写得好。
林辅成要写官逼民反,那还不如直接写【我要造反】,直接绕过了中间环节,蹲大狱好了,王谦陪着林辅成一起蹲大狱。
“黄公子手眼通天,说可以写的。”林辅成略显心有不甘。
王谦思索了下说道:“林大师,我有说过这样的话吗?黄公子从来没有给过这样的承诺。”
“原来大人物也会出尔反尔。”林辅成听闻王谦收回之前说的话,也多少知道这个话题的确不太方便触碰,还是浅尝辄止的好。
“毕竟我对这个美好的世界有着深深地眷恋,相信林大师也是如此眷恋着人间的美好。”王谦用略显夸张的语气说道。
林辅成点头说道:“是的,我也非常眷恋。”
不是心里想什么就必须要表达出来的,做过首辅的李春芳,尚且要通过西游记去隐晦的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理解,更惶恐其他人了,为了光德书坊的存续,林辅成的官逼民反卷,不太方便在这个时间出现。
“朝廷是不是过于苛责势要豪右乡贤缙绅了?”章丘王氏王德欣是第二次和林辅成聚谈了,上一次他灰溜溜的落败,狼狈逃跑,这次见到了林辅成,王德欣开始了自己的观点阐述。
“极尽苛责。”林辅成认可了王德欣的观点,大明多次兴起大狱,这一次,侵占官田案,又有一批乡贤缙绅要锒铛入狱了,这一次又一次,大明的屠刀到底要怎样才能停止落下。
“哦?林大师同意我的想法?”王德欣立刻心生警惕,这個林辅成的认可,可不是那么好接受的,林辅成最擅长的就是把你的主张作为反对的依据,林辅成不是第一次这么做了。
林辅成看着王德欣说道:“朝廷所做的事儿,不过是为了让大明的肉食者们放弃苟且偷安罢了,如何简明扼要的描述这种苟且偷安?两个字收租。”
“如果无法改变收租的想法,只想着收租,自然被滚滚大势所淘汰,大势已经变了,人也要改变,一如那西山煤局周围白色的蛾子,被天敌吞噬。”
“这是天择人择,优胜劣汰。”
王德欣认真思索了这番话,由衷的说道:“谨受教,原来是这样。”
大明论述历史转折中生产关系的转变,总是以穷民苦力的视角去讨论,而从来没人指导过势要豪右乡贤缙绅应该如何去转身,他们成为了大明万历新政的反派,似乎成为了必须被消灭的对象。
虽然大明不是与士大夫同治,但乡贤缙绅也帮着大明维持了统治两百余年,皇帝的目光从未看到过势要豪右,乡贤缙绅。
王德欣家里是数百年的世家,名门望族,他颇有感触的说道:“都是大明的子民,都是陛下的臣民啊,陛下的目光总是看向穷民苦力,是不是也应该看向势要乡贤一些,告诉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如此一次次的举起屠刀,一波一波的杀人,万历维新是有代价的,就只让势要和乡贤去承受吗?”
“唉。”
王德欣对大明风向的转变是极为忐忑不安的,头上就像有把刀随时都会落下一样。
“那你们能遵纪守法吗?”林辅成笑着问道。
“别人不敢说,但我们家能。”王德欣对这点还是有信心的,他们家胆子小,对犯法的事儿极为担心。
林辅成笑着问道:“那你何必担忧呢?”
“人活一世,草木春秋,都是如此,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王德欣回答了这个问题,即便是遵纪守法,也要担心身份地位向下滑落。
林辅成点头说道:“那就具备了改变的前提。”
“不要再想着收租了,生产关系在转变,想法也要变。我说的收租,不是单纯的土地田亩的地租,你不要狭义的去理解它,我说的是不要想着收租,是新的生产关系,也要放弃收租的想法。”
不换思想就换人,官场如此,势要乡贤也是如此。
“愿闻其详。”王德欣听闻大喜。
王谦也是一脸好奇的看着林辅成,林大师他还在输出!而且又有高论!这自由派大师,果然肚子里还有东西!
林辅成想了想说道:“你家里有三千亩的地契,掌握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你自己种不了,以出租使用权,招募长工短工佃户收取租金,这是收租,这种想法要变,不要把什么生意都做成收租,一到下雪天就想着对煤炭米粮坐地起价,这种心态万万要不得。”
“所有的财富都源于土地,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去拼、去抢、去占有,去开拓。”
林辅成详细阐述的自己的意思,收租是一种十分简单高效、风险低收益大的资产增殖,盯着大明这一亩三分地算什么本事?海外那么多的土地田亩矿产,朝廷占的过来吗?走出去,去占有,而不是画地为牢,圈地收租。
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之下,能博取一个开拓勋爵,就是头等善事。
不要把什么生意都做成收租,就是林辅成的主张,或者更加简单易懂的讲,就是做大蛋糕,而不是一直在本就为数不多的蛋糕上,不停的下刀朘剥,想着多切蛋糕,本就没多少了,还抢来抢去,内耗更加严重。
王谦听完若有所悟,这个林辅成虽然没什么钱,但是所提出的观点,确实有点东西!
王崇古是怎么转变,从一个僭越臣子,成为大明次辅?
华丽转身就是王崇古主张更多的物质,他的所有新政都是围绕着这个基本主张出发,所以,王崇古一直在做大蛋糕,放弃了收租思想的王崇古,获得了圣眷。
人世间有很多美好值得眷恋的。
王谦把笔正们叫到一起吃饭之后,把所有人带到了毛呢官厂,这里有一台刚刚落地的十六匹马力蒸汽机,每日等效为四十八匹驽马的工作量,在王谦眼里,这就是人世间的美好。
相比较有些脾气的牲畜,蒸汽机只需要定期检修,就可以使用很久很久。
王谦对着所有人说道:“我们身后的房间里,有一台十六匹马力的铁马,这就是美好,它有一个令人惊惧不安的价格,2515两白银,即每匹价格为157银!我知道有人要问了,一匹驽马不过六两银子,即便是等效三匹驽马,也不过十八两银子,皇家格物院,搞这个不是胡闹吗?”
“王御史,这个价格真的是无法令人接受的。”王德欣一直好奇蒸汽机究竟是什么样的?一听价格,稍微核算了下,这很不划算,立刻望而却步。
铁马和真正的马匹,一个吃煤一个吃草,几乎没什么差别,一个需要工匠,一个需要马夫,也没什么差别,铁马日夜不歇勉强算是个优点,但只需要搞三匹驽马,也可以日夜不歇。
这每匹马力的价格高达157银,这也算是好东西吗?
“是的没错!十六匹马力的铁马如此的昂贵,这好像就是敛财的工具,所以这种糟透了的东西,还是交给我们来使用吧!”王谦笑着说道:“这是升平二号,之前的升平一号只有7.5匹马力,你们知道成本是多少吗?每匹高达400银!我说的都是成本,而不是售价。”
“你们发现了什么吗?”
林辅成呆滞了下说道:“在进行了一次迭代之后,每匹马力的成本在快速下降,如果是下一代呢,再下一代呢?不可思议。”
王谦点了点头说道:“没错。格物院的目标是:低马力的铁马,每匹的价格最好能降低到40银,高马力的铁马,每匹价格降到120银,只需要每匹的价格到了这个空间之内,就会被广为接受。”
越高马力的铁马,每匹价格会越贵这是必然的,低马力铁马的每匹价格40银,高马力铁马每匹的价格为120银,就是可以广泛接受的价格区间了,因为马匹的维护要比铁马困难,牛马也是有脾气的,而且还要吃粮食,而且还有生产场地的成本等等。
“很遗憾的是,即便是成本降低到这个地步,铁马还是和诸位无缘,但和诸位息息相关。”王谦这话,多少有点欠打了,描绘了一个宏伟蓝图之后,告诉所有人,这个宏伟蓝图,和所有人无关。
王谦解释道:“因为成本降低到四十银每匹,十马力、三十马力的铁马,也会用于矿山、驰道、官厂,而不是对民间售卖,这很残酷,但的确是事实,但它又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因为运力的增加,让大明的商贸来往更加频繁,物质更加丰富,每个人生活都会发生改变。”
就像五桅过洋船、快速帆船,和大多数人无关,甚至不会放开民间买卖一样,这些东西看似和大明普通人没什么瓜葛,但社会存在的普遍联系,快速帆船对大明每一个人都是有益的,这是公私论里已经讨论的不再讨论的问题了。
王谦带着人走向了锅炉房,蒸汽机的咆哮声在扑满而来,高压的蒸汽从泄压阀喷出,发出了高亢的汽笛声,两个工匠维护着这台庞大的机器,没有过分追求小型化,飞轮呼啸着带动着曲杆在快速运动着,发出了哐嘡哐嘡的声音,还有些机械呼啸的风声。
一切的一切,显得那么有条不紊,机械的暴力美感,直接出现在了所有笔正的面前。
这不是手工工坊,这是永定毛呢厂第一个机械工坊,十六匹马力,能够带动两台织机,而每台织机,只需要三名织娘,每天可以产出超过三百匹的粗纺毛呢,稳定而持续的动力,对于制造业是巨大的改变。
王谦闭着眼聆听着一切的声音,在他看来,这些声音就是银子碰撞的声音,他在绥远驰道压上了全部身家。